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污泥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38970发布日期:2020-05-15 15:2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污泥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污泥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泥处理过程中,为了将含水量较多的污泥进行过滤清洗,需要将污泥通过漏斗结构注入至加压管道内实现污泥增压,现有技术采用在输送管道与加压管道之间简单地设置漏斗结构以接收污泥,但是由于含水的污泥内部可能存在部分结构过于黏稠或者内部板结而容易堵塞漏斗结构的出口,最终影响生产效率。当污泥输送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现阶段只能通过人力使用长条状工具将相互板结的含水污泥搅拌至疏松状态或者变为稠度较小的流动污泥,以便使污泥能够顺利通过漏斗结构出口,但通过人工进行疏通容易发生意外以及影响操作人员的生命健康。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多级接收、工作可靠且高效的新型污泥输送装置,旨在保证污泥输送的工作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污泥输送装置,包括设置于上部的第一级接收斗,第一级接收斗底部边沿与第二级接收斗顶部边沿相连,第二级接收斗底部边沿与输送槽顶端边沿相连,输送槽内部设有螺旋叶片轴,污泥输入管道位于第一级接收斗一端上方,污泥输出管道与输送槽最底端位置通连,污泥输出管道位于第一级接收斗另一端的下方,螺旋叶片轴轴向旋转并通过螺旋叶片推动污泥从一端向另一端输送。优选地,所述输送槽的槽底为倾斜设置,输送槽从所述第一级接收斗一端向第一级接收斗另一端向下倾斜。优选地,所述第一级接收斗横截面外形轮廓为倒梯形状,所述第二级接收斗横截面外形轮廓为倒梯形状,所述输送槽的槽底横截面为半圆状过渡结构。优选地,所述螺旋叶片轴的一端外周与深沟球轴承的内圈套接相连,螺旋叶片轴的另一端外周面与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套接相连,深沟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与固定块相连,固定块再与所述输送槽端部壁板相连。优选地,所述第一级接收斗内壁面、所述第二级接收斗内壁面以及所述输送槽内壁面分别涂有防粘涂层。优选地,所述输送槽外壁面与若干个相互分离的支撑架相连,输送槽外形最低的位置高于2米。优选地,所述第一级接收斗外壁面和所述第二级接收斗外壁面均焊接相连有加强筋。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输送槽内部设置轴向旋转的螺旋叶片轴,通过设置于螺旋叶片轴表面的螺旋叶片对污泥进行搅拌破碎,并且可推动污泥可靠地从污泥输入管道一端向污泥输出管道一点输送,相对现有技术能够有效避免堵塞现象影响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输送槽设置为向下倾斜结构,能够使污泥能够通过自重进行运输,方便污泥进行自动输送。另外,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级接收斗内壁面、第二级接收斗内壁面以及输送槽内壁面设置防粘涂层,避免污泥与内壁面发生黏连和腐蚀现象,进一步提高使用耐久性。此外螺旋叶片轴一端外周与深沟球轴承的内圈套接相连,螺旋叶片轴另一端外周面与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套接相连,深沟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与固定块相连,使螺旋叶片轴能够可靠地进行对中安装以及在旋转过程中减小摩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污泥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污泥输入管道5螺旋叶片轴2第一级接收斗51螺旋叶片3第二级接收斗6污泥4输送槽7污泥输出管道41圆锥滚子轴承8支撑架42深沟球轴承9防粘涂层43固定板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污泥输送装置。请参见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型污泥输送装置包括设置于上部的第一级接收斗2,第一级接收斗2底端边沿与第二级接收斗3的顶端边沿相连,而第二级接收斗3的底端边沿与输送槽4顶端边沿相连,另外输送槽4内部设有螺旋叶片轴5,而螺旋叶片轴5表面以螺旋方式缠绕有螺旋叶片51。通过污泥输入管1道位于第一级接收斗2一端上方,而污泥输出管道7则与输送槽4的最底端位置通连,并且污泥输出管道7位于第一级接收斗2另一端下方,因此可通过污泥输入管道1向第一级接收斗2内部输送含水污泥,然后进而通过第二级接收斗3,最终进入输送槽4内部。然后再通过电机以及联轴器驱动螺旋叶片轴5进行轴向旋转,进而通过螺旋叶片51推动污泥6从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也就是从污泥输入管道1向污泥输出管道7进行输送。优选地,本实施例的输送槽4的槽底为倾斜设置,并且输送槽4从第一级接收斗2一端向第一级接收斗2的另一端倾斜设置,因此在螺旋叶片轴5进行轴向旋转并对污泥5进行搅拌后,含水的污泥6通过自身重量能够沿着输送槽4内壁面从位置较高一端向位置较低另一端进行输送,并顺利地滑入至污泥输出管道7内部而进行输送。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一级接收斗2横截面外形轮廓为倒梯形状,第二级接收斗3横截面外形轮廓为倒梯形状,并且输送槽4横截面下部内壁面为半圆状过渡结构,因此污泥6能够沿着第一级接收斗2和第二级接收斗3内壁面而顺利地向下滑动,并最终进入至输送槽4内部,而输送槽4内壁面为半圆状过渡结构,这样即可方便螺旋叶片轴5进行安装,并且使污泥6能够顺利地从高度较高一端向高度较低一端滑动。为了使螺旋叶片轴5能够可靠地进行对中安装以及在旋转过程中减小摩擦,本实施例的螺旋叶片轴5一端外周与深沟球轴承42的内圈套接相连,螺旋叶片轴5另一端外周面与圆锥滚子轴承41的内圈套接相连,深沟球轴承42和圆锥滚子轴承41的外圈与固定块43相连,固定块43再与输送槽4端部壁板外表面相连,也就是螺旋叶片轴5穿过输送槽4端部壁板进行安装。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一级接收斗2内壁面、第二级接收斗3内壁面以及输送槽4内壁面分别涂有防粘涂层9,优选地防粘涂层9可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这样使得污泥6不容易与第一级接收斗2内壁面、第二级接收斗3内壁面以及输送槽4内壁面发生黏连且不容易造成腐蚀现象,进一步提高使用耐久性。本实施例在输送槽4底面与若干相互分离的支撑架8相连,输送槽4最低位置高于2米,这样使得车间维护人员方便地通过输送槽4而不会发生对头部发生干涉现象。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的第一级接收斗2外壁面和第二级接收斗3外壁面均焊接相连有加强筋(图上未标示),可有效提高新型污泥输送装置工作过程的结构强度。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