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备有过风开口的通风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74988发布日期:2021-05-25 14:47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配备有过风开口的通风柜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实验室用通风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配备有过风开口的通风柜。



背景技术:

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为了能够立即将有害气体就近排出,往往会使用到通风柜。通风柜属于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局部排风系统,能够以较少风量集中排走有害气体,控制实验中出现的有害气体向实验室扩散,保障实验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常见的通风柜主要包括有用于进行实验操作的支撑台、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方的柜内腔和连通所述柜内腔的抽风机,所述通风柜上还设置操作窗口用于形成在所述支撑台上进行实验的进出通道,供实验人员进行实验操作,在所述操作窗口的上方固定设置有门楣板。通过所述抽风机将有害气体抽离所述柜内腔,在所有的规范要求中都要求所述通风柜的操作窗口位置具有稳定的面风速,而且有害气体往外泄漏量必须控制得非常低的水平。

经过长期的试验、研究后发现,在所述柜内腔内设置有导流背板有利于减少涡流的产生,也能够有利于在所述操作窗口形成稳定的面风速。所述导流背板一般设置在所述柜内腔内并像屏风一样竖立设置(一半竖立角度在75°到90°之间)在构成所述柜内腔的腔背壁的前方,并在所述导流背板与所述腔背壁之间形成风道从而排出所述柜内腔内的有毒气体给排风机。但是现有通风柜的导流背板的形状和结构各异。例如专利号为201710939219.1,专利名称为通风柜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披露了如下的导流背板机构:导流背板上设有多个贯穿孔,位于导流背板下部的贯穿孔沿水平宽度方向均匀分布;位于导流背板上部的贯穿孔由下到上其孔面积相对于单位面积的占比逐渐减小。在其它实施例中,设置于导流背板上部的贯穿孔由下到上其相互间的间距逐渐加大,排布逐渐稀疏,或单个孔面积逐渐减小。在另一实施例中,设置于导流背板上部的贯穿孔在宽度方向上由上到下的排布呈中心放射状,即从前侧看,贯穿孔的排布沿中心呈上窄下宽。又或者专利号为cn201320231068.1,专利名称为通风柜导流背板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披露了如下的导流背板:一种通风柜导流背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上、下、左、右侧和中间均设有排风孔,所述板体的上、下、左、右侧的排风孔到所述板体对应各侧边缘的距离均相等。经过实验发现,应用有上述两种导流背板的通风柜的通风效果并不理想,存在部分有害气体往外泄漏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所述导流背板的导流结构会影响通风柜内的排气效果,也影响所述导流背板前方空间的气流运动特性,它的结构直接影响着通风柜对有害气体的捕捉能力。现有专利201710939219.1、201320231068.1中公开的上述两种导流背板其实都存在共同的缺陷,其中包括有:由于通风柜一般主要是对所述柜内腔的横向中部空间补风,而对所述柜内腔的左、右两侧空间特别是所述柜内腔的中部或上部左、右两侧空间的补风量比较少,导致所述柜内腔的中部或上部左、右两侧空间的排气效率低下,部分逃离所述柜内腔的下部空间的轻量气体向上漂流后会大量积聚在所述柜内腔的中部或上部空间内,并在此空间的两边转角空间形成非常恶劣的涡流,导致积聚在所述两边转角空间的有害气体久久不能及时排走,甚至由于涡流的卷吸作用容易从所述操作窗口逃逸至所述通风柜之外,危害操作人员的健康。虽然所述导流背板与所述柜内腔内的左右两个侧壁之间留有从上到下宽度均匀分布的缝隙能够排出少量的轻量气体到所述导流背板后方的风道中,但是仅依靠所述从上到下宽度均匀分布的缝隙不足解决此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尝试在导流背板上部左、右两侧分别开设能够让气流流通的镂空型导风结构,例如多条横向布置的导流槽、多个均匀布置的导流圆孔等等,但是经过试验发现虽然改善了一些涡流仅仅是微微地减弱了些许,仍然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在所述柜内腔上部或中部空间的左、右转角空间中打转。所以简单地配置导流结构是不可行的,如何配置合适的导流结构仍然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接下来的多次气流试验过程中,发明人注意到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即在通风柜工作过程中在抽风机的作用下,气压分布的变化趋势,即越远离抽风机的位置气压越小,相反越靠近抽风机的位置气压越大,而此对气流分布影响极大,需要配合此特点合理配置导流机构的位置、通风面积、形状等等参数。所以发明人尝试过在所述导流背板上部左、右两侧分别开设多排上下间隔排列的横向延伸的长条状导风槽,所述长条状导风槽的面积从下往上逐步减小,但是效果仍然是不理想的。如此证明了简单地让所述导风槽的通风面积具有规律的变化仍然是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如何通过改变导流背板的结构,让积聚在所述柜内腔的上部或中部,特别是位于左、右转角空间中的相对较轻的有害气体能够尽可能多进入到所述导流背板背部的风道,是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配备有过风开口的通风柜,包括有试验用的柜内腔和用于构造成所述柜内腔的腔壁体,所述腔壁体包括左腔侧壁、右腔侧壁以及布置在所述左腔侧壁、右腔侧壁之间的腔背壁,在所述腔背壁的对面设置有门楣板和位于所述门楣板下方的操作窗口,所述操作窗口用于形成进行实验的进出通道,在所述柜内腔内还设置有导流背板,所述导流背板位于所述腔背壁的前方并且它们之间具有间距从而形成排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背板的左、右两侧边分别延伸靠近所述左腔侧壁、右腔侧壁,其中,所述导流背板的位于所述柜内腔的中部或上部区域的两侧边与所述左腔侧壁、右腔侧壁之间分别具有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呈从下部往上部逐渐变大的几何形状;从主视方向看,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的顶端部接近或伸入到所述门楣板的投影中。

