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双回转式涂料混匀机的三向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8832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适用于双回转式涂料混匀机的三向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油漆及类似物的双回转式混勻机,特别是一种双回转式涂料混勻机的三向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涂料行业的混勻机分振动式混勻机和回转式混勻机(也就是回旋式混勻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式混勻机,具体为一种自动双回转式混勻机。双回转式混勻机是一种使涂料,油漆及类似物混合或混勻的设备,能使装有涂料,油漆及类似物的桶(在本说明书中以后简称涂料桶)在双回转式混勻机内绕涂料桶的几何中心线旋转的同时绕与桶几何中心线垂直的旋转轴旋转,即同时自转和公转,达到涂料双回旋混勻的目的。当需要把桶内的涂料混合均勻或是使加入桶中的配色色浆与桶内的白色基础涂料混合为均勻的颜色时,首先是把这种涂料桶放在双回转混勻机中位于上支臂3'和下支臂5'之间的上压盘4'和下压盘6'之间的下压盘上(参看附图1,2,3目前市场的一种自动双回转混勻机)。 许多这种自动双回转混勻机的下支臂是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一部分可向外拉出,而使下压盘被拉出,放置涂料桶后再推入,以便减少放入涂料桶的难度。目前市场上的这种结构双回转混勻机门结构主要有图示1、2所示的结构,具体门 2'为一板状结构,门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上,整个门结构绕此转轴旋转,以实现门的关闭与打开。这种门结构是最为常见的方式,他的主要问题是这种门打开后,只能打开机器的一个正面空间,机器打开的空间相对较小,双回转式混勻机混勻结构的上压盘、下压盘及被压紧的涂料桶在整个机器的机壳1'内部,当需要把涂料桶取出时,人员只能从门结构所打开的空间来操作,而涂料桶一般都比较重,故而取出相对比较麻烦。另一种目前市场上的门结构如图3所示,这种回转式混勻机的整个门结构覆盖了机器机壳1'的正面和顶面,这种门的门轴一般设置在机器顶面的偏后方,整个门2'的结构外型类似“L”型,这种门结构打开的空间相对比较大,能够把机壳的正面和顶面打开,对用户来讲放入和取出色漆桶比较方便。同样这种门结构在打开门时,对机器上面的空间要求比较大,若机壳上部空间狭小,不足以使类似“L”型的门旋转开时,此结构的门将无法全部打开。回转式混勻机在市场上使用中,往往调漆店铺的空间利用非常紧凑,有的调漆店铺甚至无法使用此类门结构的回转式混勻机。目前市场上还有一种卷帘式门结构的回转式混勻机,这种门结构的混勻机能够打开机器的空间比较大,对机器的外部空间也没有要求,这种门结构的回转式混勻机在市场上也有较大的适用市场。但这种门结构一直以来存在有门强度不够和机器运转时门帘产生的噪声比较大的问题,以及这种门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抽拉顺畅问题也很难解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限制及不足,而专门设计的适用于回转式涂料混勻机的三向门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机器上顶盖、左前门、右前门通过直线导轨和铰接安装结构的连接,只需推动机器外壳的上顶盖就可以实现机器上顶盖、左前门和右前门联动,以打开和关闭机器外壳的顶面和正面,并且上顶盖、左前门和右前门三向门的打开和关闭只占用机器外壳的内部空间,对机器外部的空间要求大大降低,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适用于双回转式涂料混勻机的三向门结构,包括上顶盖和左右对称设置的前门、门运动支架、左右直线导轨,上顶盖位于机箱的顶部固定安装在门运动支架上,左右前门对称设置在机箱的正面,左右直线导轨分别通过导轨固定座安装在机箱外壳上,门运动支架左右两侧对称连接有设置在直线导轨上且可沿其滑动的滑块,左右前门通过铰接方式对称连接在门运动支架两侧,左右前门下端均通过结合件与位于机箱底部的固定座相配合。在本实用新型中,前门下端与机箱底部固定座的连接方式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 其一左右前门下端均通过连杆与位于机箱底部的固定座铰接;其二 左右前门下端均通过转轮与固定座开设的弧形导向槽配合。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如下机箱上顶盖左端与左滑块相联,机箱上顶盖右端与右滑块相联。左直线导轨和右直线导轨分别对称固定在机箱外壳上,左滑块和右滑块对称固定在门运动支架上,左前门的左端与门运动支架左端通过门转轴铰接方式相联,右前门的右端与门运动支架的右端通过门转轴铰接方式相联,左前门下端和右前门下端在相对称的位置上分别通过连杆和转轴与固定在机箱底部的固定座铰接方式相联。当需要打开机箱三向门时,推动机箱上顶盖,与上顶盖相联的门运动支架带动左滑块和右滑块分别在左直线导轨上和右直线导轨上向内滑动,门运动支架的左前端通过铰接方式带动左前门向内运动,门运动支架的右前端通过铰接方式带动右前门向内运动,同样左前门下端通过左门连杆绕铰接轴承转动,右前门的下端通过右门连杆绕铰接轴承转动。左前门和右前门通过门运动支架和铰接结构的作用实现纵向运动和旋转运动。当需要关闭机箱三向门时,拉动机箱上顶盖,与上顶盖相联的门运动支架带动左滑块和右滑块分别在左直线导轨上和右直线导轨上向外滑动,门运动支架的左前端通过铰接方式带动左前门向外运动,门运动支架的右前端通过铰接方式带动右前门向外运动,同样左前门下端通过左门连杆绕铰接轴承转动,右前门的下端通过右门连杆绕铰接轴承转动。左前门和右前门通过门运动支架和铰接结构的作用实现纵向运动和旋转运动。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就在于推拉上顶盖,通过门运动支架、左前门、右前门、轴承固定座、连杆之间的铰接结构实现左前门和右前门的打开和关闭。充分利用铰接方式传动和变向,实现上顶盖、左前门、右前门之间的三向联动,操作简单方便,且充分利用了机箱的内部空间,结构安全可靠。

