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连续收糊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1146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连续收糊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装置领域,确切地说是指一种新型连续收糊机。
背景技术
将浆糊(一种流动性较差的膏状物)从水或不相溶的液体中分离出来,传统的方法是浆糊水混合物装于一个容器中静置一定时间,然后用人工的方法,将上层中的糊收集,从而实现糊水分离。这种收糊方法的缺点是1、这是一种开放式收糊,收糊不卫生,特别是对于中药材加工,不能达到卫生要求。2、收糊时需浆糊水混合物静置,不能实现连续收糊。3、人工收糊工人劳动环境差。4、收糊率受人为因素的影响,收糊率低。5、工作效率低下。虽然目前有公开号位20094837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连续收糊机,但是其进料为容器圆周切向进液,进液很难在圆周方向形成旋转型流体,造成物料分布不均,上浮糊状物团粒大小不等,顶层糊厚薄不一,水含量高,影响质量,因而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连续收糊机,由于四周进料,形成旋转型流体,物料分布均匀,上浮糊状物团粒大小均匀,顶层糊厚薄一致,水夹糊减少,广品质量提闻。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连续收糊机,包括筒体、进液管、旋转桨叶、传动轴、出料槽、挡板、溢流装置、集渣斗、排渣口,所述旋转桨叶固定于传动轴上,进液管设于筒体上,集渣斗设置于筒体下部,排渣口设于集渣斗下方,传动轴安装于筒体的上部,挡板与旋转桨叶处于同一高度,且与筒体之间为活动连接,溢流装置通过溢流管与筒体贯通,溢流装置设有一排液管,所述进液管还与进液环连通,所述进液环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中心线位置上,所述进液环上设置有多个切向喷口。优选地,所述切向喷口的口径面积之和小于进液管的截面管径面积。优选地,所述进液环为环形结构。优选地,所述进液环的直径为筒体直径的1/5-1/6。优选地,所述进液环上设置有四个切向喷口,切向喷口分别位于0°、90°、180°和270°位置。优选地,所述排液管为活动安装在所述溢流装置上。优选地,所述筒体上安装有视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连续收糊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原液进入筒体后,由于糊、水、渣的比重不一,原液在筒体内自动分离,糊处于上层,水处于下方,渣沉入集渣斗。在减速电机的作用下,旋转桨叶旋转,并与挡板共同作用下,将上层中的糊赶入出料槽排出。下层的水经溢流管、溢流装置及排液管排出。根据筒体内分离情况的不同,或糊的流动性的不同,可调节排液管的高度来控制溢流装置内的液面高度,以满足不同情况,不同原液的要求;另外,进料液经过进液环的切向喷口沿进液环的圆周切线方向喷射,形成旋转型流体,且由于四周进料,物料分布均匀,上浮糊状物团粒大小均匀,顶层糊厚薄一致,水夹糊减少,广品质量提闻。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型连续收糊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连续收糊机中筒体、进液管和进液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标示为在图中I-排渣口,2-集渣斗,3-筒体,4-进液管,5-旋转桨叶,6_排液管7_传动轴,8-减速电机,9-挡板,10-出料槽,11-溢流装置,12-视镜,13-溢流管,14-进液环,15-切向喷口。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请参见图I-图2,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新型连续收糊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新型连续收糊机中筒体、进液管和进液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连续收糊机,包括筒体3、进液管4、旋转桨叶5、传动轴7、出料槽10、其下方设有排渣口 I的集渣斗2、挡板9、溢流装置11、视镜12。进液管4及视镜12设于筒体3上。集渣斗2设于筒体3下部。旋转桨叶5固定于传动轴7上。传动轴7安装于筒体3的上部且与减速电机8相连接。挡板9与旋转桨叶5处于同一高度,且与筒体3之间为活动连接,不会影响旋转桨叶5的转动。溢流装置11通过溢流管13与筒体3贯通,且溢流装置11设有排液管6,且排液管6为活动安装,可上下移动。进液管4还与进液环14连通,进液环14设置在筒体3的中心线位置上,进液环14为环形结构。进液环14的直径为筒体3直径的1/5-1/6。进液环14上设置有四个切向喷口 15,切向喷口 15分别位于0°、90°、180°和270°位置,切向喷口 15的口径面积之和小于进液管4的截面管径面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连续收糊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原液进入筒体3后,由于糊、水、渣的比重不一,原液在筒体3内自动分离,糊处于上层,水处于下方,渣沉入集渣斗。在减速电机8的作用下,旋转桨叶5旋转,并与挡板9共同作用下,将上层中的糊赶入出料槽10排出。下层的水经溢流管13、溢流装置11及排液管6排出。根据筒体内分离情况的不同,或糊的流动性的不同,可调节排液管6的高度来控制溢流装置11内的液面高度,以满足不同情况,不同原液的要求。另外,进料液经过进液环14的切向喷口 15沿进液环14的圆周切线方向喷射,形成旋转型流体,且由于四周进料,物料分布均匀,上浮糊状物团粒大小均匀,顶层糊厚薄一致,水夹糊减少,广品质量提闻。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 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连续收糊机,包括筒体、进液管、旋转桨叶、传动轴、出料槽、挡板、溢流装置、集渣斗、排渣口,所述旋转桨叶固定于传动轴上,排渣口设于集渣斗下方,进液管设于筒体上,集渣斗设置于筒体下部,传动轴安装于筒体的上部,挡板与旋转桨叶处于同一高度,且与筒体之间为活动连接,溢流装置通过溢流管与筒体贯通,溢流装置设有一排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还与进液环连通,所述进液环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中心线位置上,所述进液环上设置有多个切向喷口。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新型连续收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向喷口的口径面积之和小于进液管的截面管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连续收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环为环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连续收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环的直径为筒体直径的 1/5-1/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连续收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环上设置有四个切向喷口,切向喷口分别位于0°、90°、180°和270°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新型连续收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管为活动安装在所述溢流装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新型连续收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安装有视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连续收糊机,包括筒体、进液管、旋转桨叶、传动轴、出料槽、挡板、溢流装置、集渣斗、排渣口,所述旋转桨叶固定于传动轴上,进液管设于筒体上,集渣斗设置于筒体下部,排渣口设于集渣斗下方,传动轴安装于筒体的上部,挡板与旋转桨叶处于同一高度,且与筒体之间为活动连接,溢流装置通过溢流管与筒体贯通,溢流装置设有一排液管,所述进液管还与进液环连通,所述进液环设置在所述筒体的中心线位置上,所述进液环上设置有多个切向喷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连续收糊机,由于四周进料,形成旋转型流体,物料分布均匀,上浮糊状物团粒大小均匀,顶层糊厚薄一致,水夹糊减少,产品质量提高。
文档编号B01D17/025GK202666469SQ20122009058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2日
发明者朱万岭, 周定志, 樊平原 申请人:四川通世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