其中,所述柜内腔是用于进行各种实验活动的操作空间,借助所述柜内腔有利于将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临时性地收集于其内,避免向四周乱窜。

其中,所述导流背板位于所述柜内腔内。所述导流背板位于所述腔背壁的前方,所述导流背板与所述腔背壁之间可以大致相互平行布置,又或者所述导流背板相对所述腔背壁倾斜布置,它们之间形成排风用的风道。

其中,所述导流背板的左、右两侧边分别延伸靠近所述左腔侧壁、右腔侧壁,上述特征定义了,它包含了所述导流背板的左、右两侧边(除去用于形成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的部分)可以分别紧靠在所述左腔侧壁、右腔侧壁上,亦可以分别与所述左腔侧壁、右腔侧壁之间留设有在左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合适间距,所述间距的宽度一般为1mm~20mm,具体间距大小根据通风柜的其它具体进风结构、抽风机的抽风功率、通风柜的适用范围等因素决定。

其中,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呈从下部往上部逐渐变大的几何形状,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的形状,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为在上下方向上是连续延伸并宽度随高度而变化的上大下小的导风空缺。

其中,所述导流背板的位于所述柜内腔的中部或上部区域的两侧边与所述左腔侧壁、右腔侧壁之间分别具有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的布局位置,其位于所述柜内腔的中部或上部区域的左、右两侧。

