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中水回收处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037579发布日期:2020-06-09 20:3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印染中水回收处理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中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染中水回收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再生水即“中水”,是指污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和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相比,再生水具有明显的优势。从经济的角度看,再生水的成本最低,从环保的角度看,污水再生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生态的良性循环。

现有的印染中水回收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输送中水的进水管、曝气池、药剂管、第一输送机构、搅拌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压滤机、过滤机构以及收集池;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桶。工作原理如下:通过进水管将中水输入曝气池中,从而利用好氧生物分解水中的各类有机质;然后通过第一输送机构将曝气池中的中水输送到搅拌机构内进行搅拌,搅拌机构在对中水进行搅拌过程中,通过药剂管将药剂(如絮凝剂)输送到搅拌机构内,从而可以用来降低中水的浊度、色度等感观指标,去除多种高分子有机物,某些重金属、放射性物质以及污泥;然后通过第二输送机构将搅拌机构内的中水输送到压滤机(压滤机利用一种特殊的过滤介质,对对象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液体渗析出来的一种机械设备,是一种常用的固液分离设备)内,从而对中水进行固液分离;接下来压滤机内的中水流入到过滤机构内,从而能够有效对中水进行过滤;最后经过过滤机构过滤后的中水流入到收集池内,从而便于对中水进行收集。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搅拌桶的内侧壁容易附着杂质,而搅拌桶内未设置清洁装置,从而不便对搅拌桶的内侧壁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印染中水回收处理系统,其通过设置清洁装置,便于对搅拌桶的内侧壁进行清理。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印染中水回收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管、曝气池、药剂管、第一输送机构、搅拌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压滤机、过滤机构以及收集池;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桶以及安装于搅拌桶内的搅拌组件,所述搅拌桶内安装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沿竖向滑移的环形板、固接于环形板靠近搅拌桶内壁的环形的刮板以及安装于搅拌桶内用于驱动环形板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刮板沿竖向滑移连接于搅拌桶的内壁;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搅拌桶内的往复丝杠以及安装于搅拌桶的顶部用于驱动往复丝杠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与往复丝杠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板螺纹连接于往复丝杠;所述搅拌桶的一侧安装有排废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往复丝杠转动,往复丝杠转动驱动环形板沿竖向移动,环形板沿竖向移动驱动刮板沿竖向移动,从而便可对搅拌桶的内侧壁进行清理;综上所述,通过设置清洁装置,便于对搅拌桶的内侧壁进行清理。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环形板上设置有喷水组件,所述喷水组件包括开设于环形板内的内腔、沿环形板的周向依次开设于内腔靠近搅拌桶内壁一侧的多个第一通孔以及连通于内腔的进水软管;所述进水软管远离内腔的一端与水龙头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水龙头,水依次经过进水软管以及内腔后从第一通孔喷向内壁,从而便于对搅拌桶的内侧壁进行清理。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安装于搅拌桶顶部的搅拌电机、竖直转动连接于搅拌桶内的搅拌轴以及固接于搅拌轴外侧壁的搅拌桨;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与搅拌轴的顶部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搅拌电机的输出轴驱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转动带动搅拌桨转动,从而便可对搅拌桶内的液体进行搅拌,因而便于使药剂与中水混合的更加充分。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腔靠近搅拌轴的一侧沿环形板的周向依次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通孔,便于对搅拌轴进行冲洗。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排废机构包括连通于搅拌桶底部的进废管、安装于进废管远离搅拌桶一端的排废泵以及连通于排废泵出口的排废管;所述进废管上安装有手动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搅拌桶内的污水排出时,打开手动阀,并启动排废泵,从而便可将搅拌桶内的污水排出;通过设置排废机构,便于将搅拌桶内的污水排出。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从曝气池到搅拌桶依次设置的第一进液管、第一输送泵以及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进液管和第一出液管的相对端分别连通于第一输送泵的进口和出口,所述第一进液管和第一出液管的相互远离端分别连通于曝气池和搅拌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输送泵,便于将曝气池中的中水输送到搅拌桶内。