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氧化-絮凝反应器、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55910发布日期:2019-11-16 00:46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电氧化-絮凝反应器、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废液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氧化-絮凝反应器、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及应用。



背景技术:

针对该种高色度、高毒性的有机废水如印染废水、皮革污水等的处理,目前已有多种形式,如化学氧化法(fenton氧化、臭氧氧化)、物理吸附法(活性炭吸附、树脂吸附),但以上诸多技术在小型化集成过程中都面临着其各自的问题,如能耗高、药剂储运不变、吸附剂再生繁琐等问题。

目前,电絮凝技术逐步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其利用可溶性金属阳极(铁、铝)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金属氢氧化物絮凝体去除水中污染物质。电解反应产生的金属氢氧化物具有良好的絮凝、吸附性能,同时,阴极析出的的氢气能形成大量的微小气泡,具有良好的气浮分离效果。另外,阳极表面发生电氧化反应,产生的亚铁离子和阴极析出的氢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因此电絮凝装置还具有氧化还原功能,即电絮凝集合了电解絮凝、电解气浮、电解氧化还原三种技术,可实现较短时间内有机物的高效去除。目前常用的电絮凝反应器内的各个电极板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到对应的电极上,导致电极板与电极的连接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氧化-絮凝反应器、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及应用,有效地简化了电氧化-絮凝反应器的结构。

第一方面,电氧化-絮凝反应器,应用于处理有机废水,包括:密封盖、圆桶形壳体、两个电源连接杆、两个电极连接套、至少两个电极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圆桶形壳体侧壁上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其中,

密封盖上设置有两个第一穿孔;

每一个电源连接杆的一端分别穿过一个第一穿孔,并固定于密封盖上;

两个电极连接套分别嵌套在两个电源连接杆穿出第一穿孔的部分,与外部电源的电极连通;

密封盖,用于密封圆桶形壳体的顶部,以与圆桶形壳体组成密闭空间;

至少两个电极板相互平行并交替固定于两个电源连接杆上,并位于圆桶形壳体内。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电极板设置有第二穿孔和第三穿孔,其中,第三穿孔的直径大于第二穿孔的直径;

每相邻两个电极板中,一个电极板的第二穿孔与另一个电极板的第三穿孔穿过同一个电源连接杆,第二穿孔的中心和第三穿孔的中心位于同一个电源连接杆的轴线上,且电源连接杆固定于第二穿孔上,第三穿孔边缘到穿过自身的电源连接杆边缘的直线距离为0.6~1cm。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电氧化-絮凝反应器进一步包括:固定于两个电源连接杆上的密封部,其中,

在每一个电源连接杆的一端固定于密封盖上后,密封部的一个表面密封盖的内表面贴合;

在密封盖密封于圆桶形壳体的顶部后,密封部的边缘与圆桶形壳体的内表面贴合。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圆桶形壳体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固定平台,固定平台与圆桶形壳体一体成型;

固定平台设置有对称分布的至少一对第一固定孔;

密封盖的边缘区域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孔匹配的第二固定孔;

外部紧固件可紧固于第一固定孔以及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孔。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以及第三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每相邻两个电极板之间的间距为26cm~36cm。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以及第三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圆桶形壳体由聚丙烯材料制成,厚度不小于0.8cm;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以及第三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圆桶形壳体的直径为30~40cm,高度为120~150cm。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以及第三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圆桶形壳体包括:上部缓冲区、电极板分布区以及下部缓冲区,其中,

至少两个电极板均布于所述电极板分布区;

上部缓冲区高度为10~15cm;下部缓冲区高度为3~5cm。

第二方面,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的电氧化-絮凝反应器、流量计、进水阀、循环储罐、循环水阀、循环泵、固液分离器以及排水阀,其中,

电氧化-絮凝反应器的两个电极连接套连接到外部的直流电源上;

流量计和进水阀设置于循环储罐所连通的外部进水管路上;

循环储罐下端的出水口通过第一循环管路连通到电氧化-絮凝反应器的进水口,且循环水阀和循环泵设置于第一循环管路上;

循环储罐上端的进水口通过第二循环管路连通到电氧化-絮凝反应器上端的排水口;

电氧化-絮凝反应器下端的排水口通过排水管路连通到固液分离器的进水口,且排水阀设置于所述排水管路上;

循环储罐用于存储外部通过进水管路注入的有机废水;

在流量计的数值达到目标值时,进水阀由开启状态转换到关闭状态,且循环泵和所述循环水阀由关闭状态转换为开启状态,以使循环储罐内的有机废水在循环储罐与电氧化-絮凝反应器间循环;