其中,从主视方向看,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的顶端部接近或伸入到所述门楣板的投影中,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与所述门楣板在上下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具体可以为:从主视方向看,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的顶端部与所述门楣板的下缘上下间隔不大的距离,例如距离可以为20mm~50mm;又或者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的顶端部与所述门楣板的下缘衔接一起;又或者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的顶端部躲藏于所述门楣板的正后方。另外,从主视方向看定义的是一种视角方向,即观察者站立于所述通风柜的正面,面朝所述操作窗口并从前往后观察的方向。如没有特别说明,下面提及到的“从主视方向看”采用相同的含义。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第一,由于配置有上述特定形状并布置于上述特定位置的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即在所述导流背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从上往下连贯布置的相对大型的导风空缺,从而能够为上升积聚在所述柜内腔的上部或中部左、右两侧转角空间的相对比较轻的小分子气体及时排入到所述排风道内提供流动通道,并且还有利于减少气流流动的阻力和涡流的形成,提升气流流动速度。第二,当所述通风柜配置以吸气流作为控制气流并在所述柜内腔内形成从下往上逐步递增的气压梯度时,在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的最高处与最低处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吸气速度梯度,而利用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的形状变化,即呈从下部往上部逐渐变大的几何形状,有利于在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的上部形成相对其下部较大的抽吸力,从而能够更多地抽吸向上漂流并积聚在所述柜内腔的上部或中部左、右两侧转角空间的相对比较轻的小分子气体,并能够进一步减少涡流的形成。

为了形成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可以进一步选用下面的技术方案,其中第一种技术方案是:所述导流背板具有收窄板部,所述收窄板部的两侧边以倾斜方式从下往上逐步相向收窄,所述左腔侧壁、右腔侧壁分别具有对应所述收窄板部布置并呈竖立状的竖立壁部,左右分置的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分别形成于所述收窄板部的左右两侧边与所述左腔侧壁、右腔侧壁的竖立壁部之间。第二种技术方案是:所述左、右腔侧壁分别具有凹陷壁部,所述凹陷壁部呈从下往上逐步向外凹陷的形状,而所述导流背板具有对应所述凹陷壁部布置并两侧边分别呈竖立状的竖立板部,左右分置的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分别形成于所述左、右腔侧壁的凹陷壁部与所述竖立板部的两侧边之间。

为了能够向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提供适当的补风量,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操作窗口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竖立柱,左右分置的竖立柱分布连接所述左腔侧壁、右腔侧壁,左、右分置的所述竖立柱呈中空状并在其内形成有补风通道,左、右分置的所述竖立柱上分别包括有朝向所述柜内腔的后方的后侧柱壁,在所述后侧柱壁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布置的内侧出风口,所述内侧出风口的最高水平高度矮于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的最高水平高度,所述内侧出风口连通所述补风通道,所述内侧出风口用于向所述柜内腔的后方方向送风。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左、右分置的所述竖立柱上的所述内侧出风口位于所述操作窗口的左、右两侧,从而能够为所述柜内腔的左右两侧空间以及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提供合适的补风,并把飘散于所述柜内腔的左右两侧空间内的有害气体带入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内;另外,所述内侧出风口的最高水平高度矮于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的最高水平高度,这样,从主视方向看,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的至少部分开口是位于所述内侧出风口的上方。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与所述内侧出风口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多样的,例如可以为:从主视方向看,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整体位于所述内侧出风口的上方,并且它们之间上下间隔排列,或者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的下部躲藏在所述内侧出风口的上部的正后方。如此在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的抽吸作用力下,通过所述内侧出风口进入到所述柜内腔内的至少部分气流将从下往上流动,从而能够从下往上一并捕捉比较重和比较轻的有害气体,从而增加有害气体的排出量和捕捉范围;其次,由于所述内侧出风口用于向所述柜内腔的后方方向送风,所以利用从所述内侧出风口吹送出来的气流能够拦截向所述操作窗口方向逃跑的至少部分有害气体,并将它们进一步地带入所述柜内腔内,减少有害气体的泄漏量。

至于所述内侧出风口的结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例如进一步的可以是:所述内侧出风口为沿上下方向间歇布置的多个通孔;又或者还可以是,所述内侧出风口为沿上下方向连续延伸布置的出风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内侧出风口用于沿垂直于所述操作窗口平面的方向向所述柜内腔送风。这样,从所述内侧出风口吹送出来的气流能够沿垂直于所述操作窗口平面的方向向所述柜内腔流动。

