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液氨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0589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液氨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发器,特别涉及一种分离氨气的蒸发器,属于液氨蒸发装置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烟气脱硝是继烟气脱硫之后国家控制火电厂污染物排放的又一个重点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要求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对火电厂的烟气脱硝主要采用氨作为还原剂,通过氨将氮氧化物转化成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氨气主要是由液氨蒸发而成。现有技术中的液氨蒸发器,将蒸汽直接喷入水中进行加热,使盘管中的液氨受热转化为气氨,该结构液氨蒸发器包括罐体、罐体内设有与液氨进口相连的蒸发盘管、气氨收集管,气氨收集管位于罐体中心,气氨收集管一端位于罐体内,另一端伸出罐体外,该结构的液氨蒸发器,气氨收集管也是气氨的出口管,由于气氨收集管是垂直设置的,使气氨出口向上垂直,气氨收集时,由于气氨以一定的流速中的流动。气氨中的液氨液液容易被一起带出收集,从而,影响气氯下一步的使用。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液氨蒸发器,该结构的液氨蒸发器可避免气氨中存在液氨的液滴,保证气氨在脱硝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应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新型液氨蒸发器,包括罐体、罐体上设有蒸汽进口,罐体内设有与液氨进液口相连的蒸发盘管、气氨收集管,气氨收集管一端设置在罐体内,另一端延伸在罐体外,其中,所述气氨收集管延伸在罐体外的一端设有气氨出口管,所述气氨出口管与所述气氨收集管垂直或倾斜相通。上述的新型液氨蒸发器,其中,所述气氨出口管上设有热电阻、压力表、安全阀及液氨放净口。上述的新型液氨蒸发器,其中,所述蒸汽进口处设有蒸汽散发体。由于本发明的气氨收集管上垂直或倾斜设有气氨出口管,气氨流出时,带有一定流速的气流带带动液滴撞在气氨收集管的顶壁上,气氨进入气氨出口管流出,液滴顺着气氨收集管内壁流下来,避免气氨中带有液氨;另外,气氨出口管上设有热电阻,使气氨出口管内保持较高的温度,避免气氨被冷凝,进一步确保了气氨的纯度;再由于蒸汽进口片设有蒸汽散发体,不仅可消除蒸汽进入时产生的噪声,还可使热煤介质的热传导更加均匀。

图I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0010]如图所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新型液氨蒸发器,包括罐体I、罐体I上设有蒸汽进口 2,罐体I内设有与液氨进液口 3相连的蒸发盘管4、气氨收集管5,气氨收集管5 —端设置在罐体I内,另一端延伸在罐体I外,所述气氨收集管5延伸在罐体I外的一端设有气氨出口管6,所述气氨出口管6相通,气氨出口管6与气氨收集管5可垂直相通也可倾斜相通。蒸发盘管4采用固定件连接在罐体I内。蒸发盘管4为螺旋盘管,所述罐体I上设有热媒进口 15、热煤放净口 12及溢流口 13,当热媒介质过多时,可通过溢流口13进行调节,溢流口 13处可设有调节阀14为了避免气氨在气氨出口管6内出现冷凝,可在所述气氨出口管6上设有热电阻7、压力表8、安全阀9及液氨放净口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可在所述蒸汽进口 2处设有蒸汽散发体11,蒸汽散发体11不仅可消除蒸汽进入时产生的噪声,还可使热煤介质的热传导更加均匀。为了对罐体I的温度进行控制,可在罐体I上设有热煤温度显示器,实现温度的实时监控。罐体上I还可设置排空口、双支热电阻及热煤温度开关,为了对液氨进行控制,可在液氨进液3上设有压力表,为了安装方便,可在罐体I底部安装支架。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凡采用等同替换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液氨蒸发器,包括罐体、罐体上设有蒸汽进口,罐体内设有与液氨进液口相连的蒸发盘管、气氨收集管,气氨收集管一端设置在罐体内,另一端延伸在罐体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氨收集管延伸在罐体外的一端设有气氨出口管,所述气氨出口管与所述气氨收集管垂直或倾斜相通。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液氨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氨出口管上设有热电阻、压力表、安全阀及液氨放净口。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新型液氨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进口处设有蒸汽散发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液氨蒸发器,包括罐体、罐体上设有蒸汽进口,罐体内设有与液氨进液口相连的蒸发盘管、气氨收集管,气氨收集管一端设置在罐体内,另一端延伸在罐体外,所述气氨收集管延伸在罐体外的一端设有气氨出口管,所述气氨出口管与所述气氨收集管垂直或倾斜相通,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气氨收集管上垂直或倾斜设有气氨出口管,气氨流出时,带有一定流速的气流带带动液滴撞在气氨收集管的顶壁上,气氨进入气氨出口管流出,液滴顺着气氨收集管内壁流下来,避免气氨中带有液氨。
文档编号B01D53/56GK202376778SQ20112037083
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9日
发明者奚华明, 陈桂军 申请人:镇江市东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