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环保的两排多辊造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4361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碳环保的两排多辊造粒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造粒机,特别是涉及ー种低碳环保的造粒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造粒机是ー种可将物料制造成特定形状的成型机械,造粒机主要包括机架、平放在该机架上并布设有多个造粒孔的平模模具、从该平模模具中竖直穿出的主轴、安装在该主轴上井随着主轴转动辊压平模模具造粒的压辊装置。工作时,压辊装置随着主轴一起转动并辊压平模模具,使平模模具的平模面上约100°c的物料从平模模具上的造粒孔中挤压成型,从而完成造粒过程。但是,现有的造粒机中,平模模具的整个平模面上密布着造粒孔,压辊装置的压辊面与平模模具的平模面为线接触,并以不同的线速度同时对平模模具的平模面进行辊压;由于压辊装置的压辊面上存在着相互干扰的线速度,因此压辊装置的压辊面与平模模具的平模面之间产生滑动、摩擦等,压辊装置约三分之一的功率转化为无用功;这部分无用功又使平模模具的产生明显的热变形,还缩短了平模模具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少辊压损耗的低碳环保的两排多辊造粒机。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低碳环保的两排多辊造粒机,包括机架、通过平模支撑座平放在该机架上并布设有多个造粒孔的平模模具、从该平模模具中竖直穿出的主轴、安装在该主轴上井随着主轴转动辊压平模模具造粒的压辊装置,所述造粒孔以所述主轴的轴线为圆心排布成内外两圈,所述压辊装置包括至少ー个对应外圈造粒孔的外压辊和至少ー个对应内圈造粒孔的内压辊。所述压辊装置还包括上夹盘和下夹盘,该上夹盘和下夹盘以上下相对夹持安装所述外压辊和内压辊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主轴上。所述外压辊和内压辊分别包括压辊轴和压辊造粒用的压辊圏,该压辊轴的一端夹持在所述上夹盘和下夹盘的夹持面上设置的凹槽内,该压辊圈以能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该压辊轴的另一端。所述压辊圈包括大圆盘,该大圆盘的一侧盘面上凸设有小圆盘,当该大圆盘的盘面朝向所述主轴的轴线时,该大圆盘的圆柱面对应内圈的所述造粒孔;当该小圆盘的盘面朝向所述主轴的轴线时,该大圆盘的圆柱面对应外圈的所述造粒孔。所述压辊轴上设有在压辊轴轴线方向上限位用的定位台阶,所述上夹盘和下夹盘的夹持面上分别设有与该定位台阶相适配的定位凹槽。所述上夹盘上设有调节螺栓,该调节螺栓的螺栓柱的端部抵顶在夹持在上夹盘和下夹盘之间的压辊轴上。、[0012]所述平模模具上设有其截面为倒梯形的环形凹槽,两圈所述造粒孔设置在该凹槽的底槽面处,且内外圈的造粒孔之间凸设有导料凸台。所述上夹盘和下夹盘上穿设有夹紧所述上夹盘和下夹盘的锁紧螺栓。低碳环保的两排多辊造粒机还包括匀速给料装置和断料装置,该匀速给料装置包括电机、螺杆和供料管,该供料管的出料端位于平模模具的上方,该螺杆设置在供料管内,该螺杆的一端连接电机的转轴;该断料装置安装在所述主轴上并位于所述平模模具的造粒孔的出料端。所述主轴位于平模支撑座的上下表面处设有迷宮密封、U型密封以及骨架油封;所述主轴位于平模支撑座上的轴孔内的部分设有重型推力球轴承;所述主轴穿设在平模模 具的部分设有轴套,所述主轴上还设有限定压辊装置在主轴轴线方向位置的两个轴套。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低碳环保的两排多辊造粒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外压辊和内压辊随着主轴一起转动并辊压平模模具,使平模模具的平模面上约100°C的物料从平模模具上的造粒孔中挤压成型,从而完成造粒过程并排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多种材料的回收再利用,例如造粒成各类饲料,或者对木屑、纸屑、麦杆、花生壳进行造粒并制成各类燃料,或者对有机、无机生物肥料、鲜鸡、猪粪进行造粒并制成富含氮、磷、钾、有机质、氨基酸、蛋白质等成份的有机肥,从而为环保工程作出巨大贡献;与现有的多孔辊压