为了能够向所述补风通道送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左腔侧壁、右腔侧壁分别包括有内侧板和外侧板,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左右间隔布置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有夹层腔,在所述夹层腔内设置有呈中空状的风盒,所述风盒的顶壁上设置有进风盒孔,前侧壁上设置有出风盒孔;所述腔壁体还包括腔顶壁,在所述腔顶壁上设置有进风过道,所述进风过道连通所述进风盒孔,所述出风盒孔连通所述补风通道。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设置与所述进风过道连通设置的鼓风机,并利用所述鼓风机向所述补风通道主动强制送风。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内侧出风口靠近所述内侧板。这样,从主视方向看,所述内侧出风口与所述内侧板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内侧出风口与所述后侧柱壁的外侧壁沿之间的间距,所述内侧出风口与所述内侧板在左右方向上的间隙非常小,例如为1mm~5mm,甚至可以为0mm。这样,从所述内侧出风口吹送出来的部分气流能够贴靠所述内侧板流动,一方面可以利用所述内侧板的导向作用形成稳流,减少涡流的产生;另一方可以清扫吸附残留于所述内侧板上或飘散于所述内侧板附近区域的有害气体,增大对有害气体的清除效力。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配备有过风开口的通风柜中。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通风柜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通风柜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所述移动门7;

图3是图2中的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所述导流背板2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左、右两侧虚线部分分别表示所述左腔侧壁11、所述右腔侧壁11a,下方的虚线部分表示所述支撑台12;

图6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通风柜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d-d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采用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竖立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与所述门楣板采用第二种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与所述门楣板采用第三种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通风柜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6所示的通风柜,包括有试验用台12,位于所述试验用台12上方的试验用的柜内腔1和用于构造成所述柜内腔1的腔壁体,所述腔壁体包括左腔侧壁11、右腔侧壁11a以及布置在所述左腔侧壁11、右腔侧壁11a之间的腔背壁13和腔顶壁14。在所述腔顶壁14上设置有总排气口141。在所述腔背壁13的对面设置有门楣板15和位于所述门楣板15下方的操作窗口70,所述操作窗口70用于形成进行实验的进出通道。所述门楣板15固定于下面将要论述到竖立柱6和竖立柱6a之间。在所述柜内腔1内还设置有导流背板2,所述导流背板2位于所述腔背壁13的前方并且它们之间具有间距从而形成排风道8。

由于通风柜一般主要是对所述柜内腔1的横向中部空间补风,而对所述柜内腔1的左、右两侧空间特别是所述柜内腔的中部或上部左、右两侧空间的补风量比较少,导致部分逃离所述柜内腔1的下部空间的轻量气体向上漂流后会大量积聚在所述柜内腔1的中部或上部空间的两边转角空间,甚至由于涡流的卷吸作用容易从所述操作窗口70逃逸至所述通风柜之外。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对所述导流背板2的过风结构进行了改进。如图2和图5所示,在所述导流背板2的左、右两侧边分别延伸靠近所述左腔侧壁11、右腔侧壁11a,其中,所述导流背板2的位于所述柜内腔1的中部或上部区域的两侧边与所述左腔侧壁11、右腔侧壁11a之间分别具有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a,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a分别呈从下部往上部逐渐变大的几何形状;从主视方向看(从主视方向看所得视图为图2和图5),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a的顶端部分别接近或伸入到所述门楣板15的投影中。

其中,所述导流背板2的左、右两侧边分别延伸靠近所述左腔侧壁11、右腔侧壁11a,上述特征定义了,它包含了所述导流背板2的左、右两侧边(除去用于形成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的部分)可以分别紧靠在所述左腔侧壁11、右腔侧壁11a上,亦可以分别与所述左腔侧壁11、右腔侧壁11a之间留设有在左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合适间距,所述间距的宽度w1一般为1mm~20mm,具体间距大小根据通风柜的其它具体进风结构、抽风机的抽风功率、通风柜的适用范围等因素决定。

