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进气式袋式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6729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下进气式袋式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包括灰斗、设置在灰斗内的气流均布装置、壳体和安装在过滤区内的滤袋的下进气式袋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
袋式除尘器是利用滤袋的过滤机理,将尘粒从含尘气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除尘设备,具有除尘效率高、性能稳定和适应性强等优点,因而尤其适用于粉尘排放要求严格的地区。为了减少设备的占地面积,一些袋式除尘器采用下进气式(即从灰斗进风),并且在灰斗内设置复数件导流板,以使含尘气流比较均匀地进入过滤区。在一台脉冲喷吹袋式除尘器气流分布物理模型上,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在灰斗内安装有斜向导流板的条件下(参见图1和图2),测试了布袋室与灰斗相接处的流速分布情况,并且利用FLUENT软件对此除尘器内部的流场分布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测试结果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下进气式袋式除尘器内恰当地增设复数件斜向导流板,能够显著改善过滤区、过滤区与灰斗之间的区域之气流分布均匀性,从而减少因局部气流速度过高而引起的滤袋损坏,请参阅王冠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脉冲袋式除尘器内部流场的研究》中的摘要。不过,在该下进气式袋式除尘器灰斗内设置有斜向导流板时,该除尘器后壁与侧壁夹角区域的气流速度仍然比较大。例如一,在较佳的试验工况3时,在设定于过滤区与灰斗之间的一个测试断面上,最外侧一行测点(即行测点平均风速最大的一行测点)的平均风速仅为该测试断面平均风速的1.2倍,不过在这一行最后面那一个测点的风速已达该测试断面平均风速的1.6倍。由于此处气流上升速度比较高,易使安装于该处的滤袋过早损坏,继而使一小部分含尘气体通过滤袋破损处进入净气室,从而降低该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请参阅该论文中的附表8。例如二,当此除尘器原型内设置16件斜向导流板时,计算机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灰斗上方2500mm处沿水平方向的横向切面上,外侧区域的平均风速也是大于该测试断面平均风速,请参阅该论文中的图2.39。另外,因4件高度相同的斜向导流板在灰斗内呈阶梯型分布,加之灰斗外形呈四棱台,故各件斜向导流板的上边长度皆不相同,其下边长度亦皆不相同。当斜向导流板的件数较多时,不便于制作和安装。通过深入研究,本发明人发觉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遂提出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改善下进气式袋式除尘器内流场分布的气流均布装置,并以此结构轻巧的气流均布装置为基础,提供一种设有该气流均布装置的下进气式袋式除尘器,以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下进气式袋式除尘器,包括在灰斗侧壁上设有进风口的灰斗、设置于灰斗内的气流均布装置、壳体和安装在过滤区内的滤袋;所述气流均布装置包括焊接在设有进风口的灰斗侧壁上的连接板、相互平行的两件呈三角形的竖板、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两件竖板侧面上的复数件导流叶片和两端分别焊接在灰斗侧壁上的支撑管;所述竖板上端与所述连接板底面相焊接,其前端焊接在设有进风口的灰斗侧壁上,其后部通过所述支撑管固定在所述灰斗中;所述复数件导流叶片在所述气流均布装置内呈阶梯型分布。优选的,所述复数件导流叶片在两件竖板之间呈阶梯型均匀分布。优选的,在所述气流均布装置内,离所述灰斗进风口最远的那件导流叶片与所述灰斗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小于0.5米。优选的,所述复数件导流叶片的长度与所述灰斗进风口的宽度之比值为1.2 2.4。优选的,所述导流叶片的横截面为一字形;两件加强筋分别焊接在由所述复数件导流叶片组成的导流叶片组之迎风面、背风面上,以提高此导流叶片组之强度。优选的,所述导流叶片的横截面为V字形或圆弧形。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效果:含尘气流自灰斗进气口进入灰斗后,一部分气流被所述气流均布装置上的导流叶片、竖板和灰斗壁板阻挡后,在灰斗内形成涡流;另一部分气流被这些导流叶片分割为多股作斜向上运动的气流。该气流均布装置,不仅可以象灰斗内安装的现有气流均布装置一样使灰斗上口处前部、中部和后部三个区域的气流速度比较均匀,而且能够恰当地使灰斗上口处外侧的气流速度降低,特别是能够使灰斗上口处外侧与后侧夹角区域的气流速度显著降低,从而进一步改善过滤区、过滤区与灰斗之间的区域之气流分布均匀性,并且使各滤袋的过滤负荷更加均匀,进而提高下进气式袋式除尘器的收尘效率和延长滤袋的使用寿命。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因焊接在两件互相平行的竖板侧面上的各件导流叶片之几何尺寸完全相同,故其具有容易制作和安装方便的特点。

