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镀锡板表面擦灰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03646阅读:来源:国知局
的滚道,并由摆线轮与针齿轮上一组环形排列的针齿相啮合,以组成齿差为一齿的内啮合减速机构,减速器10双级传动减速比为121?5133。为了进一步提高机器使用寿命及减轻震动,减速比定为2500。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I相同。
[0022]实施例5: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控制系统设置的控制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定时模式,当擦灰布擦除黑灰达到设定的时间后,电机启动转动一定时间后停止,设定是时间为30?60秒;第二种为定距模式,擦灰装置擦灰布的转动通过编码器实现,编码器的棘轮结构如图3所示,棘轮安装在脏布轴上,随轴转动,当检测到棘轮的轮齿时,转轴停止转动,进入到擦灰模式,待达到设定的擦灰时间后,驱动电机工作,进入到下一个循环,这种模式称为定距模式,该模式采用触发器控制,擦灰布的转动采用光电开14关予以控制,当光电开关14检测到安装在脏布轴端部的棘轮外圆周发生几何特征变化时启动或关停驱动电机,擦灰胶辊端部的棘轮15等分数在6?20等分之间,光电开关14检测棘轮15上的齿,当达到设定的擦灰时间后,驱动电机启动,擦灰布带动擦灰胶辊转动,当光电开关检测到棘轮的轮齿后,电机停止转动。此外,为确保擦灰的效果,同时减少擦灰布的消耗,擦灰布的运动方式是间隙性的,擦灰布在擦灰时,脏布卷轴停止转动一定时间,待擦灰布工作一定时间后,擦灰布上粘附有大量的黑灰,这时启动脏布卷的电机,将布拉过20?40mm,从而使得新布卷与带钢保持接触,完成擦灰布的更换。这种工作模式通过编码器实现,编码器的棘轮结构如图3所示。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相同。
[0023]实施例6:
参见图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擦灰辊8设置在两侧的直线导轨7之上,以保证带钢与擦灰布间的紧密接触。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相同。
[0024]实施例7:
参见图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擦灰辊8为橡胶钢芯结构,钢芯保证擦灰辊有一定的刚性,钢辊表面覆上一层厚度为t = 10?15mm的聚氨酯,聚氨酯的硬度在60?70HSA之间。由于橡胶具有很好的弹性,能保证以很小的压力就可使保证擦灰布与带钢间的紧密接触,从而保证擦灰过程中既不能破坏油膜,又不能发生镀层表面的划伤,该技术方案保证擦灰辊8能将布卷紧密压住擦灰布卷;为保证擦灰布与带钢紧密接触,擦灰辊采用软质聚氨酯橡胶材料,通过橡胶的弹性变形确保擦灰布和带钢紧密接触,其压力可手动调节。聚氨酯橡胶辊是最为常用的橡胶辊,其具有划不伤,无噪音,使用寿命长,成本低,耐温性在零下20度?高温120度之间,且无污染,无毒无味的特点,选用该厚度及硬度能保证聚氨酯胶辊拥有良好的回弹性,不易对带钢表面造成损伤。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相同。
[0025]实施例8: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擦灰布卷材质采用含尼龙纤维的天然棉纤维的混纺布,含5?20%的人造纤维,80?95%的天然棉纤维;擦灰布卷宽度为带钢宽度的1.1-1.3倍,以保证带钢表面黑灰能完全擦除。由于该布卷具有较强的黑灰吸附能力,有一定的弹性和柔软度,该种纤维最突出的优点为耐磨性较其它纤维优越,其次为它的弹性佳,其弹性回复率可媲美羊毛,还有其质轻,且具有耐腐性,不怕虫蛀,不怕发霉之优点。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相同。
[0026]实施例9:
参见图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擦灰辊包括上擦灰辊和下擦灰辊,上下擦灰辊之间应偏移一定的距离H,H = 30?50mm。该设置为保证擦灰时上下擦灰辊8将擦灰布与带钢压紧,这样可避免当有缺陷的带钢,如皱褶、边裂等,通过擦灰辊时拉断带钢。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相同。
[0027]实施例10:
参见图4、参见图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擦灰装置还包括灰尘吸纳器9,所述灰尘吸纳器设置在机架I的底部。擦灰器除带钢表面的黑灰,部分粘附在擦灰布上,卷入到脏布卷中。对于未被粘附的黑灰,带钢下表面落入到擦灰斗中,而上表面的黑灰是通过工业吸尘器吸走,吸尘器的喷嘴结构如图4所示。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相同。
[0028]此外,该技术方案还可以设置为自动停机控制,当安装在机组上的速度传感器检测到带钢在I?5分种之内速度为零时,便认为机组处于停机状态,此时控制上下擦灰辊移动的电机起动,将上下擦灰辊打开,使得其与带钢脱离,布卷驱动电机工作一个周期后,布卷被拉紧,布卷驱动电机自动停止。
[0029]该技术方案中布卷的更换也容易操作,在擦灰布安装前需要采用手柄将擦灰辊与带钢脱离,保持足够的装布间隙。之后将擦灰布辊支撑轴承上的螺帽旋开,打开半剖式滑动轴承座,将擦灰布胶辊安装在轴承座上,擦灰布绕过聚氨酯橡胶辊,再绕到主动辊上,从PLC控制面板上启动相应的工作辊至卷布状态(此时擦灰辊的转速已调到最大),待擦布紧紧包覆在主动辊后,停止工作辊的卷布模式。
