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排放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9678发布日期:2022-09-21 02:48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零排放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零排放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膜技术取得快速发展,尤其是在净水领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直饮水开始进入千家万户,家用、商用类直饮设备,工程、设备类管道直饮系统,已被广泛应用。然而,现行水处理工艺流程冗长,过度配置;处理系统水的回收率低,浪费水资源;因此,考虑恰当的水处理工艺与提高水的回收率,需求迫切。
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零排放水处理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零排放水处理系统,包括臭氧注入单元、气液分离单元、膜组单元和回用水箱,所述臭氧注入单元的一端和来水管连通、另一端和气液分离单元连通,所述臭氧注入单元设置有用于接收臭氧的臭氧注入管,所述气液分离单元的出气端和回用水箱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单元的出水端和膜组单元连通,所述膜组单元分别与用户端和回用水箱连通;
6.所述来水管的水与来自臭氧注入管的臭氧在臭氧注入单元融合后进入气液分离单元,所述气液分离单元用于将水和臭氧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得到的臭氧通过出气端输送至回用水箱、将分离得到的水通过出水端输送至膜组单元;所述膜组单元用于将水过滤后输送至用户端,并将过滤得到的浓水输送至回用水箱。
7.所述膜组单元通过浓水管和回用水箱连通,所述浓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
8.所述排水阀为比例阀或通断阀。
9.所述气液分离单元为自动排气阀或气液分离器。
10.所述臭氧注入单元为射流器。
11.所述膜组单元设置有过滤膜。
12.所述过滤膜为超滤膜、微滤膜或纳滤膜。
13.有益效果
14.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将来自膜组单元的浓水(即废水)或清洗水回用于回用水箱,使得来水零排放,节约了水资源;本实用新型将气液分离单元分离出的臭氧回用于回用水箱,保障回用水箱中的水质不腐败,提高臭氧的利用效率;本实用新型将回用水箱中的水用于绿化等其它需要,进一步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零排放水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
16.图示:1、臭氧注入单元,2、气液分离单元,3、膜组单元,4、排水阀,5、回用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1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零排放水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或气流方向),包括臭氧注入单元1、气液分离单元2、膜组单元3和回用水箱5,所述臭氧注入单元1的一端和来水管连通、另一端和气液分离单元2连通,所述臭氧注入单元1设置有用于接收臭氧的臭氧注入管,所述气液分离单元2的出气端和回用水箱5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单元2的出水端和膜组单元3连通,所述膜组单元3分别与用户端和回用水箱5连通;所述来水管的水与来自臭氧注入管的臭氧在臭氧注入单元1融合后进入气液分离单元2,所述气液分离单元2用于将水和臭氧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得到的臭氧通过出气端输送至回用水箱5、将分离得到的水通过出水端输送至膜组单元3;所述膜组单元3用于将水过滤后(即净水)输送至用户端,并将过滤得到的浓水输送至回用水箱5。
19.本实施方式将膜组单元3的浓水(即废水)回用于回用水箱5,使得来水零排放,节约了水资源,并将气液分离单元2分离出的臭氧回用于回用水箱5,保障回用水箱5中的水质不腐败,提高臭氧的利用效率。回用水箱5中的水最终将被用于绿化等其它需要。
20.进一步地,所述膜组单元3通过浓水管和回用水箱5连通,所述浓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4,所述排水阀4为比例阀或通断阀。较好地,当对膜组单元3进行清洗后,也可通过排水阀4将膜组单元3的清洗水排出至回用水箱5,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1.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单元2为自动排气阀或气液分离器。当所述气液分离单元2为气液分离器时,其气液分离的原理是利用组分质量(重量)不同对混合物进行分离,从而能够有效分离出臭氧。
22.进一步地,所述臭氧注入单元1为射流器,通过射流真空效应引入臭氧与水体融合,形成臭氧水。
23.进一步地,所述膜组单元3设置有过滤膜,所述过滤膜为超滤膜、微滤膜或纳滤膜,也可以是有机膜或无机膜。
24.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零排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臭氧注入单元(1)、气液分离单元(2)、膜组单元(3)和回用水箱(5),所述臭氧注入单元(1)的一端和来水管连通、另一端和气液分离单元(2)连通,所述臭氧注入单元(1)设置有用于接收臭氧的臭氧注入管,所述气液分离单元(2)的出气端和回用水箱(5)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单元(2)的出水端和膜组单元(3)连通,所述膜组单元(3)分别与用户端和回用水箱(5)连通;所述来水管的水与来自臭氧注入管的臭氧在臭氧注入单元(1)融合后进入气液分离单元(2),所述气液分离单元(2)用于将水和臭氧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得到的臭氧通过出气端输送至回用水箱(5)、将分离得到的水通过出水端输送至膜组单元(3);所述膜组单元(3)用于将水过滤后输送至用户端,并将过滤得到的浓水输送至回用水箱(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排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单元(3)通过浓水管和回用水箱(5)连通,所述浓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排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阀(4)为比例阀或通断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排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单元(2)为自动排气阀或气液分离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排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注入单元(1)为射流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排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单元(3)设置有过滤膜。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零排放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膜为超滤膜、微滤膜或纳滤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零排放水处理系统,包括臭氧注入单元、气液分离单元、膜组单元和回用水箱,所述臭氧注入单元分别与来水管和气液分离单元连通,所述臭氧注入单元设置有用于接收臭氧的臭氧注入管,所述气液分离单元的出气端和回用水箱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单元的出水端和膜组单元连通,所述膜组单元分别与用户端和回用水箱连通;所述来水管的水与来自臭氧注入管的臭氧在臭氧注入单元融合后进入气液分离单元,所述气液分离单元用于将水和臭氧进行分离,并将分离得到的臭氧输送至回用水箱、将分离得到的水输送至膜组单元;所述膜组单元用于将水过滤后输送至用户端,并将过滤得到的浓水输送至回用水箱。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源利用率。源利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池学聪 江涛 陈佑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26
技术公布日:2022/9/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