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输送机构包括从搅拌桶到压滤机依次设置的第二进液管、第二输送泵以及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的相对端分别连通于第二输送泵的进口和出口,所述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的相互远离端分别连通于搅拌桶和压滤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输送泵,便于将搅拌桶内的中水输送到压滤机内。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连通于压滤机出水口的第一连接管以及安装于第一连接管一侧的多组过滤组件;每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连通于第一连接管一侧的第二连接管、开设于第二连接管底部的多个排水孔以及安装于第二连接管下方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内均安装有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双层滤网进行过滤,便于对中水进行过滤。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搅拌轴的底部安装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开设于搅拌轴底部的竖槽、沿竖向滑移连接于竖槽的竖杆、固接于竖杆底部的水平盘以及固接于水平盘底部的刷毛;所述竖槽内安装有用于对竖杆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开设于竖槽内的滑槽、沿竖向滑移连接于滑槽且套设固定于竖杆顶部的铁套、固接于竖槽顶部的磁块以及固接于滑槽底部的磁环;所述搅拌轴与环形板之间安装有用于驱动铁套移动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竖直开设于滑槽侧壁的多个条形孔以及沿铁套的周向依次固接于铁套的外侧壁且一一对应的沿竖向滑移连接于所述条形孔的多个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远离铁套的一端安装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开设于连接杆远离铁套一端的水平槽、沿连接杆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水平槽的水平块、开设于水平槽侧壁的环形槽以及套设固定于水平块的外侧壁且沿水平块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环形槽的环形块;所述水平块远离环形板的一端固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接于水平槽远离环形板的一端内壁;每个所述水平块与环形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水平块移动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接于环形板内周面的驱动环、分别开设于驱动环两端的两个第一斜面以及分别开设于水平块两侧的两个第二斜面;两个所述第一斜面分别与两个第二斜面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搅拌桶的底部进行清理时,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往复丝杠转动,往复丝杠转动驱动环形板向下移动,环形板向下移动带动驱动环向下移动,驱动环向下移动驱动连接杆向下移动,连接杆向下移动带动铁套向下移动,铁套向下移动带动竖杆向下移动,竖杆向下移动带动水平盘向下移动,水平盘向下移动带动刷毛向下移动,当刷毛与搅拌桶的底部接触后,此时铁套的底部与磁环吸合;接下来继续转动往复丝杠,此时驱动环在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作用下驱动水平块向靠近铁套的方向移动,从而便于使环形板移动到搅拌桶的底部,再者,水平块向靠近铁套的方向移动对弹簧进行压缩,此时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当环形板移动到水平块的下方后,此时水平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接下来启动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驱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转动带动水平盘转动,水平盘转动带动刷毛转动,然后打开水龙头,将搅拌桶的底部放入一些水,从而便于对搅拌桶的底部进行清理;当不需对搅拌桶的底部进行清理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往复丝杠转动,往复丝杠转动驱动环形板向上移动,环形板向上移动使驱动环向上移动,驱动环向上移动驱动水平块向上移动,水平块向上移动驱动连接杆向上移动,连接杆向上移动带动铁套向上移动,当铁套与磁块吸合后,继续转动往复丝杠,此时驱动环在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作用下驱动水平块向水平槽内移动,从而便于使环形板移动到搅拌桶的上端,此时刷毛与搅拌桶的底部分离;通过设置清洁机构,便于对搅拌桶的底部进行清理。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印染中水回收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印染中水回收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初步处理:通过进水管将中水输入曝气池中,从而利用好氧生物分解水中的各类有机质;步骤s2、搅拌:启动第一输送泵,将曝气池中的中水输送到搅拌桶内,然后启动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驱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转动驱动搅拌桨和水平盘转动;接下来通过药剂管将药剂输送到搅拌桶内,从而可以用来降低中水的浊度、色度等感观指标,去除多种高分子有机物,某些重金属、放射性物质以及污泥;步骤s3、压滤:启动第二输送泵,将搅拌桶内的中水输送到压滤机内,从而对中水进行固液分离;步骤s4、过滤:压滤机内的中水流入到第一连接管内,然后依次经过第二连接管以及双层滤网后流入到收集池内,从而便于对中水进行过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中水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往复丝杠转动,往复丝杠转动驱动环形板沿竖向移动,环形板沿竖向移动驱动刮板沿竖向移动,从而便可对搅拌桶的内侧壁进行清理;综上所述,通过设置清洁装置,便于对搅拌桶的内侧壁进行清理;