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中,外压辊仅辊压外圈造粒孔,内压辊仅辊压内圈造粒孔;也就是说,外压辊和内压辊分别与平模模具形成ー处点接触,外压辊和内压辊的辊压面上都不存在着相互干扰的线速度,因此,在外压辊和内压辊与平模模具之间也就不存在着摩擦,可減少外压辊和内压辊在辊压过程中约三分之一的损耗,还能提高辊压效率,从而达到显著的高效低碳的目的;由于减少了平模模具与外压辊和内压辊在辊压过程中的摩擦损耗,进而避免了平模模具的热变形,延长了平模模具的使用寿命;ニ、当压棍圈的大圆盘的盘面朝向主轴的轴线时,大圆盘的圆柱面棍压内圈造粒孔;当压辊圈的小圆盘的盘面朝向主轴的轴线时,大圆盘的圆柱面辊压外圈造粒孔;这样,外压辊和内压辊的压辊圈的结构和尺寸完全相同,只需在压辊轴上将压辊圈的安装方向对调即可得到外压辊和内压辊;由于提高了外压辊和内压辊的通用性,可降低生产成本。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低碳环保的两排多辊造粒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主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压辊装置与平模模具的配合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平模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A部放大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压辊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内压辊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压辊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压辊装置的实施例ニ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压辊装置的实施例三的示意图。图中[0030]机架I 平模模具2平模支撑座 20 造粒孔 21凹槽22 导料凸台23壳体24 进料ロ 25出料管26 主轴3 重型推力球轴承31 轴套 32轴套33 压辊装置4外压辊41 压辊轴 411定位台阶411a 压辊圈412大圆盘412a 大圆盘412a压辊轴承座413 内迷宮密封套 414高温油封415 油嘴416内压辊42 上夹盘43下夹盘44 锁紧螺栓45调节螺栓46 匀速给料装置 5电机51 螺杆52供料管53 断料装置6透气管道7排气ロ7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歩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如图I至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低碳环保的两排多辊造粒机,包括机架I、平模模具2、主轴3、压辊装置4、螺杆匀速给料装置5、断料装置6和透气管道7。平模模具2呈圆盘状并通过平模支撑座20水平安装在机架I上,平模模具2的圆心处设有供主轴3穿过的孔。平模模具2的平模面上以主轴3的轴线为圆心设有截面为倒梯形的环形凹槽22,在凹槽22的底槽面处环设有两圈贯通平模模具2上下表面的造粒孔21 ;两圈造粒孔21之间凸设有环形导料凸台23。平模模具2外罩有壳体24,壳体24的上部开有进料ロ 25,壳体24对应平模模具2的造粒孔21的出料端设有竖直或倾斜设置的出料管26。主轴3从平模支撑座20和平模模具2上的轴孔中竖直穿出,平模支撑座20对主轴3起着支撑作用,主轴3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压辊装置4旋转并对平模模具2的平模面上的物料进行辊压造粒。主轴3位于平模支撑座20的上下表面处设有迷宮密封、U型密封以及骨架油封,极大地延长了主轴3的使用寿命;主轴3位于平模支撑座20上的轴孔内的部分设有重型推力球轴承31,这样设备运行可靠,使用寿命长;主轴3穿设在平模模具2的部分设有轴套32,主轴3上还设有限定压辊装置4在主轴3轴线方向位置的两个轴套33,两个轴套33的端部分别对应抵顶在上夹盘43的上表面和下夹盘44的下表面上,轴套32、33磨损后可更换,这样设备的维修成本低。压辊装置4包括外压辊41、内压辊42、上夹盘43、下夹盘44和锁紧螺栓45和调节螺栓46。