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黏性油泥处理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67276发布日期:2020-05-15 19:08阅读:10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对黏性油泥处理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污泥的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黏性油泥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是当今人类的主要能源之一,随着石油的大规模开采,产生了大量的含油污泥,据统计,我国含油污泥年产量已达到500万吨,且呈现出组成复杂、处理难度大、处理费用高等特点。

含油污泥除含有泥砂与水外,还含有过量的原油,这部分油的存在使油泥具有环境危害性,被归为危险废物同时也使油泥具有资源化利用的潜力。原油中的高熔点蜡、沥青质、胶质和所夹带的固体颗粒以及水一起变成均相的沉淀物,形成了黏性含油污泥。黏性含油油泥是以油与泥砂、水紧密结合的强黏形态存在,而且组成波动性大,致使其中的油分离回收非常困难,油泥的高黏度不但不利于机械分离过程中固体颗粒的沉降,也会增加乳化水界面膜强度,阻碍水滴聚并,使油泥中的杂质难以有效脱除。

热化学清洗法是将含油污泥中加入适量的热水及化学药剂,通过化学药剂的卷起、乳化、溶解、增溶等作用,改变含油污泥中油与液相和油与泥相界面性质,把原油从污泥表面洗涤剥离下来,降低含油污泥的粘度,然后再经过沉降、旋流等工艺,实现油、水、泥三相分离。然而,由于含油污泥黏度高、流动性差、易结块、不易分散等特点,使得热水与化学药剂不能与油泥充分接触,导致油泥清洗不彻底。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处理方法,提高油泥与热水的接触面积,降低油泥黏度,提高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黏性油泥处理方法,包括通过预处理降低油泥黏度,使得热水与化学药剂能与油泥充分接触,极大地减少了后续清洗过程中化学药剂的消耗,同时减短了处理时间,以及通过对黏性油泥进行热化学清洗和离心处理,实现油水泥的三相分离。该处理方法简单易行、连续高效,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对黏性油泥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黏性油泥进行加砂降黏处理;加入石英砂,搅拌混合均匀;

2)对黏性油泥进行热化学清洗;将表面活性剂以1%~3%的浓度溶于蒸馏水中,配制成清洗溶液后加入到经过预处理的油泥中;清洗溶液的质量为油泥石英砂混合物的5~10倍,恒温水浴搅拌加热;

3)对油泥进行三相分离,除去上层浮油和水,填埋底层污泥。

所述的加入石英砂的质量为黏性油泥质量的4%~8%。

所述的中粒径石英砂粒径为0.25mm~0.5mm,细粒径石英砂粒径为0.05mm~0.24mm。

所述的石英砂中,中粒径石英砂与细粒径石英砂质量比为1:1~1:3。

所述表面活性剂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所述的方法步骤2)中恒温温度为40-60℃。

所述的方法步骤2)中搅拌时间为30-60min,搅拌强度为150r/min~300r/min。

所述的方法步骤3)中三相分离是:将经过热化学清洗的油泥倒入离心管中,在2000r/min~5000r/min的离心速度下离心5min~10min。

具体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一种黏性油泥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黏性油泥进行降黏预处理;通过此步骤,油泥黏性降低,流动性加强,更加松散,利于接下来的清洗过程。

接着对黏性油泥进行热化学清洗;经过此过程,表面活性剂与油泥充分接触,降低了原油与泥砂之间的界面张力,使原油更加容易从泥砂表面脱落下来。

最后,对油泥进行三相分离,油相储存,水相经过进一步处理后回用于热化学清洗过程,泥相干化后回收利用。

经过上述工艺处理,黏性油泥不仅得到了无害化处理,而且回收了品质较高、质量较多的原油。产生的清洗废水做进一步处理后可以继续用于油泥的清洗,有效利用了废水中残留的药剂及热量。

综上,本发明所提供的对于黏性油泥的处理方法,首先采用在黏性油泥中加入石英砂的方法,使油泥黏度降低,再进行热化学清洗工艺,有效降低了清洗时间、药剂的消耗,实现了油、水、泥三相的分离,经处理的黏性油泥达到国家填埋标准,残油量小于2%。分离出来的水相循环利用,达到了节能减排,绿色经济的处理效果。经过本发明处理,油相回收率可达80%。实现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黏性油泥降黏-热化学清洗处理过程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的工艺可分为三个步骤:预处理、热化学清洗、三相分离。各步骤具体工艺过程分别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

一种黏性油泥的处理方法,现有黏性油泥,采用德国hakkevt550旋转黏度计测定黏度,该油泥未处理前黏度为0.25pa·s,且初始含油量26%,含水量70%,含砂量4%。

1)油泥的热化学清洗过程。取10g油泥置于烧杯中,再称取0.3g(油泥质量的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于100ml蒸馏水中,配制成清洗溶液,此时清洗溶液的质量为油泥的10倍。将清洗溶液加入到盛放混合油泥的烧杯中,在40℃下恒温水浴搅拌60min,搅拌强度300r/min。热化学清洗法通过降低溶液表面张力、改变润湿性、破坏刚性界面膜等作用将原油从泥砂表面脱落下来,实现原油的去除。

