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工业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4814发布日期:2020-04-14 20:30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工业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工业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池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近些年来由于加工制造行业快速发展,而相应的环保行业发展较慢以及环保意识的缺失,使得我国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较为严重,有的地方水污染已经危及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在各种水污染中重金属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尤为严重。

然而工业所产生的污水对环境污染不能视而不见,且其产生的污水种类较多,例如生活污水、冶金过程产生的污水等,由于工业加工产生的污水的复杂性使得其污水处理具有一定的难度,而现有污水处理设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水源的切换、原水水质尤其是浊度波动大、冬季低温低浊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导致沉淀池出水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出水水质要求,并且还存在效果差、效率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工业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池装置,具备促进絮凝效率、提高沉降性能及稳定出水水质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出水效果不理想,无法满足出水水质要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促进絮凝效率、提高沉降性能及稳定出水水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工业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池装置,包括沉淀池本体,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混凝区、絮凝区及沉淀区,所述混凝区的左侧设有取水管,所述混凝区的内部设有絮凝剂加药口,所述混凝区的内部设有第一搅拌器,所述混凝区的底部设有预沉池,且通过预沉池与絮凝区相互连通,所述絮凝区的内部设有沉降筒,所述沉降筒的内部设有助凝剂加药口,所述沉降筒的内部上端设有第二搅拌器,所述沉降筒的内部下端设有导流筒,所述絮凝区的右侧设有通槽,且通过通槽与沉淀区相互连通,所述沉淀区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导流墙与第二导流墙,所述沉淀区的内部设有刮泥机,所述沉淀区的底部设有浓缩池,所述浓缩池的左侧设有循环污泥管,且通过循环污泥管与预沉池相互连通,所述浓缩池的右侧设有排污管,所述沉淀区的内部上端设有斜管分离室,所述沉淀区的右侧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右侧设有出水管。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混凝区与絮凝区的内部上端设有固定架,且通过固定架与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搅拌器与第二搅拌器均由电机和在搅拌轴上等距分布的搅拌桨构成。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混凝区的内底部设有第一连接口,且通过第一连接口与预沉池相连接,所述预沉池的形状为倒锥形。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絮凝区的内底部设有第二连接口,且通过第二连接口与预沉池相连接,所述导流筒与第二连接口相连通。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沉降筒的底部与絮凝区的内底部留有间距,所述沉降筒的底部设有导流口,所述导流筒的顶端穿过导流口延伸至沉降筒内。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流墙与第二导流墙均呈倾斜坡状设置,所述浓缩池呈倒锥形设置,所述浓缩池与沉淀区相互连通。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斜管分离室中设置有向上引流的斜管,所述集水槽的左侧设有过水槽,且通过过水槽与沉淀区相互连通。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工业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池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工业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池装置,通过设置混凝区与絮凝区,实现了促进絮凝效率的优点,混凝区与絮凝区采用的机械混凝、机械絮凝代替了同常规沉淀池采用的水力混凝、水力絮凝,由于机械搅拌使药剂和污水的混合更快速、更充分,因此强化了混凝、絮凝的效果,同时也节约了药剂。

2、该用于工业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池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导流墙、第二导流墙及浓缩池,实现了提高沉降性能、稳定出水水质的优点,通过在沉淀区增加基于浅池沉淀理论的第一导流墙和第二导流墙可以分离比重大的悬浮固体,大大降低了沉淀区的占地面积,扩展了沉淀区的应用,而设置的浓缩池也相应的增加了絮体凝聚的机率和密度,使得沉降性能大大提高,能够保证理想、稳定的出水水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沉淀池本体;2、混凝区;3、絮凝区;4、沉淀区;5、取水管;6、絮凝剂加药口;7、第一搅拌器;8、预沉池;9、沉降筒;10、助凝剂加药口;11、第二搅拌器;12、导流筒;13、通槽;14、第一导流墙;15、第二导流墙;16、刮泥机;17、浓缩池;18、循环污泥管;19、排污管;20、斜管分离室;21、集水槽;22、出水管;23、固定架;24、第一连接口;25、第二连接口;26、导流口;27、过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工业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池装置,包括沉淀池本体1,沉淀池本体1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混凝区2、絮凝区3及沉淀区4,混凝区2的左侧设有取水管5,混凝区2的内部设有絮凝剂加药口6,混凝区2的内部设有第一搅拌器7,混凝区2的底部设有预沉池8,且通过预沉池8与絮凝区3相互连通,絮凝区3的内部设有沉降筒9,沉降筒9的内部设有助凝剂加药口10,沉降筒9的内部上端设有第二搅拌器11,沉降筒9的内部下端设有导流筒12,絮凝区3的右侧设有通槽13,且通过通槽13与沉淀区4相互连通,通过设置混凝区2与絮凝区3,实现了促进絮凝效率的优点,混凝区2与絮凝区3采用的机械混凝、机械絮凝代替了同常规沉淀池采用的水力混凝、水力絮凝,由于机械搅拌使药剂和污水的混合更快速、更充分,因此强化了混凝、絮凝的效果,同时也节约了药剂,沉淀区4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导流墙14与第二导流墙15,沉淀区4的内部设有刮泥机16,沉淀区4的底部设有浓缩池17,通过设置第一导流墙14、第二导流墙15及浓缩池17,实现了提高沉降性能、稳定出水水质的优点,通过在沉淀区4增加基于浅池沉淀理论的第一导流墙14和第二导流墙15可以分离比重大的悬浮固体,大大降低了沉淀区4的占地面积,扩展了沉淀区4的应用,而设置的浓缩池17也相应的增加了絮体凝聚的机率和密度,使得沉降性能大大提高,能够保证理想、稳定的出水水质,浓缩池17的左侧设有循环污泥管18,且通过循环污泥管18与预沉池8相互连通,浓缩池17的右侧设有排污管19,沉淀区4的内部上端设有斜管分离室20,沉淀区4的右侧设有集水槽21,集水槽21的右侧设有出水管22。