上夹盘43和下夹盘44上下相对并采用常规方式安装在主轴3上并能随着主轴3一起转动,上夹盘43和下夹盘44相对的夹持面上分别设有用于夹持压辊41的凹槽。外压辊41包括压辊轴411、压辊圈412和压辊轴承座413,压辊轴411的一端夹持在上夹盘43和下夹盘44的夹持面上设置的凹槽内,压辊轴承座413通过轴承以能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压辊轴411的另一端,压辊圈412通过键条安装在压辊轴承座413上。在压辊轴承座413内且指向主轴3的轴承端面处设有内迷宮密封套414和高温油封415 ;内迷宮密封套414的间隙在0. 5mm以内,可防止颗粒直接与高温油封415接触,高温油封415可承受150°C以上的温度;这样轴端的密封性能好,通过压辊轴 411上设置的油嘴416对轴承和压辊轴411等进行定期加油,极大地延长了压辊装置4的使用寿命。压辊圈412包括大圆盘412a,大圆盘412a的一侧盘面上凸设有小圆盘412b,当小圆盘412b的盘面朝向主轴3的轴线安装在压辊轴411上时,大圆盘412a的圆柱面即对应外圈造粒孔21。内压辊42与外压辊41大致相同,两者的区别于压辊圈412的安装方式当大圆盘412a的盘面朝向主轴3的轴线安装在压辊轴411上时,大圆盘412a的圆柱面即对应内圈造粒孔21,这样即构成内压辊42。压辊轴411伸入上夹盘43和下夹盘44之间的端部具有四个安装平面,这样能够与上夹盘43和下夹盘44的夹持面上的凹槽形成良好的配合;压辊轴411的端部设有在压辊轴411轴线方向限定压辊轴411的定位台阶411a,上夹盘43和下夹盘44的夹持面上分别设有与该定位台阶411a相适配的定位凹槽;上夹盘43和下夹盘44上穿设有锁紧螺栓45,使上夹盘43和下夹盘44紧紧压辊轴411 ;上夹盘43上设有调节螺栓46,调节螺栓46的螺栓柱的端部抵顶在夹持在上夹盘43和下夹盘44之间的压辊轴411上。如图8至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一至三,压辊装置4可以设置成偶数个四个或六个压辊装置4两两相对分别夹持在上夹盘43和下夹盘44之间,且外压辊41和内压辊42间隔设置;当设置八个压辊装置4时,两个外压辊41相邻两个内压辊42,这样循环设置;相应地,上夹盘43和下夹盘44分别依次对应设成八边形、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匀速给料装置5包括电机51、螺杆52和供料管53,供料管53的出料端位于平模模具2的壳体24的进料ロ 25处,螺杆52设置在供料管53内,螺杆52的一端连接电机51的转轴,电机51旋转并带动螺杆52转动,从而对平模模具2实现连续的均匀给料。供料管53在靠近平模模具2的位置设有给料窗,通过给料窗可对平模模具2进行手动或在线给料,或者添加辅助造粒用的添加剂或辅助材料,以改善造料物的性能。匀速给料装置5还可使用变频控制,给料均匀,设备运行平稳。断料装置6包括刀片,刀片安装在主轴3上并位于平模模具2的造粒孔21的出料端。刀片随着主轴3 —起旋转,刀片的刀ロ对从造粒孔21中挤出的造粒物表面进行切割,造粒物即断成一截ー截并从出料管26落出。透气管道7具有多个排气ロ 71,排气ロ 71可设在壳体24的上部和出料管26上。采用透气管道7,及时抽走造料过程中产生的水气,使造料物的含水量低,质量更好。工作时,匀速给料装置5将物料从进料ロ 25连续匀速地供给至平模模具2的平模面上,外压辊41和内压辊42随着主轴3 —起转动;压辊圈412 —边随着压辊轴411绕主轴3转动,一边绕着压辊轴411旋转并辊压平模模具2,使平模模具2的平模面上约100°C的物料从平模模具2上的造粒孔21中挤压成型;断料装置6的刀片将造粒物切断成ー截ー截并从出料管26中排出,从而完成造粒过程。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低碳环保的两排多辊造粒机,包括机架、通过平模支撑座平放在该机架上并布设有多个造粒孔的平模模具、从该平模模具中竖直穿出的主轴、安装在该主轴上井随着主轴转动辊压平模模具造粒的压辊装置,其特征在干所述造粒孔以所述主轴的轴线为圆心排布成内外两圈,所述压辊装置包括至少ー个对应外圈造粒孔的外压辊和至少ー个对应内圈造粒孔的内压棍。