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MBR系统的一体化高效除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4344发布日期:2020-07-21 12:40阅读:835来源:国知局
用于MBR系统的一体化高效除磷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mbr系统的一体化高效除磷设备。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国家环保要求提高,各地纷纷出台地方标准,各地地方标准对污水处理厂出水提出更高要求,在此环保背景下,mbr工艺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此工艺具有出水标准高、水质稳定且可实现老厂原位提标改造等众多优点,此外mbr工艺与传统处理工艺相比,省去了二沉池、混凝沉淀池及滤池,大大缩短了工艺流程,但这对深度处理段总磷的去除造成影响,也就是说mbr无单独的化学除磷单元,除磷药剂只能投加至生化系统内,在生化系统排泥不畅时,会造成化学污泥在系统内富集,影响整个生化系统的活性,不利于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mbr系统的一体化高效除磷设备,能实现对mbr系统侧路除磷,有效解决mbr系统化学除磷影响生化系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一种用于mbr系统的一体化高效除磷设备,包括:

柱形反应器、活盖板、污泥排放泵、厌氧释磷池、水力混合装置、絮凝反应池、平流沉淀池、储药池和清水池;其中,

所述柱形反应器内的顶部设置所述活盖板;

所述柱形反应器内的中心部位设置所述厌氧释磷池,该厌氧释磷池与所述反应器本体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分布设有水力混合装置、絮凝反应池、平流沉淀池、储药池和清水池;

所述厌氧释磷池的进口与设置于mbr系统内的所述污泥排放泵连接,该厌氧释磷池的底部设有与所述mbr系统连接的污泥排放管,该厌氧释磷池的上部设有与所述水力混合装置连接的上清液排出管;

所述水力混合装置依次与所述絮凝反应池、平流沉淀池和清水池顺次连接;

所述储药池与所述水力混合装置连接;

所述平流沉淀池底部设有排泥管;

所述清水池上设有连接至所述mbr系统的排水管。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mbr系统的一体化高效除磷设备,其有益效果为:

通过将厌氧释磷池、水力混合装置、絮凝反应池、平流沉淀池、清水池及储药池集成于柱形反应器内,形成高度集成的一体化结构除磷设备,能配合mbr系统使用,解决了mbr系统化学除磷影响生化系统的问题,同时提升了除磷效果,且能够有效节约除磷药剂,该设备能简化操作,减少除磷设备的施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mbr系统的一体化高效除磷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b-b处剖视图;

图中各标记对应的部件为:1-柱形反应器;2-活盖板;3-厌氧释磷池;4-水力混合装置;5-絮凝池;6-平流沉淀池(为化学沉淀池);7-清水池;8-储药池;9-厌氧释磷池出水堰;10-污泥进泥管;11-排水管;12-污泥排放管;13-厌氧释磷池的中心筒;14-厌氧释磷池出水堰过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mbr系统的一体化高效除磷设备,包括:

柱形反应器、活盖板、厌氧释磷池、污泥排放泵、水力混合装置、絮凝反应池、平流沉淀池、储药池和清水池;其中,

所述柱形反应器内的顶部设置所述活盖板;

所述柱形反应器内的中心部位设置所述厌氧释磷池,该厌氧释磷池与所述柱形反应器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分布设有水力混合装置、絮凝反应池、平流沉淀池、储药池和清水池;

所述厌氧释磷池上连接的污泥进泥管与设置于mbr系统内的所述污泥排放泵(图中未示出)连接,该厌氧释磷池的底部设有与所述mbr系统连接的污泥排放管,该厌氧释磷池的上部设有与所述水力混合装置连接的设有过水孔的出水堰;

所述水力混合装置依次与所述絮凝反应池、平流沉淀池和清水池顺次连接;

所述储药池与所述水力混合装置连接;

所述平流沉淀池底部设有排泥管;

所述清水池上设有连接至所述mbr系统的排水管。

上述除磷设备中,厌氧释磷池出水堰为圆筒结构,其上设有过水孔,该出水堰设置在所述厌氧释磷池的上部;

该厌氧释磷池的底部为锥形结构,所述污泥排放管与所述锥形结构连接。

优选的,该厌氧释磷池内的中心部位竖直设置中心筒,中心筒的底部为喇叭口状,处于所述锥形结构的上部(参见图2、3示意的c处)。该中心筒作用是:该设备的污泥进泥管与mbr系统内的污泥排放泵连接,进入厌氧释磷池的污泥为带压污泥,采用中心筒可有效消除压力对厌氧释磷池的影响,并能保证厌氧释磷池内均匀布水。