2.打开水龙头,水依次经过进水软管以及内腔后从第一通孔喷向内壁,从而便于对搅拌桶的内侧壁进行清理;

3.当需要对搅拌桶的底部进行清理时,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往复丝杠转动,往复丝杠转动驱动环形板向下移动,环形板向下移动带动驱动环向下移动,驱动环向下移动驱动连接杆向下移动,连接杆向下移动带动铁套向下移动,铁套向下移动带动竖杆向下移动,竖杆向下移动带动水平盘向下移动,水平盘向下移动带动刷毛向下移动,当刷毛与搅拌桶的底部接触后,此时铁套的底部与磁环吸合;接下来继续转动往复丝杠,此时驱动环在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作用下驱动水平块向靠近铁套的方向移动,从而便于使环形板移动到搅拌桶的底部,再者,水平块向靠近铁套的方向移动对弹簧进行压缩,此时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当环形板移动到水平块的下方后,此时水平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接下来启动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驱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转动带动水平盘转动,水平盘转动带动刷毛转动,然后打开水龙头,将搅拌桶的底部放入一些水,从而便于对搅拌桶的底部进行清理;当不需对搅拌桶的底部进行清理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往复丝杠转动,往复丝杠转动驱动环形板向上移动,环形板向上移动使驱动环向上移动,驱动环向上移动驱动水平块向上移动,水平块向上移动驱动连接杆向上移动,连接杆向上移动带动铁套向上移动,当铁套与磁块吸合后,继续转动往复丝杠,此时驱动环在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的作用下驱动水平块向水平槽内移动,从而便于使环形板移动到搅拌桶的上端,此时刷毛与搅拌桶的底部分离;通过设置清洁机构,便于对搅拌桶的底部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凸显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凸显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中凸显内腔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凸显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凸显驱动环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中凸显弹性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0、进水管;11、曝气池;12、药剂管;13、压滤机;14、收集池;2、搅拌机构;21、搅拌桶;22、搅拌组件;221、搅拌电机;222、搅拌轴;223、搅拌桨;3、清洁装置;31、环形板;32、刮板;33、驱动机构;331、往复丝杠;332、驱动电机;34、喷水组件;341、内腔;342、第一通孔;343、进水软管;344、第二通孔;4、排废机构;41、进废管;42、排废泵;43、排废管;44、手动阀;5、第一输送机构;51、第一进液管;52、第一输送泵;53、第一出液管;6、第二输送机构;61、第二进液管;62、第二输送泵;63、第二出液管;7、过滤机构;71、第一连接管;72、过滤组件;721、第二连接管;722、排水孔;723、第一框架;724、第二框架;725、滤网;8、清洁机构;81、竖槽;82、竖杆;83、水平盘;84、刷毛;85、固定组件;851、滑槽;852、铁套;853、磁块;854、磁环;9、传动机构;91、条形孔;92、连接杆;93、弹性组件;931、水平槽;932、水平块;933、环形槽;934、环形块;935、弹簧;94、传动组件;941、驱动环;942、第一斜面;943、第二斜面;944、摩擦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印染中水回收处理系统,包括进水管10、曝气池11、药剂管12、第一输送机构5、搅拌机构2、第二输送机构6、压滤机13、过滤机构7以及收集池14;如图3所示,搅拌机构2包括搅拌桶21以及安装于搅拌桶21内的搅拌组件22,搅拌组件22包括安装于搅拌桶21顶部的搅拌电机221、通过轴承竖直转动连接于搅拌桶21内的搅拌轴222以及固接于搅拌轴222外侧壁的搅拌桨223;搅拌电机221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与搅拌轴222的顶部固定连接;搅拌桶21内安装有清洁装置3。