图1为现有技术的双回旋式混勻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转动门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L”型门结构示意图。图1、2、3中零件标号如下Γ为机箱外壳,2'为门,3'为上支臂,4'上压盘,5'下支臂,6'下压盘,7'为电机。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三向门式双回转混勻机整体结构正视图(关闭门)。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三向门式双回转混勻机整体结构正视图(打开门)。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三向门结构组件轴视图(关闭门)。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三向门结构组件轴视图(打开门)。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三向门结构组件俯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三向门结构铰接轴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前门和右前门导槽式联接结构轴视图(门打开)。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前门和右前门导槽式联接结构轴视图(门关闭)。图4 11中零件标号如下1为外壳,2为前门,3为上顶盖,4为门运动支架,5为导轨固定座,6为导轨,7为滑块,8为转轴,9为门框,10为门连杆,11为固定座,12为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做进一步描述如图4-11所示本发明的适用于双回转式涂料混勻机的三向门结构,包括上顶盖 (3)和左右对称设置的前门(2)、门运动支架(4)、左右直线导轨(6),上顶盖(3)位于机箱的顶部固定安装在门运动支架(4)上,左右前门(2)对称设置在机箱的正面,左右直线导轨 (6)分别通过导轨固定座(5)安装在机箱外壳(1)上,门运动支架(4)左右两侧对称连接有设置在直线导轨上且可沿其滑动的滑块(7),左右前门通过门框(9)对称铰接在门运动支架(4)两侧,左右前门(2 )下端均通过结合件与位于机箱底部的固定座(11)相配合。前门下端与机箱底部固定座(11)的连接方式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其一左右前门(2)下端均通过门连杆(10)与位于机箱底部的固定座(11)铰接;其二左右前门下端均通过转轮与固定座(11)开设的弧形导向槽(12)配合。
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双回转式涂料混勻机的三向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顶盖和左右对称设置的前门、门运动支架、左右直线导轨,上顶盖位于机箱的顶部固定安装在门运动支架上,左右前门对称设置在机箱的正面,左右直线导轨分别通过导轨固定座安装在机箱外壳上,门运动支架左右两侧对称连接有设置在直线导轨上且可沿其滑动的滑块,左右前门通过铰接方式对称连接在门运动支架两侧,左右前门下端均通过结合件与位于机箱底部的固定座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双回转式涂料混勻机的三向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左右前门下端均通过连杆与位于机箱底部的固定座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双回转式涂料混勻机的三向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左右前门下端均通过转轮与固定座开设的弧形导向槽配合。
专利摘要一种适用于双回转式涂料混匀机的三向门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上顶盖和左右对称设置的前门、门运动支架、左右直线导轨,上顶盖位于机箱的顶部固定安装在门运动支架上,左右前门对称设置在机箱的正面,左右直线导轨分别通过导轨固定座安装在机箱外壳上,门运动支架两侧对称连接有设置在导轨上且可沿其滑动的滑块,左右前门连接在门运动支架两侧,左右前门下端均通过结合件与位于机箱底部的固定座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推拉上顶盖,通过门运动支架、左右前门、轴承固定座、连杆之间的铰接结构实现左右前门的打开和关闭。充分利用铰接方式传动和变向,实现上顶盖、左前门之间的三向联动,操作简单方便,且充分利用了机箱的内部空间,结构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B01F15/00GK201978695SQ20102065587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3日
发明者薛耀斌, 袁福明 申请人:沈如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