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环结构的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29119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开环结构的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含有以吸附剂来处理液体的分离装置。
具备生产率高、洗脱液消耗少、便于自动化连续生产等优势的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是现代化工分离技术中的一项新技术。它是由美国UOP公司发明(US2985589)并开发成功的,称为Sorbex技术。年产万吨或千吨规模的大型工业装置在石油加工、食品工业等领域已成功应用。
现有的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是将垂直的固定床吸附塔分为均匀的多个塔节或是将多根相同的填充了吸附剂的色谱柱串联起来,并通过流体循环泵构成一个无首端和尾端的闭环结构。每个塔节或每根色谱柱均设有物料的进出口,并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通过旋转阀的旋转或阀门的切换沿着流动相的流动方向向前移动一个塔节或是一根色谱柱来改变物料的进出口位置,以此来模拟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逆流移动,通过吸附剂的选择性吸附分离,实现强吸附性组分(可包括一种或几种成分)与弱吸附性组分(可包括一种或几种成分)的连续分离,因此它特别适合分离那些用常规分离方法难以分离的二元混合物。模拟移动床色谱这种模拟逆流操作的基本特性,一方面保持了固定床间歇制备色谱的优点,设备简单,避免了实现填料真正逆流的困难;另一方面则体现了逆流的优点,能够增大液固间的传质推动力,更充分地利用填料,从而从根本上提高色谱的分离效率。
闭环结构的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的不足之处是一般至少需要配备三台泵,包括向装置输入新鲜洗脱液的泵和向装置输入进样液的泵,此外必须配备循环泵,循环泵固定在连接塔底与塔顶的管路上或是固定在连接两根相邻色谱柱的特定管路上,循环泵的工作压力、工作流量和所输送溶液的成份都随着物料进出口位置的移动而变化,装置内部压力分布的变化也十分复杂。上述循环泵的工作压力、工作流量、工作介质以及装置内部的压力分布均不断变化的不足之处,对于工作压力较低的装置影响不大,设备实现方面也比较简单。现有的年产万吨或千吨规模的大型工业装置由于采用粗颗粒的沸石分子筛或离子交换树脂,系统工作压力较低,所以往往采用闭环结构。
当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缩小到年产吨级的生产规模并应用到高附加值产品的对映体选择性分离特别是各种外消旋体拆分的领域,由于对映体理化性质十分接近,在手性选择性填料上吸附的选择性差异也不大,为了实现分离的高效性,一般必须采用细颗粒的填料,甚至采用更细的高效液相色谱填料,因此系统工作压力往往较高。在上述的高压色谱分离系统中,循环泵的工作压力、工作流量、工作介质以及装置内部的压力分布均不断变化的闭环结构将对装置的设备实现尤其是循环泵提出苛刻的要求,增加了装置运行的难度和操作控制的复杂性,闭环结构的不足之处就变得十分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多根相同的填充了吸附剂的色谱柱串联成为具有首端和尾端并定时移动的开环结构的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特别适用于色谱填料为细颗粒手性固定相并在较高工作压力下进行对映体选择性分离,尤其是外消旋体拆分的领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1)填充了吸附剂的第1、2、3、4色谱柱的进口端分别接有一端相连的第1、5开关式阀门,第2、6开关式阀门,第3、7开关式阀门,第4、8开关式阀门;2)第1、2、3、4开关式阀门的另一端相连后,经进样液进口管路接进样液泵;第5、6、7、8开关式阀门的另一端相连后,经洗脱液进口管路接洗脱液泵;3)第1、2、3、4色谱柱的出口端分别接有一端相连的第9、13、17、18开关式阀门,第10、14、19、20开关式阀门,第11、15、21、22开关式阀门,第12、16、23、24开关式阀门;4)第9、10、11、12开关式阀门的另一端相连后接萃取液出口管路;第13、14、15、16开关式阀门的另一端相连后接残余液出口管路;第17、19、21、23开关式阀门的另一端相连后接洗脱液出口管路;5)第18、20、22、24开关式阀门的另一端分别经第1、2、3、4止回阀分别接第2、3、4、1色谱柱的进口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它由多根相同的填充了吸附剂的色谱柱串联成为具有首端和尾端并定时移动的开环结构,只配备两台泵均以稳定的工作压力、工作流量、工作介质向装置分别输入洗脱液和进样液,装置内部的压力分布从开环结构的首端向尾端单调递减。