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气流均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9926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脉冲气流均布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脉冲气流均布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滤筒除尘器的滤筒水平和倾斜布置时的脉冲喷吹气流均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除尘领域,袋式除尘器和静电除尘器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随着除尘技术的不断发展,滤筒式除尘器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脉冲喷吹滤筒除尘器是20世纪80年代初产生的一种新型过滤式除尘器,它具有单位体积过滤面积大、除尘效率高、运行阻力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总体来说,脉冲喷吹滤筒除尘器的主要作用就是通过过滤清除含尘气体中的粉尘,其主要包括过滤装置和清灰装置。脉冲喷吹滤筒除尘器的阻力随滤料表面粉尘层厚度 的增加而增大,阻力达到某一规定值时,为了保证过滤的正常进行,除尘器会周期性地向滤筒内喷吹压缩空气来清灰。因此,脉冲喷吹滤筒除尘器在使用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就是清灰,许多除尘器运行效果差都与清灰效果不好导致阻力上升有关,所以清灰是关系到滤筒除尘器系统成败的决定性作用,随着工况持续,集聚在滤筒上的粉尘将越积越多,相应就会增加设备的运行阻力。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除尘器阻力应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超过此限定范围即应进行清灰。清灰的基本要求是从滤筒上迅速而均匀地剥落沉积的粉尘,同时又能保持一定的一次粉尘层,并且不损伤滤筒和消耗较少的动力。清灰效果的好坏关系着除尘器的阻力、效率、耗材的使用寿命和除尘器的运行经济效益等各项指标。滤筒在除尘器中的布置很重要,可垂直布置在花板上,也可水平或倾斜布置在花板上。经过试验,从清灰效果看,垂直布置时,滤料能大幅度伸缩,将积尘抖掉,清灰效果较好;但是当滤筒水平或倾斜布置时,在脉冲清灰过程中,滤筒各部位存在清灰不均匀的现象,滤筒侧面和下部清灰效果比较好,上部清灰效果不理想。经过分析,这是由于当滤筒水平或倾斜布置时,在脉冲喷吹清灰的过程中,滤筒侧面和底部的粉尘由于高压气体喷吹的作用,使滤筒内部迅速膨胀,附着在滤筒表面的粉尘由于惯性作用离开滤筒滤料表面,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掉入灰斗,达到清灰的目的。然而对于滤筒上部附着的粉尘,由于惯性作用离开滤筒滤料表面后,在重力作用下又落到了滤筒上部表面,不能达到很好的清灰效果。此外,对于由多层滤筒布置的滤筒除尘器,这种现象会更为严重,这是由于除了存在上述原因之外,还存在以下原因上层滤筒所附着的粉尘会以滤饼状落到下层滤筒上,并会在下层滤筒上产生粉尘的逐渐积累,特别是清灰压力不足时,这种情况更为严重,其结果最终将导致下层滤筒朝上的半面不能工作,使滤筒有效过滤面积降为原来的一半。如果原来除尘器过滤面积余量较大,还不致产生过大问题,仅会造成除尘器运行阻力过大;如果原来除尘器余量很小,就会产生很大负压致使滤筒破坏。总体来说,为了保证滤筒除尘器的正常运行,提高滤筒的使用寿命,必须改善这种滤筒各部位清灰不均的现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滤筒水平或倾斜布置时滤筒除尘器存在的滤筒各部位清灰不均的现象,保证滤筒除尘器的正常运行,提高滤筒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脉冲气流均布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脉冲气流均布装置,其中,脉冲气流均布装置是由两个底面对接的圆锥体组成的双锥体形状,脉冲气流均布装置设置在滤筒内部,且位于滤筒中靠近喷嘴的一侧,脉冲气流均布装置与滤筒、喷嘴处在同一条中心线上。进一步,脉冲气流均布装置包括底面对接的前锥体和后锥体,前锥体的顶点位于滤筒的靠近喷嘴的端面上。 进一步,前锥体的锥体角度与滤筒的长度和直径的关系为tan A/2=D/2L。进一步,前椎体的高度为滤筒长度的1/5。进一步,后椎体的锥体角度不大于90°。本实用新型的脉冲气流均布装置的优点在于使得从喷嘴喷出的高压脉冲气体喷吹方向改变,使其迅速喷向滤筒内侧周边,改善了滤筒各部位清灰不均的现象,特别是滤筒上部清灰不理想的现象。从而保证滤筒除尘器的正常运行,提高滤筒的使用寿命等。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脉冲气流均布装置安装在滤筒除尘器内部时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脉冲气流均布装置安装在滤筒除尘器内部时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脉冲气流均布装置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脉冲气流均布装置3主要由圆锥体形状的前锥体31和后椎体32组成,具体来说,前锥体31和后椎体32为底面对接,从而形成一个双锥体形状的整体,即脉冲气流均布装置3。