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雾抑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2940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干雾抑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干雾抑尘装置。
背景技术
冶金、建材、电力、煤炭、化工等行业中,原料系统的转载、输送、筛分、破碎、装卸作业往往是产尘最严重的。一般采取产尘点局部密闭的方法,用抽风管道抽出其中含尘空气后由除尘器除去粉尘,处理后,将洁净气体排入大气。用的普通的除尘器有布袋除尘器(干式)、静电除尘器(干式)与冲激式除尘器(湿式)。对于布袋除尘器来说,由于是冷态气流状态下除尘,在除尘过程中,布袋上滤下的粉尘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造成粘袋,使通风阻カ过大,抽风量过小,从而不能控制含尘空气外溢,同吋,容易造成抽风管道中粉尘 沉降,影响除尘效果。对于电除尘来说,是否能将无组织排放的粉尘空气全部吸入进风室,影响着除尘效果。对于冲激式除尘器来说,需要连续清灰的排水系统和集中的污水处理系统,而大多数エ厂很难办到,使得湿式除尘方法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干雾抑尘装置,其克服了背景技术的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干雾抑尘装置,它包括一供气单元(10),它包括一空压机(11)和ー连接空压机(11)的气管道(12),所述气管道(12)中依次设第一电磁阀(13)和第一气调节阀(14);一供水单元(20),它包括一水管道(22)和一第一排水管(21),所述水管道(22)依次设第二电磁阀(23)和第一水调节阀(24),所述第一排水管(21) —端接通水管道(22)且位于第二电磁阀(23)和第一水调节阀(24)之间,所述第一排水管(21)设第三电磁阀
(25);—电控箱(30),它信号连接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23)和第三电磁阀
(25)'及至少ー喷雾箱(40),它设至少ー喷嘴,所述喷嘴接通气管道(12)末端和水管道
(22)末端。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空压机(11)和气管道(12)之间设储气罐(15)。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空压机(11)和储气罐(15)之间设第一手动阀(16)。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气管道(12)设第二气调节阀(17)和气压显示器,所述第ニ气调节阀(17)设在储气罐(15)和第一电磁阀(13)之间,所述气压显示器设在第一气调节阀(14)和气管道(12)末端之间。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供水単元(20)还包括一增压泵,所述水管道(22)接通增压泵;所述水管道(22)设过滤器(26),所述过滤器(26)设在增压泵和第二电磁阀(23)之间。[0014]一较佳实 施例之中所述水管道(22)设第二水调节阀(27)和水压显示器,所述第ニ水调节阀(27)设在增压泵和过滤器(26)之间,所述水压显示器设在第一水调节阀(24)和水管道(22)末端之间。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供水単元(20)还包括并联水管(28),所述并联水管(28)一端接通水管道(22)且位于第二水调节阀(27)和过滤器(26)之间,所述另一端接通水管道(22)且位于过滤器(26)和第二电磁阀(23)之间,而且,所述并联水管(28)上设第二手动阀(29)。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供水单元(20)还包括一第二排水管(221),所述第二排水管(221) —端接通在水管道(22)且位于并联水管(28) —端和过滤器(26)之间,所述第ニ排水管(221)设第三手动阀(222)。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喷雾箱(40)和气管道(12)末端之间设第三气调节阀
(19),所述喷雾箱(40)和水管道(22)末端之间设第三水调节阀(226)。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I.简化除尘管理工作,不用把含尘空气抽出后再加以处理,避免使用干式、湿式除尘器带来的问题和清灰工作带来的二次污染。2、装置占地空间很少,可有效节省厂房内空间,降低基建投资。对于改造来说,可以很少影响原来的エ艺系统。3、装置減少了大量风机、除尘器和通风管道,比一般除尘系统节省30% -50%的投资,安装时间可減少70%。4、运营费用在于压缩空气和低压水,可节省50%的能耗,大幅度降低除尘运营成本。5、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好,维修量少,维修费用低。6、在实际应用中,总除尘效率与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都达到了 95%以上,通过合理布置及设计,在针对无组织性排放粉尘治理中,达到国家对各类粉尘区域规定的环保标准及卫生标准,除尘率甚至可达99%以上;7、利用水雾直接将粉尘抑制在产尘点,其捕尘机理与普通喷雾完全不同,雾滴微细,耗水量很小,因此能被称为干雾捕尘,避免了普通喷雾水量过大的弊病,抑尘后物料的增湿仅为O. 05个百分点,不会给后续エ艺环节带来影响。8.增设排水管,能直接排出残留水,避免残留水在喷嘴处滴水,打湿设备或造成ニ次污染,并同时清洁喷嘴和水管。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说明。图I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ー种干雾抑尘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