图1为安装有斜向导流板的下进气式袋式除尘器之结构示意图;图2为斜向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进气式袋式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5为第一实施例中气流均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第二实施例中气流均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第三实施例中气流均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8中:进口总管道I ;进口支管2 ;灰斗3 ;气流均布装置4、4A、4B ;连接板41、41A ;竖板42、42A ;导流叶片43、43A、43B ;支撑管44、44A ;加强筋45 ;壳体5 ;滤袋6 ;脉冲喷吹装置7 ;旁路阀装置8 ;提升阀装置9 ;出口总管道10。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如图3至图6所示,一种下进气式袋式除尘器,包括在灰斗侧壁上设有进风口的灰斗3、气流均布装置4、壳体5、滤袋6、脉冲喷吹装置7、旁路阀装置8和提升阀装置9。所述气流均布装置4设置于灰斗3内,包括焊接在设有进风口的灰斗侧壁上的连接板41、相互平行的两件呈三角形的竖板42、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两件竖板42侧面上的复数件导流叶片43和两端分别焊接在灰斗侧壁上的支撑管44 ;所述竖板42上端与所述连接板41底面相焊接,其前端焊接在设有进风口的灰斗侧壁上,其后部通过所述支撑管44固定在所述灰斗3中;所述复数件导流叶片43在两件竖板42之间呈阶梯型均匀分布,其中离所述灰斗进风口最远的那件导流叶片43与所述灰斗3纵向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小于0.5米;所述导流叶片43的长度与所述灰斗进风口的宽度之比值为1.5 ;所述导流叶片43的横截面为一字形;两件加强筋45分别焊接在由所述复数件导流叶片43组成的导流叶片组之迎风面、背风面上,以提高此导流叶片组之强度。与所述灰斗3相焊接的进口支管2包括一段渐缩管、一段垂直管、一件90度弯头和一段水平直管;该水平直管的对称中心线与所述灰斗3的横向中心线重合,同时又与所述气流均布装置4的对称中心线重合。尘气流依次通过进口总管道1、进口支管2之后,自灰斗3的进风口流入下进气式袋式除尘器;一部分气流被气流均布装置4上的导流叶片43、竖板42和灰斗壁板阻挡后,在灰斗3内形成涡流;另一部分气流被这八件导流叶片43分割为多股作斜向上运动的气流。气流均布装置4不仅使灰斗上口处前部、中部和后部三个区域的气流速度比较均匀,而且使灰斗上口处外侧的气流速度降低,特别是能够使灰斗上口处外侧与后侧夹角区域的气流速度显著降低,从而进一步改善过滤区、过滤区与灰斗3之间的区域之气流分布均匀性。含尘气流进入过滤区后,含尘气流中的粉尘被阻留在滤袋6的外表面,而干净气体则透过滤料进入滤袋内部、而后汇入净气室,最后从出口总管道10排出。该袋式除尘器运行一段时间后,因较多的粉尘被阻留在滤袋6表面而使其运行阻力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则启动脉冲喷吹装置7,继而使粉尘脱离滤袋6并落进灰斗3,从而使该袋式除尘器继续在较低的系统阻力下运行。因气流均布装置4改善了过滤区、过滤区与灰斗3之间的区域之气流分布均匀性,并且使各滤袋的过滤负荷更加均匀(与设置斜向导流板时相比),故该袋式除尘器具有除尘效率高、滤袋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另外,因焊接在两件互相平行的竖板42侧面上的各件导流叶片43之几何尺寸完全相同,故其具有容易制作和安装方便的特点。实施例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流均布装置4A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气流均布装置4不同,其余未述构件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构件完全相同。