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回转式混匀机的双向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88833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适用于回转式混匀机的双向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调漆配色行业所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回转式混勻机的双 向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回转式混勻机,其结构如图1所示,回转式混勻机是一种使涂 料,油漆及类似物混合或混勻的设备,能使装有涂料,油漆及类似物的桶(在本说明书中以 后简称涂料桶)在回转式混勻机内绕涂料桶的几何中心线旋转的同时绕与桶几何中心线 垂直的旋转轴旋转,即同时自转和公转,达到涂料双回旋混勻的目的。也有一种回转式渴 勻机(如图2所示)在混勻机中倾斜设置有涂料桶固定装置,专门用于对涂料桶中涂料的混 勻,利用公转(涂料桶围绕一与其自身几何轴线成一定夹角的轴线一公转轴线旋转)和自 转(涂料桶围绕其自身几何轴线一自转轴线旋转)两个运动来达到理想的混勻效果。目前市场上双回转混勻机门结构主要有图示3所示的结构,具体门为一板状结 构,门的一端固定在转轴上,整个门结构绕此转轴旋转,以实现门的关闭与打开。这种门结 构是最为常见的方式,它的主要问题是这种门打开后,只能打开机器的一个正面空间,机器 打开的空间相对较小,双回转式混勻机混勻结构的上压盘、下压盘及被压紧的涂料桶在整 个机器的机壳内部,当需要把涂料桶取出时,人员只能从门结构所打开的空间来操作,而涂 料桶一般都比较重,故而取出相对比较麻烦。另一种目前市场上的门结构如图4所示,这种回转式混勻机的整个门结构覆盖了 机器机壳的正面和顶面,这种门的门轴一般设置在机器顶面的偏后方,整个门的结构外型 类似“L”型,这种门结构打开的空间相对比较大,能够把机壳的正面和顶面打开,对用户来 讲放入和取出色漆桶比较方便。同样这种门结构在打开门时,对机器上面的空间要求比较 大,若机壳上部空间狭小,不足以使类似“L”型的门旋转开时,此结构的门将无法全部打开。 回转式混勻机在市场上使用中,往往调漆店铺的空间利用非常紧凑,有的调漆店铺甚至无 法使用此类门结构的回转式混勻机。目前市场上还有一种卷帘式门结构的回转式混勻机,这种门结构的混勻机能够打 开机器的空间比较大,对机器的外部空间也没有要求,这种门结构的回转式混勻机在市场 上也有较大的适用市场。但这种门结构一直以来存在有门强度不够和机器运转时门帘产生 的噪声比较大的问题,以及这种门结构在使用过程中抽拉顺畅问题也很难解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限制及不足,而专门设计的适用于回 转式涂料混勻机的双向门结构,上旋转门和下滑动挡门的打开和关闭只占用机器外壳的内 部边缘空间,对机器外部的空间要求大大降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回转式混勻机的双 向门结构,包括位于机箱外壳顶部的上旋转门和位于机箱正面的下滑动挡门,其特征在于上旋转门通过其左右两侧面对称连接点的转轴安装在机箱外壳上两内侧对称位置上,并可 绕对称连接点前后旋转,一对相互平行的直线导轨对称固装在机箱外壳前部左右内侧,下 滑动挡门两侧分别固定在与左右直线导轨滑动配合的两滑块上,非弹性拉绳一端固定在上 旋转门的侧面,另一端依次绕过设置在机箱同侧内壁上的滚轮组也固定在上旋转门的同侧 面,进而形成一闭环结构,滑块与非弹性拉绳固定连接在一起。拉绳依次绕过固定在机器外壳同一侧面的滚轮a、滚轮b、滚轮C、滚轮d、滚轮e构 成闭环结构绕组。由拉绳和滚轮组构成的闭环结构绕组的设定位置有三种方案第一种是在位于外 壳左侧面单侧设置;第二种是在位于外壳右侧面单侧设置;第三种是对称分布在外壳左侧 面和右侧面的双侧设置。直线导轨上的滑块与非弹性拉绳固定连接在一起,即滑块随拉绳的拉动而上下滑 动。非弹性拉绳可为钢丝绳或橡胶绳带。在机箱外壳内侧面设置有上旋转门缓冲组件,该缓冲组件为气弹簧。本实用新型的采用,使得操作人员打开混勻机门时不用弯腰,减轻了劳动强度。同 样,机箱的上面基本全部打开,有利用操作者观察和取桶,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给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双回转混勻机结构示意图(桶自转轴线与公转轴线垂直的双回 转混勻机)。图2为现有技术的另一种双回转混勻机结构示意图(桶自转轴线与公转轴线为锐 角的双回转混勻机)。图3为现有技术的转动门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的“L”型门结构示意图。图1-4中1'为外壳,2'为门,3'为自转轴线,4'为公转周线,5'为L型门。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回转混勻机双向门整机结构轴视图(门关闭)。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回转混勻机双向门整机结构轴视图(门打开)。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回转混勻机双向门结构侧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门结构滚轮组件原理示意图(门关闭时驱动原理)。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门结构滚轮组件原理示意图(门关闭时驱动原理)。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门组件结构轴视图。