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气吸收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73450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尾气吸收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尾气吸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收四氯化锗的尾气吸收箱。
背景技术
锗是一种浅灰色的金属,主要用来制造晶体整流器、晶体放大器、检波器等, 是一种极好的半导体材料。目前,提取锗的普遍方法都是采用湿法提取,既通过 氯化蒸馏的办法将含锗原料转化为四氯化锗,再根据需要制成光纤四氯化锗、锗 锭、有机锗等。
四氯化锗为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沸点为83.1。C,易与水起水解作 用,不溶于浓盐酸,溶于稀盐酸、苯等多数有机溶剂。在湿法提锗的过程中,主 要是将含锗原料投入到搪瓷蒸馏釜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盐酸和辅助材料,通过蒸 馏形成四氯化锗气体;四氯化锗气体通过冷凝管冷却,形成四氯化锗液体,流入 接受瓶中。在蒸馏过程中,由于部分盐酸气蒸出,作为载气将携带约20%左右未 被冷凝的四氯化锗蒸汽,形成尾气。为了提高锗的利用率,未被冷凝的尾气在普 通的尾气吸收瓶通过鼓泡吸收,沉降回收。尾气吸收原理(1)在吸收瓶屮,尾 气再次被冷却,形成四氯化锗液体;(2)根据四氯化锗的化学性质,其溶解度与 盐酸的酸度成线性关系,因此将盐酸吸收液的酸度配制在6-8N时对四氯化锗吸 收最大。但是尾气吸收瓶采用10L的玻璃瓶,容积有限,而通过放入流动的水槽 中冷却,效果并不理想;被冷却吸收下来的四氯化锗在玻璃吸收瓶中,回收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回收四氯化锗气体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尾气吸收箱,其特征在-丁,吸收箱单体1的内部侧壁上部设置进气管2,底部外壁上设置 放料阀3,在吸收箱单体1箱内的中部设置环形石墨冷却管4。
所述吸收箱单体1的容积为50 200L.
所述吸收箱单体1的底部成锥形。
所述进气管2的管口位于吸收箱单体1的下部。
所述多功能尾气吸收箱由一个或多个吸收箱单体1排列组成,并由设置在吸 收箱单体1顶部的联通管5连接,尾气吸收箱队列的最后一个吸收箱单体的顶部 设置出气管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增加的尾气吸收的容积,由原来的10L扩大到最 大的200L,有效的起到了吸收尾气的作用;锥型的吸收箱底部设计,可以有效 的回收沉降的四氯化锗;多个吸收箱单体的串联使用,可分担系统压力,保证正 常生产。

图1为吸收箱单体的结构示意图2为由3个吸收箱单体组成的尾气吸收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l-吸收箱单体;2-进气管;3-放料阔;4-石墨冷却管;5-联通管;6-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气吸收箱,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 作进一步说明。
吸收箱单体l的容积为100L,其底部为锥形,便于沉降的四氯化锗排屮,;在
吸收箱单体1的内部侧壁上部设置进气管2,进气管2的管口位于吸收箱单体1 的下部;底部外壁上设置放料阀3;在吸收箱单体l箱内的中部设置环形石墨冷却管4,用来将因吸收尾气而发热的吸收液冷却下来,并进一步使四氯化锗气体 冷凝为液体形式。
本实施例种采用三个吸收箱单体1排列组成,并由设置在吸收箱单体1顶部 的联通管5连接,尾气吸收箱队列的最后一个吸收箱单体的顶部设置出气管6。 使用时,在密封状态下的尾气吸收箱内配置盐酸吸收液,盐酸吸收液的液面
没过石墨冷却管4和进气管2的管口 。从进气管1通入四氯化锗气体,冷却后形 成四氯化锗液体,从放料阀3排出。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修改。
权利要求1.尾气吸收箱,其特征在于,吸收箱单体(1)的内部侧壁上部设置进气管(2),底部外壁上设置放料阀(3),在吸收箱单体(1)箱内的中部设置环形石墨冷却管(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吸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箱单体(1) 的容积为50 200L.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吸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箱单体(1) 的底部成锥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吸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的管 口位于吸收箱单体(1)的下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吸收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尾气吸收 箱由一个或多个吸收箱单体(1)排列组成,并由设置在吸收箱单体(1)顶部的 联通管(5)连接,尾气吸收箱队列的最后一个吸收箱单体的顶部设置出气管(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尾气吸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收四氯化锗的多功能尾气吸收箱。容积为50~200L的吸收箱单体,其底部为锥形;在吸收箱单体的内部侧壁上部设置进气管;底部外壁上设置放料阀;在吸收箱单体箱内的中部设置环形石墨冷却管。一个或多个吸收箱单体排列组成尾气吸收箱,并由设置在吸收箱单体顶部的联通管连接。本实用新型增加的尾气吸收的容积,有效的起到了吸收尾气的作用;锥型的吸收箱底部设计,可以有效的回收沉降的四氯化锗;多个吸收箱单体的串联使用,可分担系统压力,保证正常生产。
文档编号B01D53/18GK201329241SQ200820233718
公开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9日
发明者刘福财, 王铁艳, 耿宝利, 苏小平, 琴 袁 申请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国晶辉红外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