具体的,混凝区2与絮凝区3的内部上端设有固定架23,且通过固定架23与第一搅拌器7和第二搅拌器11固定连接,第一搅拌器7与第二搅拌器11均由电机和在搅拌轴上等距分布的搅拌桨构成,混凝剂经絮凝剂加药口6投加在混凝区2内的原水中,在第一搅拌器7的作用下同污水中悬浮物快速混合,通过中和颗粒表面的负电荷使颗粒脱稳,形成小的絮体然后进入絮凝区3,同时原水中的磷和混凝剂反应形成磷酸盐达到化学除磷的目的。

具体的,混凝区2的内底部设有第一连接口24,且通过第一连接口24与预沉池8相连接,预沉池8的形状为倒锥形,将预沉池8中积累的污泥经循环污泥管18抽送至浓缩池17内。

具体的,絮凝区3的内底部设有第二连接口25,且通过第二连接口25与预沉池8相连接,导流筒12与第二连接口25相连通,絮凝剂促使进入的小絮体通过吸附、电性中和和相互间的架桥作用形成更大的絮体,在第二搅拌器11的作用下,使药剂和絮体能够充分混合且不会破坏已形成的大絮体。

具体的,沉降筒9的底部与絮凝区3的内底部留有间距,沉降筒9的底部设有导流口26,导流筒12的顶端穿过导流口26延伸至沉降筒9内,污水经导流筒12进入沉降筒9中,污水在沿沉降筒9向下流动的过程中,污水中会形成一部分沉淀落入预沉池8中,分离后的污水从沉降筒9底部的导流口26流出后进入沉淀区4中。

具体的,第一导流墙14与第二导流墙15均呈倾斜坡状设置,浓缩池17呈倒锥形设置,浓缩池17与沉淀区4相互连通,污水通过基于浅池沉淀理论的第一导流墙14和第二导流墙15可以分离比重大的悬浮固体,大大降低了沉淀区4的占地面积,扩展了沉淀区4的应用。

具体的,斜管分离室20中设置有向上引流的斜管,集水槽21的左侧设有过水槽27,且通过过水槽27与沉淀区4相互连通,原水絮凝后出水进入浓缩池17的倾斜面上,然后向上流至上部集水区,颗粒和絮体沉淀在斜面上并在重力作用下下滑,较高的上升流速和倾斜面可以形成一个连续自刮的过程,使絮体不会积累在倾斜面上,沉淀的污泥沿着倾斜面下滑然后跌落到池底,污泥在池底被浓缩,刮泥机16上的栅条可以提高污泥浓缩效果,慢速旋转的刮泥机16把污泥连续地刮进浓缩池17的中心集泥坑内,浓缩污泥按照一定的设定程序或者由泥位计来控制以达到一个优化的污泥浓度,然后间断地从排污管19被排出到污泥处理系统,沉淀后的澄清水经由斜管分离室20进入集水槽21中收集、排放,并可进入后续工艺。

在使用时,已投加混凝剂的原水首先进入混凝区2,通过第一搅拌器7的搅拌使无机电解质与水中颗粒充分接触反应,使水中的粗大砂砾直接沉降在预沉池8内并排出,预混凝后的出水进入絮凝区3后,与回流污泥以及投加的高聚物絮凝剂,在第二搅拌器11的搅拌下充分混合,形成密实的矾花,充分混凝后的水体最后进入沉淀区4,在沉淀区4中絮体与水分离,沉淀后的澄清水经由斜管分离室20进入集水槽21中收集、排放,并可进入后续工艺,漂浮在水体表层的油脂可通过刮油器收集而达到除油的目的,沉积在浓缩池17底部的污泥稠化浓缩。

综上所述,该用于工业污水处理的絮凝沉淀池装置,通过设置混凝区2与絮凝区3,实现了促进絮凝效率的优点,混凝区2与絮凝区3采用的机械混凝、机械絮凝代替了同常规沉淀池采用的水力混凝、水力絮凝,由于机械搅拌使药剂和污水的混合更快速、更充分,因此强化了混凝、絮凝的效果,同时也节约了药剂,通过设置第一导流墙14、第二导流墙15及浓缩池17,实现了提高沉降性能、稳定出水水质的优点,通过在沉淀区4增加基于浅池沉淀理论的第一导流墙14和第二导流墙15可以分离比重大的悬浮固体,大大降低了沉淀区4的占地面积,扩展了沉淀区4的应用,而设置的浓缩池17也相应的增加了絮体凝聚的机率和密度,使得沉降性能大大提高,能够保证理想、稳定的出水水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