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液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8259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染液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染液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染色机的相关染液循环系统结构,有如图1、2所示,主要是在一主染缸5内设有喷嘴41及相关驱动结构,该喷嘴51二侧设有进气口52,可供导引一鼓风机55产生的气流,从而带动一布匹54于所述主染缸5内形成一循环流动,而所述主染缸5外底侧设有多个脚架53,可将所述主染缸5垫高,以利于主染缸5内的染液向下流动至一染液储存槽6存置,所述染液储存槽6内的染液经一热交换器7而加热或降温,以保持适当温度,且染液储存槽6内的染液由一机械泵打到前述进气口52旁侧,使染液能与气流混合而充份雾化,以利于渗入布匹54的纤维内,而由主染缸5流出的多余染液则可收集于一染液回收筒8供备用。
由于在染布过程中,布匹54的棉絮或布屑会随染液流动,而有阻塞喷嘴51或相关管路的可能,因此传统的解决方式大多会在染液储存槽6内或其它部位设置过滤网,使能过滤该棉絮或布屑,以避免阻塞喷嘴51或相关管路的情形发生;然而,过滤网也必须时常加以清洗处理,才能除去附着于表面的棉絮或布屑,防止该过滤网受棉絮或布屑阻塞而影响染液的流通,因为经常更换、清理过滤网的作业烦琐,影响工作效率甚巨,应有加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传统的染色机染液循环过滤结构有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染液过滤装置,可自动清除附着于过滤装置上的棉絮、布屑,有效避免阻塞而畅通染液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染液过滤装置,可利用支撑主染缸的中空脚架内部空间作为染液储存筒,除可有效增进空间利用效率外,因为染液储存筒具有随脚架向上延伸的直立特性,其较小的底面积可减少染液的堆积、避免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染液过滤装置,可利用一回流管导出热交换器内的染液,使通过驱动环周缘预设的涡轮叶片,从而带动刮板转动,完全不需要再另外提供外部的能源,可有效降低使用成本且符合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染液储存筒、圆锥斗、驱动环及枢转刮除装置,其中所述染液储存筒中段以多个支杆结合一上支座,于所述上支座中央设有一轴孔,所述染液储存筒周缘于所述上支座下方设有一染液导入管连通于主染缸底侧,所述染液储存筒的底侧周缘则设有多个染液流出口,所述圆锥斗设于所述染液储存筒的染液导入管下方与多个染液流出口的上方之间,其表面平均布设有多个渗孔,所述圆锥斗中央低凹部位设有一周缘镂空的下支座,于所述下支座下方并以一排放管连通至所述染液储存筒外侧,所述枢转刮除装置是以一驱动轴贯穿该上支座的轴孔并枢设在下支座,于所述驱动轴周缘向外且向下斜伸有多个支架,并于各支架的延伸端部枢接一刮板,利用所述驱动轴本身的重量使刮板紧贴于圆锥斗顶侧内面,所述驱动环是结合在驱动轴的顶侧,且所述驱动环周缘设有多个涡轮叶片,藉热交换器的循环染液通过所述驱动环的涡轮叶片而可带动该驱动轴,以连动刮板清除过滤染液后而附着在圆锥斗上的棉絮、布屑,并使棉絮、布屑由排放管排出染液储存筒外。
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参照下列依附图所作之说明即可得到完全的了解。


图1是传统染色机的相关染液循环系统结构图。
图2是图1所示传统染色机结构的旁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染液过滤装置的整体组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染液过滤装置的构造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染液过滤装置与主染缸的整体组合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染液过滤装置的热交换器的回流管与驱动环的相关位置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染液过滤装置的排放管与相关棉絮、布屑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是传统染色机的相关染液循环系统结构,其主要构成以及缺点,已如前所述,此处不再重复叙述。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组合示意图,同时参照图4的构造分解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染液储存筒1、圆锥斗2、驱动环3及枢转刮除装置4;其中染液储存筒1呈直立状设置在主染缸5的至少一脚架内,可有效增加空间利用效率,所述染液储存筒1中段以多个呈放射状排列的支杆122结合一上支座12,于上支座12中央设有一轴孔121,且在上支座12的下方设有一染液导入管16连通在主染缸5的底侧,且所述染液储存筒1与主染缸5底侧适当处设有一通孔56,并且在所述染液储存筒1底侧周缘分别设有一加热抽取口13、一喷嘴抽取口14及一染液出口15,且所述染液储存筒1周缘另设有一个以维修孔盖17盖合的维修孔,所述圆锥斗2设在染液储存筒1的染液导入管16下方,其表面平均布设有多个渗孔21,且中央低凹部位设有一中央具有轴孔231的下支座23,下支座23周缘并设有多个镂空部镂空部232,而且下支座23下方并以一排放管22连通至染液储存筒1外侧,而驱动轴41顶端是呈现向上贯穿前述上支座12的轴孔121,驱动轴41底端则以一较细的下凸部411穿套在下支座23的轴孔231内,利用前述驱动轴41本身的重量,可压迫各刮板43紧贴在圆锥斗2顶侧内面,增加刮除功效,且驱动环3以多个支架31结合固定在前述驱动轴41的顶端,其周缘设有多个涡轮叶片32,且以一轴套33套合在驱动轴41与轴孔121之间。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主染缸的整体组合剖面图,同时参照图6热交换器的回流管与驱动环的相关位置示意图、及图7排放管与相关棉絮、布屑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前述热交换器7是以一回流管71延伸至该3旁侧,并以一斜削开口711对向该涡轮叶片32;而于排放管22的外端部则以一气压阀91衔接一暂存管9的一端,于暂存管9的中段设有一清洗入水口93,且在暂存管9的另端设有一个气压阀92。