上述除磷设备中,水力混合装置由混合立管和加药管组成,所述加药管所述混合立管连接,所述混合立管与所述絮凝反应池连接。

上述除磷设备中,絮凝反应池为隔板分隔为多级结构的水力絮凝的絮凝反应池。

上述除磷设备中,平流沉淀池的上部设有连接清水池的出水堰。

上述除磷设备中,储药池由药池、管路和加药计量泵组成,所述药池经设有加药计量泵的管路与所述水力混合装置的加药管连接。

优选的,上述柱形反应器内各池体均由在厌氧释磷池与柱形反应器内壁之间的隔板分隔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除磷设备能实现独立的侧路化学除磷,使得化学除磷与生化系统分开,从根本上解决了mbr系统的化学除磷问题,且在生物系统排泥不畅时,亦能保证生化系统的稳定运行。另外,该设备实现侧路化学除磷,由于总磷浓度高,除磷药剂的利用率高,与传统化学除磷方式比较,可大大节省除磷药剂的投加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2和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mbr系统的一体化高效除磷设备,与mbr系统配套使用,包括:柱形反应器、污泥排放泵、厌氧释磷池、水力混合装置、絮凝反应池、平流沉淀池、储药池和清水池;

其中,所述污泥排放泵设置于所述mbr系统内,变频控制,能根据进水总磷浓度,调节该污泥排放泵的流量;

所述厌氧释磷池位于柱形反应器内中心位置,该厌氧释磷池与所述反应器本体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分布设置水力混合装置、絮凝反应池、平流沉淀池、储药池和清水池;使厌氧释磷池、水力混合装置、絮凝反应池、平流沉淀池、清水池及储药池均集成于柱形反应器内;

所述厌氧释磷池的进口与mbr系统内的污泥排放泵出口相连,污泥进入厌氧释磷池后,在厌氧条件下进行释磷反应,在水力搅动的条件下,实现释出磷的快速扩散,将磷释放至水中,厌氧释磷池释磷后的污泥经底部污泥排放口排至mbr系统内,上清液经出水堰和上清液排出管进入水力混合装置;

所述水力混合装置由相互连接的混合立管和加药管组成,加药管上设有加药口,除磷药剂在该水力混合装置内与厌氧释磷池排出的上清液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污水进入絮凝反应池;

所述絮凝反应池采用水力絮凝方式,经四级絮凝后,污水进入平流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

所述平流沉淀池位于厌氧释磷池外侧,絮凝反应池出水进入平流沉淀池后,进行泥水分离,平流沉淀池上清液经堰后进入清水池,底部化学污泥定期进行排放;

所述清水池用于清水存储,清水池出水排至mbr系统内;

所述储药池由相互连接的药池、管路和加药计量泵组成,药池存储液体除磷药剂,由设有加药计量泵的管路将药剂送至水力混合装置的加药口。

上述除磷设备中,厌氧释磷池、水力混合装置、絮凝反应池、平流沉淀池、清水池及储药池均集成于柱形反应器内;

上述除磷设备中,除污泥排放泵和加药计量泵外,为无动力设备,可通过阀门调整,实现释磷污泥的排放控制,同时可存储化学污泥;所示系统可通过进水总磷检测值,控制污泥排放泵的提升流量,进而真正实现mbr系统及一体化高效除磷系统的少排泥甚至不排泥,仅定期排放化学泥,实现磷的回收,从而使整个系统真正实现无人值守的运营模式;

利用上述除磷设备与mbr系统配合进行村镇污水综合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污泥排放泵自mbr系统提升5~10%的剩余污泥至厌氧释磷池,污泥浓度4000mg/l左右,污泥中含磷量2~5%,根据进水总磷浓度调整污泥排放泵的流量;

污泥排放泵将污泥提升至厌氧释磷池,在厌氧释磷池内进行厌氧释磷,水力停留时间为8~12h;污泥停留时间为4~6d;

厌氧释磷池上清夜自流进入水力混合装置,水力混合装置内水力停留时间为10min左右,利用混合立管进行药剂混合,混合后的污水进入絮凝反应池,絮凝反应池水力停留时间为1h左右,平流沉淀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h,沉淀池化学污泥清理周期为0.5~1年左右,化学污泥可回收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