图5-10中1为外壳,2为上旋转门,3为下滑动挡门,4为转轴,5为钢丝绳,6为直 线导轨,7为滑块,8为滚轮a,9为滚轮b,10为滚轮c,11为滚轮d,12为滚轮e,13为固定 座A,14为固定座B,15为气弹簧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如图5-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门包括位于机箱外壳(1)顶部的上旋转门(2) 和位于机箱正面的下滑动挡门(3),上旋转门和下滑动挡门的开合均通过由滚轮组、钢丝绳(5)、滑块(7)、直线导轨(6)构成的联动机构控制,上旋转门(2)的两侧面对称位置分别安 装有一转轴(4),且转轴固定在机箱外壳(1)两侧面对称位置的内壁上,上旋转门(2)能绕 此转轴(4)前后顺畅转动。下滑动挡门(3)位于机箱的正面,下滑动挡门(3)左右两侧固 定在与直线导轨(6)滑动配合的两个滑块(7)上,且能上下顺畅在左右直线导轨(6)上滑 动。一对直线导轨(6)对称平行安装在机箱外壳(1)内部的前侧面上,由滚轮a (8)、滚轮 b (9)、滚轮c (10)、滚轮d (11)、滚轮e (12)构成滚轮绕组结构安装在同侧面的机器外壳 内壁上,钢丝绳(5) —端与上旋转门(2)上的固定座A (13)固接,并依次绕过滚轮a、滚轮 b、滚轮C、滚轮d、滚轮e,使其另一端与上旋转门(2)上的固定座B (14)固接,形成闭环拉 动结构,在机箱内侧面安装有气弹簧组件(15)。气弹簧组件一端与机箱外壳固定,另一端支 撑上旋转门,气弹簧组件的使用以降低上旋转门打开时对机箱外壳的冲击。当需要打开机器双向门时,如图9中箭头方向所示,推动机器上旋转门,钢丝绳绕 组结构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转动,同样在钢线绳上固接的滑块带动下滑动挡门向下运动, 以实现上旋转门和下滑动挡门的联动,实现上旋转门和下滑动挡门的打开,由于气弹簧组 件对上旋转门的支撑作用,上旋转门打开时会较缓和。当需要关闭机器双向门时,如图8中箭头方向所示,拉动机器上旋转门,钢丝绳绕 组结构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转动。同样在钢线绳上固接的滑块带动下滑动挡门向上运动, 以实现上旋转门和下滑动挡门的联动,实现上旋转门和下滑动挡门的关闭。
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回转式混勻机的双向门结构,包括位于机箱外壳顶部的上旋转门和位于 机箱正面的下滑动挡门,其特征在于上旋转门通过其左右两侧面对称连接点的转轴安装 在机箱外壳上两内侧对称位置上,并可绕对称连接点前后旋转,一对相互平行的直线导轨 对称固装在机箱外壳前部左右内侧,下滑动挡门两侧分别固定在与左右直线导轨滑动配合 的两滑块上,非弹性拉绳一端固定在上旋转门的侧面,另一端依次绕过设置在机箱同侧内 壁上的滚轮组也固定在上旋转门的同侧面,进而形成一闭环结构,滑块与非弹性拉绳固定 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回转式混勻机的双向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拉绳依次 绕过固定在机器外壳同一侧面的滚轮a、滚轮b、滚轮C、滚轮d、滚轮e构成闭环结构绕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回转式混勻机的双向门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拉 绳和滚轮组构成的闭环结构绕组为位于外壳左侧面或右侧面的单侧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回转式混勻机的双向门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拉 绳和滚轮组构成的闭环结构绕组为对称分布在外壳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双侧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回转式混勻机的双向门结构,其特征在于非弹 性拉绳为钢丝绳。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回转式混勻机的双向门结构,其特征在于非弹 性拉绳为橡胶绳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回转式混勻机的双向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机箱外 壳内侧面设置有上旋转门缓冲组件,该缓冲组件为气弹簧。
专利摘要适用于回转式混匀机的双向门结构,包括上旋转门和下滑动挡门,特征是上旋转门通过其左右两侧面对称连接点的转轴安装在机箱外壳上两内侧对称位置上,并可绕对称连接点前后旋转,一对相互平行的直线导轨对称固装在机箱外壳前部左右内侧,下滑动挡门两侧分别固定在与左右直线导轨滑动配合的两滑块上,非弹性拉绳一端固定在上旋转门的侧面,另一端依次绕过设置在机箱的滚轮组也固定在上旋转门的同侧面,进而形成一闭环结构,滑块与拉绳固定连接在一起。其优点是只需推动外壳的上旋转门就可以实现上旋转门和下滑动挡门的联动,打开和关闭机器的顶面和正面,且上、下两门的开合只占用机器内部空间,对机器外部空间要求大大降低,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B01F15/00GK201906580SQ201020655879
公开日2011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3日
发明者庞君, 石建勋, 薛耀斌, 袁福明 申请人:沈如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