在循环的时长达到目标时长时,排水阀由关闭状态转换到开启状态。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有机废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包括:控制器,其中,

控制器分别与流量计、进水阀、循环水阀、循环泵以及排水阀;

控制器,用于读取流量计上的数值;

控制器,进一步用于将进水阀、循环水阀、循环泵以及排水阀由关闭状态转换为开启状态或者由开启状态转换为关闭状态。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循环储罐由聚丙烯/聚乙烯材料制成。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循环储罐容积为0.3~0.5m3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固液分离器容积为0.5~1m3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有机废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包括:可移动支架,其中,

电氧化-絮凝反应器、循环储罐以及固液分离器固定于可移动支架上。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中,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的方式,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应用于处理含有芳香类、苯系物类、显色基团、亲水性基团以及疏水性基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有机物的有机废水。

第三方面,有机废水处理系统的应用,包括:

通过循环储罐存储外部注入的有机废水;

在流量计的数值达到目标值时,控制进水阀关闭,且控制循环泵和循环水阀开启,以使循环储罐内的有机废水在循环储罐与电氧化-絮凝反应器间循环;

在循环的时长达到目标时长时,开启排水阀;

在循环储罐存储的有机废水全部进入到固液分离器后,关闭排水阀,并开启进水阀,以重新向循环储罐注入新的有机废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氧化-絮凝反应器、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及应用,该电氧化-絮凝反应器,应用于处理有机废水,包括:密封盖、圆桶形壳体、两个电源连接杆、两个电极连接套、至少两个电极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圆桶形壳体侧壁上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其中,密封盖上设置有两个第一穿孔;每一个电源连接杆的一端分别穿过一个第一穿孔,并固定于密封盖上;两个电极连接套分别嵌套在两个电源连接杆穿出第一穿孔的部分,与外部电源的电极连通;密封盖,用于密封圆桶形壳体的顶部,以与圆桶形壳体组成密闭空间;至少两个电极板相互平行并交替固定于两个电源连接杆上,并位于圆桶形壳体内。由于电极板固定于两个电源连接杆上,简化了电氧化-絮凝反应器结构,同时也简化了电氧化-絮凝反应器与外部电源的连接方式,另外,在对电极板进行更换时,只需要将电极板以及两个电源连接杆一起更换即可,使电氧化-絮凝反应器中的电极更换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氧化-絮凝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极板与电源连接杆之间的关系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电极板与电源连接杆之间的关系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应用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氧化-絮凝反应器,该电氧化-絮凝反应器应用于处理有机废水,可以包括:密封盖101、圆桶形壳体102、两个电源连接杆103、两个电极连接套104、至少两个电极板105以及设置于圆桶形壳体侧壁上的进水口106和排水口107,其中,

密封盖101上设置有两个第一穿孔;

每一个电源连接杆103的一端分别穿过一个第一穿孔,并固定于密封盖101上;

两个电极连接套104分别嵌套在两个电源连接杆103穿出第一穿孔的部分,与外部电源的电极连通;

密封盖101,用于密封圆桶形壳体102的顶部,以与圆桶形壳体102组成密闭空间;

至少两个电极板105相互平行并交替固定于两个电源连接杆103上,并位于圆桶形壳体102内。

其中,进水口位于圆桶形壳体侧壁的下端,排水口一般有两个,一个位于圆桶形壳体侧壁的上端,另一个位于圆桶形壳体侧壁的下端。

可以理解地,为了方便操作密封盖,可以在密封盖的顶部设置有把手。

可以理解地,两个电极连接套与外部电源的电极连通是指,一个电极连接套与外部电源的正极连接,另一个电极连接套与外部电源的负极连接,其连接为导线连接;以使一个电源连接杆及其固定的电极板为阳极,另一个电源连接杆及其固定的电极板为阴极。则在电氧化-絮凝反应器内的反应为:利用可溶性金属阳极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金属氢氧化物絮凝体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质如含有芳香类、苯系物类、显色基团、亲水性基团以及疏水性基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有机物。一方面,电解反应产生的金属氢氧化物具有良好的絮凝、吸附性能,另一方面,阴极析出的的氢气能形成大量的微小气泡,具有良好的气浮分离效果。同时,当阳极由铁制成时,阳极表面发生电氧化反应,产生的亚铁离子和阴极析出的氢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因此电絮凝装置还具有氧化还原功能。使得电氧化-絮凝反应器集合了电解絮凝、电解气浮、电解氧化还原三种技术,可实现较短时间内有机物的高效去除。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该电氧化-絮凝反应器,应用于处理有机废水,包括:密封盖、圆桶形壳体、两个电源连接杆、两个电极连接套、至少两个电极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圆桶形壳体侧壁上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其中,密封盖上设置有两个第一穿孔;每一个电源连接杆的一端分别穿过一个第一穿孔,并固定于密封盖上;两个电极连接套分别嵌套在两个电源连接杆穿出第一穿孔的部分,与外部电源的电极连通;密封盖,用于密封圆桶形壳体的顶部,以与圆桶形壳体组成密闭空间;至少两个电极板相互平行并交替固定于两个电源连接杆上,并位于圆桶形壳体内。由于电极板固定于两个电源连接杆上,简化了电氧化-絮凝反应器结构,同时也简化了电氧化-絮凝反应器与外部电源的连接方式,另外,在对电极板进行更换时,只需要将电极板以及两个电源连接杆一起更换即可,使电氧化-絮凝反应器中的电极更换更加方便。

