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流式超磁一体化污水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2950发布日期:2019-10-08 20:35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辐流式超磁一体化污水净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辐流式超磁一体化污水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水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污水治理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国内各地均可见大型污水处理厂,可以有效的将污水进行集中治理,大幅减轻了污水对河道及湖泊水体的影响,有效的保护了水资源。然而对于突发事件造成的水体污染,如管道或阀门爆裂,污泥浓度过高或活性突变导致的“跑泥”,污水厂短期超负荷运转等,行之有效的污水治理措施相对欠缺。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污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大、处理耗时较长,且难以应对量较大的进水冲击,不利于缓解系统压力及有效控制突发污染物的扩散。因此寻找一种处理量大、见效快、占地面积小的污水治理设备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突发事件造成的水体污染,如管道或阀门爆裂,污泥浓度过高或活性突变导致的“跑泥”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辐流式超磁一体化污水净化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辐流式超磁一体化污水净化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布水桶,布水桶的中心连通有污水、药剂及磁种进入机构,所述布水桶的下方设置有磁性泥水分离机构,所述布水桶的上方有沉淀斜管,位于所述沉淀斜管的上方外侧设置有净水收集排出机构;

所述布水桶为上开口且桶壁靠底部有布水用长方形孔的圆桶状,所述污水、药剂及磁种进入机构包括由壳体一侧进入沿半径至所述布水桶中心下方并与所述布水桶中心连通的进水管,进水管出水处低于所述布水桶的上沿,进水管内设置有管道混合器,进水管上位于进水口与所述管道混合器之间位置处开有药剂投加孔,所述磁性泥水分离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布水桶下方的永磁吸盘,永磁吸盘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且与壳体的内壁贴合设置,其还包括除泥机构,除泥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永磁吸盘上表面的机械刮泥机,所述永磁吸盘上开有排泥渠,永磁吸盘的底部设置有集泥斗。

优选的,所述机械刮泥机包括设置在所述永磁吸盘上表面的刮泥板以及带动刮泥板绕永磁吸盘的中心作旋转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集泥斗的侧部设置有气动力辅助排泥装置。

优选的,所述沉淀斜管与壳体的内壁贴合设置。

优选的,所述净水收集排出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沉淀斜管泥水分离机构的上方外侧的环形收水堰,环形收水堰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顶部开设有药剂投加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污水净化时间短,占地空间小。

2.处理量大,处理效率高。

3.处理效果好,尤其针对污水中TP、SS、金属离子等可沉淀物有极佳的净化效果。

4.采用气动力辅助排泥装置大幅提高了设备排泥效能,避免排泥管路不畅等现象的发生。

5.适用范围广,可应用于受污染水应急治理,深度处理,强化治理等多类型污水治理。

6.设备运行简便,无需人工值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辐流式超磁一体化污水净化设备;

图2为永磁吸盘大样图。

图中标记:1壳体、2进水管、3药剂投加孔、4管道混合器、5布水桶、6环形集水槽、7沉淀斜管、8出水管、9永磁吸盘、10机械刮泥机、11排泥渠、12集泥斗、13气动力辅助排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辐流式超磁一体化污水净化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布水桶5,布水桶5的中心连通有污水、药剂及磁种进入机构,布水桶5的下方设置有磁性泥水分离机构,布水桶5的上方有沉淀斜管7,位于沉淀斜管7的上方外侧设置有净水收集排出机构;

布水桶5为上开口且桶壁靠底部有布水用长方形孔的圆桶状,污水、药剂及磁种进入机构包括由壳体1一侧进入沿半径至布水桶5中心下方并与布水桶5中心连通的进水管2,进水管2出水处低于布水桶5的上沿,进水管2内设置有管道混合器4,进水管2上位于进水口与管道混合器4之间位置处开有药剂投加孔,磁性泥水分离机构包括设置于布水桶5下方的永磁吸盘9,永磁吸盘9位于壳体1的底部且与壳体1的内壁贴合设置,其还包括除泥机构,除泥机构包括设置在永磁吸盘9上表面的机械刮泥机10,永磁吸盘9上开有排泥渠11,永磁吸盘9的底部设置有集泥斗12。

本实施例中,机械刮泥机10包括设置在永磁吸盘9上表面的刮泥板以及带动刮泥板绕永磁吸盘9的中心作旋转运动的驱动组件,集泥斗12的侧部设置有气动力辅助排泥装置13,沉淀斜管7与壳体1的内壁贴合设置,净水收集排出机构包括设置在沉淀斜管7泥水分离机构的上方外侧的环形收水堰,环形收水堰的一侧设置有出水管8,进水管2的顶部开设有药剂投加孔3。

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2,待处理水经进水管2流入系统,过程中在药剂投加孔3处,投加磁种及絮凝剂,经管道混合器4混合后流入布水桶5,通过布水桶5均匀将污水、药剂及磁种混合液进行分布,使混合液通过沿半径方向以辐射形式流至池体内部,充分絮凝,形成具有磁性的微絮体,而后含有该絮体的泥水混合液经过沉淀斜管7在自重的作用下快速泥水分离,并在永磁吸盘9的磁力作用下快速吸附于永磁吸盘9表面,从而实现高速泥水分离。布水桶5靠底部桶壁有布水孔,其形状为矩形,沉淀斜管7为乙丙共聚、玻璃钢或聚氯乙烯蜂窝状的密集设置的斜管,其倾角为60°。

如图1-2,吸附于永磁吸盘9表面的磁性絮体在机械刮泥机10的作用下经由排泥渠11,储存于集泥斗12中,并最终在气动力辅助排泥装置13的作用下排出系统外部。

如图1-2,经处理后的水经环形集水槽6收集后,随出水管8流出,水中微絮体则经过沉淀斜管7和永磁吸盘9的磁力作用进行高速的泥水分离,从而确保出水水质稳定合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