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聚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8385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粒聚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微粒聚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粒聚合装置,属于大气污染治理中的烟气除尘领域,可 应用于烟气除尘装置新建设备或老设备的提效改造上。它安装于电除尘器或布 袋除尘器等污染控制设备的进气烟道上,可将微细粉尘聚合成大的颗粒,提高 其后的除尘器捕集效率。技术背景
工业生产排放的烟气中常含有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小于ioto的细微颗粒,称pmo)。可吸入颗粒物(pmo〉在环境空气中可停留
几天甚至数周之久,不仅是造成空气污染、降低大气能见度的主要因素,而且 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可吸入颗粒物被人体吸入后,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
引发多种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PM10与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和中
风(卒中)的发生及死亡的增加密切相关。越细小的颗粒物进入呼吸道的部位
越深,对人体的危害越大。粒径小于2陶的颗粒物甚至可以直达肺部,迸入肺 泡,直接参与血液循环,损伤肺部组织,引起一系列病变。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人体暴露于可 吸入颗粒物的健康风险。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准则》第一次为PM确 定了指导值,规定PM10年均值为2(^g/m3, 5年均值为10fXg/m3。全世界的 环境保护机构都在日益重视控制可吸入颗粒物的排放。
目前在除尘领域较为常用的静电除尘器对粒径大于10Mm的颗粒的捕集效果 较好,效率通常可达99. 9%,而对P组0,特别是粒径为0. 5陬 2m的细微颗粒 捕集效果却很差, 一般低于90%,最坏时甚至低于50%,如要提高效率则需增加电场数量或降低风速;布袋除尘器处理可吸入颗粒时也需降低过滤速度,这些 均导致既增加成本又增加占地面积,对布袋除尘器而言,还会增大气体阻力, 增加能源消耗。
为解决以上问题,多家公司和研究机构提出了在除尘器前使细微颗粒聚合 的预处理方法。这种方法不同于上世纪70 80年代的预荷电技术。聚合是气体 中的悬浮颗粒在相互接触过程中发生聚结的现象。但是,目前的聚合装置都是 正放电通道与负放电通道等距,但是正、负电晕电极的击穿电压不同,使获得 的电场强度不平均,对粒子的混合凝聚效果较差,使后续电除尘器的细微粉尘 排放量还是很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获 得较高平均电场强度从而提髙粒子混合凝聚效果的微粒聚合装置,能够有效降 低后续电除尘器的细微粉尘排放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微粒聚合装置,包括壳体、 供电电源、双极放电区、流动聚合区,所述双极放电区内设置有若干低压板, 两相邻低压板之间设置正放电极构成正放电通道或者设置负放电极构成负放电 通道,所述正放电通道与负放电通道间隔布置,所述正放电通道的宽度略大于 负放电通道的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正放电通道比负放电通道宽8-12%。
作为优选,所述正放电通道比负放电通道宽10%。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开有高压线迸口,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线通过高压 线进口连接到正放电极和负放电极。
