工业用组合式反渗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1537发布日期:2019-11-05 23:10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工业用组合式反渗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工业用组合式反渗透装置。



背景技术:

反渗透是利用渗透这种物理现象来实现分离的,原理是对两种含有不同浓度的水,用一张具有半透过性质的膜分开,含盐浓度低的一边的水会透过膜渗透到含盐浓度高的一边,但其所含有的盐分并不渗透。这样逐斩融合直到两边的含盐浓度相等为止。自然的渗透过程很长。为了加快这个融合过程,可以在含盐量高的水一侧增加一个压力,让渗透停止,这就是膜的渗透压力。再把压力加大,水就可以反向渗透,盐分则留下来,这就形成了反渗透的除盐原理。即在有盐分的水中如源水,加以比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压力,使渗透向相反方向进行,把原水中的水分子压到膜的另一边,变成洁净的水,从而达到去除水中盐分的目的。

从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将反渗透在制药工业中逐渐被推广开来,其利用半透膜反渗透膜,并借助于外界施加的压力为动力,强制原水中的水分子透过对水分子有选择性透过的膜达到除盐的目的,使水得到纯化。这种方法操作方便,出水量大,无污染,近年来已被广泛地使用。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反渗透装置依据存在不少问题,如国家期刊《反渗透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中,描述的常用的反渗透装置,并对常见的问题进行列举,如染菌问题;

而且处理水中存在的气泡对于处理效果也存在的影响,处理水的输送管网内存在的气体大量溶于处理水中,此时必须经过水泵加压进入反渗透装置,水泵在给水体加压的同时,又对水体中溶解的气体增加了压力,使气体分子变的更小,溶解度进一步增加。

由于系统内部一直存在压力,气体分子无法被释放,当这部分水流出膜系统时,气体分子所受的压力突然消失,于是便膨胀成了我们肉眼可以观察到的气泡,量大时会有大量微小的气泡涌出,出现水体呈乳白色的现象,然后逐渐消失,而且这样会产生假压现象,虽然输入压力能够达到要求,特别是设置有多级反渗透的装置,由于气泡的产生和消失其内部压力并没有达到要求的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业用组合式反渗透装置;

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组合式反渗透装置组合不合理,运行成本高使用周期短;

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处理水中存在的气泡对设备的寿命产生的影响并对于多级反渗透的装置,由于气泡的产生和消失导致产生假压现象,即内部压力并没有达到要求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体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工业用组合式反渗透装置,包括两级反渗透结构及连接两级反渗透结构的储水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反渗透结构包括高压泵Ⅰ、反渗透结构Ⅰ、高压泵Ⅱ和反渗透结构Ⅱ;

所述储水罐包括上层和下层,上层和下层通过中间隔板隔开,所述中间隔板上穿设有导流管和排气管,所述导流管下端口与下层相通,上端向上延伸设置至上层的上部,所述排气管下端口与下层相通,上端向上延伸设置储水罐的顶部并通向大气,所述排气管的上端与上层相通;排气管的顶部端口设置有防尘帽;

所述储水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和加料口,所述进水口和加料口与导流管和排气管设置在储水罐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的反渗透结构Ⅰ为中空纤维式反渗透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反渗透结构Ⅱ为中空纤维式反渗透组件或螺旋卷绕式反渗透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反渗透结构Ⅰ和反渗透结构Ⅱ均包括重水出口和轻水出口;反渗透结构Ⅰ的轻水出口与储水罐相连,储水罐通过管道与高压泵Ⅱ相连,高压泵Ⅱ的重水出口通过管道与反渗透结构Ⅰ的进水口相连。

进一步地,加料口与装有碱液的高位罐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螺旋卷绕反渗透组件易堵塞,但是价位较低,而中空纤维式反渗透组件不易堵塞,但是价位较高,将反渗透结构Ⅰ为中空纤维式反渗透组件,反渗透结构Ⅱ为螺旋卷绕式反渗透组件,降低了整体装置的资金投入,利用中空纤维式反渗透组件进行初步的过滤,有效地避免了螺旋卷绕式反渗透组件堵塞的问题;

本装置设置的储水罐包括上层和下层,中间隔板上穿设有导流管和排气管,储水罐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和加料口,所述进水口和加料口与导流管和排气管设置在储水罐的两侧,这样有效地将处理水中的气泡进行释放,避免了气泡对反渗透结构Ⅱ的影响。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中:

1. 反渗透结构Ⅱ;2. 高压泵Ⅰ;3. 反渗透结构Ⅰ;4. 储水罐;5. 高压泵Ⅱ;11. 下层;12. 导流管;13. 上层;14. 排气管;15. 防尘帽;16. 加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现在将参考附图1更全面地描述。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后”、“左下”、“右上”、“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工业用组合式反渗透装置,包括两级反渗透结构及连接两级反渗透结构的储水罐4;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反渗透结构包括高压泵Ⅰ2、反渗透结构Ⅰ3、高压泵Ⅱ5和反渗透结构Ⅱ1;反渗透结构Ⅰ3为中空纤维式反渗透组件,反渗透结构Ⅱ1为螺旋卷绕式反渗透组件;

所述储水罐4包括上层13和下层11,上层13和下层11通过中间隔板隔开,所述中间隔板上穿设有导流管12和排气管14,所述导流管12下端口与下层11相通,上端向上延伸设置至上层13的上部,所述排气管14下端口与下层11相通,上端向上延伸设置储水罐4的顶部并通向大气,所述排气管14的上端与上层13相通;排气管14的顶部端口设置有防尘帽15;

所述储水罐4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和加料口16,所述进水口和加料口16与导流管12和排气管14设置在储水罐4的两侧,

反渗透结构Ⅰ3和反渗透结构Ⅱ1均包括重水出口和轻水出口;反渗透结构Ⅰ3的轻水出口与储水罐4相连,储水罐4通过管道与高压泵Ⅱ5相连,高压泵Ⅱ5的重水出口通过管道与反渗透结构Ⅰ3的进水口相连;加料口16与装有碱液的高位罐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工业用组合式反渗透装置,具体工作时,

1.开启高压泵Ⅰ2,将带预处理的水通过高压泵Ⅰ2加压后打入反渗透结构Ⅰ3,反渗透结构Ⅰ3为中空纤维式反渗透组件,经过过滤后得到重水和轻水,重水经过重水出口排出,轻水由轻水出口排出并通过管道导入进水口;

2.由于步骤1中的预处理的水中含有空气,且在高压泵Ⅰ2加压作用下,少量空气也溶解在水中,水泵在给水体加压的同时,又对水体中溶解的气体增加了压力,使气体分子变的更小,溶解度进一步增加;此时,含有空气的处理水进入上层13,由于气压减小气泡聚集变大并释放,并通过排气管14的开口排放至大气;

3.处理水经过导流管12进入下层11进行进一步地释放,空气通过排气管14的开口排放至大气;进水口和加料口16与导流管12和排气管14设置在储水罐4的两侧,延长了整个流程,利于空气的释放;

4.经过释放空气的一级处理水,经过高压泵Ⅱ5进入反渗透结构Ⅱ1,经过二次过滤的轻水经过轻水出口排出,重水经过重水出口排放至反渗透结构Ⅰ3作为一次处理的源水;

5.当储水罐4内部染菌时,可通过与装有碱液的高位罐相连的加料口16加入碱进行消毒清洗。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