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射流式油雾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72463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旋转射流式油雾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雾回收处理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射流式油雾处理器。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在金属加工行业,由于金属切削或者变形加 工会产生很高的热量,为了保证加工工件或模具的精度,必须对加工工件或模具进行冷 却,而用以润滑或冷却的油性液体浇在长时间高速运转的温度较高的金属工件上吸收热 量的同时极易汽化,从而产生大量的油雾,这些油雾废气中含有丙稀酸、多氯联苯等有 毒害的物质和异味,油雾废气漂浮在大气中不仅重度污染了生产环境也极大的危害了操 作者的健康。另一方面,为保证加工工件或模具的精度,因润滑或冷却需要将耗费大量 的油性液体。因此,控制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对室内外空气环境的影响和破 坏,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油雾废气的处理普遍采用单体离心式风机将油雾废气抽出到生产环境外, 这种处理方法虽然有效避免了油雾废气对生产环境的污染也保证了操作者的健康,但同 时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给更多的人们带来了健康危害,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油雾废气 的污染问题,此外,利用风机处理油雾效率低下,无回收净化装置,且因其内置电机, 在处理高温油雾时存在很大的火灾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油性液体对工件和模具进行润滑 或冷却时,能够有效防止油雾污染,且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旋转射流式油雾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旋转射流式油雾处理器, 包括吸雾箱和油雾处理箱,所述的吸雾箱和所述的油雾处理箱通过排雾管相连通,所述 的吸雾箱上设置有进雾口和出雾口,所述的进雾口与外部设备的油雾出口相通,所述的 出雾口与所述的排雾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吸雾箱内环绕所述的出雾口的中心垂线均匀 设置有至少两根与所述的中心垂线平行的送风立管和至少两块与所述的中心垂线平行 的圆弧挡板,所述的圆弧挡板的块数与所述的送风立管的根数相等,各块圆弧挡板的两端与相邻的两根送风立管之间的间隔为18 22度,所述的送风立管的入气口与外部空 压机上的输气管路连接,所述的送风立管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喷嘴,各个所述的送风立 管上的所述的喷嘴的出口按同一旋转方向设置,所述的吸雾箱上环绕所述的出雾口的中 心垂线均匀设置有至少两排大气连接孔,各排大气连接孔的空间位置位于圆弧挡板的第 一端和与所述的圆弧挡板相应的送风立管的空间位置之间,所述的大气连接孔的排数与 所述的送风立管的根数相等,所述的油雾处理箱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的进气口与所述 的排雾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油雾处理箱的侧面设置有出气口,所述的出气口的位置 低于所述的进气口的位置,所述的出气口上连接有用于排出洁净空气的排气管,所述的 油雾处理箱的底部设置有回油口,所述的回油口上连接有回油管,所述的回油管与外部 设备的油箱连接,所述的油雾处理箱内设置有至少一层亲油性滤网,所述的亲油性滤网 的位置低于所述的进气口的位置并高于所述的出气口的位置。
各块圆弧挡板的两端与相邻的两根送风立管之间的间隔为20度。 所述的吸雾箱内环绕所述的出雾口的中心垂线均匀设置有五根与所述的中心垂线 平行的送风立管。
所述的油雾处理箱内设置有三层亲油性滤网,三层亲油性滤网的位置均低于所述的 进气口的位置并高于所述的出气口的位置。
所述的亲油性滤网的材料为多孔性材料或纤维性材料。
所述的油雾处理箱内还设置有纤维过滤板,所述的纤维过滤板的位置低于所述的亲 油性滤网的位置并高于所述的出气口的位置。
所述的出气口的前端设置有滤油网,所述的滤油网靠近所述的出气口 。 所述的排气管中设置有消声器。
所述的吸雾箱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一内胆,所述的第一外壳和所述的第一内胆之间填 充有第一隔音保温材料。