在装置的输入管路和色谱柱连接管路上配备过滤器、止回阀、压力监测、恒温保持等构件,在装置萃取液、残余液和洗脱液的输出管路上配备在线检测出口溶液浓度和纯度的仪器并实现产品质量和操作参数的控制。装置设备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运行性能稳定可靠,使用范围广,特别适用于色谱填料为细颗粒手性固定相并在较高工作压力下进行对映体选择性分离,尤其是外消旋体拆分的领域。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给出本实用新型的细节。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图3是强吸附性组分与弱吸附性组分沿四带的浓度分布谱图;图4是萃取液出口溶液中强吸附性组分浓度与弱吸附性组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5是残余液出口溶液中弱吸附性组分浓度与强吸附性组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如图1所示,具有四带且每带均有一根色谱柱的开环结构的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包括1)填充了吸附剂的第1、2、3、4色谱柱的进口端分别接有一端相连的第1、5开关式阀门V1、V5,第2、6开关式阀门V2、V6,第3、7开关式阀门V3、V7,第4、8开关式阀门V4、V8;2)第1、2、3、4开关式阀门V1、V2、V3、V4的另一端相连后,经进样液进口管路14接进样液泵9,进样液泵9的入口与进样液槽7连接;第5、6、7、8开关式阀门V5、V6、V7、V8的另一端相连后,经洗脱液进口管路13接洗脱液泵8,洗脱液泵8的入口与洗脱液槽6的一端连接,洗脱液槽6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新鲜洗脱液槽5,另一路接第25开关式阀门V25;3)第1、2、3、4色谱柱的出口端分别接有一端相连的第9、13、17、18开关式阀门V9、V13、V17、V18,第10、14、19、20开关式阀门V10、V14、V19、V20,第11、15、21、22开关式阀门V11、V15、V21、V22,第12、16、23、24开关式阀门V12、V16、V23、V24;4)第9、10、11、12开关式阀门V9、V10、V11、V12的另一端相连后接萃取液出口管路17;第13、14、15、16开关式阀门V13、V14、V15、V16的另一端相连后接残余液出口管路18;第17、19、21、23开关式阀门V17、V19、V21、V23的另一端相连后接洗脱液出口管路19;5)第18、20、22、24开关式阀门V18、V20、V22、V24的另一端分别经第1、2、3、4止回阀Z1、Z2、Z3、Z4分别接第2、3、4、1色谱柱的进口端,在相邻色谱柱连接管路16上均安装止回阀可以有效防止流体在强制流动过程中发生返混和交叉污染现象。
开环结构的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还包括1)在萃取液出口管路17上,依次接有第1流量测量仪表B1、第1流量调节阀C1、第1紫外检测器D1、第1旋光仪E1后,分成两路,一路经第27开关式阀门V27接萃取液槽20,另一路经第28开关式阀门V28接回收液槽22;2)在残余液出口管路18上,依次接有第2流量测量仪表B2、第2流量调节阀C2、第2紫外检测器D2、第2旋光仪E2后,分成两路,一路经第29开关式阀门V29接残余液槽21,另一路经第30开关式阀门V30接回收液槽22;3)在洗脱液出口管19上,接有第3紫外检测器D3后,分成两路,一路经第25开关式阀门V25接洗脱液槽6,另一路经第26开关式阀门V26接回收液槽22。
在洗脱液进口管路13上依次接有过滤器10、恒温槽12;在进样液进口管路14上依次接有过滤器11、恒温槽12;在洗脱液进口管路与进样液进口管路上安装过滤器可以有效防止液体中夹带的固体颗粒杂质进入装置堵塞色谱柱。
在第1、2、3、4色谱柱的进口端分别接有第1、2、3、4压力传感器A1、A2、A3、A4;第1、2、3、4色谱柱均包有夹套15。