图1,ー种干雾抑尘装置,它包括一个供气単元10、一个供水単元20、ー个电控箱30和四个喷雾箱40。所述供气单元10,它包括一空压机11、一第一手动阀16、一储气罐15和一连接储气罐15的气管道12。所述第一手动阀16设在空压机11和储气罐15之间。所述气管道12中依次设第二气调节阀17、第四手动阀18、第一电磁阀13和第一气调节阀14。所述空气经过空压机11压缩后依次通过第一手动阀16、储气罐15、第二气调节阀17、第四手动阀18、第一电磁阀13和第一气调节阀14后从气管道12末端输出。本实施例之中,增设储气罐15能保证压缩空气气压的稳定性。根据需要,所述气管道12设气压显示器,所述气压显示器设在第一气调节阀14和气管道12末端之间,用于显示输出压缩气体的压力。所述供水単元20,它包括一增压泵、一连接增压泵的水管道22、一第一排水管21、一第二排水管221和ー并联水管28。本实施例之中,增设增压泵,以能提高水压。所述水管道22依次设第五手动阀223、第二水调节阀27、第六手动阀224、过滤器26、第七手动阀225、第二电磁阀23和第一水调节阀24。所述并联水管28 —端接通水管道22且位于第二水调节阀27和第六手动阀224之间,另一端接通水管道22且位于第七手动阀225和第二电磁阀23之间,而且,所述并联水管28上设第二手动阀29。本实施例之中,增设并联水管28,当过滤器26堵塞时,水流能通过并联水管28输送。所述第一排水管21 —端接通水管 道22且位于第二电磁阀23和第一水调节阀24之间,所述第一排水管21设第三电磁阀25。所述第二排水管221 —端接通在水管道22且位于第六手动阀224和过滤器26之间,所述第二排水管221设第三手动阀222。增设排水管,能直接排出残留水,避免残留水在喷嘴处滴水,打湿设备或造成二次污染,并同时清洁喷嘴和水管。所述电控箱30,它信号连接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23和第三电磁阀25。本实施例之中,所述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23、第三电磁阀25、第一气调节阀14、第一水调节阀24都装设在阀箱50内。所述四个喷雾箱40,所述喷雾箱40都设至少ー喷嘴,所述喷嘴接通气管道12末端和水管道22末端。本实施例之中,喷嘴的水孔在I. 5_,以保证不会堵塞。本实施例之中,所述每个喷雾箱40和气管道12末端连接处设ー第三气调节阀19 ;所述每个喷雾箱40和水管道22末端连接处设ー第三水调节阀226.通过设置第三气调节阀19、第三水调节阀226,避免停止扬尘吋,喷嘴处滴水。为使审查员进一歩了解本实施例,下面具体说明工作原理气管道12输出的压缩空气能将水管道22输出的带一定压カ的水破碎成I-IOum的雾滴,雾滴与扬尘碰撞,粉尘粒子与雾滴团聚形成较重的粒子沉降而不再上升到抑尘。基干“一个粉尘粒子只能被相同大小的水雾粒子捕获团聚”原理,当含尘粒的气流绕过雾滴捕捉住气流中尘粒的机率与雾滴的直径有夫。雾滴大时,尘粒仅仅是随着气流绕过雾滴而未被捕捉。雾滴与尘粒径相近吋,更易于相撞而捕捉住尘粒,且迅速饱和,饱和后的水汽会以尘粒为核凝聚,使尘粒直径不断増大,直至落下。雾滴直径在IOum以下,它与微细的粉尘粒径相近,有效捕获粉尘。而且,由于雾滴微细,因此部分雾滴会在空气中迅速蒸发,保证局部空间中的相対湿度。该些雾滴形成为雾墙,雾迅速捕集凝聚微细粉尘,使粉尘特别是呼吸性粉尘很快沉降在产尘点,实现就地抑尘,团聚下降。本实施例的装置能产生如下优点I、简化除尘管理工作,不用把含尘空气抽出后再加以处理,避免使用干式、湿式除尘器带来的问题和清灰工作带来的二次污染。[0039]2、装置占地空间很少,可有效节省厂房内空间,降低基建投资。对于改造来说,可以很少影响原来的エ艺系统。3、装置減少了大量风机、除尘器和通风管道,比一般除尘系统节省30% -50%的投资,安装时间可減少70%。4、运营费用在于压缩空气和低压水,可节省50%的能耗,大幅度降低除尘运营成本。5、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好,维修量少,维修费用低。6、在实际应用中,总除尘效率与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都达到了 95%以上,通过合理布置及设计,在针对无组织性排放粉尘治理中,达到国家对各类粉尘区域规定的环保标准及卫生标准,除尘率甚至可达99%以上;7、利用水雾直接将粉尘抑制在产尘点,其捕尘机理与普通喷雾完全不同,雾滴微细,耗水量很小,因此能被称为干雾捕尘,避免了普通喷雾水量过大的弊病,抑尘后物料的增湿仅为O. 05个百分点,不会给后续エ艺环节带来影响。本实施例的装置,能应用在很多行业、场所,例如I、电厂a、应用在卸船机、翻车机室取代原有高压水喷雾系统,解决了高压水泵频繁启停及维护高压管道的困扰,解决了高压水雾喷嘴针孔的易堵塞的困扰,而且粉尘与雾滴充分接触;b、与循环风管及抑尘罩结合使用在转运站,碎煤机室等;c、石灰石、粉煤灰卸载、回收、转运、破碎处;2、建材行业(石灰石、矿石、石材加工厂);3、矿石码头(矿石在卸、装、输送转运过程中);4、煤炭、矿产开采与加工;4、水泥、石灰行业、玻璃厂、钢铁和有色金属、化工、垃圾焚化等行业。