所述的油雾处理箱包括第二外壳和第二内胆,所述的第二外壳和所述的第二内胆之 间填充有第二隔音保温材料,所述的第二内胆的外表面设置有冷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送风立管的入气口吸入压缩空气,并 由喷嘴喷出气射流在吸雾箱内形成旋转气流而产生中间负压通过进雾口吸收油雾,油雾 通过排雾管进入油雾处理箱,亲油性滤网对油雾进行过滤处理,处理后的洁净气流通过 排气管排出进入大气中,不仅能有效的防止用以润滑或冷却的油性液体浇在长时间高速 运转的温度较高的金属工件上时所产生的大量油雾进入大气而污染环境,而且处理后得 到的油液通过回油管流入外部的油箱中还可以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纤维过滤板的设置 使经亲油性滤网处理后的洁净气流得到再一次的过滤处理,使回收的油液更为洁净;油 雾处理箱的出气口的前端设置的滤油网可使排出的洁净气流更为洁净;设置在油雾处理 箱的第二内胆外表面的冷却管可以对油雾处理箱进行降温处理,便于加快对油雾的处理;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工作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旋转射流式油雾处理器,包括吸雾箱1和垂直于水平线放 置的油雾处理箱2,在本实施例中吸雾箱1为一筒体,吸雾箱1和油雾处理箱2通过排 雾管4相连通,吸雾箱1上设置有进雾口 11和出雾口 12,进雾口 11与外部设备10的 油雾出口101相通,出雾口 12与排雾管4的一端连接,吸雾箱l内环绕出雾口 12的中 心垂线121均匀设置有五根与中心垂线121平行的送风立管3和五块与中心垂线121平 行的圆弧挡板18,圆弧挡板18与吸雾箱1为同心圆弧,各块圆 弧挡板18的两端与相邻 的两根送风立管3之间的间隔约为20度左右,五根送风立管3按正五边形的形状垂直 均匀放置于吸雾箱1的底面上,送风立管3的入气口 31与外部空压机(图中未示出) 上的输气管路(图中未示出)连接,通过入气口 31将空压机产生的压縮空气输入送风 立管3中,送风立管3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扁形喷嘴32,各个送风立管3上的喷嘴32 的出口 321按同一旋转方向设置,吸雾箱1上环绕出雾口 12的中心垂线121均匀设置 有五排大气连接孔19,各排大气连接孔19的空间位置位于圆弧挡板18的第一端181 和与圆弧挡板18相应的送风立管3的空间位置之间,每排大气连接孔19至少有一个大 气连接孔19,大气通过大气连接孔19进入吸雾箱1内,油雾处理箱2上设置有进气口 21,油雾处理箱2的进气口 21与排雾管4的另一端连接,油雾处理箱2的侧面设置有 出气口22,出气口 22的位置低于进气口 21的位置,油雾处理箱2的出气口22上连接 有用于排出洁净空气的排气管6,油雾处理箱2的底部设置有回油口23,油雾处理箱2 的回油口23上连接有回油管7,回油管7与外部设备10的油箱102连接,油雾处理箱 2内设置有三层亲油性滤网5,亲油性滤网5的位置低于油雾处理箱2的进气口 21的位 置并高于油雾处理箱2的出气口 22的位置。各个送风立管3上的喷嘴32的出口 321按 同一旋转方向设置,同一旋转方向可以为顺时针方向,也可以为逆时针方向,在图2中 是按顺时针方向设置的。圆弧挡板18的设置是为了使喷嘴32喷出的气射流按一旋转方 向运动,同时圆弧挡板18的设置减少了在结构上由送风立管3形成的风阻。
上述亲油性滤网5可由多孔性材料制成,也可由纤维性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在油雾处理箱2内还设置有纤维过滤板8,纤维过滤板8设置在亲 油性滤网5的后端,纤维过滤板8的位置低于亲油性滤网5的位置并高于油雾处理箱2 的出气口22的位置。油雾处理箱2的出气口22的前端设置有高密度的滤油网9,滤油 网9靠近油雾处理箱2的出气口 22。排气管6中设置有用于消除噪声的消声器61。
吸雾箱1包括第一外壳13和第一内胆14,第一外壳13与第一内胆14之间填充有
6第一隔音保温材料15。油雾处理箱2包括第二外壳24和第二内胆25,第二外壳24与
第二内胆25之间填充有第二隔音保温材料16,第二内胆25的外表面设置有冷却管26,
用冷却管26对油雾处理箱2内进行降温,便于加快油雾的处理。在本实施例中,第一
隔音保温材料15和第二隔音保温材料16均采用现有的具有隔音和保温功能的材料。
上述空压机用于产生压縮空气,空压机通常放置于远离高温油雾的地方,这样可有
效的避免火灾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处理器的工作原理为空压机将产生的压縮空气通过输气管路及送风 立管3的入气口 31输送到送风立管3中,轴向设置在各个送风立管3上的多个喷嘴32 按同一旋转方向向内侧吹出连续的平面气射流,该气射流为受限流体,通过圆弧挡板18 在吸雾箱1的中间形成旋转流体空间,同时圆弧挡板18的设置减少了在结构上由其中 一根送风立管3上的喷嘴32喷出气射流,喷出的气射流对喷嘴32所对方向的另一根送 风立管3形成的风阻。同时,当压縮空气从扁形喷嘴32喷出形成平面气射流时,该气 射流因其具有的粘性作用通过大气连接孔19不断吸入车间空间中的大气,使得气射流 的截面和流量不断扩大,这样以小的耗气量换取大流量、高强度的空气幕,这就是空气 放大效应。气射流通过大气连接孔19巻吸车间空间中的大气的同时,对车间空间内的 带有少量跑逸油雾进行吸污处理。而吸雾箱l内由于无横向气流的干扰,这样就可以用 一个较小的排风量产生一个旋转气流,从而使其中间区域可以达到一个较高的负压,由 于负压使旋转气流受到向心力的作用,同时旋转气流在旋转过程中又受到离心力的作 用,在向心力和离心力平衡的范围内,旋转气流形成旋转涡流并射向位于旋转流体空间 中心上方的吸雾箱l的出雾口 12,因旋转涡流具有较大的上升速度而上升速度沿高度的 变化不大,利于远距离的通过吸雾箱1上的进雾口 11吸入油雾,吸入的油雾通过出雾 口 12及排雾管4进入油雾处理箱2,油雾穿过三层亲油性滤网5及纤维过滤板8,洁净 油液通过回油管7流入油箱102中,洁净空气通过高密度的滤油网9及排气管6、消声 器61进入大气中。