第17、18两个开关式阀门V17、V18,第19、20两个开关式阀门V19、V20,第21、22两个开关式阀门V21、V22,第23、24两个开关式阀门V23、V24分别为一个二位式三通阀。
四带中各带所含色谱柱数目为一根或多根,装置的色谱柱总数在4~36之间。
上述装置中所有在线检测信号包括温度、压力、流量、紫外检测器检测信号、旋光仪检测信号等,与所有控制信号包括流量调节阀、开关式阀门、泵、恒温槽等设备的控制信号,都通过信号电缆与计算机监控系统连接。计算机监控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几项功能1、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安装在每根色谱柱进口端的压力传感器A1、A2、A3、A4,在线监测装置内部的压力分布。当装置内部的压力分布出现异常时,表明装置出现堵塞或泄漏等故障,监控系统给出压力报警信号。当装置压力超高时,监控系统令装置所有泵停止工作,达到保护装置的目的。
2、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监控恒温槽12和色谱柱夹套15内流体介质的温度,保证装置在操作温度下恒温工作。
3、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串联在洗脱液出口管路19上的紫外检测器D3,在线检测洗脱液出口溶液中两个对映体浓度之和。在正常操作条件下,紫外检测器信号平坦,开第25开关式阀门V25同时关第26开关式阀门V26,洗脱液出口溶液接近纯洗脱液,可以与从新鲜洗脱液槽5补充的新鲜洗脱液混合后供给洗脱液泵8,实现洗脱液重复利用的目的。紫外检测器的任何显著变化都表明出现了问题,可能源于系统扰动(流量扰动、温度变化等等)或源于故障(色谱柱老化等等)或源于不理想的操作条件。在检查并解决问题的所需时间里,关第25开关式阀门V25同时开第26开关式阀门V26,使受到污染的洗脱液流入回收液槽22,而洗脱液进口全部采用新鲜洗脱液。该保护措施可以预防污染扩散到整个系统,特别有利于问题的迅速解决。
4、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同时串联在萃取液出口管路17上的紫外检测器D1与旋光仪E1,在线检测两个对映体浓度之和与两个对映体浓度之差,从而计算出萃取液中目标产物强吸附性对映体的浓度和纯度。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开第27开关式阀门V27同时关第28开关式阀门V28,将合格产品流入萃取液槽20。当目标产物强吸附性对映体的纯度低于指标时,关第27开关式阀门V27同时开第28开关式阀门V28,将不合格产品流入回收液槽22,从而确保在装置开车时或运行出现问题时不会令不合格产品污染萃取液槽中的合格产品。
5、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同时串联在残余液出口管路18上的紫外检测器D2与旋光仪E2,在线检测两个对映体浓度之和与两个对映体浓度之差,从而计算出残余液中目标产物弱吸附性对映体的浓度和纯度。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开第29开关式阀门V29同时关第30开关式阀门V30,将合格产品流入残余液槽21。当目标产物弱吸附性对映体的纯度低于指标时,关第29开关式阀门V29同时开第30开关式阀门V30,将不合格产品流入回收液槽22,从而确保在装置开车时或运行出现问题时不会令不合格产品污染残余液槽中的合格产品。
6、计算机监控系统控制整个装置物料进出口的流量。监控系统通过洗脱液泵8与进样液泵9分别控制洗脱液进口流量与进样液进口流量;通过流量测量仪表B1、B2与流量调节阀C1、C2构成的流量测控组合,采用PID控制策略控制阀门的开度来分别调节萃取液出口流量和残余液出口流量,其中流量测量仪表B1、B2选用科氏(Coriolis)质量流量计最为合适。而洗脱液出口流量则由装置物流进出的总物料平衡限定,无需控制其流量的构件。
7、计算机监控系统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沿着流体流动方向通过实施阀门切换将装置的所有五个物料进出口以一根色谱柱为单位移动,使所有色谱柱串联成为具有首端和尾端并定时移动的开环结构。对于如图1所示的由四根色谱柱构成的开环结构的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阀门切换的实施是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同时改变从第1到第24的所有24只开关式阀门的开与关的状态来实现的。