其中,电源连接杆与电极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有两种形式。

形式一:

如图2所示,电极板105设置有第二穿孔1051和第三穿孔1052,其中,第三穿孔1052的直径大于第二穿孔1051的直径;

每相邻两个电极板105中,一个电极板105的第二穿孔1051与另一个电极板105的第三穿孔1052穿过同一个电源连接杆103,第二穿孔1051的中心和第三穿孔1052的中心位于同一个电源连接杆103的轴线上,且电源连接杆103固定于第二穿孔1051上,第三穿孔1052边缘到穿过自身的电源连接杆103边缘的直线距离为0.6~1cm。

形式二:

如图3所示,电极板105设置有第四穿孔1053;

每相邻两个电极板105相互平行,每相邻两个电极板105中,一个电源连接杆103穿过一个电极板105的第四穿孔1053,另一个电源连接杆103穿过另一个电极板105的第四穿孔1053,且电源连接杆103固定于其所穿过的第四穿孔1053上,电源连接杆103的边缘距离其未穿过的电极板105的边缘的直线距离为0.6~1cm。

不管是上述形式一还是形式二,电极板采用至上而下水平并排布置,极板与连接杆连接,有机废水在电氧化-絮凝反应器中以反复折流的形式流过,形成极大的水流湍动和水力冲刷,强化反应过程。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实现固定两个电源连接杆,以方便对电源连接杆和电极板的更换,如图2或图3所示,上述电氧化-絮凝反应器,进一步包括:固定于两个电源连接杆上的密封部108,其中,

在每一个电源连接杆103的一端固定于密封盖101上后,密封部108的一个表面密封盖101的内表面贴合;

在密封盖101密封于圆桶形壳体102的顶部后,密封部108的边缘与圆桶形壳体102的内表面贴合。

其中,密封部108的外边缘可以包含有螺旋,圆桶形壳体102顶部的内表面也包含有螺旋,密封部108的外边缘包含的螺旋与圆桶形壳体102顶部的内表面包含的螺旋相匹配,以进一步增强密封性。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使密封盖固定于圆桶形壳体上,上述圆桶形壳体102的顶部边缘设置有固定平台,固定平台与圆桶形壳体一体成型;且固定平台与圆桶形壳体的侧壁垂直;固定平台设置有对称分布的至少一对第一固定孔;密封盖的边缘区域设置有与第一固定孔匹配的第二固定孔;外部紧固件可紧固于第一固定孔以及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孔。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保证电絮凝的有效性,上述相邻两个电极板之间的间距为26cm~36cm。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有机废水对电氧化-絮凝反应器的腐蚀,同时使电氧化-絮凝反应器的质量比较轻,圆桶形壳体由聚丙烯材料制成,厚度不小于0.8cm。

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满足电絮凝的效果同时电氧化-絮凝反应器以移撬装的方式存在即电氧化-絮凝反应器方便移动以更换有机废水处理环境,圆桶形壳体的直径为30~40cm,高度为120~150cm。

在本发明又一实施例中,圆桶形壳体包括:上部缓冲区、电极板分布区以及下部缓冲区,其中,至少两个电极板均布于电极板分布区;上部缓冲区高度为10~15cm;下部缓冲区高度为3~5cm。

另外,与电氧化-絮凝反应器的进水口或排水口连通的管路一般由聚丙烯或聚乙烯材料制成,该管路的直径一般为2cm左右。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该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电氧化-絮凝反应器401、流量计402、进水阀403、循环储罐404、循环水阀405、循环泵406、固液分离器407以及排水阀408,其中,

电氧化-絮凝反应器401的两个电极连接套连接到外部的直流电源上;