其中,从主视方向看,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a的顶端部分别接近或伸入到所述门楣板15的投影中,上述特征定义了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a分别与所述门楣板15在上下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具体可以为:如图9所示,从主视方向看,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a的顶端部分别与所述门楣板15的下缘上下间隔不大的距离,例如距离可以为20mm~50mm;又或者,如图10所示,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a的顶端部分别与所述门楣板15的下缘衔接一起;又或者,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a的顶端部分别位于所述门楣板15的正后方。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a布置在所述柜内腔1的中上部的左右两侧。

下面结合图3和图5对所述导流背板2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导流背板2包括从下往上依次排列的第一导流背板21,第二导流背板22和第三导流背板23,所述第一导流背板21、第二导流背板22分别与所述腔背壁13平行布置,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它们之间还可以相对倾斜布置。所述第一导流背板21与所述试验用台12之间形成有横向延伸的下过风隙4,所述下过风隙4的中部区域离所述试验用台12的高度h5大于左右两端离所述试验用台12的高度h6。所述第三导流背板23以倾斜的方式布置于所述总排气口141的下方,从而使所述排风道8连通所述总排气口141。还包括有抽风机(图中未画出),所述抽风机连通所述总排气口141,所述抽风机工作时能够把进入到所述排风道8内的有害气体抽离所述柜内腔1。为了形成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所述导流背板2具有收窄板部,所述收窄板部的两侧边以倾斜方式从下往上逐步相向收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流背板22位于所述柜内腔1的中上部并形成所述收窄板部。所述左腔侧壁11、右腔侧壁11a分别具有对应所述收窄板部布置并呈竖立状的竖立壁部,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形成于所述收窄板部的左侧边221与所述左腔侧壁11的竖立壁部113之间;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a形成于所述收窄板部的左侧边221a与所述右腔侧壁11a的竖立壁部113a之间。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a的最大宽度w2为40mm~60mm。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形成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还可以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图中未画出):所述左、右腔侧壁分别具有凹陷壁部,所述凹陷壁部呈从下往上逐步向外凹陷的形状,而所述导流背板具有对应所述凹陷壁部布置并两侧边分别呈竖立状的竖立板部,左右分置的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分别形成于所述左、右腔侧壁的凹陷壁部与所述竖立板部的两侧边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第一,由于配置有上述特定形状并布置于上述特定位置的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a,即在所述导流背板2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从上往下连贯布置的相对大型的导风空缺,从而能够为上升积聚在所述柜内腔1的上部或中部的左、右两侧转角空间的相对比较轻的小分子气体及时排入到所述排风道8内提供流动通道,并且还有利于减少气流流动的阻力和涡流的形成,提升气流流动速度。第二,当所述通风柜配置以吸气流作为控制气流并在所述柜内腔1内形成从下往上逐步递增的气压梯度时,在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a的最高处与最低处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吸气速度梯度,而利用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a的形状变化,即呈从下部往上部逐渐变大的几何形状,有利于在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a的上部形成相对其下部较大的抽吸力,从而能够更多地抽吸向上漂流积聚在所述柜内腔1的上部或中部的左、右两侧转角空间内的相对比较轻的小分子气体,并能够进一步减少涡流的形成。