[0030]本发明还可以将实施例2、3、4、5、6、7、8、9、10所述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与实施例I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003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没有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替换或者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全自动镀锡板表面擦灰装置,该装置布置在连续电镀机组的后活套出口,通过擦灰布的不连续移动擦除镀锡板表面的黑灰,擦灰装置包括擦灰系统,擦灰辊移动系统,擦灰布自动走布系统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擦灰系统包括机架(I )、固定在机架上的布卷(2)、(3),以及位于机架中间部位的擦灰辊(8),所述布卷包裹在擦灰辊的表面,与布卷组成传动机构,所述布卷包括干净布卷(2)和脏布卷(3);所述擦灰自动走布系统包括联轴器(4),布卷电机(5),布卷电机(5)通过联轴器(4)与脏布卷(3)相连,布卷电机(5)通过带动脏布卷(3)的运动进而带动擦灰棍(8)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镀锡板表面擦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擦灰辊移动系统包括同步杆(6)、直线导轨(7)、减速器(10)、擦灰辊驱动电机(U)、竖杆(16)、大齿轮(17 )、小锥齿轮轴(18 ),所述擦灰辊驱动电机(11)通过减速器(10 )与同步杆(6 )相连布置于机架I上端,直线导轨(7)位于机架(I)内部纵向位置,擦灰辊驱动电机(11)同时与同步杆(6)及擦灰辊(8)两端相连,上下两同步杆(6)通过竖杆(16)连接,所述大齿轮17位于同步杆6 —端,小锥齿轮轴18位于竖杆16的一端,形成直角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镀锡板表面擦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速度传感器(13)、光电开关(14)、棘轮(15),光电开关(14)及棘轮(15)位于擦灰辊(8)—端控制擦灰布移动;所述速度传感器(13)布置于擦灰辊的另一端,检测带钢(19 )速度,同时控制擦灰辊驱动电机(11)及布卷电机(5 )。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镀锡板表面擦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减速器10采用摆线针轮减速器,所述减速器在输入轴上装有一个错位180°的双偏心套,在偏心套上装有两个称为转臂的滚柱轴承,形成H机构、两个摆线轮的中心孔即为偏心套上转臂轴承的滚道,并由摆线轮与针齿轮上一组环形排列的针齿相啮合,以组成齿差为一齿的内啮合减速机构,减速器(10)双级传动减速比为121?513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镀锡板表面擦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设置的控制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定时模式,当擦灰布擦除黑灰达到设定的时间后,电机启动转动一定时间后停止,设定是时间为30?60秒;第二种为定距模式,采用触发器控制,擦灰布的转动采用光电开(14)关予以控制,当光电开关(14)检测到安装在脏布轴端部的棘轮外圆周发生几何特征变化时启动或关停驱动电机,擦灰胶辊端部的棘轮(15)等分数在6?20等分之间,光电开关(14)检测棘轮(15)上的齿,当达到设定的擦灰时间后,驱动电机启动,擦灰布带动擦灰胶辊转动,当光电开关检测到棘轮的轮齿后,电机停止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镀锡板表面擦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擦灰辊(8)设置在两侧的直线导轨(7)之上,以保证带钢与擦灰布间的紧密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镀锡板表面擦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擦灰辊8为橡胶钢芯结构,钢芯保证擦灰辊有一定的刚性,钢辊表面覆上一层厚度为t = 10?15mm的聚氨酯,聚氨酯的硬度在60?70HSA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镀锡板表面擦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擦灰布卷材质采用含尼龙纤维的天然棉纤维的混纺布,含5?20%的人造纤维,80?95%的天然棉纤维;擦灰布卷宽度为带钢宽度的1.1-1.3倍,以保证带钢表面黑灰能完全擦除。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镀锡板表面擦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擦灰辊包括上擦灰辊和下擦灰辊,上下擦灰辊之间应偏移一定的距离H,H = 30?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镀锡板表面擦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擦灰装置还包括灰尘吸纳器9,所述灰尘吸纳器设置在机架的底部。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镀锡板表面擦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擦灰装置设置在连续电镀机组的后活套出口,整个擦灰装置主要包括擦灰系统,擦灰辊移动系统,擦灰布自动走布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擦灰辊移动系统、擦灰布自动走布系统进而带动擦灰系统完成擦灰工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整个装置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体积小、维修操作方便、工作可靠;2)该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自动停机控制,自动擦灰,布卷的自动更换,基本实现了自动控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3)该技术方案在擦灰的过程中擦除带钢表面黑灰的同时,没有对带钢表面的镀锡层产生划伤和破坏带钢表面的油膜,进一步确保了带钢的质量。
【IPC分类】B08B1-02
【公开号】CN104722512
【申请号】CN201310696531
【发明人】穆海玲, 潘红良, 张荣品, 薄炜, 许姣姣, 吴小红
【申请人】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