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26365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搅拌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搅拌混合器。
技术背景现有的在充气食品(如蛋糕、糖果、奶油、巧克力等)、充气乳胶(如 人造革、泡沫涂布)等工业产品生产过程中将气体、小粒状固体(如粉未) 和液态物料充分搅拌均匀,甚至要求在恒定温度的情况下,连续地对气体 和物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达到将多种两种或以上的气体、小粒状况固体 均匀分散到液态物料中的搅拌器,是由搅拌桶体、设置在搅拌桶体两端的 端盖、设置在桶体内的搅拌转轴带动的搅拌排齿、设置在桶体内侧壁上的 排齿构成。工作时,通过相互错开的搅拌转轴上的排齿及桶体内侧壁上的 排齿的作用,将通入到桶体内的气体和物料充分搅拌混合均匀。此种搅拌 器,由于所搅拌的物料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粘性(如糖浆),需要对搅拌器 进行清洁、维修时,在搅拌器内残留物料的黏结作用下,往往很难将搅拌 器拆卸开来。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连续进行搅拌混合,同时, 搅拌混合效果很理想的、拆卸方便的搅拌混合器。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带有物料进出口的外壳、搅拌转轴, 外壳由桶体、设置在桶体端的端盖构成,在桶体内壁均匀布设有一排排纵向、横向均排列整齐的齿,每列齿的齿的宽度是相同的,搅拌转轴上与桶 体内壁上的排齿错开处也设有排齿,桶体内壁和桶体内壁上的排齿一起是 整体制造出来的,搅拌转轴和设置在搅拌转轴上的排齿一起也是整体制造 出来的,其特别之处在于桶体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桶体单元拼接而成,相 邻两桶体单元的拼接处设置有密封垫。由于桶体采用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 桶体单元拼接而成,因此,拆卸起来就很容易,方便了对搅拌器进行清洁、 维修。在排齿与外壳相连上的同一位置上有一环状突起,外壳上靠近物料进 口那一侧设置有轴孔,搅拌转轴的传动轴通过轴承设置在轴孔内,在轴承 与外壳内的搅拌混合仓间的轴孔内的搅拌转轴的传动轴设置有一对或一 对以上的机械密封(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更改不同的密封),在每对 机械密封间的轴孔侧壁上设置有导水孔。工作时,需要搅拌的物料从物料 进口进入搅拌混合腔内,在外壳内壁的排齿及搅拌转轴的排齿相对作用下 被充搅拌混合,搅拌混合均匀的物料从排齿另一边的外壳上的出口排出。 由于物料从进口进入到出口排出,必须要经过排齿,排齿在转动产生相对 窄小空间对穿过各种物料产生反复的强力拉薄和剪切达到充分搅拌混合 效果;在轴承与外壳内的搅拌混合仓间的轴孔内的搅拌转轴的传动轴上设 置有一对或一对以上的机械密封,因此,既可以连续地对物料进行充分搅 拌混合,同时,又能防止物料进入轴承及轴承上的异物进入搅拌混合腔内。为了防止物料从外壳内壁的排齿与转轴间的间隙和转轴外壁的排齿 间直接流动或者物料从转轴外壁的排齿与外壳间的间隙和外壳内壁的排 齿间直接流动,导致这些物料不能受到排齿的充分搅拌,外壳内壁的排齿间、转轴外壁的排齿间设置有凸台。工作时,物料受凸台的阻挡而进入排 齿的作用范围,使物料能得到充分的搅拌。这里,在外壳上设置有可通入保温媒介的夹层,夹层上设置有保温媒 介进出口。采用可通入保温媒介的夹层,可有效地,精确地控制搅拌混合 的工艺温度,以保证搅拌混合的质量。在设置有排齿的搅拌转轴内设置有可通入保温媒介的夹层,搅拌转轴 的传动轴是一空心的轴,轴的孔内设置有直通搅拌转轴夹层的管,搅拌转 轴的传动轴位于搅拌转轴内的部分设置有与夹层相连通的孔。这样,管将 保温媒介导入夹层内,夹层内的保温媒介通过孔、传动轴的孔流出,从而 形成保温媒介的循环。这里,为了顺利地将保温媒介从夹层内引出,在传动轴的位于一对机 械密封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直达传动轴孔的穿孔,相应的在轴孔上设置有 保温媒介出口。这样,保温媒介从传动轴孔出来后通过轴孔上保温媒介出 口排出,同时,保温媒介(一般是水)对机械密封进行润滑。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既能连续进行搅拌混合,同时,搅 拌混合效果很理想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排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的桶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物料进出口 4、 5的外壳1、搅拌转轴2,外壳由桶体la、设置在桶体la端的端盖lb构成,在 桶体la内壁均匀布设有一排排纵向、横向均排列整齐的齿3,每列齿3 的齿的宽度是相同的,搅拌转轴2上与桶体la内壁上的排齿3错开处也 设有排齿6,桶体la内壁和桶体la内壁上的排齿3 —起是整体制造出来 的,搅拌转轴2和设置在搅拌转轴2上的排齿6 —起也是整体制造出来的, 其特别之处在于桶体la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桶体单元lal通过螺栓、螺 母拼接而成,相邻两桶体单元lal的拼接处设置有密封垫la2。外壳1上靠近物料进口 4那一侧端盖lb上设置有轴孔7,搅拌转轴2 的传动轴8通过轴承9设置在轴孔7内,在轴承9与外壳1内的搅拌混合 仓la间的轴孔7内的搅拌转轴2的传动轴8设置有一对或一对以上的机 械密封10,在每对机械密封10间的轴孔7侧壁上设置有导水孔11。