权利要求1、一种旋转射流式油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吸雾箱和油雾处理箱,所述的吸雾箱和所述的油雾处理箱通过排雾管相连通,所述的吸雾箱上设置有进雾口和出雾口,所述的进雾口与外部设备的油雾出口相通,所述的出雾口与所述的排雾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吸雾箱内环绕所述的出雾口的中心垂线均匀设置有至少两根与所述的中心垂线平行的送风立管和至少两块与所述的中心垂线平行的圆弧挡板,所述的圆弧挡板的块数与所述的送风立管的根数相等,各块圆弧挡板的两端与相邻的两根送风立管之间的间隔为18~22度,所述的送风立管的入气口与外部空压机上的输气管路连接,所述的送风立管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喷嘴,各个所述的送风立管上的所述的喷嘴的出口按同一旋转方向设置,所述的吸雾箱上环绕所述的出雾口的中心垂线均匀设置有至少两排大气连接孔,各排大气连接孔的空间位置位于圆弧挡板的第一端和与所述的圆弧挡板相应的送风立管的空间位置之间,所述的大气连接孔的排数与所述的送风立管的根数相等,所述的油雾处理箱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的进气口与所述的排雾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油雾处理箱的侧面设置有出气口,所述的出气口的位置低于所述的进气口的位置,所述的出气口上连接有用于排出洁净空气的排气管,所述的油雾处理箱的底部设置有回油口,所述的回油口上连接有回油管,所述的回油管与外部设备的油箱连接,所述的油雾处理箱内设置有至少一层亲油性滤网,所述的亲油性滤网的位置低于所述的进气口的位置并高于所述的出气口的位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射流式油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各块圆弧挡板 的两端与相邻的两根送风立管之间的间隔为20度。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射流式油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雾箱 内环绕所述的出雾口的中心垂线均匀设置有五根与所述的中心垂线平行的送风立管。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射流式油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雾处 理箱内设置有三层亲油性滤网,三层亲油性滤网的位置均低于所述的进气口的位置并高 于所述的出气口的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转射流式油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亲油性 滤网的材料为多孔性材料或纤维性材料。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射流式油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雾处 理箱内还设置有纤维过滤板,所述的纤维过滤板的位置低于所述的亲油性滤网的位置并 高于所述的出气口的位置。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射流式油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气口 的前端设置有滤油网,所述的滤油网靠近所述的出气口。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射流式油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管中设置有消声器。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射流式油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雾箱 包括第一外壳和第一内胆,所述的第一外壳和所述的第一内胆之间填充有第一隔音保温 材料。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射流式油雾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雾处 理箱包括第二外壳和第二内胆,所述的第二外壳和所述的第二内胆之间填充有第二隔音 保温材料,所述的第二内胆的外表面设置有冷却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转射流式油雾处理器,包括吸雾箱和油雾处理箱,吸雾箱和油雾处理箱通过排雾管相连通,吸雾箱上设置有进雾口和出雾口,吸雾箱内环绕出雾口的中心垂线均匀设置有至少两根送风立管,送风立管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喷嘴,各个送风立管上的喷嘴的出口按同一旋转方向设置,油雾处理箱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回油口,油雾处理箱内设置有至少一层亲油性滤网,优点在于通过入气口吸入压缩空气,并由喷嘴喷出形成旋转气流而产生中间负压通过进雾口吸入油雾,油雾通过排雾管进入油雾处理箱,亲油性滤网对油雾进行过滤,得到的洁净气流通过排气管排出,不仅能防止用以冷却的油性液体浇工件上时,产生油雾污染,油液通过回油管得到回收。
文档编号B01D50/00GK201333368SQ200820169819
公开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5日
发明者何红君, 徐高春, 朱红萍, 李忠明, 阮和根, 陈沈融 申请人:宁波思进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