作为优选,所述每个正放电通道和负放电通道上均设有一组悬吊绝缘子。 作为优选,所有正放电极之间采用一道或多道连杆连接,所有负放电极之间也采用一道或多道连杆连接,连杆采用绝缘支撑固定在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正放电通道宽度略大于负放电 通道,正、负电晕电极的击穿电压不同,负电晕电极的击穿电压比正电晕电极 的要高,将正放电通道适当加宽,可以获取较高的平均电场强度,有效提高了 粒子的混合凝聚效果,降低了后续电除尘器的细微粉尘排放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粒聚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微粒聚合装置的横向剖视图3为本实用新型微粒聚合装置的纵向剖视图4是本实用新型微粒聚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5是本发明中非均匀布置的放电极的结构示意图6是本发明中扰流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 2、 3、 4、 5、 6,微粒聚合器,包括壳体1、供电电源、双极放 电区2、流动聚合区3,所述双极放电区2内设置有若干低压板8,两相邻低压 板8之间设置正放电极5构成正放电通道Ll或者设置负放电极6构成负放电通 道L2,所述正放电通道Ll与负放电通道L2间隔布置,所述正放电通道Ll的宽 度略大于负放电通道L2的宽度;所述流动聚合区3内设有扰流柱12,所述扰流 柱12采用导线11与正放电极5或负放电极6连接;与正放电极5连接的扰流 柱12为正扰流柱,与负放电极6连接的扰流柱12为负扰流柱,所述正扰流柱 与负扰流柱前后交错分布;所述正放电极5和负放电极6为非均匀布置;扰流 柱12沿高度方向具有不同直径。所述正放电极5和负放电极6的非均匀布置为 多根大曲率半径电晕线13之间间隔配置一根较大直径圆管14作辅助电极。所 述大曲率半径电晕线采用圆形线、针刺线、角钢芒刺线、管状芒刺线、锯齿线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壳体1上开有高压线进口 4,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线通过高 压线进口 4连接到正放电极5和负放电极6。所述每个正放电通道Ll和负放电 通道L2上均设有一组悬吊绝缘子7。所有正放电极5之间采用一道或多道连杆 9连接,所有负放电极6之间也采用一道或多道连杆9连接,连杆9采用绝缘支 撑10固定在壳体1上。壳体1为顶部或侧面可拆卸的结构,利于内件更换。双 极放电区2内设正负相间的平行通道,气流中的尘粒通过正负通道时分别获得 正、负电荷。
正放电通道L1的宽度略大于负放电通道L2的宽度。正、负电晕电极的击 穿电压不同,负电晕电极的击穿电压比正电晕电极的要高,将正放电通道加宽, 可以获取较高的平均电场强度。因此采用宽度略大于负放电通道L2的正放电通 道L1。
本发明的粒子同时依靠两种机制使粉尘聚合, 一种是库伦力作用下的静电 聚合,另一种是粘滞力和惯性力作用下的介质流动聚合。由于静电力随距离的 加大而迅速减小,因此要使小颗粒尽可能地接近带相反极性的大颗粒。将扰流 柱通电以使大、小颗粒在静电斥力的作用下最大程度地靠近、聚合,且在到达 除尘器前不易脱离。在流动聚合区3内,在静电异极吸引、同极斥力、紊动涡 旋和湍流的四重作用下,正极性通道荷正电的小颗粒与从相邻负极性通道流出 的荷负电的大颗粒聚合,负极性通道荷负电的小颗粒与从相邻正极性通道流出 的荷正电的大颗粒聚合。集异距双极静电聚合和介质流动聚合为一体的聚合设 备使细微粉尘与较大粉尘结合增粗,从而提高后续除尘器的效率。较之利用单 一机制的聚合装置本发明前进了 一大步。
正扰流柱与负扰流柱前后交错分布能够保证相互之间的绝缘距离,并且更 加有利于粉尘的混合凝聚。
同极性粉尘原则上讲由于粒子间存有斥力而不利于粒子的聚合。而实际上烟气中的细微粉尘颗粒都属于高分散系,且形状不一,在相同的荷电条件下, 粒子的荷电量不一样。即使粒子的荷电量一样,电荷在粒子表面的分布也不一 定一样。因此,当同极性粉尘粒子密切接近时,就会感应出符号相反的电荷, 使引力大于斥力而聚合。因此,采用非均匀布置的放电电极加大了同极性粉尘 接触的几率,增强了同性粉尘的聚合。非均匀布置的放电电极的其中部分为大 曲率半径电晕线,可为圆形线、针刺线、角钢芒剌线、管状芒剌线、锯齿线中 的任意一种。采用较大曲率半径的电晕线,在保证起始电晕电压不过高的前提 下可获得较高电压,并可弥补小曲率半径电晕线易于磨损的缺陷。
优选采用高频脉冲电源,以提高电晕放电沿整个聚合器断面的均匀度和粒 子荷电量,改善聚合效果。高频脉冲电源的优点如下(1)体积小,重量轻。(2) 采用脉冲供电,粉尘在供电脉冲时充上较多的电荷,脉冲消失期间所获得的电 荷有所释放,因此粉尘层不会因积累电荷形成高场强而造成有害的反电晕;(3) 脉冲电源中限流电阻小,因此更加节能;(4)脉冲电源的输出特性,自身就有 抑制电弧迅速发展的特点。由于IGBT开关响应速度极快, 一旦发现火花放电就 立即关断电源,然后重新恢复供电,这些步骤在几十微妙内就能完成。因此可 以加强对火花放电的控制。