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艺流程图,按照实施阀门切换的先后顺序有四种不同的工作状态,即图2(A)、图2(B)、图2(C)与图2(D),现分述如下图2(A)的工作状态对应于图1装置从第1到第24的所有24只开关式阀门中,只有第3、5、9、15、18、20、22、23开关式阀门V3、V5、V9、V15、V18、V20、V22、V23处于开状态,其他16只开关式阀门处于关状态。此时,装置的首端为第1色谱柱的进口端,装置的尾端为第4色谱柱的出口端。洗脱液由第1色谱柱的进口端进入装置,流经第1色谱柱后输出部分液体作为萃取液,剩下的液体流经第2色谱柱后与进样液汇合,汇合后的液体流经第3色谱柱后输出部分液体作为残余液,剩下的液体流经第4色谱柱后流出。
图2(B)的工作状态对应于图1装置从第1到第24的所有24只开关式阀门中,只有第4、6、10、16、17、20、22、24开关式阀门V4、V6、V10、V16、V17、V20、V22、V24处于开状态,其他16只开关式阀门处于关状态。此时,装置的首端为第2色谱柱的进口端,装置的尾端为第1色谱柱的出口端。洗脱液由第2色谱柱的进口端进入装置,流经第2色谱柱后输出部分液体作为萃取液,剩下的液体流经第3色谱柱后与进样液汇合,汇合后的液体流经第4色谱柱后输出部分液体作为残余液,剩下的液体流经第1色谱柱后流出。
图2(C)的工作状态对应于图1装置从第1到第24的所有24只开关式阀门中,只有第1、7、11、13、18、19、22、24开关式阀门V1、V7、V11、V13、V18、V19、V22、V24处于开状态,其他16只开关式阀门处于关状态。此时,装置的首端为第3色谱柱的进口端,装置的尾端为第2色谱柱的出口端。洗脱液由第3色谱柱的进口端进入装置,流经第3色谱柱后输出部分液体作为萃取液,剩下的液体流经第4色谱柱后与进样液汇合,汇合后的液体流经第1色谱柱后输出部分液体作为残余液,剩下的液体流经第2色谱柱后流出。
图2(D)的工作状态对应于图1装置从第1到第24的所有24只开关式阀门中,只有第2、8、12、14、18、20、21、24开关式阀门V2、V8、V12、V14、V18、V20、V21、V24处于开状态,其他16只开关式阀门处于关状态。此时,装置的首端为第4色谱柱的进口端,装置的尾端为第3色谱柱的出口端。洗脱液由第4色谱柱的进口端进入装置,流经第4色谱柱后输出部分液体作为萃取液,剩下的液体流经第1色谱柱后与进样液汇合,汇合后的液体流经第2色谱柱后输出部分液体作为残余液,剩下的液体流经第3色谱柱后流出。
在装置处于图2(D)的工作状态时,再一次实施阀门切换后,装置的工作状态就回到图2(A)的工作状态,实现了由四根色谱柱构成的开环结构的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的一个循环操作周期。
如图2所示,上述开环结构的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按照物料进出口位置划分为四带,同时各带均随物料进出口位置的移动而同步移动,各带所起的作用也不同,整个装置通过各带的协同工作完成分离操作过程I带位于洗脱液进口管路13与萃取液出口管路17之间,吸附了强吸附性组分的吸附剂从II带移入I带时,强吸附性组分被洗脱液进口管路13输入的新鲜洗脱液全部解吸出来,从萃取液出口管路17输出富集强吸附性组分的萃取液。
II带位于萃取液出口管路17与进样液进口管路14之间,从III带移入的吸附剂和刚输入的新鲜进样液接触,吸附剂移入II带后同时吸附强吸附性组分与弱吸附性组分。从I带流入II带的液体中富集的强吸附性组分慢慢将吸附在II带吸附剂上的弱吸附性组分置换出来,使从II带流入III带的液体含弱吸附性组分浓度较大,而含强吸附性组分较多的吸附剂则移入I带。
III带位于进样液进口管路14与残余液出口管路18之间,从IV带移入III带的吸附剂优先吸附进样液中的强吸附性组分和少量的弱吸附性组分,从残余液出口管路18输出富集弱吸附性组分的残余液。
IV带位于残余液出口管路18与洗脱液出口管路19之间,从I带移入IV带的解吸完全的吸附剂与从III带流入IV带的富集弱吸附性组分的液体接触,将液体中的弱吸附性组分完全吸附,使洗脱液出口输出的洗脱液中强弱两个组分的浓度均接近零,与从新鲜洗脱液槽5补充的洗脱液在洗脱液槽6混合后向I带输送,实现洗脱液重复利用的目的。
图3是强吸附性组分与弱吸附性组分沿四带的浓度分布谱图,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在I带的出口端即萃取液出口处只有强吸附性组分,强吸附性组分在I带逆流体流动方向逐步下降,在I带的进口端降为零,同时强吸附性组分在III带也应顺流体流动方向逐步下降,在III带的出口端降为零,否则会随着残余液流失,并降低残余液中弱吸附性组分的产品纯度。在IV带的进口端即残余液出口处只有弱吸附性组分,弱吸附性组分在IV带顺流体流动方向逐步下降,在IV带的出口端即洗脱液出口处弱吸附性组分浓度降为零,同时弱吸附性组分在II带也应逆流体流动方向逐步下降,在II带的进口端降为零,否则会随着萃取液流失,并降低萃取液中强吸附性组分的产品纯度。强吸附性组分的谱带越过III带向IV带延伸,或弱吸附性组分的谱带越过II带向I带延伸,都表明装置的操作不良,目的产物强吸附性组分或弱吸附性组分的回收率和纯度下降,严重时甚至完全不能分离。
