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流态砂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3052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流态砂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过滤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流态砂过滤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原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自来水)过滤的普通过滤器主要是通过滤料进行过滤,过滤器结构虽然比较简单,但它在过滤运行中存在有问题过滤水中的细小滤料颗粒不能在过滤进行时同时排出,需要停机反洗滤料,因而过滤效果不大好,效率也不高。而过滤效果比较好的过滤器,其结构又比较复杂,成本和运行费用都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仅结构紧凑简单,制造方便,而且过滤效果好的高效流态砂过滤器。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高效流态砂过滤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在罐体内中下部设置有滤料,在罐体内中间设置有滤料提升管,滤料提升管下端设置有空气动力转换室,滤料提升管上端设置有反洗器并伸出至罐体外,在滤料提升管上设置有分配器,在罐体上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端位于罐体顶部,进水管下端与分配器相通连接,在分配器下方设置有导料斗,所述导料斗呈锥形,在罐体上部设置有滤水池,所述滤水池与位于罐体上部的出水管相通连接,所述空气动力转换室包括活动密封相连的上半腔体和下半腔体,所述上半腔体与下半腔体之间形成有一个通道,所述上半腔体与滤料提升管密封相连,所述通气管与通道相连,在通道内设置有整体式的丝网。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絮凝剂随原水一起经过进水管进入过滤器内部,经过分配器均匀分布后,通过滤料在向上流的过程中与原水混合絮凝,滤料由于受到压缩空气提升的作用往下流动,使絮凝剂更充分与原水混合,由于滤料厚度到达到2米,因此絮凝剂在与原水混合后,原水中的悬浮物在絮凝剂的作用下会形成胶状物,由于胶状物比重比水大,在滤料截留的作用下沉淀。随着过滤的进行,过滤器底部的砂层中截留的污染物逐渐增多,在外部提供的压缩空气的作用下,过滤器底部的滤料被滤料提升管提升至过滤器顶部,滤料在反洗器中折流、自由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将滤料表面的污染物分离,洗涤所产生的污水从过滤器的排污口排出,而滤料被反洗器中的向上的水流清洗干净并回落到砂上部,进入下一次过滤循环,过滤后的水汇集在过滤器上部的滤水池内,并由溢流口进入出水管中排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简单,制造安装方便,使用稳定可靠性强,由于采用压缩空气使过滤器底部被污染的滤料向上提升,在提升过程中污染的滤料进行了清洗,清洗后的滤料循环使用,可使滤料在过滤过程中始终保持干净,而且由于采用可分离的空气动力转换室,使丝网可整体式方便的置入,解决了现有折叠式丝网存在缝隙导致滤料堵塞进气管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过滤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1-1结构放大示意图。在图中,1、空气动力转换室2、角铁块3、导料斗4、分配器5、滤料6、罐体7、反冲洗管8、进水管9、滤料提升管10、反洗器11、通气管12、滤水池13、出水管14、轴向密封圈15、上半腔体16、丝网17、下半腔体18、通道19、平面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图2中,所述高效流态砂过滤器包括罐体6,所述罐体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在罐体内中下部设置有滤料5,滤料高度为两米,在罐体内中间设置有滤料提升管9,滤料提升管上端敞开并固定在进水管上,滤料提升管下端设置有空气动力转换室 1,滤料提升管上端设置有反洗器10并伸出至罐体外,污染的底部滤料从空气动力转换室进入滤料提升管内,在滤料提升管上设置有分配器4,分配器中的原水均匀分散地流出,在罐体内上部设置有进水管8和反冲洗管7,所述进水管上端位于罐体顶部,进水管下端与分配器相通连接,在分配器下方设置有导料斗3,所述导料斗呈锥形,为提高导料斗的结构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在导料斗下端内均设置有角铁块2,在罐体上部设置有滤水池12,所述滤水池与位于罐体上部的出水管13相通连接,所述空气动力转换室包括用平面密封圈19活动密封相连的上半腔体15和下半腔体17,所述上半腔体与下半腔体之间形成有一个通道18,所述上半腔体与滤料提升管用轴向密封圈14密封相连,所述上半腔体与通气管11下端相连,通气管与通道相通,通气管上端伸出至罐体外与空气压缩机相连,在通道内设置有不锈钢制成的整体式的丝网16,所述上半腔体和下半腔体用螺栓连接,当丝网更换时,松开螺栓,将上半腔体提取,将事先制好的整体式圆简形的丝网放入通道内,再将上半腔体和下半腔体用螺栓紧固,空气动力转换室可分离,因而可将整体式的丝网直接放入通道内,由于整体式的丝网没有缝隙,滤料无法在负压作用下进入通气管内,解决了现有整体式空气动力转换室不能使用整体式的丝网,只能使用折叠式的丝网,使丝网出现缝隙和错位,导致在负压作用下滤料进入通气管内堵塞通气管,使压缩空气无法进入空气动力转换室对污染的滤料提升清洗,降低了过滤效果的问题。
权利要求1.高效流态砂过滤器,它包括罐体(6),所述罐体上部为圆柱形、下部为圆锥形,在罐体内中下部设置有滤料(5),其特征是在罐体内中间设置有滤料提升管(9),滤料提升管下端设置有空气动力转换室(1),滤料提升管上端设置有反洗器(10)并伸出至罐体外,在滤料提升管上设置有分配器(4),在罐体上部设置有进水管(8),所述进水管上端位于罐体顶部,进水管下端与分配器相通连接,在分配器下方设置有导料斗(3),所述导料斗呈锥形, 在罐体上部设置有滤水池(12),所述滤水池与位于罐体上部的出水管(13)相通连接,所述空气动力转换室包括活动密封相连的上半腔体(15)和下半腔体(17),所述上半腔体与下半腔体之间形成有一个通道(18),所述上半腔体与提升管密封相连,所述通气管与通道相连,在通道内设置有整体式的丝网(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流态砂过滤器,其特征是在导料斗(3)下端内设置有角铁块(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效流态砂过滤器,它包括罐体(6),在罐体内设置有滤料(5)和滤料提升管(9),滤料提升管下端设置有空气动力转换室(1),滤料提升管上端设置有反洗器(10),在滤料提升管上设置有分配器(4),在罐体上部设置有进水管(8),进水管下端与分配器相通连接,在分配器下方设置有导料斗(3),在罐体上部设置有滤水池(12),所述滤水池与位于罐体上部的出水管(13)相通连接,所述空气动力转换室包括活动密封相连的上半腔体(15)和下半腔体(17),上半腔体与下半腔体之间形成有一个通道(18),在通道内设置有丝网(16)。它结构紧凑简单,使用稳定性强,解决了现有折叠式丝网存在缝隙导致滤料堵塞进气管的问题,提高了过滤效果。
文档编号B01D24/46GK202829748SQ20122052318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5日
发明者蔡华, 王堤, 何曙明, 鲁磊, 谈郑君, 李中元, 郑明亮 申请人:江苏恒昌环水设备有限公司, 中环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萍乡市同方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