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空气净化器及其净化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净化组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净化组件的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顾名思义就是用于对空气进行净化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用于吸附、分解或者转化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空气净化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应用的越来越普遍。现在的空气净化器种类很多,例如静电集尘空气净化器、等离子空气净化器、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等。上述采用电子净化方式进行空气净化的空气净化器都是基于高压放电对灰尘进行吸附或者杀死细菌等有害物质。·上述采用电子净化方式的空气净化器在工作一定的时间后需要对净化组件进行清洗以去除净化组件上吸附的灰尘,或进行修理等维护工作。由于净化组件一般采用重叠式装配的方式进行连接,对其中的组成部件进行维护时,需要将整个净化组件拆开,使得净化组件的维护工作较为不便。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维护较为方便的空气净化器的净化组件,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净化组件,该净化组件的维护较为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净化组件的空气净化器。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净化组件,包括主框架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框架内部的净化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的一侧具有供所述净化件插入并拔出所述主框架的拆装孔。优选地,所述主框架内具有与所述净化件滑动配合的限位部。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为设置于所述主框架内表面上的多个离散分布的限位导向柱。优选地,所述限位导向柱为多排,且相邻的两排所述限位导向柱交错分布。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为外凸于所述主框架内表面的挡条。优选地,所述挡条自所述主框架的一端至所述主框架的另一端连续分布。优选地,所述限位部为内凹于所述主框架内表面的滑槽。优选地,所述净化件上与其插入侧相对的侧框板外壁上设置有拉环。优选地,所述主框架的拆装孔处可拆卸地连接有侧盖,所述净化件位于所述侧盖内侧。优选地,所述净化件包括初效过滤器、离子化线框和极板框。优选地,所述主框架的进风侧的边框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初效过滤器上的卡槽卡接的定位扣,另一相对的侧边框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初效过滤器上的卡孔镶嵌配合的凸起。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的净化组件包括主框架以及设置于主框架内部的净化件,主框架的一侧具有供净化件插入并拔出主框架的拆装孔。拆装上述净化组件时,只需将净化件从主框架一侧的拆装孔插入或拔出即可。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得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化组件中,净化件与主框架的拆装孔插装配合,在维护过程中,直接将净化件抽离主框架,即可实现该净化组件的拆卸,使得该净化组件的维护更为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风扇以及设置在所述风扇的气流方向上的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净化组件。由于上述净化组件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净化组件的过滤器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净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净化器中贯流风扇和净化组件的分布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净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气净化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上图1-5 中净化组件I、贯流风扇2 ;主框架11、卡孔111、定位扣112、限位导向柱113、拆装孔114、挡条115、离子化线框12、拉板121、极板框13、拉环131、初效过滤器14、凸起141、粗滤网15、钨丝板16、极板17、轴流风扇18、顶盖19、侧盖2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净化组件,该净化组件的维护较为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净化组件的空气净化器。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净化组件,包括主框架11以及设置于主框架11内部的净化件,主框架11的一侧具有供净化件插入并拔出主框架11的拆装孔114,而主框架11的前端可设置用于挡住净化件的限位边框。上述净化件依据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场合具有不同组成部件,如图1-3所示,在一种空气净化器中,净化件包括沿着气流方向依次放置的初效过滤器14、离子化线框12和极板框13;如图4和图5所示,在另一种空气净化器中,净化件包括沿着气流方向依次放置的粗滤网15、钨丝板16和极板17。当然,净化件还可由其他部件组成,其数量亦可进行调整,此处不再列举。其中主框架11是整个空气净化器的净化组件的安装基础,主框架11可以为长方形框架,当然主框架11的形状还可以采用其他形状,并不限于长方形;初效过滤器14设置在整个净化组件的主框架11的进风侧,对进入到整个空气净化器中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以减轻后续的离子化线框12和极板框13 (或极板17)的净化压力,该初效过滤器14具体可为粗滤网15 ; 离子化线框12使得进入到空气净化器中的气体离子化,并在极板框13的吸附下对空气进行除尘,离子化线框12产生的离子化空气实现了对空气中污染物的分解或者转换,最终起到净化空气的目的,该离子化线框12具体可为钨丝板16。拆装上述净化组件时,只需将净化件从主框架11 一侧的拆装孔114插入或拔出即可。由此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化组件中,净化件与主框架11的拆装孔114插装配合,在维护过程中,直接将净化件抽离主框架11,即可实现该净化组件的拆卸,使得该净化组件的维护更为方便。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净化件插入主框架11后,净化件可能会在主框架11内出现摆动,为了使得净化件更加稳定地插装到主框架11内,主框架11内具有与各净化件滑动配合的限位部,该限位部可以为内凹于主框架11内表面的滑槽,该滑槽的数量与净化件的数量相对应。净化件在与其相对应的滑槽中滑动,提高了装配的稳定性,同时方便了装配。更加优选的,主框架11的内表面上设置连续的滑槽,该滑槽可最大程度地与净化件配合,以此进一步提高该净化组件的装配稳定性。当然,上述限位部的设置方式有很多种,在另一种具体实施例中,限位部为设置于主框架11内表面上的多个离散分布的限位导向柱113。该设置方式可避免在主框架11上开槽对主框架11强度的不良影响。