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自动张紧带式压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9978发布日期:2020-04-24 21:4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续自动张紧带式压滤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脱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续自动张紧带式压滤机。



背景技术:

带式压滤机也称带式污泥脱水机,由滤带、辊压筒、滤带张紧系统、滤带调偏系统、滤带冲洗系统和滤带驱动系统构成。工作原理是:含水污泥进行分离,经污泥泵输送至污泥搅拌罐,同时投加凝聚剂进行充分混合反应,而后流入带式压滤机的布泥器,污泥均匀分布到重力脱水区上,并在泥耙的双向疏导和重力作用下,污泥随着脱水滤带的移动,迅速脱去污泥的游离水。由于重力脱水区设计较长,从而达到最大限度重力脱水。翻转下来的污泥进入超长的楔形预压脱水区将重力区卸下的污泥缓缓夹住,形成三明治式的夹角层,对其进行顺序缓慢预增加压过滤,使泥层中的残余游离水份减至最低,随着上下两条滤带缓慢前进,两条滤带之间的上下距离逐渐减小,中间的泥层逐渐变硬,通过预压脱水大直径的过滤辊,将大量的游离水脱掉,为泥饼顺利进入挤压脱水区,进入s形压榨段,在s形压榨段中,污泥被夹在上、下两层滤布中间,经若干个压榨辊反复压榨,上下两条滤带在经过交错各辊形成的波形路径时,由于两条滤带的上下位置顺序交替,对夹持的泥饼产生剪切力,将残存于污泥中的水分绝大部分积压滤除,促使泥饼再一次脱水,最后通过纤维刮板将干泥饼刮落,由皮带输送机或无轴螺旋输送机运至污泥存放处。

传统的污泥脱水用带式压滤机,上、下滤带的张紧是靠四套气缸动作实现,由空气压缩机提供气源;一旦选定空气压缩机和气缸型号规格,气缸对张紧辊滤带的张紧力就是一个恒定力,这样压滤机对污泥脱水有一定的局限性。滤带张紧力的大小直接影响污泥脱水后含水率大小,是带式压滤机至关重要的技术性能指标。机械压滤段滤带在恒定张力作用下,污泥在连续的脱水过程中不能根据进泥时污泥的比重、污泥的浓度、污泥量的变化等情况而自动调节滤带张紧的力度。由于污泥泵在抽吸沉淀池或污泥池的污泥时,进泥浓度不一致有的稠有的稀,或者含钙含砂含重金属等比重较大的污泥。使连续处理过程变得不稳定,导致处理后的污泥含水率高不稳定。在选定压滤机前不能确定污泥成分,比重,含水率等因素,选定传统的带式压滤机后张紧力就是定值,对现场情况变化的适应型较差,在实际处理污泥压滤过程中出现这样的问题:如进泥量和滤带张紧力(无法调节)一定:进泥稀薄的污泥(含水率高),导致污泥从滤带两边“跑泥”;浓厚的污泥(含水率低),导致张力不够使出泥含水率高;对污泥后续进一步脱水或焚烧发电等非常不利。

中国专利cn102794046b公开了一种多张紧带式压滤机,包括机架上的驱动装置、上滤带、下滤带、上滤带张紧辊、下滤带张紧辊、上滤带驱动辊、下滤带驱动辊、压力辊组、导向辊组、上滤带调偏辊、下滤带调偏辊、上滤带清洗水管、下滤带清洗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辊张紧装置,压力辊组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压力辊上安装有张紧装置,或者全部压力辊上都安装有张紧装置,此专利的目的是能够实现对压力辊组中压力辊上的挤压力的补偿,使每个压力辊上的挤压力基本能够与张紧辊的张紧力大小保持一致,解决了现有带式压滤机因压力辊组中压力辊上挤压力损失,物料所受挤压力减小,脱水效果不理想问题,同等条件下,压滤后物料滤饼的水分含量比现有的带式压滤机低5%-15%,效果十分明显。此专利中张紧装置是气缸、气囊或机械弹簧调节机构,并且此专利中是在多个压力辊上设置张紧装置,结构比较繁琐,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脱水效率高、脱水污泥的稳定性好,能适应不同污泥性质、不同污泥比重、不同污泥浓度等情况的变化;同时省去了张紧段气缸管路、空压等用电设备,降低噪音,节约能耗,能够实现连续自动张紧的带式压滤机。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自动张紧带式压滤机,主要包括浓缩机架和压滤机架,所述浓缩机架内设置浓缩箱,所述浓缩箱内沿污泥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絮凝区、浓缩区和锲形压滤区;所述压滤机架为l形,包括水平段和垂直段,所述垂直段内设置若干压榨辊,所述水平段内设置上张紧辊、下张紧辊和张紧调节机构;所述浓缩机架置于压滤机架的水平段之上,一端铰接,另一端设置弹性支撑件;所述浓缩机架底部靠近弹性支撑件一侧还设置可调压杆;所述可调压杆包括丝杆、螺母和导轮,所述丝杆垂直设置,一端由螺母连接在浓缩机架底部,另一端连接导轮;所述张紧调节机构包括摆杆、上摇臂和下摇臂;所述摆杆中心为转动中心,摆杆两端均设置滚轮,摆杆中心还设置水平杆;所述上摇臂和下摇臂以y轴对称,以x轴上下错开设置;所述上摇臂和下摇臂结构相同,均为l形摇臂,中心设置转动铰轴孔,上摇臂的水平段端部设置上锲形滑块,所述上锲形滑块与摆杆上端的滚轮滑动连接,上摇臂的垂直段与上张紧辊连接;下摇臂的水平段端部设置下锲形滑块,所述下锲形滑块与摆杆下端的滚轮滑动连接,下摇臂的垂直段与下张紧辊连接;所述可调压杆的导轮与摆杆中心的水平杆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支撑件为阻尼杆、液压杆、气动杆或弹簧杆。

