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淋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3802发布日期:2020-01-10 15:59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壤淋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壤淋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中交换性酸度、交换性铝是反映土壤酸度、耐酸碱的缓冲能力及铝毒害程度的重要指标,对于土壤改良,合理施肥指导等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测定土壤交换性酸度及交换性铝的传统方法为氯化钾交换-中和滴定法,即以1molkcl溶液淋洗土壤样品,使土壤中的永久负电荷引起的酸度(h+和al3+)被k+置换进入溶液,形成浸出液。一份浸出液以氢氧化钠滴定,测得土壤交换性铝al3+和h+的总和(即交换性酸度)。另一份浸出液加入过量的氟化钠,使al3+形成[alf6]络离子,防止al3+水解,氢氧化钠滴定,测得交换性h+。交换性酸度与交换性h+之差即为交换性铝al3+。为了保证离子交换充分,在国标及行标指出使用kcl溶液少量多次淋洗土壤。目前无专用淋洗装置,在实际检测中,还是由人工淋洗土壤。土壤颗粒放于漏斗上的滤纸中,少量kcl溶液淋洗滤纸上土壤颗粒,因滤速慢,需等滤纸上kcl溶液渗滤完后,再继续添加kcl溶液。如此反复多次,人员必须频繁观察过滤情况,添加kcl溶液,淋洗操作繁琐,费时费神,不利于批量样品处理。对于少量多次淋洗操作,易受人为因素影响而存有较多不确定性,如淋洗次数、每次淋洗量、淋洗间隔时间的控制各有差异,难以保持统一一致,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及可比性。滤纸上的土壤颗粒经多次淋洗后呈泥糊状,过滤速度逐渐减慢,淋洗时间随之延长。通常情况下250mlkcl溶液淋洗土壤样品全过程需4h,检测效率低下。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壤淋洗装置,从而克服现有土壤淋洗主要是靠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淋洗时间长,工作效率低,且测定结果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壤淋洗装置,包括:支架;至少一个淋洗设备,每个该淋洗设备包括:刻度滴管,其安装于所述支架上,该刻度滴管用于存放淋洗液,且该刻度滴管的底部出口处设置有一阀门;过滤容器,其安装于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刻度滴管的下方,该过滤容器的顶部开口,且该过滤容器的底部由过滤网构成,该过滤容器的顶部开口与所述刻度滴管的底部出口相对应,该过滤容器用于存放待淋洗的土壤;以及收集过滤装置,其位于所述过滤容器的下方,该收集过滤装置用于收集并过滤所述淋洗液淋洗所述土壤后形成的浸出液。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收集过滤装置包括收集瓶和漏斗,所述收集瓶的顶部开口,所述收集瓶位于所述漏斗的下方,且所述收集瓶的顶部开口与所述漏斗的底部出口相对应,所述漏斗的顶部进口与所述过滤容器相对应,且所述漏斗内设置有滤纸。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收集瓶为容量瓶。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刻度滴管的底部出口设置有一多孔滴头,所述多孔滴头的顶部进口与所述刻度滴管的底部出口连接,所述多孔滴头的底部间隔的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刻度滴管通过一支杆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杆的底部与所述支架进行连接,所述支杆的中上部通过一滴管夹与所述刻度滴管进行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容器的呈圆锥状,且所述过滤容器的底部和侧壁的中下部均由所述过滤网构成。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容器呈圆柱状,且所述过滤容器的底部由所述过滤网构成。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容器的顶部向外凸设有安装块,所述支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与所述淋洗设备的数量一一对应,所述过滤容器自上而下的套入对应的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过滤容器的所述安装块搭靠在对应的所述安装孔的边缘上。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块为圆环形,或所述安装块由若干个凸块构成,若干个所述凸块沿所述过滤容器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支架上至少设置有一淋洗设备,能够同时进行多个土壤淋洗测定试验;淋洗设备的刻度滴管便于观察和确定淋洗液的存放量,如用于存放250mlkcl溶液,能够对土壤进行定量淋洗;刻度滴管的底部出口设置有一阀门,以调节kcl溶液的流速,能够控制土壤的淋洗时间和淋洗量,统一淋洗操作,以使测定结果具有较强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无需人工淋洗及观察,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为操作的随意性及不确定性;土壤放置于过滤容器内,将刻度滴管内的kcl溶液输送至过滤容器内,对土壤进行淋洗,置换出土壤内的al3+和h+,形成浸出液,便于后续的测定试验;土壤淋洗后通过过滤容器进行第一次过滤,较小的土壤颗粒随着浸出液流入收集过滤装置,收集过滤装置再次对浸出液进行过滤,将较小的土壤颗粒筛选出来,得到较为纯净的浸出液,采用多次分层次过滤,能够缩短过滤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2.本实用新型的收集过滤装置包括收集瓶和漏斗,漏斗的底部出口与收集瓶的顶部开口对应,且漏斗内设置有滤纸,从刻度滴管输送出来的kcl溶液持续不断地击打过滤容器的土壤表面,实现淋洗土壤颗粒的目的,土壤淋洗后形成浸出液,小部分土壤细颗粒随浸出液流到滤纸上,大部分土壤颗粒仍留在过滤容器中,以使滤纸上不易形成土壤泥糊,从而使滤纸始终保持良好滤速,提高过滤速度。