2)油、泥、水三相分离过程。将经过热化学洗涤后的混合溶液静置冷却60min之后,在2000r/min的离心速度下离心10min。利用高速旋转设备产生强大的离心力促使不同密度(例如水、油、固体渣)的组分在短时间内得到分离。

经过上述两个步骤的处理,油泥含油率从26%降到6.8%,虽然油泥含油率有显著的降低,但是消耗的清洗药剂量大,清洗时间长,且并没有达到hj601-2011《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中油泥经油砂分离后含油率应小于2%的规定,故需要增加预处理的方法,使得油泥清洗更加有效。

实施例二:

一种黏性油泥的处理方法,现有黏性油泥,采用德国hakkevt550旋转黏度计测定黏度,该油泥未处理前黏度为0.25pa·s,且初始含油量26%,含水量70%,含砂量4%。

1)油泥黏性降低处理。取10g油泥置于烧杯中,将质量比为1:1的中砂与细砂混合物,即称量中砂0.2g(粒径0.25mm~0.5mm),细砂0.2g(粒径0.05mm~0.24mm),加入到油泥中,此时石英砂混合物的质量是油泥质量的4%,搅拌10分钟。通过添加固体颗粒物,可以将油泥从强黏性半固态转变为松散性颗粒,更有利于之后热水和油泥的充分接触,减短清洗时间。由于油泥中本身含有一部分固体颗粒物,所以只需要添加少量的混合干砂即可。对添加混合干砂并搅拌均匀的油泥进行黏度测定,测出油泥黏度降为0.088pa·s。

2)油泥的热化学清洗过程。称取0.2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油泥质量的2%)溶于104ml蒸馏水中,配制成清洗溶液,此时清洗溶液的质量为油泥的10倍。将清洗溶液加入到盛放混合油泥的烧杯中,在40℃下恒温水浴搅拌40min,搅拌强度300r/min。热化学清洗法通过降低溶液表面张力、改变润湿性、破坏刚性界面膜等作用将原油从泥砂表面脱落下来,实现原油的去除。

3)油、泥、水三相分离过程。将经过热化学洗涤后的混合溶液静置冷却60min之后,在2000r/min的离心速度下离心10min。利用高速旋转设备产生强大的离心力促使不同密度(例如水、油、固体渣)的组分在短时间内得到分离。

经过上述三个步骤的处理,油泥含油率从26%降到1.8%,低于hj601-2011《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中油泥经油砂分离后含油率应小于2%的规定。与实施例一相比,增加了油泥黏度预处理步骤后,热化学清洗过程中药剂添加量降低,清洗时间降低,处理效率提高。

实施例三:

油泥未处理前黏度为0.31pa·s,且初始含油量24%,含水量73%,含砂量3%。

1)油泥黏性降低处理。取10g油泥置于烧杯中,将质量比为1:2的中砂与细砂混合物,即称量中砂0.2g,细砂0.4g,加入到油泥中,此时石英砂混合物的质量是油泥质量的6%,搅拌10分钟。通过添加固体颗粒物,可以将油泥从强黏性半固态转变为松散性颗粒,更有利于之后热水和油泥的充分接触,减短清洗时间。由于油泥中本身含有一部分固体颗粒物,所以只需要添加少量的混合干砂即可。对添加混合干砂并搅拌均匀的油泥进行黏度测定,测出油泥黏度降为0.01pa·s。

2)油泥的热化学清洗过程。称取0.2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油泥质量的2%)溶于84.8ml蒸馏水中,配制成清洗溶液,此时清洗溶液的质量为油泥的8倍。将清洗溶液加入到盛放油泥的烧杯中,在40℃下恒温水浴搅拌40min,搅拌强度300r/min。热化学清洗法通过降低溶液表面张力、改变润湿性、破坏刚性界面膜等作用将原油从泥砂表面脱落下来,实现原油的去除。

3)油、泥、水三相分离过程。将经过热化学洗涤后的混合溶液静置冷却60min之后,在2000r/min的离心速度下离心10min。利用高速旋转设备产生强大的离心力促使不同密度(例如水、油、固体渣)的组分在短时间内得到分离。

经过上述三个步骤的处理,油泥含油率从24%降到1.6%,低于hj601-2011《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中油泥经油砂分离后含油率应小于2%的规定。与实施例二相比,混合砂量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原油从污泥上脱除下来。

实施例四:

油泥未处理前黏度为0.33pa·s,且初始含油量24%,含水量73%,含砂量3%。

1)油泥黏性降低处理。取10g油泥置于烧杯中,将质量比为1:3的中砂与细砂混合物,即称量中砂0.2g,细砂0.6g,加入到油泥中,此时石英砂混合物的质量是油泥质量的8%,搅拌10分钟。通过添加固体颗粒物,可以将油泥从强黏性半固态转变为松散性颗粒,更有利于之后热水和油泥的充分接触,减短清洗时间。由于油泥中本身含有一部分固体颗粒物,所以只需要添加少量的混合干砂即可。对添加混合干砂并搅拌均匀的油泥进行黏度测定,测出油泥黏度降为0.014pa·s。