进一步地,上述限位导向柱113为多排,使得单个净化件可放置于相邻的两排限位导向柱113之间,且相邻的两排限位导向柱113交错分布,以此优选主框架11内的作用力分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净化组件中,初效过滤器14除了通过拆装孔114放置于主框架11内的方式外,还可连接在主框架11的进风侧的边框上,具体的,两者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如图2所示,主框架11的进风侧的边框上设置有与初效过滤器14上的卡槽卡接的定位扣112,另一相对的侧边框上设置有与初效过滤器14上的卡孔111镶嵌配合的凸起141。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在离子化线框12上与其插入侧相对的侧框板外壁上设置有拉板121,拉板121的设置使得离子化线框12的插入端只能是与设置拉板121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防止了维护后操作人员将离子化线框12装反的情况发生。同时上述结构在离子化线框12的拆卸过程中,操作人员直接拉拽拉板121即可将整个离子化线框12从主框架11中拉出,更加便于拆卸。[0041]同理,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净化组件中,极板框13上与其插入侧相对的侧框板的外壁上设置有拉环131,在净化组件中,极板框13主要用于吸附灰尘等,极板框13的宽度较大,所以整个极板框13的宽度大于离子化线框12的宽度,由于两者的面积相差不大,一般的情况下极板框13的体积大于离子化线框12的体积,因此采用拉环131。显然,上述拉环131方便了操作人员的操作,更重要的是,上述拉环131也避免了极板框13在安装过程中容易装反的问题。当然,上述拉环131还可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设置于所有的净化件上,以更有利于操作净化件。如图4和5所示,上述限位部还可为外凸于主框架11内表面的挡条115。在主框架11内表面设置挡条115的方式,同样可以缓解对主框架11的强度削弱,更进一步地,挡条115自主框架11的一端至主框架11的另一端连续分布,以此更大程度地保证净化件的连接稳定性。为了避免外界环境中的杂质进入空气净化器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主框架11的拆装孔114处可拆卸地连接有侧盖20,净化件则位于侧盖20内侧。在实现上述目的的同时,侧盖20还可避免净化件在意外状态下从拆装孔114中掉落,从而保证了空气净化器的`
正常工作。如图3和图5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空气净化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该空气净化器包括风扇和设置在风扇的气流方向上的净化组件1,该净化组件I为上述任意实施例中所述的净化组件I。具体地,上述风扇可为贯流风扇2,也可为轴流风扇18,其中,采用轴流风扇18时,可将轴流风扇18设置于主框架11内,并在轴流风扇18前方设置可与主框架11连接的顶盖19。由于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空气净化器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净化组件1,所以该空气净化器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由净化组件I带来,请参考上述实施例中对净化组件I相应部分的有益效果描述即可,在此不再赘述。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净化器采用贯流风扇2时,净化组件I可以为两组,且分别布置在贯流风扇2的进风侧和出风侧。此时,空气在贯流风扇2的作用下从一个净化组件I流进,并从另一个净化组件I流出。此种布置方式提高了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率,同时以增大风量的方式提高了该空气净化器的净化能力。当然本实施例中的空气净化器中的净化组件I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两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净化组件,包括主框架(11)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框架(11)内部的净化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1)的一侧具有供所述净化件插入并拔出所述主框架(11)的拆装孔(114)。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1)内具有与所述净化件滑动配合的限位部。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设置于所述主框架(11)内表面上的多个离散分布的限位导向柱(113)。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导向柱(113)为多排,且相邻的两排所述限位导向柱(113)交错分布。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外凸于所述主框架(11)内表面的挡条(115)。·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条(115)自所述主框架(11)的一端至所述主框架(11)的另一端连续分布。
7.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内凹于所述主框架(11)内表面的滑槽。
8.按照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件上与其插入侧相对的侧框板外壁上设置有拉环(131)。
9.按照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1)的拆装孔(114)处可拆卸地连接有侧盖(20),所述净化件位于所述侧盖(20)内侧。
10.按照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件包括初效过滤器(14)、离子化线框(12)和极板框(13)。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净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1)的进风侧的边框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初效过滤器(14)上的卡槽卡接的定位扣(112),另一相对的侧边框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初效过滤器(14)上的卡孔(111)镶嵌配合的凸起(141)。
12.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风扇以及设置在所述风扇的气流方向上的净化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I)为如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净化组件(I)。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净化组件,包括主框架以及设置于所述主框架内部的净化件,所述主框架的一侧具有供所述净化件插入并拔出所述主框架的拆装孔。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净化组件的空气净化器。拆装上述净化组件时,只需将净化件从主框架一侧的拆装孔插入或拔出即可。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得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净化组件中,净化件与主框架的拆装孔插装配合,在维护过程中,直接将净化件抽离主框架,即可实现该净化组件的拆卸,使得该净化组件的维护更为方便。
文档编号B01D50/00GK202683010SQ20122035056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8日
发明者黄辉, 王彤, 赵亮, 赵广龙 申请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