图4是萃取液出口溶液中强吸附性组分浓度与弱吸附性组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两组分的浓度曲线均呈周期变化特性,在阀门切换时刻两组分的浓度均瞬间增大到最大值,然后渐渐减小,到下一个阀门切换时刻又瞬间增大。由于强吸附性组分浓度远大于弱吸附性组分浓度,所以萃取液富集了强吸附性组分。
图5是残余液出口溶液中弱吸附性组分浓度与强吸附性组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两组分的浓度曲线均呈周期变化特性,在阀门切换时刻两组分的浓度均瞬间降低到最小值,然后渐渐增大,到下一个阀门切换时刻又瞬间降低。由于弱吸附性组分浓度远大于强吸附性组分浓度,所以残余液富集了弱吸附性组分。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的这种实施例。举例来说1、开环结构的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并不仅限于上述四根色谱柱构成的装置,上述四带中每带也可以含一根以上的色谱柱,同时各带所含色谱柱数目也可以不等,所以色谱柱总数必定大于或等于4,但一般来说色谱柱总数不超过36,所以构成开环结构的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的色谱柱总数在4~36之间并且不必是4的倍数。对于色谱柱总数大于4的开环结构的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更多色谱柱、阀门和管路的连接关系可以由图1扩展得到,工作原理相同,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沿着流体流动方向通过实施阀门切换将装置的所有五个物料进出口以一根色谱柱为单位移动,某些情形下也能以多根色谱柱为单位移动,但作为移动单位的色谱柱数目不得大于四带中任何一带所含的色谱柱数目。
2、开环结构的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所使用的阀门并不仅限于开关式阀门,举例来说,第17、18开关式阀门,第19、20开关式阀门,第21、22开关式阀门,第23、24开关式阀门,上述四对阀门中,由于任意一对阀门中的两个开关式阀门的开关状态始终相反,所以上述四对阀门特别适合用等效的四个二位式三通阀替代;再举例来说,也可以通过开关式阀门、二位式三通阀、多通阀、旋转阀或是上述各类阀门组合的通断切换来实现物料进出口位置的移动。
3、萃取液和残余液并不仅限于分别采用流量测量仪表与流量调节阀构成的流量测控组合从装置中输出,也可分别采用泵从装置中输出。当然在装置较高的工作压力下,采用调节阀比泵更容易实现流量调节,因为此时泵在反压的不利条件下工作。
4、洗脱液槽6可以省略,新鲜洗脱液槽5的出口管路可以与第25开关式阀门V25的出口管路直接相连后接洗脱液泵8的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开环结构的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是拆分外消旋体原料药,生产单一对映体药物的色谱分离首选方法。本装置选用合适的手性固定相和洗脱液,就可以用来拆分诸如沙丁胺醇、氟西汀、氧氟沙星、萘普生、布洛芬、酮洛芬、磷霉素、甲砜霉素等外消旋体原料药。本装置还可用于光学材料、高级香精香料、农药杀虫剂等领域的对映体选择性分离。本装置的生产规模一般为年产数吨单一对映体。