2)油泥的热化学清洗过程。称取0.1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油泥质量的2%)溶于54ml蒸馏水中,配制成清洗溶液,此时清洗溶液的质量为油泥的5倍。将清洗溶液加入到盛放油泥的烧杯中,在40℃下恒温水浴搅拌40min,搅拌强度300r/min。热化学清洗法通过降低溶液表面张力、改变润湿性、破坏刚性界面膜等作用将原油从泥砂表面脱落下来,实现原油的去除。

3)油、泥、水三相分离过程。将经过热化学洗涤后的混合溶液静置冷却60min之后,在2000r/min的离心速度下离心10min。利用高速旋转设备产生强大的离心力促使不同密度(例如水、油、固体渣)的组分在短时间内得到分离。

经过上述三个步骤的处理,油泥含油率从24%降到1.47%,低于hj601-2011《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中油泥经油砂分离后含油率应小于2%的规定。

实施例五:

油泥未处理前黏度为0.32pa·s,且初始含油量23%,含水量73%,含砂量4%。

1)油泥黏性降低处理。取10g油泥置于烧杯中,将质量比为1:3的中砂与细砂混合物,即称量中砂0.2g,细砂0.6g,加入到油泥中,此时石英砂混合物的质量是油泥质量的8%,搅拌10分钟。通过添加固体颗粒物,可以将油泥从强黏性半固态转变为松散性颗粒,更有利于之后热水和油泥的充分接触,减短清洗时间。由于油泥中本身含有一部分固体颗粒物,所以只需要添加少量的混合干砂即可。对添加混合干砂并搅拌均匀的油泥进行黏度测定,测出油泥黏度降为0.012pa·s。

2)油泥的热化学清洗过程。称取0.1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油泥质量的2%)溶于54ml蒸馏水中,配制成清洗溶液,此时清洗溶液的质量为油泥的5倍。将清洗溶液加入到盛放油泥的烧杯中,在50℃下恒温水浴搅拌30min,搅拌强度200r/min。热化学清洗法通过降低溶液表面张力、改变润湿性、破坏刚性界面膜等作用将原油从泥砂表面脱落下来,实现原油的去除。

3)油、泥、水三相分离过程。将经过热化学洗涤后的混合溶液静置冷却60min之后,在3500r/min的离心速度下离心8min。利用高速旋转设备产生强大的离心力促使不同密度(例如水、油、固体渣)的组分在短时间内得到分离。

经过上述三个步骤的处理,油泥含油率从24%降到1.38%,低于hj601-2011《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中油泥经油砂分离后含油率应小于2%的规定。

实施例六:

油泥未处理前黏度为0.33pa·s,且初始含油量24%,含水量73%,含砂量3%。

1)油泥黏性降低处理。取10g油泥置于烧杯中,将质量比为1:3的中砂与细砂混合物,即称量中砂0.2g,细砂0.6g,加入到油泥中,此时石英砂混合物的质量是油泥质量的8%,搅拌10分钟。通过添加固体颗粒物,可以将油泥从强黏性半固态转变为松散性颗粒,更有利于之后热水和油泥的充分接触,减短清洗时间。由于油泥中本身含有一部分固体颗粒物,所以只需要添加少量的混合干砂即可。对添加混合干砂并搅拌均匀的油泥进行黏度测定,测出油泥黏度降为0.01pa·s。

2)油泥的热化学清洗过程。称取0.1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油泥质量的2%)溶于54ml蒸馏水中,配制成清洗溶液,此时清洗溶液的质量为油泥的5倍。将清洗溶液加入到盛放油泥的烧杯中,在60℃下恒温水浴搅拌30min,搅拌强度300r/min。热化学清洗法通过降低溶液表面张力、改变润湿性、破坏刚性界面膜等作用将原油从泥砂表面脱落下来,实现原油的去除。

3)油、泥、水三相分离过程。将经过热化学洗涤后的混合溶液静置冷却60min之后,在5000r/min的离心速度下离心5min。利用高速旋转设备产生强大的离心力促使不同密度(例如水、油、固体渣)的组分在短时间内得到分离。

经过上述三个步骤的处理,油泥含油率从24%降到1.11%,低于hj601-2011《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中油泥经油砂分离后含油率应小于2%的规定。与实施例四、五相比,清洗温度的增高、搅拌速度以及离心速率的增强有利于油的脱除,有效减少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和减短清洗时间,提高清洗效率。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公开和提出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变条件路线等环节实现,尽管本发明的方法和制备技术已通过较佳实施例子进行了描述,相关技术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技术路线进行改动或重新组合,来实现最终的制备技术。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相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他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精神、范围和内容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