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混合mbr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988671阅读:来源:国知局

[0018]平板膜单元4也称为滤袋,由中间导流网格、及密封包裹在中间导流网格表面的膜片组成,膜片为微滤或超滤膜片;间隔密封片5起到间隔作用同时,还能够使收集管I与平板膜单元4密封连接。
[0019]收集管I在穿通平板膜单元4的区段内设有若干通孔,即收集管I位于导流孔的区段设有若干通孔,这些通孔与中间导流网格、膜片构成透析液通道;收集管I可以为多根,相应的每个平板膜单元4设置相同数量的导流孔,具体导流孔的数量可以为1-5个,取决于膜片面积和流速设计,导流孔的大小决定于导出水的流速,建议导出截面流速小于0.6米/秒,这样可以保证相对低的压降;所述中部是指在平板膜单元4相对中间的位置,并不特指绝对中间位置,当然绝对中间位置是比较优先的一种选择,可以确保四周过滤的液体比较均匀的被收集。
[0020]固定杆7距离平板膜单元4下底面的距离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0-50毫米;固定杆7的数量决定于平板膜单元4的大小,以有效固定和分隔平板膜单元4为前提;固定杆7为不锈钢长杆,其直径可以为3-10毫米。
[0021]膜片与中间导流网格四周焊接;中间导流网格为塑料网格;间隔密封片5的厚度与间隔片8的厚度相等。
[0022]MBR平板膜组件在使用过程中,连接嘴6接有出水管15,出水管15连接抽吸栗,待处理的污水经过膜片过滤成为透析液,进入中间导流网格的透析液通道流入收集管1,再通过连接嘴6被导出,得到干净的产水。MBR平板膜组件的曝气组件9产生的曝气泡携带着待过滤泥水混合物沿着膜片剪切向上,清洗膜片,使膜片的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并能实现长期运行;膜片上部随着水气做小幅度摆动,膜间流速随着膜片的摆动发生变化,可以得到超过平均流速的瞬间冲洗流速,使得膜片在底曝气量下被有效清洗。
[0023]MBR平板膜组件的底部曝气,带动组件底部的污水通过组件向上,再向组件四周再向下流动,形成所谓的环流,图中箭头所示,这种环流增加了曝气的氧气利用率,也增加了MBR平板膜的清洗效果。
[0024]所述环流在靠近MBR平板膜组件的区域流速大,同时供氧多,形成相对好氧区。在远离MBR平板膜组件的区域环流流速底,供氧少,形成相对兼氧区。通过控制曝气强度可以方便的控制环流的大小,也就可以控制整体系统的好氧区和兼氧区的大小。通过控制曝气的频率和强度可以方便的控制系统的供氧大小。
[0025]所述脉冲布水管均匀分布在兼氧区,一般每2-4个MBR平板膜组件共用一个布水管支管,图中为两个MBR平板膜组件之间设置一个布水管支管,也可以是布水管支管两侧各设置两个MBR平板膜组件,这样就形成4个MBR平板膜组件共用一个布水管支管,总之,布水管支管设于相邻MBR平板膜组件之间,这样,既可以减少布水管支管的数量,也达到均匀布水的目的。脉冲周期一般为60-120分钟为佳,脉冲流量以可以有效搅拌底部污泥为限。为了防止脉冲布水管的堵塞,格栅的精度需要是布水管开孔的50%以下。
[0026]所述MBR平板膜组件的出水可以通过抽吸栗或重力得到。通过控制器和自动阀可以方便的控制每个MBR平板膜组件的起停,为现有技术,不加赘述。
[0027]利用本实用新型处理COD大约在500ppm,氨氮大约在30ppm,SS大约在200ppm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通过格栅11去除大的杂质,由脉冲布水管均匀的布置在MBR膜组件14之间。MBR膜组件14均匀的布置在MBR污水处理池13中,MBR污水处理池13的大小按照5小时的停留时间设计。MBR膜的通量按照25LMH,采用柔性平板膜组件。曝气量按照气水比=15:1设定。经过测定,在MBR膜组件14的30厘米周遍区域的溶解氧为l_4ppm,为典型的好氧区,在MBR膜组件14的30厘米以外的区域溶解氧在Ο-lppm,为典型的兼氧区,这样,形成了典型的同步脱氮去COD工艺。出水指标为:C0D小于30ppm,氨氮小于lppm,总氮小于lOppm,SS小于lppm。达到设计标准。
[00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全混合MBR污水处理系统,它包括污水调节池、格栅,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布水管、MBR污水处理池,污水调节池、格栅、布水管、MBR污水处理池依序连接,MBR污水处理池内设有沿垂直于布水管的方向均匀设置的多个MBR膜组件,相邻MBR膜组件之间设有布水管的分支,MBR膜组件出水端与出水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混合MBR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MBR膜组件为MBR平板膜组件,MBR平板膜组件包括收集管、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位于两个固定板之间的多个平板膜单元,各平板膜单元中部均设有穿通的导流孔,第一固定板与平板膜单元之间、第二固定板与平板膜单元之间、相邻平板膜单元之间在位于导流孔处均设有间隔密封片,收集管一端与第一固定板连接,收集管另一端依序穿过各导流孔及间隔密封片后与第二固定板连接,收集管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抽吸栗的连接嘴,第一固定板与相邻的间隔密封片、间隔密封片与相邻的平板膜单元、第二固定板与相邻的间隔密封片均相互紧贴,MBR平板膜组件还包括多个固定杆,第一固定板与平板膜单元之间、第二固定板与平板膜单元之间、相邻平板膜单元之间均设有间隔片,各间隔片及各固定杆均位于平板膜单元下部,固定杆一端与第一固定板连接,固定杆另一端依序穿过各间隔片及各平板膜单元后与第二固定板连接,第一固定板与相邻的间隔片、间隔片与相邻的平板膜单元、第二固定板与相邻的间隔片均相互紧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混合MBR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平板膜单元由中间导流网格、及密封包裹在中间导流网格表面的膜片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混合MBR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膜片与中间导流网格四周焊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混合MBR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中间导流网格为塑料网格。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混合MBR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间隔密封片的厚度与间隔片的厚度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混合MBR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布水管为脉冲布水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投资费用低、占地面积小、运行能耗低的全混合MBR污水处理系统,它包括污水调节池、格栅,它还包括布水管、MBR污水处理池,污水调节池、格栅、布水管、MBR污水处理池依序连接,MBR污水处理池内设有沿垂直于布水管的方向均匀设置的多个MBR膜组件,相邻MBR膜组件之间设有布水管的分支,MBR膜组件出水端与出水管连接。
【IPC分类】C02F3/12
【公开号】CN204897521
【申请号】CN201520531805
【发明人】黄义忠, 何锐
【申请人】嘉兴里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