清洁装置3包括沿竖向滑移的环形板31、固接于环形板31靠近搅拌桶21内壁的环形的刮板32以及安装于搅拌桶21内用于驱动环形板31移动的驱动机构33;刮板32沿竖向滑移连接于搅拌桶21的内壁;驱动机构33包括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搅拌桶21内的往复丝杠331以及安装于搅拌桶21的顶部用于驱动往复丝杠331转动的驱动电机332;驱动电机332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与往复丝杠331的顶部固定连接,环形板31螺纹连接于往复丝杠331;搅拌桶21的一侧安装有排废机构4。通过驱动电机332的输出轴驱动往复丝杠331转动,往复丝杠331转动驱动环形板31沿竖向移动,环形板31沿竖向移动驱动刮板32沿竖向移动,从而便可对搅拌桶21的内侧壁进行清理;综上所述,通过设置清洁装置3,便于对搅拌桶21的内侧壁进行清理。

如图3和图4所示,环形板31上设置有喷水组件34,喷水组件34包括开设于环形板31内的内腔341、沿环形板31的周向依次开设于内腔341靠近搅拌桶21内壁一侧的多个第一通孔342以及连通于内腔341的进水软管343;进水软管343远离内腔341的一端与水龙头连通;打开水龙头,水依次经过进水软管343以及内腔341后从第一通孔342喷向内壁,从而便于对搅拌桶21的内侧壁进行清理。内腔341靠近搅拌轴222的一侧沿环形板31的周向依次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344;通过设置第二通孔344,便于对搅拌轴222进行冲洗。

如图1和图2所示,排废机构4包括连通于搅拌桶21底部的进废管41、安装于进废管41远离搅拌桶21一端的排废泵42以及连通于排废泵42出口的排废管43;进废管41上安装有手动阀44。当需要将搅拌桶21内的污水排出时,打开手动阀44,并启动排废泵42,从而便可将搅拌桶21内的污水排出;通过设置排废机构4,便于将搅拌桶21内的污水排出。

第一输送机构5包括从曝气池11到搅拌桶21依次设置的第一进液管51、第一输送泵52以及第一出液管53;第一进液管51和第一出液管53的相对端分别连通于第一输送泵52的进口和出口,第一进液管51和第一出液管53的相互远离端分别连通于曝气池11和搅拌桶21。通过设置第一输送泵52,便于将曝气池11中的中水输送到搅拌桶21内。

第二输送机构6包括从搅拌桶21到压滤机13依次设置的第二进液管61、第二输送泵62以及第二出液管63;第二进液管61和第二出液管63的相对端分别连通于第二输送泵62的进口和出口,第二进液管61和第二出液管63的相互远离端分别连通于搅拌桶21和压滤机13。通过设置第二输送泵62,便于将搅拌桶21内的中水输送到压滤机13内。

如图1和图5所示,过滤机构7包括连通于压滤机13出水口的第一连接管71以及安装于第一连接管71一侧的多组过滤组件72;每组过滤组件72包括连通于第一连接管71一侧的第二连接管721、开设于第二连接管721底部的多个排水孔722以及安装于第二连接管721下方的第一框架723和第二框架724;第一框架723和第二框架724内均安装有滤网725,上层滤网725的目数大于下层滤网725的目数,从而便于对中水进行分级过滤。通过双层滤网725进行过滤,便于对中水进行过滤。

如图6和图7所示,搅拌轴222的底部安装有清洁机构8,清洁机构8包括开设于搅拌轴222底部的竖槽81、沿竖向滑移连接于竖槽81的竖杆82、固接于竖杆82底部的水平盘83以及固接于水平盘83底部的刷毛84;竖槽81内安装有用于对竖杆82进行固定的固定组件85,固定组件85包括开设于竖槽81内的滑槽851、沿竖向滑移连接于滑槽851且套设固定于竖杆82顶部的铁套852、固接于竖槽81顶部的磁块853以及固接于滑槽851底部的磁环854;磁块853和磁环854可选用强磁铁,铁套852、磁块853和磁环854的表面可电镀镍(ni),锌(zn),金(au),铬(cr)等,从而能够降低铁套852、磁块853和磁环854发生锈蚀的可能性;搅拌轴222与环形板31之间安装有用于驱动铁套852移动的传动机构9。