其中,本实用新型中的前锥体31和后椎体32可用厚度较厚的钢板制作而成。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脉冲气流均布装置3设置在滤筒除尘器的滤筒I内部,具体位于滤筒I中靠近喷嘴2的一侧,且本实用新型的脉冲气流均布装置3与滤筒I、喷嘴2处在同一中心线上。由此,当滤筒除尘器在进行脉冲喷吹清灰时,从喷嘴2喷出的高压气流通过脉冲气流均布装置3,而被迅速分散扩张到滤筒I的外边缘,使褶皱式的滤筒滤料迅速向外扩张,附着在滤筒表面的粉尘由于惯性作用离开滤筒滤料表面,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掉入灰斗,达到清灰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脉冲喷吹气流经过本实用新型的脉冲气流均布装置3的前锥体31时,将会以一定的角度迅速喷向滤筒内表面,使得附着在滤筒上表面上的粉尘以和滤筒表面一定的角度的方向离开滤筒表面,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掉入灰斗,防止了粉尘离开滤筒上表面又回落到滤筒上表面情况的发生。极为有效的改善了滤筒除尘器滤筒I水平和倾斜放置时,滤筒上表面清灰效果不好的现象,即改善了滤筒各部位清灰不均的现象。此外,由于滤筒除尘器一般情况下是负压运行的,经滤筒净化后的气流方向和脉冲喷吹气流方向相反,因此为了减小滤筒除尘器的阻力,本实用新型的脉冲气流均布装置3在前椎体31后面对接设置了一个后锥体32,从而将净化后的气体有效地分散,防止了气体对本实用新型的脉冲气流均布装置3的直接冲刷,将脉冲气流均布装置3设计成底面对接的双锥体型也是为了减小其结构阻力,使得滤筒I内部的气流分布更加的均匀合理,提高除尘效率和清灰效果。下面参照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脉冲气流均布装置3的具体布置方式及尺寸等参数做进一步的描述对于前椎体31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前锥体31的顶点需和滤筒I的边缘线一致,也 即前锥体31的顶点位于滤筒I的靠近喷嘴2的端面上。前锥体31的锥体角度A是由滤筒I的长度L和直径D决定的,前锥体31的锥体角度A的具体计算公式为tan A/2=D/2L另外,前椎体31的高度L1优选为滤筒I长度L的1/5。对于后椎体32而言,其锥体角度B和高度L2可根据具体情况随意设置,没有严格的限制条件。当然,后椎体32的锥体角度B不大于90度为最佳。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脉冲气流均布装置,其特征在于,脉冲气流均布装置(3)是由两个底面对接的圆锥体(31、32)组成的双锥体形状,脉冲气流均布装置(3)设置在滤筒(I)内部,且位于滤筒(I)中靠近喷嘴(2)的一侧,脉冲气流均布装置(3)与滤筒(I)、喷嘴(2)处在同一条中心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脉冲气流均布装置,其特征在于,脉冲气流均布装置(3)包括底面对接的前锥体(31)和后锥体(32),前锥体(31)的顶点位于滤筒(I)的靠近喷嘴(2)的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冲气流均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前锥体(31)的锥体角度(A)与滤筒(I)的长度(L)和直径(D)的关系为tan A/2=D/2L。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脉冲气流均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前椎体(31)的高度(LI)为滤筒(I)长度(L)的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脉冲气流均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后椎体(32)的锥体角度(B)不大于9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脉冲气流均布装置,该脉冲气流均布装置(3)是由两个底面对接的圆锥体(31、32)组成的双锥体形状,脉冲气流均布装置(3)设置在滤筒(1)内部,且位于滤筒(1)中靠近喷嘴(2)的一侧,脉冲气流均布装置(3)与滤筒(1)、喷嘴(2)处在同一条中心线上。本实用新型的脉冲气流均布装置解决了滤筒水平或倾斜布置时滤筒除尘器存在的滤筒各部位清灰不均的现象,保证了滤筒除尘器的正常运行,提高了滤筒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01D46/24GK202700285SQ201220382198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日
发明者杨军瑞, 杨龙军 申请人: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