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乳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3053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乳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乳化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乳化机。
背景技术
乳化机行业的常用乳化机一般可分为2种,一种就是装置分散盘的分散机,还有一种就是结构上由一个圆形管套和一个剪切搅拌轮的乳化器(常称为蓝式乳化机或蓝式分散机),这2款乳化机的实用性还是不错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详细如下1、用于乳化的高速分散机的缺点;(I)没有刮料装置,对于粘附在搅拌桶内壁的物料它无能为力;(2)能耗高;(3)搅拌混合效果一般。2、结构上由一个圆形管套和一个剪切搅拌轮的乳化器(常称为蓝式乳化机或蓝式分散机)的缺点(I)没有刮料装置,对于粘附在搅拌桶内壁的物料它无能为力;(2)搅拌混合效果一般;(3)对于一些含纤维成分较高的物料,乳化时容易堵塞。因此,一种能够同时具备乳化和搅拌功能的乳化机的出现就很有必要了。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乳化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现搅拌与乳化融为一体,节能;相对同等产能的其它类型乳化机,可节能30%以上;搅拌混合效果非常出色;带有刮板装置的乳化机,利于清洁、提高乳化效率和品质;对于一些含纤维成分较高的物料,不会出现堵塞现象;具有电动升降功能的乳化机,使用非常方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乳化机,包括乳化电机、乳化桶和搅拌桨,所述乳化电机为上置式,所述搅拌桨与乳化电机相连,其特点是,所述搅拌桨的桨叶为2片多层式叠加的桨叶,桨叶的桨面为螺旋曲面,所述桨叶的平面展开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的下底边呈弧形,所述直角梯形的斜边与直角边所成的夹角为6-12°,直角梯形的直角边长度为直角梯形的下底边曲率半径的3-4倍;所述直角梯形扭曲成螺旋曲面后,直角梯形的下底边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40-50°,直角梯形的上底边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8-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直角梯形扭曲成螺旋曲面后,直角梯形的下底边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4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直角梯形的上底边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直角梯形的斜边与直角边所成的夹角为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桨设置有刮板装置,所述刮板装置位于搅拌桨的两侧,由刮板电机进行控制,所述刮板电机设置于乳化电机的一侧。[001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桨与所述刮板装置同轴。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刮板装置设置有减速机。根据搅拌桨的桨叶外径尺寸的分类,转速调节设定上按照200-800rpm,配置变频调速;在与搅拌轴同轴的前提下设置一个刮板装置,这种刮板装置与搅拌桶内壁的间距一般控制在l_3mm,转速一般在10-20rpm范围内设定。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乳化机还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移动机座、升降导向机构和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移动机座和升降导向机构相连,并由升降电机进行控制。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乳化电机设置有变频调速装置。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乳化机还包括机架。上述的部件设置在机架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现搅拌与乳化融为一体,节能,相对同等产能的其它类型乳化机,可节能30%以上;2、搅拌混合效果非常出色;桨叶采用模压成形全曲面形状,自身强度和刚性达到最理想的状态,用材少;桨叶径向宽度不同,搅拌量在径向分布均匀,搅拌桨的扭曲形状可满足桨叶强度和刚性的需要,节能性较好;3、带有刮板装置的乳化机,利于清洁、提高乳化效率和品质;4、对于一些含纤维成分较高的物料,不会出现堵塞现象;5、具有电动升降功能的乳化机,使用非常方便;6、同时将2种功能的机构或装置与电动升降机构有机地整合,形成了一种可以电动升降的非常节能的强力搅拌效果的带刮板装置的乳化机,具备上述1-5点的有益效果。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案,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 :本实用新型一种乳化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 :本实用新型一种乳化机的乳化桶升降到位乳化搅拌的状态图;图3 :本实用新型一种乳化机的乳化桶未升降时的状态图;图4 :本实用新型一种乳化机的桨叶的立体图;图5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乳化机的桨叶的平面展开图;图6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乳化机中2页桨的俯视图。图中1-乳化电机、2-乳化桶、3-搅拌桨、4-刮板装置、5-刮板电机、6-升降装置、61-升降移动机座、62-升降导向机构、7-升降电机、8-机架、31-桨叶、311-下底边、312-斜边、313-直角边、314-上底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参见图1、4_6所示,乳化机,包括依次设置在机架8上的乳化电机1、乳化桶2和搅拌桨3。