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低碳环保的两排多辊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装置还包括上夹盘和下夹盘,该上夹盘和下夹盘以上下相对夹持安装所述外压辊和内压辊的方式安装在所述主轴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碳环保的两排多辊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压辊和内压辊分别包括压辊轴和压辊造粒用的压辊圈,该压辊轴的一端夹持在所述上夹盘和下夹盘的夹持面上设置的凹槽内,该压辊圈以能旋转的方式安装在该压辊轴的另一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碳环保的两排多辊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圈包括大圆盘,该大圆盘的一侧盘面上凸设有小圆盘,当该大圆盘的盘面朝向所述主轴的轴线时,该大圆盘的圆柱面对应内圈的所述造粒孔;当该小圆盘的盘面朝向所述主轴的轴线时,该大圆盘的圆柱面对应外圈的所述造粒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碳环保的两排多辊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轴上设有在压辊轴轴线方向上限位用的定位台阶,所述上夹盘和下夹盘的夹持面上分别设有与该定位台阶相适配的定位凹槽。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碳环保的两排多辊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盘上设有调节螺栓,该调节螺栓的螺栓柱的端部抵顶在夹持在上夹盘和下夹盘之间的压辊轴上。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低碳环保的两排多辊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模模具上设有其截面为倒梯形的环形凹槽,两圈所述造粒孔设置在该凹槽的底槽面处,且内外圈的造粒孔之间凸设有导料凸台。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碳环保的两排多辊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盘和下夹盘上穿设有夹紧所述上夹盘和下夹盘的锁紧螺栓。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低碳环保的两排多辊造粒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匀速给料装置和断料装置,该匀速给料装置包括电机、螺杆和供料管,该供料管的出料端位于平模模具的上方,该螺杆设置在供料管内,该螺杆的一端连接电机的转轴;该断料装置安装在所述主轴上并位于所述平模模具的造粒孔的出料端。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低碳环保的两排多辊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位于平模支撑座的上下表面处设有迷宮密封、U型密封以及骨架油封;所述主轴位于平模支撑座上的轴孔内的部分设有重型推力球轴承;所述主轴穿设在平模模具的部分设有轴套,所述主轴上还设有限定压辊装置在主轴轴线方向位置的两个轴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低碳环保的两排多辊造粒机,包括机架、平放在该机架上并布设有多个造粒孔的平模模具、从该平模模具中竖直穿出的主轴、安装在该主轴上并随着主轴转动辊压平模模具造粒的压辊装置,所述造粒孔以所述主轴的轴线为圆心排布成内外两圈,所述压辊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对应外圈造粒孔的外压辊和至少一个对应内圈造粒孔的内压辊。本实用新型的低碳环保的两排多辊造粒机,适用于多种材料的回收再利用,例如造粒成饲料、燃料、有机肥,为环保工程作出巨大贡献;由于外压辊仅辊压外圈造粒孔,内压辊仅辊压内圈造粒孔,可减少辊压过程中约三分之一的损耗,从而达到显著的高效低碳的目的,并能避免平模模具的热变形,延长了平模模具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01J2/22GK202387436SQ20112050176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6日
发明者何其双, 刘海滨 申请人:福建省南安市海特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