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盘过滤机滤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06807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立盘过滤机滤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立盘过滤机滤板,涉及一种用于氢氧化铝生产过程种分过滤用的立盘过滤机滤盘的滤板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种分过滤是一道重要工序。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立盘过滤机正在逐步替代转鼓过滤机进行氢氧化铝种分过滤,发挥其过滤面积大、生产效率高等特点。在现有立盘过滤机应用过程中,一组20-30m2过滤圆盘(以下简称滤盘)由12块滤板组成,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显现出了很多弊端1)每块滤板重量高达25kg,更换滤布时装卸困难;2)每块滤板所套装的滤布面积大,在卸料时,所需要的反吹风压力或风量大,滤布在反吹风作用下形成弧状,滤布面积越大其坡度越小,滤饼卸落时残留量大;3)单个扇形板内腔较大,而中心轴连接套管处过流面积小,流速慢,反吹风时滤液回流量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使立盘过滤机有效降低更换滤板时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真空和反吹风的消耗量、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滤布上滤饼残留量、提高设备台时产能的一种立盘过滤机滤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立盘过滤机滤板,包括常规轴套、滤板固定销轴、钢板包边、定位销轴,钢板包边把整个扇片包裹成一体,轴套、销轴分别与钢板包边焊接起来,定位销轴与轴套也通过焊接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滤板的扇形滤板扇片的过滤面积与立滤盘机单个滤盘过滤面等分12-60份面积相同,每块滤板顶端两边夹角α为6°-30°;单块滤板上、下对称的滤面为斜面夹角β为0.5°-10°,每两个滤板对应中空轴一个滤液通道,每一滤板通过小头的接头与中空轴采用插入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滤盘过滤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滤板结构,使滤板平面成一定夹角,增加滤板数量,减轻滤板重量,可以达到的目的有1)降低更换滤板时工人的劳动强度;2)减少真空和反吹风的消耗量,降低生产成本;3)降低滤布上滤饼残留量,提高设备台时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盘过滤机滤板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盘过滤机滤板结构示意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立盘过滤机滤板,包括常规轴套1、滤板固定销轴5、钢板包边4、定位销轴3,钢板包边把整个扇片包裹成一体,轴套、销轴分别与钢板包边焊接起来,定位销轴与轴套也通过焊接成一体;其滤板的扇形滤板扇片2的过滤面积与立滤盘机单个滤盘过滤面等分12-60份面积相同,即滤盘由12-60块滤板组成,每块滤板顶端两边夹角α为6°-30°;单块滤板上、下对称的滤面为斜面夹角β为0.5°-10°,每两个滤板对应中空轴一个滤液通道,每一滤板通过小头的接头与中空轴采用插入方式连接。
实施例将过滤面积为20m2的滤盘均分成28块滤板,每块滤板夹角为12.8°,每两个滤板对应中空轴一个滤液通道,使中空轴均分为14个滤液通道,每一滤板通过小头的接头与中空轴采用插入方式连接,滤板小头的接头部位为流线形设计,通过滤板内腔所充滤液及流量按流体力学确定喉管直径。单块滤板重量14kg,更换滤布时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单块扇形板表面积减少,卸料时,所消耗的反吹风量相应减少,反吹风形成的弧状坡度相对大面积滤布大,滤饼卸落时相对残留量小,滤饼吹脱率提高5%左右;滤液回流量较小,滤饼附液量同比降低10%左右;设备台时产能提高10%左右;滤布寿命得以延长。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不作为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定,其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立盘过滤机滤板,包括常规轴套、滤板固定销轴、钢板包边、定位销轴,钢板包边把整个扇片包裹成一体,轴套、销轴分别与钢板包边焊接起来,定位销轴与轴套也通过焊接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滤板的扇形滤板扇片的过滤面积与立滤盘机单个滤盘过滤面等分12-60份面积相同,每块滤板顶端两边夹角α为6°-30°;单块滤板上、下对称的滤面为斜面夹角β为0.5°-10°,每两个滤板对应中空轴一个滤液通道,每一滤板通过小头的接头与中空轴采用插入方式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立盘过滤机滤板,涉及一种用于氢氧化铝生产过程种分过滤用的立盘过滤机滤盘的滤板结构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滤板的扇形滤板扇片的过滤面积与立滤盘机单个滤盘过滤面等分12-60份面积相同,每块滤板顶端两边夹角α为6°-30°;单块滤板上、下对称的滤面为斜面夹角β为0.5°-10°,每两个滤板对应中空轴一个滤液通道,每一滤板通过小头的接头与中空轴采用插入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滤盘过滤面积不变,而滤板面成一定夹角,增加了滤板数量,减轻滤板重量,降低了更换滤板时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真空和反吹风的消耗量,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滤布上滤饼残留量,提高设备台时产能。
文档编号B01D33/23GK2708984SQ200420066409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8日
发明者吕子剑, 施建明, 陈三元, 付通顺, 沈金波, 杨新明, 林勇军, 任晓亮, 应明, 王绍东, 黄昕明, 罗梅 申请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