如图 4所示,桶体单元lal内壁及搅拌转轴2上与桶体单元lal内壁上的排齿 3错开处的排齿6是圆环排列的齿。在桶体单元lal上设置有可通入保温 媒介的夹层12,夹层12上设置有保温媒介进出口 12a、 12b,相邻桶体单 元lal的夹层12通过管12c连通起来。如图5所示,外壳1内壁的排齿3 间、转轴8外壁的排齿6间设置有凸台21。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设置有排 齿6的搅拌转轴2内设置有可通入保温媒介的夹层13,搅拌转轴2的传动轴8是一空心的轴,轴的孔8a内设置有直通轴的孔8a端面出口 8b以及 搅拌转轴2夹层13保温媒介进口 13a的管14,夹层13保温媒介出口 13a 通过传动轴8的保温媒介进口 15与传动轴8的孔8a相连通。在传动轴8 的位于一对机械密封10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直达传动轴孔8a的穿孔16, 相应的在轴孔7上设置有保温媒介出口 17。端盖lb、桶体la的对接处的 外侧设置有截面为梯形的环形凸起卡箍接头ld,对应环形凸起卡箍接头 ld设置有截面为梯形的环形固定凹槽的卡箍18,端盖lb、桶体la的对接 面上设置有密封圈19。采用梯形的环形凸起卡箍接头ld及梯形的环形固 定凹槽的卡箍18可方便外壳1及带有排齿的搅拌转轴2的安装、使用。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外壳1的两端端盖lb、 桶体la的对接处的外侧设置有截面为梯形的环形凸起卡箍接头ld,对应 环形凸起ld设置有截面为梯形的环形固定凹槽的卡箍18,端盖lb、桶体 la的卡箍接头对接面上设置有密封圈19。在搅拌转轴2夹层13的保温媒 介进口 13a处设置有挡板20。挡板20的作用是使从保温媒介进口 13a出 来的保温媒介在挡板20的的导向作用下导向夹层13外侧壁,使靠近外侧 壁的排齿的温度容易控制。
权利要求1、一种搅拌混合器,包括带有物料进出口的外壳、搅拌转轴,外壳由桶体、设置在桶体端的端盖构成,在桶体内壁均匀布设有一排排纵向、横向均排列整齐的齿,每列齿的齿的宽度是相同的,搅拌转轴上与桶体内壁上的排齿错开处也设有排齿,桶体内壁和桶体内壁上的排齿一起是整体制造出来的,搅拌转轴和设置在搅拌转轴上的排齿一起也是整体制造出来的,其特征在于桶体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桶体单元拼接而成,相邻两桶体单元的拼接处设置有密封垫。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外壳上靠近物料 进口那一侧端盖设置有轴孔,搅拌转轴的传动轴通过轴承设置在轴孔内, 在轴承与外壳内的搅拌混合仓间的轴孔内的搅拌转轴的传动轴设置有一 对或一对以上的机械密封,在每对机械密封间的轴孔侧壁上设置有导水 孔。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拌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在外壳和转轴上 分别用于搅拌混合的有圆环排列的齿。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搅拌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外壳内壁的排齿间、转轴外壁的排齿间设置有凸台。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搅拌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桶体 单元设置有可通入保温媒介的夹层,夹层上设置有保温媒介进出口,相邻 桶体单元的夹层通过管连通起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搅拌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在设置有排齿的搅拌转轴内设置有可通入保温媒介的夹层,搅拌转轴的传动轴是一空心的 轴,轴的孔内设置有直通轴的孔端面出口以及搅拌转轴夹层保温媒介进口 的管,夹层保温媒介出口通过传动轴的保温媒介进口与传动轴的孔相连 通。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在传动轴的位于 一对机械密封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直达传动轴孔的穿孔,相应的在轴孔上 设置有保温媒介出口。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或7所述的搅拌混合器,其特征在 于构成外壳的桶体、端盖的对接处的外侧设置有截面为梯形的环形凸起卡 箍接头,对应环形凸起设置有截面为梯形的环形固定凹槽的卡箍,桶体、 端盖的卡箍接头对接面上设置有密封圈。
专利摘要一种搅拌混合器,包括带有物料进出口的外壳、搅拌转轴,外壳由桶体、设置在桶体端的端盖构成,在桶体内壁均匀布设有一排排纵向、横向均排列整齐的齿,每列齿的宽度是相同的,搅拌转轴上与桶体内壁上的排齿错开处也设有排齿,桶体内壁和桶体内壁上的排齿一起是整体制造出来的,搅拌转轴和设置在搅拌转轴上的排齿一起也是整体制造出来的,其特征在于桶体由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桶体单元拼接而成,相邻两桶体单元的拼接处设置有密封垫。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既能连续进行搅拌混合,同时,搅拌混合效果很理想的优点。
文档编号B01F7/02GK201094907SQ20072012512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7日
发明者黎泽荣 申请人:黎泽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