其中乳化电机I为丄置式,搅拌桨3与乳化电机I相连。搅拌桨的桨叶31为2片多层式叠加的桨叶。本实施例中选取六层叠加的方式。以使得搅拌和乳化的效果较佳。桨叶31的桨面为螺旋曲面(如图4所示),桨叶31的平面展开形状为直角梯形(如图5所示),在图5中,直角梯形的下底边311呈弧形,直角梯形的斜边312与直角边313所成的夹角C为6 12°,优选为10°,直角梯形的直角边313长度为下底边311曲率半径R的:Γ4倍;在图4中,该直角梯形扭曲成螺旋曲面后,直角梯形的下底边311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A为40-50°,优选为45°,直角梯形的上底边314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B为8-12°,优选为10。。在图6中,搅拌桨设有2页,这2页搅拌桨呈“一”字形排列。为了提高乳化效率和品质、清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带有刮板装置的乳化机。刮板装置4与搅拌桨3同轴,位于搅拌桨3的两侧,由刮板电机5进行控制,所述刮板电机5设 置于乳化电机I的一侧。刮板装置4还可以设置有减速机(图中未标出)。根据搅拌桨的桨叶外径尺寸的分类,转速调节设定上按照200-800rpm,配置变频调速;在与搅拌轴同轴的前提下设置一个刮板装置,这种刮板装置与搅拌桶内壁的间距一般控制在1_3_,转速一般是在10-20rpm范围内设定。为了使乳化机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带有升降装置的乳化机。升降装置6包括升降移动机座61、升降导向机构62和升降电机7,升降移动机座61和升降导向机构62相连,并由升降电机7进行控制。乳化电机I还设置了变频调速装置(图中未标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现搅拌与乳化融为一体,节能相对同等产能的其它类型乳化机,可节能30%以上;搅拌混合效果非常出色;带有刮板装置的乳化机,利于清洁、提高乳化效率和品质;对于一些含纤维成分较高的物料,不会出现堵塞现象;具有电动升降功能的乳化机,使用非常方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乳化机,包括乳化电机、乳化桶和搅拌桨,所述乳化电机为上置式,所述搅拌桨与乳化电机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的桨叶为2片多层式叠加的桨叶,桨叶的桨面为螺旋曲面,所述桨叶的平面展开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的下底边呈弧形,所述直角梯形的斜边与直角边所成的夹角为6-12°,直角梯形的直角边长度为直角梯形的下底边曲率半径的3-4倍;所述直角梯形扭曲成螺旋曲面后,直角梯形的下底边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40-50°,直角梯形的上底边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8-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梯形扭曲成螺旋曲面后,直角梯形的下底边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梯形的上底边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梯形的斜边与直角边所成的夹角为1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乳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设置有刮板装置,所述刮板装置位于搅拌桨的两侧,由刮板电机进行控制,所述刮板电机设置于乳化电机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乳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与所述刮板装置同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乳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装置设置有减速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乳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机还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移动机座、升降导向机构和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移动机座和升降导向机构相连,并由升降电机进行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乳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电机设置有变频调速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机还包括机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乳化机,包括乳化电机、乳化桶和搅拌桨,所述乳化电机为上置式,所述搅拌浆与乳化电机相连,其特点是,所述搅拌桨的桨叶为2片多层式叠加的桨叶。本实用新型乳化机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现搅拌与乳化融为一体,节能;相对同等产能的其它类型乳化机,可节能30%以上;搅拌混合效果非常出色;带有刮板装置的乳化机,利于清洁、提高乳化效率和品质;对于一些含纤维成分较高的物料,不会出现堵塞现象;具有电动升降功能的乳化机,使用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B01F3/08GK202844897SQ2012205231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2日
发明者何忠胜 申请人:何忠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