为了能够向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提供适当的补风量,所述通风柜配置有内侧补风结构。如图2和图4所示,在所述操作窗口7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竖立柱6和竖立柱6a,位于左侧的竖立柱6连接所述左腔侧壁11,位于右侧的竖立柱6a连接所述右腔侧壁11a。左、右分置的所述竖立柱6和竖立柱6a具有类似的结构和技术效果,下面以所述竖立柱6为例作介绍。所述竖立柱6呈中空状并在其内形成有补风通道60,所述竖立柱6包括有朝向所述柜内腔1的后方的后侧柱壁61,所述后侧柱壁61并非朝向所述柜内腔1之外的,其与所述操作窗口70平面平行布置(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例如图8所示,所述后侧柱壁61'亦可以相对所述操作窗口70平面稍稍倾斜布置)。在所述后侧柱壁61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布置的内侧出风口610,所述内侧出风口610连通所述补风通道60,所述内侧出风口610用于向所述柜内腔1的后方方向送风。进一步的,所述内侧出风口610用于沿垂直于所述操作窗口70平面的方向向所述柜内腔1送风。这样,从所述内侧出风口610吹送出来的气流能够沿垂直于所述操作窗口70平面的方向向所述柜内腔1流动。当然所述内侧出风口610沿稍稍倾斜于所述操作窗口70平面的方向向所述柜内腔1送风也是可行的。至于所述内侧出风口610的结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侧出风口610为沿上下方向间歇布置的多个通孔(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侧出风口610还可以为沿上下方向连续延伸布置的出风槽)。

所述内侧出风口610在上下方向上的布局位置会影响到补风效果,下面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所示,所述内侧出风口610的最高水平高度h7矮于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的最高水平高度h8。这样,从主视方向看,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的至少部分开口是位于所述内侧出风口610的上方。具体说,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与所述内侧出风口610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多样的,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主视方向看,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整体位于所述内侧出风口610的上方,并且它们之间上下间隔排列。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从主视方向看,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的下部躲藏在所述内侧出风口610的上部的正后方。所述竖立柱6a上的所述内侧出风口与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a的位置关系同上,不作重复论述。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竖立柱6上的所述内侧出风口610位于所述操作窗口70的左侧,所述竖立柱6a上的所述内侧出风口位于所述操作窗口70的右侧,从而能够为所述柜内腔1的左右两侧空间以及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a提供合适的补风,并把飘散于所述柜内腔1的左右两侧空间内的有害气体带入所述过风侧隙3、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a;另外,从主视方向看(所得视图为附图2),所述内侧出风口610的最高水平高度矮于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的最高水平高度,在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的抽吸作用力下,通过所述内侧出风口610进入到所述柜内腔1下部空间的至少部分气流将从下往上流动,从而能够从下往上一并捕捉比较重和比较轻的有害气体,从而增加有害气体的排出量和捕捉范围;其次,由于所述内侧出风口610用于向所述柜内腔1的后方方向送风,所以利用从所述内侧出风口610吹送出来的内侧气流a能够拦截向所述操作窗口70方向逃跑的至少部分有害气体,并将它们进一步地带入所述柜内腔1内,减少有害气体的泄漏量。

另外,在上下方向上,所述内侧出风口610与所述操作窗口70还有如下的位置关系:如图2所示,所述操作窗口70的上方横框(即为所述门楣板15下缘)与下方横档9(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方横档9为下补风器的上表面)共同界定了所述操作窗口70的上下范围,从主视方向看,所述内侧出风口610的布置高度介于所述上方横框与所述下方横档9之间,并且所述内侧出风口610的最下端离所述下方横档9的距离h3小于所述内侧出风口610的最上端离所述上方横框的距离h4。这样,所述内侧出风口610相对所述上方横框更靠近所述下方横档9,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侧出风口610是对应所述操作窗口70的下部空间布置的。如此在靠近所述上方横框的位置可以省略所述内侧出风口610的设置,从而可以简化所述内侧出风口610的加工,在选用功率相对低的鼓风机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满足所述内侧出风口610的出风量需求,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为了能够向所述补风通道60送风,进一步的对所述通风柜进行改进。如图4所示,所述左腔侧壁11与右腔侧壁11a的结构和技术效果类似,下面以所述左腔侧壁11为例作介绍。所述左腔侧壁11包括有内侧板112和外侧板111,所述内侧板112和外侧板111左右间隔布置从而在它们之间形成有夹层腔110,在所述夹层腔110内设置有呈中空状的风盒5,所述风盒5的顶壁上设置有进风盒孔(图中未画出),前侧壁上设置有出风盒孔50。所述腔壁体还包括腔顶壁14,在所述腔顶壁14上设置有进风过道140,所述进风过道140连通所述进风盒孔,所述出风盒孔连通所述补风通道6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设置于所述补风口连通设置的鼓风机,并利用所述鼓风机向所述补风通道60主动强制送风。

