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管与床层耦合反应器的分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3494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提升管与床层耦合反应器的分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部结构为提升管,上部结构为床层(鼓泡床、或湍流床、或快速床)的耦合反应器,特别涉及一种降低提升管与床层耦合反应器提升管出口约束返混的气固分布器,属于石油炼制与化工、煤化工、颗粒燃烧、制药或环保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复杂的平行-顺序反应,为保证整个过程目标产物产率最大化,常常需要控制各中间反应过程的反应条件,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物与反应物浓度等,以适应各阶段产物的生成并抑制其发生副反应和过度反应。下部提升管与上部床层(鼓泡床、或湍流床、或快速床)耦合反应器是满足上述条件的一种理想的反应器之一,在石油炼制领域中的重油深度催化裂化、汽油改质降烯烃等工艺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气固原料混合物首先在提升管段进行较短时间的反应,反应后的气固混合物再进入床层进行后续相对较长时间的反应,提升管段与床层段的反应条件可以分别设置和调控。提升管与床层耦合反应器串联耦合操作所涉及的一个关键设备就是设置在提升管出口并伸入床层内的气固分布器,该分布器除了使气固混合物通过提升管进入上部床层并使床层中获得较好的气固分布效果外,也对下部提升管内气固流动形成了一定的约束作用,造成一定量的气固返混,从而增加了提升管段发生副反应和过度反应的几率,进而降低了总反应目标产物的产率。在目前的工业设计和应用中,提升管出口的气固分布器为光滑内壁的单段倒锥式,且分布板面不同区域采用的是相同的开孔率。光滑的倒锥体内表面或单段的倒锥体,使得一部分气固混合物受到分布板下板面和床层约束后直接沿锥体内壁向下流动进入提升管,进而在提升管出口区域一定范围内造成返混。同时,通过提升管到达分布器下板面的气固混合物通常在靠近分布板中心区域的速度大,靠近分布板外缘区域的速度小,若分布板面采用相同的开孔率,则在靠近分布板中间区域通过的气固混合物数量多,而在靠近分布板外缘区域通过的气固混合物数量少,由此进一步加剧了气固混合物沿分布器锥体内壁向下返混的程度,也降低了上部床层内气固分布的均匀程度。对于降低提升管与床层耦合反应器提升管出口约束返混的设备和方法目前还未见有文献及专利的相关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下部提升管与上部床层(为鼓泡床、或湍流床、或快速床)耦合反应器提供一种降低提升管出口约束返混的气固分布器,通过应用本实用新型降低提升管出口区域气固返混,进而提高提升管内气固流动、反应温度及气固停留时间的均匀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列途径实现:一种提升管与床层耦合反应器的分布器,至少包括:多段组合的倒锥筒和分布板。其特征在于:多段组合的倒锥筒上端面和下端面为敞开口,分布板与多段组合的倒锥筒上端面封闭连接,分布板沿半径方向由中心到外缘各区域设有开孔率不同的气体和颗粒流出孔。[0007]所述的多段组合的倒锥筒由2 8段倒圆锥筒紧密对接组合而成,包括8段,总高度H = (0.5 5)Dr,Dr为最下端这段倒圆锥筒下端面当量直径,Dr的值等于与多段组合的倒锥筒封闭连接的提升管当量直径;最下端这段倒圆锥筒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 I =0° 30°,高度hi = (0.125 0.7) H,H为多段组合的倒锥筒的总高度;将各段倒圆锥筒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编排序号,i代表段序号为3及3以上奇数的倒圆锥筒,j代表段序号为2及2以上偶数的倒圆锥筒,则第i段倒圆锥筒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ai=0° (α 1+5° ),第i段倒圆锥筒高度hi = (0.5 1.5)hl,第j段倒圆锥筒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aj=(al+8° ) (al+45° ),第j段倒圆锥筒高度hj = (0.25 1.0) hi。[0008]所述的分布板为平面板、上凸弧面板或下凹弧面板,上凸弧面板或下凹弧面板的内弧面高度Hl = (O 1.2)Dr, Dr为多段组合的倒锥筒下端面当量直径;沿分布板半径方向由中心到外缘按照等距离法划分2 4个区域,靠近中心的第一个区域基于提升管截面的开孔率Kl = 5% 20%,由中心到外缘各区域基于提升管截面的开孔率依次增加10% 30%,且整个分布板基于提升管截面积的总开孔率为20% 80%。[0009]所述的分布板上采取垂直开孔、斜向内开孔或斜向外开孔;孔的形状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或长条形,开孔当量直径d0 = 5mm 30mm ;孔的中心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β=-1.5α I +1.5α 1,“-”表示沿竖直方向逆时针旋转的角度,“ + ”表示沿竖直方向顺时针旋转的角度,α I为多段组合的倒锥筒最下端这段到圆锥筒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各孔采取正三角形排列或沿同心圆排列布置,孔中心间距S = (2 5) d0。[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明显的优点在于:[0011](I)分布器锥体设置成多段组合的倒锥筒形式,段序号为偶数的倒圆锥筒锥面与竖直方向夹角大于段序号为奇数的倒圆锥筒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因此,偶数段的倒圆锥筒可以对向下流动的气固混合物形成一定的阻碍作用,并能将其导流进入分布器中心高速向上的气固主流中,再在气固主流带动下向上通过分布器进入床层,从而降低了提升管出口区域气固混合物的返混。[0012](2)沿分布板半径由中心到外缘各区域开孔率逐渐增大,从而增大了外缘区域气固混合物的通过量,进而降低了分布板外缘下方区域气固混合物的返混。[0013](3)通过分布板开孔率的设置使得分布板外缘区域通过的气体量大,也改善了上部床层内气固的径向分布,提高了床层内两相径向分布的均匀性。[0014](4)设备结构简单,易加工;对现有装置实施改造容易,造价低。