3.本实用新型的刻度滴管的底部出口设置有一多孔滴头,多孔滴头的顶部进口与刻度滴管的底部出口连接,多孔滴头的底部间隔的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以使kcl溶液能够同时从若干个出水孔流出,增大土壤淋洗面积,充分淋洗土壤颗粒,通过调节阀门的开度来调整多孔滴头的出水孔流出kcl溶液的速度,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壤淋洗装置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容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容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刻度滴管,2-滴管夹,3-阀门,4-安装孔,5-支架,6-漏斗,7-收集瓶,8-过滤容器,9-支杆,10-安装块,11-过滤网,12-多孔滴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图1至图3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土壤淋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淋洗装置包括支架5和至少一个淋洗设备。参考图1,每个淋洗设备包括刻度滴管1、过滤容器8以及收集过滤装置。刻度滴管1安装于支架5上,刻度滴管1用于存放淋洗液,且刻度滴管1的底部出口处设置有一阀门3,以调节淋洗液的流量。过滤容器8安装于支架5上且位于刻度滴管1的下方,过滤容器8的顶部开口,且过滤容器8的底部由过滤网11构成,过滤容器8的顶部开口与刻度滴管1的底部出口相对应,过滤容器8用于存放待淋洗的土壤。收集过滤装置位于过滤容器8的下方,收集过滤装置用于收集并过滤淋洗液淋洗土壤后形成的浸出液,以得到较为纯净的浸出液。本实用新型的支架5上至少设置有一淋洗设备,能够同时进行多个土壤淋洗测定试验;淋洗设备的刻度滴管1便于观察和确定淋洗液的存放量,如用于存放250mlkcl溶液,能够对土壤进行定量淋洗;刻度滴管1的底部出口设置有一阀门3,以调节kcl溶液的流速,能够控制土壤的淋洗时间和淋洗量,统一淋洗操作,以使测定结果具有较强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无需人工淋洗及观察,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人为操作的随意性及不确定性;土壤放置于过滤容器8内,将刻度滴管1内的kcl溶液输送至过滤容器8内,对土壤进行淋洗,置换出土壤内的al3+和h+,形成浸出液,便于后续的测定试验;土壤淋洗后通过过滤容器8进行第一次过滤,较小的土壤颗粒随着浸出液流入收集过滤装置,收集过滤装置再次对浸出液进行过滤,将较小的土壤颗粒筛选出来,得到较为纯净的浸出液,采用多次分层次过滤,缩短过滤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继续参考图1,优选地,收集过滤装置包括收集瓶7和漏斗6,收集瓶7的顶部开口,收集瓶7位于漏斗6的下方,且收集瓶7的顶部开口与漏斗6的底部出口相对应,漏斗6的顶部进口与过滤容器8相对应,且漏斗6内设置有滤纸。从刻度滴管1输送出来的kcl溶液持续不断地击打过滤容器8的土壤表面,实现淋洗土壤的目的,土壤淋洗后形成浸出液,小部分土壤细颗粒随浸出液透过过滤网11流到漏斗6内的滤纸上,大部分土壤颗粒仍留在过滤容器8中,以使滤纸上不易形成土壤泥糊,从而使滤纸始终保持良好滤速,提高过滤速度。进一步优选地,收集瓶7为容量瓶,漏斗6的底部出口穿过容量瓶的顶部进口伸入容量瓶的腔体内。其中,当支架5架设在桌面上时,该收集过滤装置可放置于桌面上,也可放置于支架5上;当支架5架设在地面上时,该收集过滤装置可放置于地面上,也可放置于支架5上。

