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加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60917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加药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化加药系统,包括加药装置、设置于加药装置内且包括溶液箱和计量泵的加药组、控制系统、媒水取样管和媒水返回管,媒水取样管连接于控制系统与媒水供水母管之间,媒水返回管连接于媒水回水母管与控制系统之间,媒水供水母管内的样水通过媒水取样管流至控制系统,经控制系统检测分析后的样水通过媒水返回管流入媒水回水母管;加药组至少有二组,每一加药组分别通过加药管连通于媒水返回管;控制系统内设置有水质分析仪表,控制系统根据水质分析仪表的检测结果控制相应的计量泵的运行。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安装难度较低。
【专利说明】
一体化加药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加药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水质控制系统一般由加药单元(即由加药溶液箱、计量栗、检测仪表和控制系统等组成)及取样和分析单元(取样器及在线分析仪表)组成,加药单元及取样、分析单元相互独立,不同单元之间的协同性较差,加药系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另外,当主系统工艺对水质要求较高时,往往需多种药剂协同处理,每种药剂需要分别加入主系统内,加药管道的设置较为复杂,同时,由于加药管一般为DN20以下小口径管,加药管之间的支吊间距较小,不仅安装难度较大,而且容易产生液体泄漏的问题。
[0003]此外,现有的加药装置中,加药量的调整是计量栗根据主系统内水质检测结果,借助人工或自动调整计量栗冲程、频率来实现的。常用的检测方式有:人工取样检测、设置集中取样装置以及通过在系统内设置在线分析仪表检测三种方式。但是,无论是上述的那种检测方式,在指导加药单元运行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两个单元独立设置,协同性也较差。
[000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究一种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取样和加药协同性高,安装难度较低的加药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协同性高、安装难度低的一体化加药系统。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加药系统,包括加药装置、设置于所述加药装置内且包括溶液箱和计量栗的加药组、控制系统、媒水取样管和媒水返回管,所述媒水取样管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与媒水供水母管之间,所述媒水返回管连接于媒水回水母管与所述控制系统之间,所述媒水供水母管内的样水通过所述媒水取样管流至所述控制系统,经所述控制系统检测分析后的样水通过所述媒水返回管流入所述媒水回水母管,所述加药组至少有二组,每一所述加药组分别通过加药管连通于所述媒水返回管;所述控制系统内设置有水质分析仪表,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水质分析仪表的检测结果控制相应的所述计量栗的运行。
[0007]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加药装置通过采用不锈钢制作的配水管与水源相连接。
[0008]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设置于所述加药装置内的加药组为四组,四组所述加药组分别通过对应的加药管连通于所述媒水返回管。
[0009]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媒水取样管、所述媒水返回管均采用不锈钢管。
[0010]在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加药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管。
[001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设计,由于将取样、分析和加药集成在一个系统内,不仅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而且有效地解决了取样和加药协同性差、加药滞后的问题。
[0013]此外,上述一体化的结构设计,由于只有一根媒水取样管连接于主系统,减少了加药管道的数量,降低了安装难度,同时满足了能源站项目布局紧凑,运行人员少的特点,有效降低了系统的投资成本。
[0014]另外,上述的结构设计,由于配水管、媒水取样管和媒水返回管均采用不锈钢管,避免了二次带入杂质的可能。用高密度聚乙烯管制作的加药管,进一步延长了加药管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系统的使用成本。