[0015]图1是一种提升管与床层耦合反应器的分布器的部件连接示意图;[0016]图2是一种提升管与床层耦合反应器的分布器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3是图2中分布板2的剖面示意图;[0018]图4是图2中分布板2的布孔示意图;[0019]图5是图4中节点I的放大图;[0020]图6是一种提升管与床层耦合反应器的分布器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7是图6中分布板2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图7中节点IV的放大图;图9是图6中分布板2的布孔示意图;图10是一种提升管与床层耦合反应器的分布器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中分布板2的剖面示意图;图12是图10中分布板2的布孔示意图;图13是图12中节点V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参见附图1 附图5,本实施例的一种提升管与床层耦合反应器的分布器4,至少包括:多段组合的倒锥筒I和分布板2。其特征在于:多段组合的倒锥筒I上端面和下端面为敞开口,分布板2与多段组合的倒锥筒I上端面封闭连接,分布板2的中间区域和外缘区域设有开孔率不同的气体和颗粒流出孔,多段组合的倒锥筒I下端面与提升管5出口封闭连接,连接有分布板2的多段组合的倒锥筒I伸入床层3中。参见附图2,多段组合的倒锥筒I为圆锥筒,下端面当量直径Dr等于与其封闭连接的提升管5当量直径,总高度H = (2 3.5)Dr。多段组合的倒锥筒I由5段锥筒紧密对接组合而成,最下端这段锥筒101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 I = 10° 25°,高度hi = (0.2 0.4)Η,锥筒102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2 = 30。 60。,高度112=(0.25 0.4)111,锥筒103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0 3= 10° 25°,高度h3= (0.8 1.2)hl,锥筒104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4 = 30° 60°,高度h4= (0.3 0.6)hl,锥筒105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5 = 15° 28°,高度h5 = (0.5 0.8)hi。参见附图3 附图5,分布板2为上凸弧面板,内弧面高度Hl = (0.2 0.8)Dr,分布板2水平投影直径De < 0.5Dd的区域基于提升管5截面的开孔率Kl = 15% 20%,分布板2水平投影直径De = 0.5Dd Dd的区域基于提升管5截面的开孔率K2 = 25% 35%,整个分布板2基于提升管5截面积的总开孔率K= (K1+K2) = 40% 55%,Dd表示分布板2的水平投影直径。分布板2上采取垂直开孔,孔的形状为圆形,开孔直径d0 = Smm 30mm,各孔采取沿同心圆排列布置,孔中心间距S = (3 5) d0。实施例2参见附图1和附图6 附图9,本实施例的一种提升管与床层耦合反应器的分布器4,至少包括:多段组合的倒锥筒I和分布板2。其特征在于:多段组合的倒锥筒I上端面和下端面为敞开口,分布板2与多段组合的倒锥筒I上端面封闭连接,分布板2的中间区域和外缘区域设有开孔率不同的气体和颗粒流出孔,多段组合的倒锥筒I下端面与提升管5出口封闭连接,连接有分布板2的多段组合的倒锥筒I伸入床层3中。本实施例的多段组合的倒锥筒I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分布板2与实施例1不同。参见附图 附图9,分布板2为下凹弧面板, 内弧面高度Hl = (0.1 0.8) Dr, Dr为多段组合的倒锥筒I下端面当量直径;分布板2水平投影直径De < 0.5Dd的区域基于提升管5截面的开孔率Kl = 10% 20%,分布板2水平投影直径De = 0.5Dd Dd的区域基于提升管5截面的开孔率K2 = 30% 40%,整个分布板2基于提升管5截面积的总开孔率K=(K1+K2) = 50% 60%,Dd表示分布板2的水平投影直径。[0038]分布板2上采取斜向内开孔,孔的形状为圆形,开孔直径d0 = 6mm 25mm ;孔的中心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β = -1.5 α I +1.5 α 1,“-”表示沿竖直方向逆时针旋转的角度,“ + ”表示沿竖直方向顺时针旋转的角度,α I为多段组合的倒锥筒I最下端这段锥筒101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各孔采取正三角形排列,孔中心间距S = (2 5)d0。[0039]实施例3[0040]参见附图1和附图10 附图13,本实施例的一种提升管与床层耦合反应器的分布器4,至少包括:多段组合的倒锥筒I和分布板2。