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剂回收冷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38257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溶剂回收冷凝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溶剂回收冷凝装置。
背景技术
聚乙烯微粉生产是以商用聚乙烯为原料,用三氯乙烯为溶剂常压进行溶解,再加入作为蒸馏析出微粉时的有机隔离剂,然后经负压蒸馏逐步将溶剂三氯乙烯从体系中蒸出,随着溶剂三氯乙烯的蒸出,聚乙烯超细颗粒逐渐从体系中析出,此时留在体系中的有机隔离剂以控制聚乙烯粒径的分布。在此生产工艺过程中,溶剂的回收是采用单独的溶剂回收冷凝管来实现的,其溶剂回收不彻底,一方面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造成了溶剂的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收得率高的溶剂回收冷凝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溶剂回收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至少包括2个列管冷凝器,所述列管冷凝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包括溶剂管路,所述溶剂管路一端设有溶剂蒸汽进口、另一端设有未冷凝溶剂蒸汽出口,下端设有被冷凝溶剂出口,所述壳体与溶剂管路外壁构成冷却管路,所述壳体一端设有冷却液体的进口,另一端设有冷却液体的出口 ;相邻列管冷凝器的未冷凝溶剂蒸汽出口与溶剂蒸汽进口连通。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采用多个列管冷凝器,可进行逐级冷却,即上个列管冷凝器中未冷凝溶剂蒸汽进入下个列管冷凝器中继续进行冷却,最终完成对溶剂三氯乙烯的完全回收,避免了因回收不彻底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种溶剂回收冷凝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冷凝装置至少包括2个列管冷凝器,所述列管冷凝器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包括溶剂管路,所述溶剂管路一端设有溶剂蒸汽进口 11、另一端设有未冷凝溶剂蒸汽出口 13,下端设有被冷凝溶剂出口 12,所述壳体10与溶剂管路外壁构成冷却管路,所述壳体10 —端设有冷却液体的进口 14,另一端设有冷却液体15的出口 ;相邻列管冷凝器的未冷凝溶剂蒸汽出口 13与溶剂蒸汽进口 11连通。具体状态是蒸发的溶剂进入第一个列管冷凝器冷凝,然后未冷凝溶剂继续进入第二个列管冷凝器冷凝,直至蒸发的溶剂完全被冷凝回收。该溶剂回收冷凝装置采用多个列管冷凝器,进行逐级冷却,即上个列管冷凝器中未冷凝溶剂蒸汽进入下个列管冷凝器中继续进行冷却,最终完成对溶剂三氯乙烯的完全回收,避免了因回收不彻底而造成的环境污染。[0008]所述的列管冷凝器沿铅垂方向布置。这样正好与溶剂蒸汽运动上升的方向一致, 便于溶剂蒸汽顺利进入溶剂管路,从而利于溶剂的冷凝回收。所述冷却液体的进口 14和冷却液体的出口 15分别位于壳体10的下端和上端。冷却液体由下端进口 14进入冷却管路,与溶剂管路中蒸发的溶剂进行热加换后由上端出口 15排出,这样可相对增加冷却液体与溶剂的热交换时间。所述溶剂蒸汽进口 11位于溶剂管路上端、未冷凝溶剂蒸汽出口 13位于溶剂管路下端。这样蒸汽与冷却液体运动方向正好相反,形成逆流热交换,其热交换效率更高,利于溶剂的冷凝回收。所述列管冷凝器为2个。聚乙烯微粉生产过程中,三氯乙烯溶剂经过两级冷却即可达到完全回收。
权利要求1.一种溶剂回收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至少包括2个列管冷凝器,所述列管冷凝器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包括溶剂管路,所述溶剂管路一端设有溶剂蒸汽进口(11)、另一端设有未冷凝溶剂蒸汽出口(13),下端设有被冷凝溶剂出口(12),所述壳体(10)与溶剂管路外壁构成冷却管路,所述壳体(10) —端设有冷却液体的进口(14),另一端设有冷却液体(1 的出口 ;相邻列管冷凝器的未冷凝溶剂蒸汽出口(1 与溶剂蒸汽进口(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剂回收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列管冷凝器沿铅垂方向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溶剂回收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体的进口(14)和冷却液体的出口(15)分别位于壳体(10)的下端和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溶剂回收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蒸汽进口 (11)位于溶剂管路上端、未冷凝溶剂蒸汽出口(1 位于溶剂管路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溶剂回收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列管冷凝器为2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回收得率高的溶剂回收冷凝装置。技术方案是一种溶剂回收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至少包括2个列管冷凝器,所述列管冷凝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包括溶剂管路,所述溶剂管路一端设有溶剂蒸汽进口、另一端设有未冷凝溶剂蒸汽出口,下端设有被冷凝溶剂出口,所述壳体与溶剂管路外壁构成冷却管路,所述壳体一端设有冷却液体的进口,另一端设有冷却液体的出口;相邻列管冷凝器的未冷凝溶剂蒸汽出口与溶剂蒸汽进口连通。由该技术方案可知采用多个列管冷凝器,可进行逐级冷却,即上个列管冷凝器中未冷凝溶剂蒸汽进入下个列管冷凝器中继续进行冷却,最终完成对溶剂三氯乙烯的完全回收,避免了因回收不彻底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文档编号B01D5/00GK202155065SQ20112027496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30日
发明者梅申苗, 胡恩谓, 袁宗伟 申请人:黄山贝诺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