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55887发布日期:2019-11-16 00: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钠离子交换罐(1)、第二钠离子交换罐(2)、第一三位三通电磁阀(3)、第二三位三通电磁阀(4)、第三三位三通电磁阀(5)、第四三位三通电磁阀(6)、第五三位三通电磁阀(7)、软水总管(8)、废液管(9)、硬水泵(10)、盐水泵(11)、盐箱(12)、控制器(14);

所述第一钠离子交换罐(1)具有第一进水管(25)以及第一排水管(16);

所述第二钠离子交换罐(2)具有第二进水管(26)以及第二排水管(15);

所述第一三位三通电磁阀(3)上设置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管(31)、第二出液管(32);

所述第二三位三通电磁阀(4)上设置有第二进液口、第三出液管(41)、第四出液管(42);

所述第三三位三通电磁阀(5)上设置有第三进液口、第五出液管(51)、第六出液管(52);

所述第四三位三通电磁阀(6)上设置有第四进液口、第七出液管(61)、第八出液管(62);

所述第五三位三通电磁阀(7)上设置有第五进液口、第九出液管(71)、第十出液管(72);

所述第一进液口与第一进水管(25)连通;所述第一出液管(31)以及第三出液管(41)均与硬水泵(10)连通;

所述第二出液管(32)以及第四出液管(42)均与废液管(9)连通;

所述第三进液口与软水总管(8)连通,所述第五出液管(51)与第一进水管(25)连通,所述第六出液管(52)与第二进水管(26)连通;所述软水总管(8)上设置有侧支管(27);

所述第四进液口与第一排水管(16)连通,所述第五进液口与第二排水管(15)连通;

所述第七出液管(61)以及第九出液管(71)均与软水总管(8)连通;

所述第八出液管(62)以及第十出液管(72)均与盐水泵(11)连通;所述盐水泵(11)与盐箱(12)通过盐水管(13)连通;

所述第一排水管(16)上设置有带电磁阀的第一排废支管(27)以及所述第二排水管(15)上设置有带电磁阀的第二排废支管(28);

所述第一三位三通电磁阀(3)、第二三位三通电磁阀(4)、第三三位三通电磁阀(5)、第四三位三通电磁阀(6)、第五三位三通电磁阀(7)、第一排废支管(27)上的电磁阀以及第二排废支管(28)上的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钠离子交换罐(1)以及第二钠离子交换罐(2)均包括在罐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出水装置(17)、第一水帽板(18)、第二树脂(19)、中排装置(20)、第一树脂(21)、进水布水装置(22)以及罐体顶部的排气口(24);所述第一水帽板(18)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双水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布水装置(22)与第一树脂(21)之间设置有第二水帽板(23);所述第二水帽板(23)上设置有双水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4)采用plc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管(9)、第一排废支管(27)以及第二排废支管(28)合流到废液总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装置(17)包括石英砂层以及石英砂层下方的过滤板;所述石英砂层位于第一水帽板(18)与过滤板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布水装置包括布水器以及布水器下方设置的多孔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减少阀组,简化控制,提高控制稳定性,提供设备稳定性的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该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包括第一钠离子交换罐、第二钠离子交换罐、第一三位三通电磁阀、第二三位三通电磁阀、第三三位三通电磁阀、第四三位三通电磁阀、第五三位三通电磁阀、软水总管、废液管、硬水泵、盐水泵、盐箱、控制器。采用该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便于实现对阀门的控制,同时简化控制,能够使得设备工作更加稳定;能够简化设备结构,实现连续自动化产水。

技术研发人员:广惠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之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9
技术公布日:2019.11.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