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整流烟气脱硫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865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相整流烟气脱硫吸收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相整流烟气脱硫吸收塔。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燃煤发电是我国煤炭利用的最重要途径之 一。根据我国的国情,二十一世纪燃煤发电将占主导地位。在燃煤火电机组排放的众多大 气污染物中,S02以及粉尘对环境的危害较大,是要控制的主要污染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 经济的发展,火电厂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有效的降低污染物排 放以改善对环境的影响是我国能源领域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目前,已有的烟气脱硫技术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等。其中湿法脱硫技术的运 用最为广泛。湿法烟气脱硫是当今国际上85%左右大型火电厂采用的工艺流程,而双相整 流烟气脱硫吸收塔是其关键核心设备,已在工程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湿法双相整流烟气脱 硫吸收塔的原理是利用石灰石碱性浆液从上向下喷淋,烟气从下向上流动,石灰石浆液滴 在下落过程中吸收烟气中的S(^,达到脱除烟气中的S02的目的。 由于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具有投资大、动力消耗大、占地面积大、设备复杂、运行费 用和技术要求高等缺点,现运行的湿法双相整流烟气脱硫吸收塔入口与吸收塔塔身呈90。 角度,导致脱硫塔内烟气流动形成一个很大的漩涡,消耗了烟气的能量,同时还影响了烟气 流动的均匀性分布,其流动特性直接影响脱硫吸收塔的脱硫效率和脱硫塔系统的能耗损 失。如何提高湿法脱硫吸收塔的运行效率和降低脱硫吸收塔的运行能耗成了脱硫吸收塔领 域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相整流烟气脱硫吸收塔,针对以上问题,设计 了一种安装在烟气入口到喷淋层之间的双相整流器装置,该整流器能够降低吸收塔烟气流 动能耗损失,还能达到使得烟气流动分布更加均匀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双相整流烟气脱硫吸收塔,包括塔身,所述塔身的顶部设置有烟气 出口,所述塔身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用于盛放脱硫洗涤液的浆液池;所述塔身内部横向设置 有洗涤液喷淋管,所述洗涤液喷淋管位于烟气出口的下方且通过循环泵与浆液池相连通, 所述洗涤液喷淋管上均布有喷淋头,所述塔身的中部设置有烟气入口 ,所述烟气入口位于 洗涤液喷淋管的下方,所述洗涤液喷淋管与烟气入口之间倾斜设置有双相整流板,所述双 相整流板的横向截面呈条筛状结构。 进一步,所述双相整流板的高点端设置在烟气入口的上方,所述双相整流板的低 点端设置在于烟气入口相对的塔身的内壁上; 进一步,所述双相整流板的纵向截面沿倾斜方向呈上下对应的阶梯状。 进一步,所述双相整流板包括多条厚度相同的板体,所述板体沿倾斜方向依次错
接形成阶梯状结构;[0010] 进一步,所述双相整流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
-75° ; 进一步,所述烟气入口的烟道内设置有烟气流量监测装置I和烟气成分分析装置 I ; 进一步,所述浆液池还设置有浆液搅拌系统,所述浆液搅拌系统包括设置在浆液 池内部的旋转浆和驱动电机,所述旋转浆与驱动电机轴联接; 进一步,还包括除雾器,所述除雾器设置在烟气出口与最顶层洗涤液喷淋管之 间; 进一步,所述烟气出口的烟道内设置有烟气流量监测装置II和烟气成分分析装 置II。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安装在烟气入口到最底层喷淋层之间的双相整流板,该 种双相整流板没有采用传统装置的网格结构,而是采用条筛状结构,该种结构不但能够达 到降低吸收塔烟气流动能耗损失的效果,还能使得烟气流动分布更加均匀,同时简化了结 构,节省了人力物力; 2.本实用新型的双相整流板沿倾斜方向设置成阶梯状结构,使烟气的均匀分布效 果更为出色,进一步提高了整流效率; 3.本实用新型通过实时调节石灰石浆液喷入量及氧化空气量,维持了较高的气液 两相反应速度和脱硫效率,避免除雾器中液滴逃逸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 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 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 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 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向示意图; 图3为双相整流板的俯视图; 图4为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 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塔身;2-烟气出口 ;3-浆液池;4-洗涤液喷淋管;5_循环泵;6-烟气入口 ;7-双 相整流板;8-烟气流量监测装置I ;9-烟气成分分析装置I ;10-旋转浆;ll-驱动电机; 12-除雾器;13-烟气流量监测装置II ;14-烟气成分分析装置II。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塔身l,塔身1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 2,塔身1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用于盛放脱硫洗涤液的浆液池3 ;塔身1内部横向设置有洗涤液喷淋管
