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油田防砂又可用于污水过滤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048208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用于油田防砂又可用于污水过滤装置的制造方法
一种可用于油田防砂又可用于污水过滤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油田防砂又可用于污水过滤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目前油井防砂普遍采用机械防砂和化学防砂。其 中机械防砂可细分为两类(l)仅下入防砂用的滤砂管柱,如绕丝筛 管、割缝管、金属棉滤砂管、陶瓷滤砂管等。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施 工成本低,缺点是过滤简单,有效期短,只宜用于中、粗砂岩地层(d 50>0.1mm) (2)在下入滤砂管后(或绕丝管等其它滤管)再用高渗透砾
石充填于筛管和井筒之间的油井环空,并部分挤入地层,形成多级过 滤屏障,阻止地层砂运移。这种方法施工挡砂强度高,适应性强,可 用于细、中、粗砂岩防砂。缺点是施工复杂、成本高,油流阻力增 加,防砂后油井产能下降。此方法不宜用于粉砂岩及粉细砂岩防砂。 二、油田在开发后,随着地层能量的衰减,油田产量下降,为了保持 油田产量,需要对地层进行注水,目前回注的有清水和污水两种,而 污水回注量巨大,其原因是油田釆出液经油水分离后的大量污水为了 保护环境及保持地层能量而回注。为了防止污水回注引起粘土膨胀, 伤害油气层,降低渗透率,回注前经过严格的水处理工艺,注水水质 标准符合SY/T5329 _ 94,其中的悬浮固体含量、悬浮物颗粒直径中 值、含油量三项指标难以达标,目前对悬浮物处理的方法是各种过滤 装置,如重力沉降+过滤、絮凝、金属膜过滤、精细过滤等方法,经 联合站处理的污水可以达到C3或B2标准,污水再经过泵站加压输送至 配水间后分配到个单井,经过此段管线时水质受到了二次污染,到达 注水井时水质严重超标,.主要为悬浮固体含量、悬浮物颗粒直径中 值、含油量不达标。其后果是注水压力升高,水井增注成本升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油田防砂又可用于污水过滤装置 的制造方法。针对粉砂岩及粉细砂岩防砂时,保证油气层有较大的渗 透率,同时挡砂精度高,对地层砂粒度适应性广,可适用于粉细砂岩 及中、粗砂岩地层防砂。使用该技术可以确保防砂精度在0.05ram。针 对污水回注时的悬浮固体含量、悬浮物颗粒直径中值在井口不达标情 况,使用该技术可以确保回注污水的悬浮固体含量达到Ai标准( 〈1. Omg/L)、悬浮物颗粒直径中值达到Al标准(〈1.0^ji)。
本发明采用如下原理实现的针对防砂工艺的局^性,本发明是 提供一种方法将金属烧结微孔技术用于防砂,其原理为金属烧结
微孔技术的微孔直径最小可以控制在d)0.3Mm,利用多级微孔组合,可 以实现粉细砂岩及中、粗砂岩地层防砂。其防砂有效期大大延长。针 对污水回注时的悬浮固体含量、悬浮物颗粒直径中值在井口不达标情 况,利用金属烧结微孔技术的多级组合,可使悬浮固体含量、悬浮物 颗粒直径中值达到Ai标准。
由于釆用上述方案,可使本发明达到如下效果该技术方法对陆 地防砂特别对海上防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防砂周期至少延长2 倍以上。且能够有效的防治粉细砂岩。用于回注污水的处理时从联 合站—泵站一配水间—单井,逐渐使用该技术。从而避免了从上一级 至下一级的二次污染,有效的保证了水质;根据水质情况,也可装在 任何一级过滤站,单独使用。使用该技术,悬浮固体含量及悬浮物颗 粒直径中值达到Ai标准。
具体实施方案该技术实施简单,主要由内外几层组成由内依 次向外为内层为带孔油管、超细金属烧结微孔网板、中细金属膜、 外部滤网、外层保护孔管。其网、膜、管的使用直径应根据实际情况 而定。形成产品后,既可以防砂又可以处理污水。
权利要求
1、一种可用于油田防砂又可用于污水过滤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金属烧结微孔技术的微孔直径最小可以控制在φ0.3μm,利用多级微孔组合,可以实现粉细砂岩及中、粗砂岩地层防砂。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可用于油田防砂又可用于污水过滤 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由内外几层组成由内依次向外 为内层为带孔油管、超细金属烧结微孔网板、中细金属膜、外部滤 网、外层保护孔管。
全文摘要
一种可用于油田防砂又可用于污水过滤装置的制造方法。采用针对防砂工艺的局限性,将金属烧结微孔技术用于防砂,其原理为金属烧结微孔技术的微孔直径最小可以控制在φ0.3μm,利用多级微孔组合,可以实现粉细砂岩及中、粗砂岩地层防砂。有益效果其防砂周期至少延长2倍以上。且能够有效的防治粉细砂岩。用于回注污水的处理时从联合站→泵站→配水间→单井,逐渐使用该技术。从而避免了从上一级至下一级的二次污染,有效的保证了水质;根据水质情况,也可装在任何一级过滤站,单独使用。使用该技术,悬浮固体含量及悬浮物颗粒直径中值达到A<sub>1</sub>标准。
文档编号B01D29/33GK101156999SQ20071014397
公开日2008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17日
发明者封卫强, 王云亭, 袁新平 申请人:袁新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