继续参考图1,优选地,刻度滴管1的底部出口设置有一多孔滴头12,多孔滴头12的顶部进口与刻度滴管1的底部出口连接,多孔滴头12的底部间隔的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以使kcl溶液能够同时从若干个出水孔流出,以使kcl溶液能够同时从若干个出水孔流出,增大土壤淋洗面积,充分淋洗土壤颗粒,通过调节阀门3的开度来调整多孔滴头12的出水孔流出kcl溶液的速度,简单方便。

继续参考图1,优选地,刻度滴管1通过一支杆9安装于支架5上,支杆9的底部与支架5进行连接,支杆9的中上部通过一滴管夹2与刻度滴管1进行连接,以将刻度滴管1固定在支杆9上,土壤淋洗完成后,松开滴管夹2即可取出刻度滴管1,便于刻度滴管1的更换和清洗。

参考图2和图3,优选地,过滤容器8的呈圆锥状,且过滤容器8的底部和侧壁的中下部均由过滤网11构成;或者,过滤容器8呈圆柱状,且过滤容器8的底部由过滤网11构成,便于土壤的淋洗和过滤。其中,过滤网11的孔径的大小为60~400目,优选过滤网11孔径大小为300目,此时,过滤网11的过滤效果最佳。进一步优选地,过滤容器8的顶部向外凸设有安装块10,支架5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孔4,安装孔4的数量与淋洗设备的数量一一对应,过滤容器8自上而下的套入对应的安装孔4内,且过滤容器8的安装块10搭靠在对应的安装孔4的边缘上。安装简单方便。其中,安装块10为圆环形,或者,安装块10由若干个凸块构成,若干个凸块沿过滤容器8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以使提高过滤容器8安装的稳定性。

使用该淋洗装置时,将土壤装入过滤容器8中,将标准用量的淋洗液盛放于刻度滴管1内,即将250mlkcl溶液盛放于刻度滴管1,安装好该淋洗设备;调节刻度滴管1的阀门3,以将多孔滴头12流出的kcl溶液的流速调至适宜速度,以使多滴的kcl溶液持续不断地击打过滤容器8上的土壤中,实现kcl溶液淋洗土壤的目的,置换出土壤吸附的al3+和h+,形成浸出液,便于后续的测定试验;土壤经淋洗后,小部分土壤细颗粒随浸出液通过过滤容器8底部的过滤网11流至下方漏斗6的滤纸上,大部分土壤颗粒仍留在过滤容器8中,以使滤纸上不易形成土壤泥糊,始终保持良好滤速,从而使浸出液能够快速的过滤至收集瓶7中。实际操作时,250mlkcl溶液淋洗5g土壤及过滤结束的整个过程用时约1.5h,较现有操作用时缩短了2.5h,效率提高了1.6倍,省时省力。

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