进一步地,所述上锲形滑块和下锲形滑块的端部均设置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上张紧辊上缠绕上滤带,所述下张紧辊上缠绕下滤带。

进一步地,所述压榨辊在垂直方向上左右交替错位排布,且压榨辊辊筒口径从下至上逐渐减小,所述压榨辊上缠绕上、下滤带,并且上、下滤带形成s形。

进一步地,所述浓缩区内还设置浓缩辊和缠绕在浓缩辊上的浓缩滤带,所述浓缩滤带缠绕成斜三角形,沿污泥传送方向倾斜向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

第一:利用弹性支撑件抵消浓缩机架及浓缩箱内设备自身的重力,通过可调压杆将污泥的重力传导至张紧调节机构内的摆杆,利用摆杆控制上、下摇臂,从而控制上张紧辊和下张紧辊,结构巧妙,并且能够实现根据污泥的浓稀程度等连续自动调整上、下张紧辊;

第二:压榨辊上缠绕的上、下滤带形成s形,并且辊筒口径从下至上逐渐减小,使污泥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最终可获得最低含水率的滤饼;

第三:浓缩区内设置的浓缩滤带呈斜三角形,并且沿污泥传送方向向上倾斜,使污泥在重力脱水区净水头增加,增强了重力脱水能力;

第四:本带式压滤机污泥的脱水效率、脱水污泥的稳定性好,能适应不同污泥性质、不同污泥比重、不同污泥浓度等情况的变化;同时省去了张紧段气缸管路、空压等用电设备,降低噪音,节约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可调压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张紧调节机构放松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张紧调节机构张紧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浓缩机架、2是压滤机架、2.1是水平段、2.2是垂直段、3是浓缩箱、3.1是絮凝区、3.2是浓缩区、3.2.1是浓缩辊、3.2.2是浓缩滤带、3.3是锲形压滤区、3.4是进泥口、4是压榨辊、5是上张紧辊、6是下张紧辊、7是张紧调节机构、7.1是摆杆、7.1.1是转动中心、7.1.2是滚轮、7.1.3是水平杆、7.2是上摇臂、7.2.1是上摇臂的水平段、7.2.2是上摇臂的垂直段、7.2.3是上锲形滑块、7.2.4是铰轴孔、7.3是下摇臂、7.3.1是下摇臂的水平段、7.3.2是下摇臂的垂直段、7.3.3是下锲形滑块、7.3.4是铰轴孔、8是弹性支撑件、9是可调压杆、9.1是丝杆、9.2是螺母、9.3是导轮、10是限位块、11是上滤带、12是下滤带、13是污泥、14是刮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连续自动张紧带式压滤机,主要包括浓缩机架1和压滤机架2,所述浓缩机架1内设置浓缩箱3,所述浓缩箱3内沿污泥传送方向依次设置絮凝区3.1、浓缩区3.2和锲形压滤区3.3;所述压滤机架2为l形,包括水平段2.1和垂直段2.2,所述垂直段2.2内设置若干压榨辊4,所述水平段2.1内设置上张紧辊5、下张紧辊6和张紧调节机构7;所述浓缩机架1置于压滤机架2的水平段2.1之上,一端铰接,另一端设置弹性支撑件8;所述浓缩机架1底部靠近弹性支撑件8一侧还设置可调压杆9;所述可调压杆9包括丝杆9.1、螺母9.2和导轮9.3,所述丝杆9.1垂直设置,一端由螺母9.2连接在浓缩机架1底部,另一端连接导轮9.3;所述张紧调节机构7包括摆杆7.1、上摇臂7.2和下摇臂7.3;所述摆杆7.1中心为转动中心7.1.1,摆杆7.1两端均设置滚轮7.1.2,摆杆7.1中心还设置水平杆7.1.3;所述上摇臂7.2和下摇臂7.3以y轴对称,以x轴上下错开设置;所述上摇臂7.2和下摇臂7.3结构相同,均为l形摇臂,中心设置转动铰轴孔,上摇臂的水平段7.2.1端部设置上锲形滑块7.2.3,所述上锲形滑块7.2.3与摆杆7.1上端的滚轮7.1.2滑动连接,上摇臂的垂直段7.2.2与上张紧辊5连接;下摇臂的水平段7.3.1端部设置下锲形滑块7.3.3,所述下锲形滑块7.3.3与摆杆7.1下端的滚轮7.1.2滑动连接,下摇臂的垂直段7.3.2与下张紧辊6连接;所述可调压杆9的导轮9.3与摆杆7.1中心的水平杆7.1.3接触,所述弹性支撑件8为阻尼杆、液压杆、气动杆或弹簧杆,所述上锲形滑块7.2.3和下锲形滑块.3.3的端部均设置限位块10,所述上张紧辊5上缠绕上滤带11,所述下张紧辊6上缠绕下滤带12,所述压榨辊4在垂直方向上左右交替错位排布,且压榨辊4辊筒口径从下至上逐渐减小,所述压榨辊4上缠绕上、下滤带,并且上、下滤带形成s形,所述浓缩区3.2内还设置浓缩辊3.2.1和缠绕在浓缩辊3.2.1上的浓缩滤带3.2.2,所述浓缩滤带3.2.2缠绕成斜三角形,沿污泥传送方向倾斜向上。