如图2和图7所示,所述内侧出风口610靠近所述内侧板112,这样从主视方向看(所得视图为图2),所述内侧出风口610与所述内侧板112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内侧出风口610与所述后侧柱壁61的外侧壁沿之间的间距。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主视方向看,所述内侧出风口610贴靠在所述内侧板112上,即所述内侧出风口610与所述内侧板112在左右方向上间隙为0mm。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所述内侧出风口610与所述内侧板112之间在左右方向上存在非常小的间隙,例如为1mm~5mm。这样,从所述内侧出风口610吹送出来的部分气流能够贴靠所述内侧板112流动,一方面可以利用所述内侧板112的导向作用形成稳流,减少涡流的产生;另一方可以清扫吸附残留于所述内侧板112上或飘散于所述内侧板112附近区域的有害气体,增大对有害气体的清除效力。

试验室内由于人员走动、门扇窗扇开合状态的转换等情况的出现,会引发室内气压的剧烈波动,从而对所述通风柜的外侧补风气流流动路径形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而增加有害气体的外泄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提出双重送风结构。下面的双重送风结构可以单独使用,亦可以与所述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逐步扩大型的过风开口3a同时应用于同一通风柜产品中。

如图4所示,左、右分置的所述竖立柱中的任何一个竖立柱上还包括有与对面的另一个竖立柱相对布置的中间侧柱壁,即位于左侧的所述竖立柱6上的中间侧柱壁62朝向位于右侧的所述竖立柱6a,位于右侧的所述竖立柱6a上的中间侧柱壁62a朝向位于左侧的所述竖立柱6。所述中间侧柱壁62和中间侧柱壁62a形成所述操作窗口70的左右侧壁。所述竖立柱6和竖立柱6a具有类似的结构,下面以所述竖立柱6为例作介绍。所述竖立柱6的中间侧柱壁62沿垂直所述操作窗口70平面的方向布置,在所述中间侧柱壁62上设置有沿上下方向布置的外侧出风口620,所述外侧出风口620用于向所述操作窗口70所界定的区域送风,所述外侧出风口620沿平行于所述操作窗口70平面的方向向所述操作窗口70所界定的区域送风(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例如图8所示,所述中间侧柱壁62'亦可以相对所述操作窗口70平面稍稍朝所述柜内腔1方向倾斜布置,所述外侧出风口620'亦可以沿稍稍倾斜于所述操作窗口70平面的方向向所述操作窗口70所界定的区域送风,气流穿过所述操作窗口70所界定的区域后进入到所述柜内腔1内)。为了下面论述的方便,把从所述外侧出风口620输送出来的气流称为外侧气流b。所述外侧出风口620的出风面积小于所述内侧出风口610的出风面积。所述外侧出风口620位于所述内侧出风口610的外侧并与所述内侧出风口610形成双重送风结构,能够对有害气体进行双重拦截。至于所述外侧出风口620的结构形式可以是多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外侧出风口620为沿上下方向间歇布置的多个通孔。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侧出风口620还可以为沿上下方向连续延伸布置的出风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第一,由于所述内侧出风口610用于向所述柜内腔1送风,从而能够为所述柜内腔1的侧边空间提供合适的补风量,能够把积聚于所述柜内腔1的侧边空间内的有害气体尽量多地排走,减少有害气体的外泄量。第二,由于所述外侧出风口620用于向所述操作窗口70所界定的区域送风,从而能够在所述操作窗口70所界定的区域内形成风幕,并利用风幕阻碍所述柜内腔1内的有害气体向外逃逸,减少有害气体的外泄量。