流量计402和进水阀403设置于循环储罐404所连通的外部进水管路上;

循环储罐404下端的出水口通过第一循环管路连通到电氧化-絮凝反应器401的进水口,且循环水阀405和循环泵406设置于第一循环管路上;

循环储罐404上端的进水口通过第二循环管路连通到电氧化-絮凝反应器401上端的排水口;

电氧化-絮凝反应器401下端的排水口通过排水管路连通到固液分离器407的进水口,且排水阀408设置于排水管路上;

循环储罐404用于存储外部通过进水管路注入的有机废水;

在流量计的数值达到目标值时,进水阀403由开启状态转换到关闭状态,且循环泵406和循环水阀405由关闭状态转换为开启状态,以使循环储罐404内的有机废水在循环储罐404与电氧化-絮凝反应器401间循环;

在循环的时长达到目标时长时,排水阀408由关闭状态转换到开启状态。

上述有机废水处理系统为间歇式的,即先将一批有机废水注入到循环储罐内,通过对注入到循环储罐内的有机废水进行循环电氧化和絮凝后,排入到固液分离器内,以实现固液分离,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然后重新向循环储罐内注入新的一批有机废水,其中,向循环储罐内注入新的一批有机废水的过程可在将上一批有机废水全部排入到固液分离器之后进行。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实现有机废水处理系统的智能化,如上述有机废水处理系统,进一步包括:控制器409,其中,

控制器409分别与流量计402、进水阀403、循环水阀405、循环泵406以及排水阀408;

控制器409,用于读取流量计402上的数值;

控制器409,进一步用于将进水阀403、循环水阀405、循环泵406以及排水阀408由关闭状态转换为开启状态或者由开启状态转换为关闭状态。

即有机废水经循环泵泵入电氧化-絮凝反应器底部,从顶部出水,并通过控制器调节循环时间。

为了避免有机废水对循环储罐的腐蚀,同时使循环储罐具有轻质性,循环储罐由聚丙烯/聚乙烯材料制成。

另外,上述有机废水处理系统还含有电极连锁保护系统和电源极性到向系统,避免电极在废水流量较小情况下电极持续通电的问题,其中电源极性到向系统用于电极极性的切换。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为了能够使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实现移撬装式,同时保证对有机废水的处理效果,上述循环储罐容积为0.3~0.5m3,固液分离器容积为0.5~1m3,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可进一步包括:可移动支架(图中未示出),其中,电氧化-絮凝反应器401、循环储罐404以及固液分离器407固定于可移动支架上。

上述任一种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可应用于处理含有芳香类、苯系物类、显色基团、亲水性基团以及疏水性基团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有机物的有机废水。如印染废水、皮革生产污水等。

由于电氧化-絮凝本身具有高效、短时的特性,通过上述有机废水处理系统的间歇式运行方式,可满足小工厂产生的少量的有机废水的处理,而且由于有机废水处理系统为移撬式即可移动式,可根据用户需求将有机废水处理系统放在指定位置,使得使用方便,同时能够降低污水处理的建设成本。

如图5所示,上述有机废水处理系统的应用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通过循环储罐存储外部注入的有机废水;

步骤502:在流量计的数值达到目标值时,控制进水阀关闭,且控制循环泵和循环水阀开启,以使循环储罐内的有机废水在循环储罐与电氧化-絮凝反应器间循环;

该步骤中有机废水在循环储罐与电氧化-絮凝反应器间循环是为了保证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能够尽可能的絮凝完全。

步骤503:在循环的时长达到目标时长时,开启排水阀;

步骤504:在循环储罐存储的有机废水全部进入到固液分离器后,关闭排水阀,并开启进水阀,以重新向循环储罐注入新的有机废水。

即上述有机废水处理系统的应用为间歇式的,即先将一批有机废水注入到循环储罐内,通过对注入到循环储罐内的有机废水进行循环电氧化和絮凝后,排入到固液分离器内,以实现固液分离,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然后重新向循环储罐内注入新的一批有机废水,其中,向循环储罐内注入新的一批有机废水的过程可在将上一批有机废水全部排入到固液分离器之后进行。尤其地,上述有机废水处理系统能够对高色度、高毒性有机废水进行处理。

为了能够清楚地说明,上述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具体地处理有机废水的过程和使用效果,下面以几个具体实施例展开说明。

实施例1:

利用上述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处理染料废水生化系统出水1,其处理过程中废水在循环储罐与电氧化-絮凝反应器之间循环时间以及为电氧化-絮凝反应器输入的电压和电流,处理前后废水色度、ph以及cod的对比如表1所示,其中,循环时间为5min,电压为4v,电压为100a。