本压滤机中张紧调节机构7工作原理(参考附图3和附图4):

附图3为张紧调节机构7放松状态,此时污泥还没有进入浓缩箱3,水平杆7.1.3此时并不处于水平状态;弹性支撑件8抵消了浓缩机架1和浓缩箱3内设备自身的重力;当污泥进入浓缩区3.2内的浓缩滤带3.2.2上,污泥的重力使可调压杆9的导轮9.3向下运动,从而使水平杆7.1.3下压(顺时针旋转),水平杆7.1.3在顺时针旋转的过程中,摆杆7.1绕着转动中心7.1.1顺时针转动,使得摆杆7.1两端的滑轮7.1.2在上锲形滑块7.2.3和下锲形滑块7.3.3上滑动,将上摇臂的水平段7.2.1向上推,上摇臂7.2绕铰轴孔7.2.4转动(逆时针转动);将下摇臂的水平段7.3.1向下推,下摇臂7.3绕铰轴孔7.3.4转动(逆时针转动),从而使上摇臂的垂直段7.2.2和下摇臂的垂直段7.3.2逆时针旋转,带动上张紧辊5和下张紧辊6张紧(向右移动),进入张紧状态(参考附图4);设置可调压杆5可以实时传递污泥自身的重力,设置摆杆7.1和上摇臂7.2、下摇臂7.3,实现连续自动调整的目的。

当污泥含水量较高(稀薄)时,污泥中的游离水在浓缩区3.2内被脱去,游离水被脱去后污泥自身的重力较小,导轮9.3向下移动的距离短,水平杆7.1.3旋转的角度小,张紧力小,当污泥含水量小(浓厚)时,污泥自身的重力较大,导轮9.3向下移动的距离长,水平杆7.1.3旋转的角度大,张紧力大,此过程是连续自动调整的,因此带式压滤机污泥的脱水效率高、脱水污泥的稳定性好,能适应不同污泥性质、不同污泥比重、不同污泥浓度等情况的变化;同时省去了张紧段气缸管路、空压等用电设备,降低噪音,节约能耗。

本带式压滤机工作原理:待压滤污泥13从进泥口3.4进入絮凝区3.1,与药剂进行混合,而后进入浓缩区3.2,浓缩辊3.2.1带动浓缩滤带3.2.2转动,污泥13在浓缩滤带3.2.2上由于重力作用迅速脱去污泥的游离水,本压滤机的浓缩滤带3.2.2呈斜三角形,并且沿污泥传送方向向上倾斜,能够使污泥13在浓缩区3.2内的净水头增加,增强了重力脱水能力;污泥13经过浓缩区3.2后,进入锲形压滤区3.3,形成三明治式的夹角层,对其进行顺序缓慢预增加压过滤,使泥层中的残余游离水份减至最低,而后进入压滤机架2的水平段2.1,此时上张紧辊5和下张紧辊6已经在张紧调节机构7的控制下,调整到了最佳的张紧状态,污泥13沿着传送方向,进过s形压榨后由压滤机架2的垂直段2.2顶部设置的刮刀14从上、下滤带上刮除,上、下滤带经过清洗可以再次进行压滤(此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在陈述)。

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