流动聚合区3内的特种扰流柱12沿高度方向具有不同直径,含尘气流遇到 扰流柱12能够产生卡尔曼涡街与湍流引起的三维扰流效应,增加大小颗粒的碰 撞聚合。
在具体实施中,优选采用2台供电电源, 一台为正极性, 一台为负极性, 电压等级根据不同极距可选用60kV-80kV,通常的电压等级为72kV,通常的正 负极距平均值为250mm,电流等级为5mA-10mA。电源采用高频脉冲电源。正放 电通道Ll比负放电通道L2宽约10%。通道内为非均匀放置的正放电极5和负放 电极6,即几根针刺线13后布置一根较大直径的圆管14作为辅助电极。装置的接地电阻小于0.5欧姆。
烟气通过聚合装置空间的气速一般为10m/s左右,不宜过低,否则容易造 成底部积灰,可在壳体1内壁涂绝缘涂料作为避免积灰的辅助措施。烟气通过 电场的理论气速与前后烟道基本相同, 一般为12m/s-15m/s左右。整个聚合器 的长度一般不超过5m。
流动聚合区3内,正负极性的扰流柱12交错排列, 一组放电通道对应一个 三维扰流柱。产生的紊动涡旋应满足这样的条件能最大程度地增加大小颗粒 间的碰撞和相互作用,同时不抵消静电引力和斥力对聚合的作用,据此确定紊 动涡旋的最佳尺寸。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 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微粒聚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供电电源、双极放电区、流动聚合区,所述双极放电区内设置有若干低压板,两相邻低压板之间设置正放电极构成正放电通道或者设置负放电极构成负放电通道,所述正放电通道与负放电通道间隔布置,所述正放电通道的宽度大于负放电通道的宽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聚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放电通道比负放电 通道宽8-12%。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粒聚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放电通道比负放电 通道宽10%。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聚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开有高压线进 口,所述供电电源的输出线通过高压线进口连接到正放电极和负放电极。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粒聚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正放电通道和负 放电通道上均设有一组悬吊绝缘子。
6. 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微粒聚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正放 电极之间采用一道或多道连杆连接,所有负放电极之间也采用一道或多道连 杆连接,连杆采用绝缘支撑固定在壳体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粒聚合装置,安装于污染控制设备前端,包括壳体、供电电源、双极放电区、流动聚合区,所述双极放电区内设置有若干低压板,两相邻低压板之间设置正放电极构成正放电通道或者设置负放电极构成负放电通道,所述正放电通道与负放电通道间隔布置,所述正放电通道的宽度略大于负放电通道的宽度。本实用新型的正放电通道宽度略大于负放电通道,正、负电晕电极的击穿电压不同,负电晕电极的击穿电压比正电晕电极的要高,将正放电通道适当加宽,可以获取较高的平均电场强度,有效提高了粒子的混合凝聚效果,降低了后续电除尘器的细微粉尘排放量。
文档编号B01D51/02GK201384985SQ200920114928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6日
发明者徐小峰, 潘民兴, 王贤明, 郦建国, 峰 郭, 陈招妹 申请人: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