其特征在于:多段组合的倒锥筒I上端面和下端面为敞开口,分布板2与多段组合的倒锥筒I上端面封闭连接,分布板2的中间区域和外缘区域设有开孔率不同的气体和颗粒流出孔,多段组合的倒锥筒I下端面与提升管5出口封闭连接,连接有分布板2的多段组合的倒锥筒I伸入床层5中。[0041]参见附图10,多段组合的倒锥筒I为圆锥筒,下端面当量直径Dr等于与其封闭连接的提升管5当量直径,总高度H = (1.8 3.0) Dr。[0042]多段组合的倒锥筒I由2段锥筒紧密对接组合而成,最下端这段锥筒101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 I = 15° 30°,高度hi = (0.5 0.7)Η,锥筒102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α2 = 30。 60。,高度 h2= (0.5 1.0)hl。[0043]参见附图11 附图13,分布板2水平投影直径De < 0.5Dd的区域基于提升管5截面的开孔率Kl = 15% 20%,分布板2水平投影直径De = 0.5Dd Dd的区域基于提升管5截面的开孔率K2 = 25 % 35 %,整个分布板2基于提升管5截面积的总开孔率K=(K1+K2) = 40% 55%,Dd表示分布板2的水平投影直径。[0044]分布板2上采取垂直开孔,孔的形状为圆形,开孔直径d0 = 8mm 16mm,各孔采取正三角形排列布置,孔中心间距S = (2 5) d0。[004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一种提升管与床层耦合反应器的分布器,至少包括:多段组合的倒锥筒和分布板,其特征在于:多段组合的倒锥筒上端面和下端面为敞开口,分布板与多段组合的倒锥筒上端面封闭连接,分布板沿半径方向由中心到外缘各区域设有开孔率不同的气体和颗粒流出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管与床层耦合反应器的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段组合的倒锥筒由2 8段倒圆锥筒紧密对接组合而成,包括8段,总高度H = (0.5 5)Dr, Dr为最下端这段倒圆锥筒下端面当量直径,Dr的值等于与多段组合的倒锥筒封闭连接的提升管当量直径;最下端这段倒圆锥筒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al = 0° 30°,高度hi = (0.125 0.7)H,H为多段组合的倒锥筒的总高度;将各段倒圆锥筒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编排序号,i代表段序号为3及3以上奇数的倒圆锥筒,j代表段序号为2及2以上偶数的倒圆锥筒,则第i段倒圆锥筒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ai =0° (al+5° ),第i段倒圆锥筒高度hi = (0.5 1.5)hl,第j段倒圆锥筒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a j =(α 1+8° ) (al+45。),第 j 段倒圆锥筒高度 hj = (0.25 1.0)h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管与床层耦合反应器的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布板为平面板、上凸弧面板或下凹弧面板,上凸弧面板或下凹弧面板的内弧面高度Hl=(O 1.2)Dr, Dr为多段组合的倒锥筒下端面当量直径;沿分布板半径方向由中心到外缘按照等距离法划分2 4个区域,靠近中心的第一个区域基于提升管截面的开孔率Kl =5% 20%,由中心到外缘各区域基于提升管截面的开孔率依次增加10% 30%,且整个分布板基于提升管截面积的总开孔率为20% 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管与床层耦合反应器的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布板上采取垂直开孔、斜向内开孔或斜向外开孔;孔的形状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或长条形,开孔当量直径d0 = 5mm 30mm ;孔的中心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β =-1.5 α I +1.5 α 1,“-”表示沿竖直方向逆时针旋转的角度,“ + ”表示沿竖直方向顺时针旋转的角度,αI为多段组合的倒锥筒最下端这段到圆锥筒锥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各孔采取正三角形排列或沿同心圆排列布置,孔中心间距S = (2 5) d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升管与床层耦合反应器的分布器,至少包括多段组合的倒锥筒和分布板,多段组合的倒锥筒由2~8段倒圆锥筒紧密对接组合而成,总高度H=(0.5~5)Dr,Dr为最下端这段倒圆锥筒下端面当量直径。沿分布板半径方向由中心到外缘按照等距离法划分2~4个区域,靠近中心的第一个区域基于提升管截面的开孔率K1=5%~20%,由中心到外缘各区域基于提升管截面的开孔率依次增加10%~30%,且整个分布板基于提升管截面积的总开孔率为20%~80%。本实用新型能够显著降低耦合反应器提升管出口区域的返混,并且能够强化上部床层内的气固均布,广泛适用于石油炼制与化工、煤化工、制药或环保领域。
文档编号B01J8/18GK203002342SQ201220542989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3日
发明者王德武, 张少峰, 卢春喜, 贾梦达, 吴广恒 申请人:河北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