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ー种干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干它包括 一供气单元(10),它包括一空压机(11)和ー连接空压机(11)的气管道(12),所述气管道(12)中依次设第一电磁阀(13)和第一气调节阀(14);一供水单元(20),它包 括一水管道(22)和一第一排水管(21),所述水管道(22)依次设第二电磁阀(23)和第一水调节阀(24),所述第一排水管(21) —端接通水管道(22)且位于第二电磁阀(23)和第一水调节阀(24)之间,所述第一排水管(21)设第三电磁阀(25);一电控箱(30),它信号连接第一电磁阀(13)、第二电磁阀(23)和第三电磁阀(25) '及至少ー喷雾箱(40),它设至少ー喷嘴,所述喷嘴接通气管道(12)末端和水管道(22)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干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11)和气管道(12)之间设储气罐(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干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11)和储气罐(15)之间设第一手动阀(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ー种干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道(12)设第二气调节阀(17)和气压显示器,所述第二气调节阀(17)设在储气罐(15)和第一电磁阀(13)之间,所述气压显示器设在第一气调节阀(14)和气管道(12)末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干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水単元(20)还包括一增压泵,所述水管道(22)接通增压泵; 所述水管道(22)设过滤器(26),所述过滤器(26)设在增压泵和第二电磁阀(23)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ー种干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道(22)设第二水调节阀(27)和水压显示器,所述第二水调节阀(27)设在增压泵和过滤器(26)之间,所述水压显示器设在第一水调节阀(24)和水管道(22)末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ー种干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単元(20)还包括并联水管(28),所述并联水管(28) —端接通水管道(22)且位于第二水调节阀(27)和过滤器(26)之间,所述另一端接通水管道(22)且位于过滤器(26)和第二电磁阀(23)之间,而且,所述并联水管(28)上设第二手动阀(2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ー种干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単元(20)还包括一第二排水管(221),所述第二排水管(221) —端接通在水管道(22)且位于并联水管(28)一端和过滤器(26)之间,所述第二排水管(221)设第三手动阀(222)。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干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箱(40)和气管道(12)末端之间设第三气调节阀(19),所述喷雾箱(40)和水管道(22)末端之间设第三水调节阀(22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雾抑尘装置,它包括供气单元、供水单元、电控箱和喷雾箱。供气单元包括一空压机和一连接空压机的气管道,所述气管道中依次设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气调节阀。供水单元包括一水管道和一第一排水管,所述水管道依次设第二电磁阀和第一水调节阀,所述第一排水管一端接通水管道且位于第二电磁阀和第一水调节阀之间,所述第一排水管设第三电磁阀。电控箱信号连接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喷雾箱设至少一喷嘴,所述喷嘴接通气管道末端和水管道末端。它具有如下优点1、简化除尘管理工作,装置占地空间很少,成本低,能耗低;2、增设排水管,能直接排出残留水,避免残留水在喷嘴处滴水,打湿设备或造成二次污染。
文档编号B01D47/06GK202410444SQ201120464500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1日
发明者廖政宗 申请人:廖政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