第三,由于所述外侧出风口620位于所述内侧出风口610的外侧,并且所述外侧出风口620的出风面积小于所述内侧出风口610的出风面积,这样,所述外侧出风口620的出风量小于所述内侧出风口610的出风量,从而能够在所述外侧出风口620的内侧利用所述内侧出风口610输送出相对强大并向所述柜内腔1流动的所述内侧气流a,并借助所述内侧气流a所具有的朝向所述柜内腔1的牵引力把从所述外侧出风口620所输送出来的外侧气流b中的至少部分气流带入所述柜内腔1内,并在此过程中利用所述外侧气流b中的至少部分气流捕捉从所述内侧气流a中逃脱掉并继续向外流动的有害气体回流到所述柜内腔1内;另外,还可以利用所述内侧气流a所具有的牵引力削弱实验室内部气压的剧烈波动对所述外侧气流b流动路径的破坏程度,使所述外侧气流b中的至少部分气流能够相对稳定的向所述柜内腔1流动,减少有害气体的外泄量。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操作窗口70的(即为所述门楣板15下缘)与下方横档9(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下方横档9为下补风器的上表面)共同界定了所述操作窗口70的上下范围,从主视方向看,所述外侧出风口620的布置高度介于所述上方横框与所述下方横档之间,并且所述外侧出风口620的最下端离所述下方横档的距离h1小于所述外侧出风口620的最上端离所述上方横框的距离h2。这样,所述外侧出风口620相对所述上方横框更靠近所述下方横档,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外侧出风口620对应所述操作窗口70的下部空间布置。在靠近所述上方横框的区域可以省略所述外侧出风口620的设置,从而可以简化所述外侧出风口620的加工,在选用功率相对低的鼓风机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满足所述外侧出风口620的出风量需求,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还包括有能够关闭或开启所述操作窗口70的移动门7,所述外侧出风口620位于所述移动门7的外侧。即所述外侧出风口620相对所述移动门7更远离所述柜内腔1,所述移动门7位于所述外侧出风口620与所述柜内腔1之间。这样,即使有害气体逃逸到所述移动门7的外侧,也可以利用由所述外侧出风口620吹送出来的气流予以拦截并进一步带回所述柜内腔1内,从而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外泄量。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从与所述竖立柱6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剖面方向看(观察所得视图为附图4),所述竖立柱6还包括有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包括有与所述后侧柱壁61大致平行布置的横向壁63以及设置于所述后侧柱壁61与所述横向壁63之间的连接壁64,所述后侧柱壁61、横向壁63与所述连接壁64协同界定出具有开口部的容纳凹腔67,左、右分置的所述竖立柱中的任何一个竖立柱上的容纳凹腔的开口部与对面的另一个竖立柱上的容纳凹腔的开口部相对布置,即所述竖立柱6上的容纳凹腔67的开口部与对面的所述竖立柱6a上的容纳凹腔的开口部相对布置,在所述容纳凹腔67内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移动门7移动的导轨66。所述移动门7包括有门板71和设置在所述门板71左右两侧的滚轴72,所述滚轴72设置在所述导轨66上;所述内侧出风口610设置在所述后侧柱壁61上的位于所述导轨66与所述门板71的板边缘之间的壁体上。这样,所述移动门7既可以在所述内侧出风口610的内侧沿所述导轨66移动,同时所述门板71也不会完全遮挡所述内侧出风口610。所述折弯部还包括有大致垂直所述横向壁63并连接于所述横向壁63上的第一夹臂65,在所述导轨66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夹臂65协同形成夹槽的第二夹臂661,所述内侧板112的外侧端被夹持在所述第一夹臂65与所述第二夹臂661之间。这样,方便了所述内侧板112的安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