当主染缸5内含棉絮、布屑的染液由染液导入管16流入前述染液储存筒1内、并落于圆锥斗2上,该染液即由渗孔21向下渗透而落于染液储存筒1底部,使棉絮、布屑等杂质附着于圆锥斗2的渗孔21周缘表面,而储存在染液储存筒1底部清洁、干净的染液,则由加热抽取口13、喷嘴抽取口14或染液出口15(在更换染液或清洗时)向外流出,而形成各种不同的染液循环;同时,藉由热交换器7内循环的染液通过所述驱动环3的涡轮叶片32而带动该驱动轴41转动,并连动各刮板43清除附着在圆锥斗2上的棉絮、布屑,并使棉絮、布屑落入排放管22;又、当前述气压阀91开启、而气压阀92关闭时,前述排放管22内的棉絮、布屑可排入并暂存于前述暂存管9内,然后可关闭气压阀91并且开启气压阀92,并由清洗入水口93导入水流,可将该暂存在暂存管9内的棉絮、布屑向外冲出,从而体现清理棉絮、布屑的功效。
由上所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染液过滤装置具有不耗费过多不需要浪费的水资源、且减少染液使用过多的污染,而且可快速自动清除染液中的棉絮、布屑,有效避免染液过滤筒阻塞,使染液循环畅通的技术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染液过滤装置,包括染液储存筒、圆锥斗、驱动环及枢转刮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液储存筒中段以多个支杆结合一上支座,在所述上支座中央设有一轴孔,所述染液储存筒周缘的上支座下方设有一染液导入管连通在主染缸的底侧,所述染液储存筒的底侧周缘则设有多个染液流出口,圆锥斗设在所述染液储存筒的染液导入管下方及多个染液流出口的上方之间,且表面平均布设有多个渗孔,而所述圆锥斗中央低凹部位设有一周缘镂空的下支座,于所述下支座下方并以一排放管连通至所述染液储存筒的外侧,所述枢转刮除装置是以一驱动轴贯穿所述上支座的轴孔并枢设于下支座,于所述驱动轴周缘向外且向下斜伸多个支架,且在各支架的延伸端部枢接一刮板紧贴于圆锥斗顶侧内面,所述驱动环是结合在驱动轴的顶侧,且在所述驱动环周缘设有多个涡轮叶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液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液储存筒呈直立状设置在主染缸的脚架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染液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转刮除装置的驱动轴与上支座的轴孔之间设有一轴套。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染液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的外端部以一开关衔接在一暂存管的一端,于所述暂存管的中段设有一清洗入水口,并于暂存管的另一端设有一开关。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染液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的外端部以一开关衔接在一暂存管的一端,于所述暂存管的中段设有一清洗入水口,并于暂存管的另一端设有一开关。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染液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液储存筒周缘还设有一个以维修孔盖覆盖的维修孔。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染液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液储存筒周缘还设有一个以维修孔盖覆盖的维修孔。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染液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液储存筒周缘还设有一个以维修孔盖覆盖的维修孔。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染液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染液储存筒周缘还设有一个以维修孔盖覆盖的维修孔。
专利摘要一种染液过滤装置,主要是在主染缸的脚架内设一染液储存筒,其内部中段利用多个支杆结合一上支座,于上支座中央设有一轴孔,可供穿设一枢转刮除装置的驱动轴,且驱动轴顶侧结合一周缘设有多个涡轮叶片的驱动环,上支座下方设有一圆锥斗可承接由主染缸内导入的染液,圆锥斗表面均设有多个渗孔,而且在圆锥斗中央低凹部位设有一周缘镂空的下支座,可供枢套驱动轴的底端,在下支座的下方并以一排放管连通至染液储存筒外侧,另外在驱动轴中段周缘向外且向下斜伸多个支架,各支架外端分别枢接一刮板。此装置可自动清除附着于过滤装置上的棉絮、布屑,有效避免阻塞而畅通染液循环。
文档编号B01D35/02GK2787286SQ20052003963
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7日
发明者刘信均 申请人:刘信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