[001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加药系统,包括加药装置I,加药装置I内设置有四组加药组,即包括第一溶液箱11、第一计量栗12的第一加药组,包括第二溶液箱21、第二计量栗22的第二加药组,包括第三溶液箱31、第三计量栗32的第三加药组以及包括第四溶液箱41、第四计量栗42的第四加药组,其中第一加药组用于添加药剂A(MA),第二加药组用于添加药剂B(MB),第三加药组用于添加药剂C(MC),第四加药组用于添加药剂D(MD)。具体应用时,根据主系统水质控制要求,将四组加药组集成在加药装置I内。
[0019]如图1所示,四组加药组分别通过第一加药管13、第二加药管23、第三加药管33和第四加药管43连通于媒水返回管4,四种药剂可以通过各自对应的加药管进入媒水返回管4内,与控制系统5构成一体化加药系统。
[0020]如图1所示,加药装置外还设置有配药管2,配药管2的一端连接于水源,即除盐水/自来水,配药管2的另一端通过不同的分支,分别连接于加药装置内的第一溶液箱11、第二溶液箱21、第三溶液箱31和第四溶液箱41 ο上述每一溶液箱的前端均设置有控制阀,当某个溶液箱内需要添加除盐水/自来水时,打开对应的阀门即可。
[0021]如图2所示,一体化加药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5,控制系统5内设置有水质分析仪表51,控制系统5根据水质分析仪表51的检测结果控制各个计量栗的运行。
[0022]具体地,如图2所示,主系统内设置有媒水供水母管7以及媒水回水母管8。位于主系统高压侧的媒水供水母管7通过媒水取样管6连接于控制系统5的一端,媒水回水母管8通过媒水返回管4连接于控制系统5的另一端。通过上述的连接,样水通过媒水取样管6从位于主系统高压侧的媒水供水母管7进入控制系统5内进行水质分析,样水经由水质分析仪51分析后通过媒水返回管4再返回至主系统低压侧的媒水回水母管8,流入主系统。
[0023]需要说明的是,流经取样管的媒水可以是热水,也可以是冷水。
[0024]在上述过程中,水质分析结果通过控制系统5直接反馈给对应的计量栗,接收到信号的计量栗根据所得到的信息将所需药液直接加入对应的加药管中。也就是说,如果水质分析结果证明药剂A的量需要增加,则控制系统5控制第一计量栗13,第一计量栗13运行,药剂A通过第一加药管13流入媒水返回管4中。同理,可以将其他所需药剂加入媒水返回管4中。
[0025]由于将取样、分析、和加药集成在一个系统内,不仅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而且有效地解决了取样和加药协同性差、加药滞后的问题。
[0026]上述一体化的结构设计中,由于只有一根媒水取样管连接于主系统,减少了加药管道的数量,降低了安装难度,同时满足了能源站项目布局紧凑,运行人员少的特点,有效降低了系统的投资成本。
[0027]本实施例中,水质分析仪表可以为水质中需要分析的任何分析仪表,比如用于检测ORP、O2、pH值等的分析仪表。
[0028]在其他实施例中,设置于加药装置内的加药组可以为其他数量,比如二组、三组或者五组等。
[0029]为了避免将杂质带入水源和样水中,配水管、媒水取样管和媒水返回管优选采用不锈钢管。
[0030]为了降低系统的安装成本,延长系统的使用寿命,加药管优选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管。
[0031]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一体化加药系统,包括加药装置、设置于所述加药装置内且包括溶液箱和计量栗的加药组、控制系统、媒水取样管和媒水返回管,所述媒水取样管连接于所述控制系统与媒水供水母管之间,所述媒水返回管连接于媒水回水母管与所述控制系统之间,所述媒水供水母管内的样水通过所述媒水取样管流至所述控制系统,经所述控制系统检测分析后的样水通过所述媒水返回管流入所述媒水回水母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组至少有二组,每一所述加药组分别通过加药管连通于所述媒水返回管;所述控制系统内设置有水质分析仪表,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水质分析仪表的检测结果控制相应的所述计量栗的运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装置通过采用不锈钢制作的配水管与水源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加药装置内的加药组为四组,四组所述加药组分别通过对应的加药管连通于所述媒水返回管。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媒水取样管、所述媒水返回管均采用不锈钢管。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体化加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管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管。
【文档编号】G01N1/10GK205442680SQ201620211663
【公开日】2016年8月10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8日
【发明人】胡远智
【申请人】上海艾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