传动机构9包括竖直开设于滑槽851侧壁的多个条形孔91以及沿铁套852的周向依次固接于铁套852的外侧壁且一一对应的沿竖向滑移连接于条形孔91的多个连接杆92;每个连接杆92远离铁套852的一端安装有弹性组件93,弹性组件93包括开设于连接杆92远离铁套852一端的水平槽931、沿连接杆92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水平槽931的水平块932、开设于水平槽931侧壁的环形槽933以及套设固定于水平块932的外侧壁且沿水平块932的长度方向滑移连接于环形槽933的环形块934;水平块932远离环形板31的一端固接有弹簧935,弹簧935的另一端固接于水平槽931远离环形板31的一端内壁;每个水平块932与环形板3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水平块932移动的传动组件94。

传动组件94包括固接于环形板31内周面的驱动环941、分别开设于驱动环941两端的两个第一斜面942以及分别开设于水平块932两侧的两个第二斜面943;两个第一斜面942分别与两个第二斜面943相匹配;每个所述水平块932和驱动环941的相对内侧分别设置有摩擦部(类似于防滑纹)944,通过设置摩擦部944,便于使铁套852与磁环854和磁块853分离。

当需要对搅拌桶21的底部进行清理时,通过驱动电机332驱动往复丝杠331转动,往复丝杠331转动驱动环形板31向下移动,环形板31向下移动带动驱动环941向下移动,驱动环941向下移动驱动连接杆92向下移动,连接杆92向下移动带动铁套852向下移动,铁套852向下移动带动竖杆82向下移动,竖杆82向下移动带动水平盘83向下移动,水平盘83向下移动带动刷毛84向下移动,当刷毛84与搅拌桶21的底部接触后,此时铁套852的底部与磁环854吸合;接下来继续转动往复丝杠331,此时驱动环941在第一斜面942和第二斜面943的作用下驱动水平块932向靠近铁套852的方向移动,从而便于使环形板31移动到搅拌桶21的底部,再者,水平块932向靠近铁套852的方向移动对弹簧935进行压缩,此时弹簧935处于被压缩状态;当环形板31移动到水平块932的下方后,此时水平块932在弹簧935的作用下复位;接下来启动搅拌电机221,搅拌电机221的输出轴驱动搅拌轴222转动,搅拌轴222转动带动水平盘83转动,水平盘83转动带动刷毛84转动,然后打开水龙头,将搅拌桶21的底部放入一些水,从而便于对搅拌桶21的底部进行清理;当不需对搅拌桶21的底部进行清理时,启动驱动电机332,驱动电机332的输出轴驱动往复丝杠331转动,往复丝杠331转动驱动环形板31向上移动,环形板31向上移动使驱动环941向上移动,驱动环941向上移动驱动水平块932向上移动,水平块932向上移动驱动连接杆92向上移动,连接杆92向上移动带动铁套852向上移动,当铁套852与磁块853吸合后,继续转动往复丝杠331,此时驱动环941在第一斜面942和第二斜面943的作用下驱动水平块932向水平槽931内移动,从而便于使环形板31移动到搅拌桶21的上端,此时刷毛84与搅拌桶21的底部分离;通过设置清洁机构8,便于对搅拌桶21的底部进行清理。

一种印染中水回收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初步处理:通过进水管10将中水输入曝气池11中,从而利用好氧生物分解水中的各类有机质;

步骤s2、搅拌:启动第一输送泵52,将曝气池11中的中水输送到搅拌桶21内,然后启动搅拌电机221,搅拌电机221的输出轴驱动搅拌轴222转动,搅拌轴222转动驱动搅拌桨223和水平盘83转动;接下来通过药剂管12将药剂输送到搅拌桶21内,从而可以用来降低中水的浊度、色度等感观指标,去除多种高分子有机物,某些重金属、放射性物质以及污泥;

步骤s3、压滤:启动第二输送泵62,将搅拌桶21内的中水输送到压滤机13内,从而对中水进行固液分离;

步骤s4、过滤:压滤机13内的中水流入到第一连接管71内,然后依次经过第二连接管721以及双层滤网725后流入到收集池14内,从而便于对中水进行过滤。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