表1

实施例2:

利用上述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处理染料废水生化系统出水2,其处理过程中废水在循环储罐与电氧化-絮凝反应器之间循环时间以及为电氧化-絮凝反应器输入的电压和电流,处理前后废水色度、ph以及cod的对比如表2所示,其中,循环时间为1~6min,电压为4v,电压为100a。

表2

实施例3:

利用上述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处理染料废水原水1,其处理过程中废水在循环储罐与电氧化-絮凝反应器之间循环时间以及为电氧化-絮凝反应器输入的电压和电流,处理前后废水色度、ph以及cod的对比如表3所示,其中,循环时间为5min,电压为4v,电压为100a。

表3

实施例4:

利用上述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处理染料废水原水2,其处理过程中废水在循环储罐与电氧化-絮凝反应器之间循环时间以及为电氧化-絮凝反应器输入的电压和电流,处理前后废水色度、ph以及cod的对比如表4所示,其中,循环时间为5min,电压为4v,电压为100a。

表4

上述各个实施例,至少能够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氧化-絮凝反应器,应用于处理有机废水,包括:密封盖、圆桶形壳体、两个电源连接杆、两个电极连接套、至少两个电极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圆桶形壳体侧壁上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其中,密封盖上设置有两个第一穿孔;每一个电源连接杆的一端分别穿过一个第一穿孔,并固定于密封盖上;两个电极连接套分别嵌套在两个电源连接杆穿出第一穿孔的部分,与外部电源的电极连通;密封盖,用于密封圆桶形壳体的顶部,以与圆桶形壳体组成密闭空间;至少两个电极板相互平行并交替固定于两个电源连接杆上,并位于圆桶形壳体内。由于电极板固定于两个电源连接杆上,简化了电氧化-絮凝反应器结构,同时也简化了电氧化-絮凝反应器与外部电源的连接方式,另外,在对电极板进行更换时,只需要将电极板以及两个电源连接杆一起更换即可,使电氧化-絮凝反应器中的电极更换更加方便。

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管是电极板与电源连接杆之间以形式一方式固定还是以形式二的方式固定,电极板均采用至上而下水平并排布置,极板与连接杆连接,有机废水在电氧化-絮凝反应器中以反复折流的形式流过,形成极大的水流湍动和水力冲刷,强化反应过程。

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固定于两个电源连接杆上的密封部,在每一个电源连接杆的一端固定于密封盖上后,密封部的一个表面密封盖的内表面贴合;在密封盖密封于圆桶形壳体的顶部后,密封部的边缘与圆桶形壳体的内表面贴合,实现固定两个电源连接杆,以方便对电源连接杆和电极板的更换,同时进一步增强电氧化-絮凝反应器的密封性。

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电氧化-絮凝反应器、流量计、进水阀、循环储罐、循环水阀、循环泵、固液分离器以及排水阀,其中,电氧化-絮凝反应器的两个电极连接套连接到外部的直流电源上;流量计和进水阀设置于循环储罐所连通的外部进水管路上;循环储罐下端的出水口通过第一循环管路连通到电氧化-絮凝反应器的进水口,且循环水阀和循环泵设置于第一循环管路上;循环储罐上端的进水口通过第二循环管路连通到电氧化-絮凝反应器上端的排水口;电氧化-絮凝反应器下端的排水口通过排水管路连通到固液分离器的进水口,且排水阀设置于排水管路上;循环储罐用于存储外部通过进水管路注入的有机废水;在流量计的数值达到目标值时,进水阀由开启状态转换到关闭状态,且循环泵和循环水阀由关闭状态转换为开启状态,以使循环储罐内的有机废水在循环储罐与电氧化-絮凝反应器间循环;在循环的时长达到目标时长时,排水阀由关闭状态转换到开启状态,使得有机废水处理系统为间歇式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有机废水处理系统中设置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流量计、进水阀、循环水阀、循环泵以及排水阀;控制器,用于读取流量计上的数值;控制器,进一步用于将进水阀、循环水阀、循环泵以及排水阀由关闭状态转换为开启状态或者由开启状态转换为关闭状态,实现有机废水处理系统的智能化。

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可进一步包括:可移动支架,其中,电氧化-絮凝反应器、循环储罐以及固液分离器固定于可移动支架上,使得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实现移撬装式,方便用户使用。

7、不管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氧化-絮凝反应器还是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均是比较小型的,其通过间歇式循环运行达到处理有机废水的目的,使得电氧化-絮凝反应器为便携式电氧化-絮凝反应器,有机废水处理系统为移撬装式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因素。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