4,洗涤液喷淋管4位于烟气出口 2的下方且通过循环泵5与浆液池3相连通,洗涤液喷淋 管4上均布有喷淋头; 浆液池3中还设置有浆液搅拌系统,浆液搅拌系统包括设置在浆液池3内部的旋 转浆10和驱动电机ll,旋转浆10与驱动电机11轴联接,在烟气出口 2与最顶层洗涤液喷 淋管4之间设置有除雾器12。 在最底层洗涤液喷淋管4与烟气入口 6之间倾斜设置有双相整流板7,双相整流 板7的高点端设置在烟气入口 6的上方,双相整流板7的低点端设置在于烟气入口 6相对 的塔身l的内壁上。 双相整流板7采用条状格栅结构,该种结构没有采用传统装置的网格结构,不但 能够达到降低吸收塔烟气流动能耗损失的效果,还能使得烟气流动分布更加均匀,也保证 氧化空气过量系数,同时简化了制造工艺,减少了材料成本。 烟气入口6的烟道内设置有烟气流量监测装置I 8和烟气成分分析装置I 9,烟气 出口2的烟道内设置有烟气流量监测装置I 13和烟气成分探测装置I 14,通过烟气流量监 测装置可以实时监测吸收塔进、出烟气流量,配合烟气成分探测装置,可实时监测S(^浓度, 依据钙硫分子比为1. 03、硫氧分子之比为2、氧化空气过量系数为1. 9 3的原则,及时调 节石灰石浆液喷入量及氧化空气量。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双相整流板7包括多条厚度相同的板体,所
述板体沿倾斜方向依次错接形成阶梯状结构,双相整流板7的纵向截面沿倾斜方向呈上下
对应的阶梯状。设置成阶梯状有助于烟气的均匀分布,进一步提高了整流效率。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
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
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双相整流烟气脱硫吸收塔,包括塔身(1),所述塔身(1)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2),所述塔身(1)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用于盛放脱硫洗涤液的浆液池(3);所述塔身(1)内部横向设置有洗涤液喷淋管(4),所述洗涤液喷淋管(4)位于烟气出口(2)的下方且通过循环泵(5)与浆液池(3)相连通,所述洗涤液喷淋管(4)上均布有喷淋头,所述塔身(1)的中部设置有烟气入口(6),所述烟气入口(6)位于最底层洗涤液喷淋管(4)的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液喷淋管(4)与烟气入口(6)之间倾斜设置有双相整流板(7),所述双相整流板(7)采用条状格栅结构。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相整流烟气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相整流板(7) 的高点端设置在烟气入口 (6)的上方,所述双相整流板(7)的低点端设置在于烟气入口 (6) 相对的塔身(1)的内壁上。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相整流烟气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相整流板(7) 的纵向截面沿倾斜方向呈上下对应的阶梯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相整流烟气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相整流板(7) 包括多条厚度相同的板体,所述板体沿倾斜方向依次错接形成阶梯状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相整流烟气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相整流板(7)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 75° 。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相整流烟气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入口 (6) 的烟道内设置有烟气流量监测装置I (8)和烟气成分分析装置I (9)。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相整流烟气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液池还设置 有浆液搅拌系统,所述浆液搅拌系统包括设置在浆液池(3)内部的旋转浆(10)和驱动电机 (ll),所述旋转浆(10)与驱动电机(11)轴联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相整流烟气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雾器(12), 所述除雾器(12)设置在烟气出口 (2)与最顶层洗涤液喷淋管(4)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相整流烟气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出口 (2) 的烟道内设置有烟气流量监测装置II (13)和烟气成分分析装置II (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相整流烟气脱硫吸收塔,该吸收塔塔身的顶部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塔身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用于盛放脱硫洗涤液的浆液池;塔身内部横向设置有洗涤液喷淋管,塔身的中部设置有烟气入口,洗涤液喷淋管与烟气入口之间倾斜设置有双相整流板,双相整流板的横向截面呈条筛状结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安装在烟气入口到最底层洗涤液喷淋管之间的双相整流板,该种双相整流板没有采用传统装置的网格结构,而是采用条状格栅结构,该种结构不但能够达到降低吸收塔烟气流动能耗损失的效果,还能使得烟气流动分布更加均匀,同时简化了结构,节省了人力物力。
文档编号B01D53/18GK201454363SQ200920128468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14日
发明者丁晓红, 何凡, 刘艳荣, 吴其荣, 李紫龙, 杜云贵, 洪燕, 秦福初, 蒙剑, 邓佳佳, 隋建才 申请人: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