权利要求1.开环结构的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其特征在于1)包括有四带,每带至少含1根色谱柱,填充了吸附剂的第1、2、3、4色谱柱[1]、[2]、[3]、[4]的进口端分别接有一端相连的第1、5开关式阀门[V1]、[V5],第2、6开关式阀门[V2]、[V6],第3、7开关式阀门[V3]、[V7],第4、8开关式阀门[V4]、[V8];2)第1、2、3、4开关式阀门[V1]、[V2]、[V3]、[V4]的另一端相连后,经进样液进口管路[14]接进样液泵[9];第5、6、7、8开关式阀门[V5]、[V6]、[V7]、[V8]的另一端相连后,经洗脱液进口管路[13]接洗脱液泵[8];3)第1、2、3、4色谱柱[1]、[2]、[3]、[4]的出口端分别接有一端相连的第9、13、17、18开关式阀门[V9]、[V13]、[V17]、[V18],第10、14、19、20开关式阀门[V10]、[V14]、[V19]、[V20],第11、15、21、22开关式阀门[V11]、[V15]、[V21]、[V22],第12、16、23、24开关式阀门[V12]、[V16]、[V23]、[V24];4)第9、10、11、12开关式阀门[V9]、[V10]、[V11]、[V12]的另一端相连后接萃取液出口管路[17];第13、14、15、16开关式阀门[V13]、[V14]、[V15]、[V16]的另一端相连后接残余液出口管路[18];第17、19、21、23开关式阀门[V17]、[V19]、[V21]、[V23]的另一端相连后接洗脱液出口管路[19];5)第18、20、22、24开关式阀门[V18]、[V20]、[V22]、[V24]的另一端分别经第1、2、3、4止回阀[Z1]、[Z2]、[Z3]、[Z4]分别接第2、3、4、1色谱柱[2]、[3]、[4]、[1]的进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环结构的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其特征在于1)在萃取液出口管路[17]上,依次接有第1流量测量仪表[B1]、第1流量调节阀[C1]第1紫外检测器[D1]、第1旋光仪[E1]后,分成两路,一路经第27开关式阀门[V27]接萃取液槽[20],另一路经第28开关式阀门[V28]接回收液槽[22];2)在残余液出口管路[18]上,依次接有第2流量测量仪表[B2]、第2流量调节阀[C2]、第2紫外检测器[D2]、第2旋光仪[E2]后,分成两路,一路经第29开关式阀门[V29]接残余液槽[21],另一路经第30开关式阀门[V30]接回收液槽[22];3)在洗脱液出口管路[19]上,接有第3紫外检测器[D3]后,分成两路,一路经第25开关式阀门[V25]接洗脱液槽[6],另一路经第26开关式阀门[V26]接回收液槽[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环结构的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洗脱液进口管路[13]上依次接有过滤器[10]、恒温槽[12];在进样液进口管路[14]上依次接有过滤器[11]、恒温槽[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环结构的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1、2、3、4色谱柱[1]、[2]、[3]、[4]的进口端分别接有第1、2、3、4压力传感器[A1]、[A2]、[A3]、[A4];第1、2、3、4色谱柱[1]、[2]、[3]、[4]均包有夹套[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环结构的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其特征在于第17、18两个开关式阀门[V17]、[V18],第19、20两个开关式阀门[V19]、[V20],第21、22两个开关式阀门[V21]、[V22],第23、24两个开关式阀门[V23]、[V24]分别为一个二位式三通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环结构的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其特征在于四带中各带所含色谱柱数目为一根或多根,装置的色谱柱总数在4~36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开环结构的模拟移动床色谱装置,是由多根相同的填充了吸附剂的色谱柱串联成为具有首端和尾端并定时移动的开环结构,只配备两台泵稳定地向装置输入洗脱液和进样液,压力分布从开环的首端向尾端单调递减。在装置的管路上配备过滤器、止回阀、压力监测、恒温保持等构件,在输出管路上配备检测出口溶液浓度和纯度的仪器进行控制。它特别适用于色谱填料为细颗粒手性固定相并在较高工作压力下进行对映体选择性分离,尤其是外消旋体拆分的领域。
文档编号B01D15/08GK2484564SQ01226160
公开日2002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6日
发明者卢建刚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