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锅炉烟气脱硫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829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火电锅炉烟气脱硫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电锅炉烟气脱硫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火电锅炉的烟气处理大多采用进口设备,其占地面积大,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维护难,例如,杭州半山电厂2×420t/h锅炉采用的是德国脱硫技术,其投资为4.9亿。而中国专利“烟气脱硫除尘装置”,专利号为ZL98230228.2,其脱硫除尘率虽然较高,并具有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但由于是单塔,对于处理大烟气量如30万m3/h的火电锅炉来说显然是不能胜任的。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烟气量处理,且脱硫除尘效率高的火电锅炉烟气脱硫除尘设备。
本实用新型仍包括ZL98230228.2所具有的用于脱硫除尘的主塔、将脱硫除尘后的气体导入引风机的附塔、待处理烟气的烟气进口,主塔和附塔在顶部连通,其特点是所述主塔至少具有二个,各主塔的进气口汇通于烟气进口。
为进一步提高烟气处理效果,最好使各主塔的进气口向烟气进口方向延伸,各形成一个除尘室,除尘室中安装有喷淋管及除尘棒。
为进一步减少占地面积,并减少材料成本及运行成本,附塔只有一个,其顶部与各主塔相连通,并且附塔与各主塔之间均共用隔板。
由于本实用新型至少采用二个主塔,使大烟气量被分流到各个主塔,由各主塔进行高效率脱硫除尘,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目的得以实现。
如果附塔只有一个,并且附塔与各主塔之间均共用隔板,会使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材料成本和运行成本都会降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的主剖视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方式仍具有ZL98230228.2的主塔1,及功能相同的附塔2和烟气进口3,从图2可以看出,主塔1采用了2个,均为圆柱体,并内切于外壳4,两主塔1的部分柱面与外壳4围成的空间形成附塔2,因而附塔2只有一个,附塔2与两个主塔1在顶部相连通。两个主塔1的进气口5均向烟气进口3延伸各形成一个除尘室6,并汇通于烟气进口3,各除尘室6内设有喷淋管7和除尘棒8。
烟气从烟气进口3被分流至各除尘室6,喷淋管7喷出的水不断对烟气喷淋,此时除尘棒8也处于湿状,当烟气流至除尘棒8时受阻,只能从诸除尘棒8的空隙中流过,期间大部分尘埃被洗落或被除尘棒8挡住而落下。经粗除尘的烟气,再切向进入主塔1下部的进气口5,依照ZL98230228.2公开的主塔1内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各主塔1进行脱硫除尘后进入附塔2,由附塔2的出气口9,经引风机送至烟囱到达空气中,此时排至空气中的气体已是达到环保要求的净化的纯气体。
对较大烟气量的处理,主塔1可设置更多些,以便使烟气处理后达到环保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火电锅炉烟气脱硫除尘设备包括用于脱硫除尘的主塔(1)、将脱硫除尘后的气体导入引风机的附塔(2)、待处理烟气的烟气进口(3)、主塔(1)和附塔(2)在顶部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塔(1)至少具有二个,各主塔(1)的进气口(5)汇通于烟气进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锅炉烟气脱硫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各主塔(1)的进气口(5)向烟气进口(3)方向延伸,各形成一个除尘室(6),除尘室(6)中安装有喷淋管(7)及除尘棒(8)。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火电锅炉烟气脱硫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附塔(2)只有一个,其顶部与各主塔(1)相连通,并且附塔(2)与各主塔(1)之间均共用隔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电锅炉烟气脱硫除尘设备,包括用于脱硫除尘的主塔、将脱硫除尘后的气体导入引风机的附塔、待处理烟气的烟气进口,主塔和附塔在顶部连通,其中主塔至少具有二个,各主塔的进气口汇通于烟气进口。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大烟气量的处理,尤其是对火电锅炉烟气的处理,其脱硫除尘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制造成本及运行成本均较低。
文档编号B01D47/06GK2608109SQ0322740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8日
发明者杨培灿 申请人:杨培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