如图7所示,所述气流均布装置4A设置于灰斗3内,包括焊接在设有进风口的灰斗侧壁上的连接板41A、相互平行的两件呈三角形的竖板42A、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两件竖板42A侧面上的、横截面为V字形的五件导流叶片43A和两端分别焊接在灰斗侧壁上的支撑管44A ;所述竖板42A上端与所述连接板41A底面相焊接,其前端焊接在设有进风口的灰斗侧壁上,其后部通过所述支撑管44A固定在所述灰斗3中;所述五件导流叶片43A在两件竖板42A之间呈阶梯型均匀分布。导流叶片43A几何尺寸比第一实施例中的导流叶片43大一些;并且,两件竖板42A的几何尺寸比第一实施例中的两件竖板42大一点;不过,连接板41A的几何尺寸与第一实施例中的连接板41基本相同,支撑管44A的长度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支撑管44大致相同,因导流叶片43A (注:其横截面为V字形)的强度已足够大,故不必在此导流叶片组之迎风面、背风面上焊接加强筋。所述气流均布装置4A也可以改善所述袋式除尘器内的气流分布均匀性,并且使各滤袋的过滤负荷更加均匀(与设置斜向导流板时相比),故本实施例所述袋式除尘器也具有除尘效率高、滤袋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另外,因各件导流叶片43A的几何尺寸完全相同,故其具有容易制作和安装方便的特点。实施例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流均布装置4B与第二实施例中的气流均布装置4A基本相同,其余未述构件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构件完全相同。如图8所示,所述气流均布装置4B设置于灰斗3内,包括焊接在设有进风口的灰斗侧壁上的连接板41A、相互平行的两件呈三角形的竖板42A、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两件竖板42A侧面上的、横截面为圆弧形的五件导流叶片43B和两端分别焊接在灰斗侧壁上的支撑管44A ;所述竖板42A上端与所述连接板41A底面相焊接,其前端焊接在设有进风口的灰斗侧壁上,其后部通过所述支撑管44A固定在所述灰斗3中;所述五件导流叶片43B在两件竖板42B之间呈阶梯型均匀分布。显然地,本实施例所述袋式除尘器也具有除尘效率高、滤袋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并且其导流叶片43B也具有容易制作和安装方便的特点。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1.下进气式袋式除尘器,包括在灰斗侧壁上设有进风口的灰斗(3)、设置于灰斗(3)内的气流均布装置(4)、壳体(5)和安装在过滤区内的滤袋(6),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均布装置(4)包括焊接在设有进风口的灰斗侧壁上的连接板(41)、相互平行的两件呈三角形的竖板(42)、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两件竖板(42)侧面上的复数件导流叶片(43)和两端分别焊接在灰斗侧壁上的支撑管(44);所述竖板(42)上端与所述连接板(41)底面相焊接,其前端焊接在设有进风口的灰斗侧壁上,其后部通过所述支撑管(44)固定在所述灰斗(3)中;所述复数件导流叶片(43)在所述气流均布装置(4)内呈阶梯型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进气式袋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件导流叶片(43)在两件竖板(42)之间呈阶梯型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进气式袋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流均布装置⑷内,离所述灰斗进风口最远的那件导流叶片(43)与所述灰斗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小于0.5 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进气式袋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43)的长度与所述灰斗进风口的宽度之比值为1.2 2.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 2所述的下进气式袋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43)的横截面为一字形;两件加强筋(45)分别焊接在由所述复数件导流叶片(43)组成的导流叶片组之迎风面、背风面上,以提高该导流叶片组之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下进气式袋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叶片(43)的横截面为V字形或圆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下进气式袋式除尘器,包括在灰斗侧壁上设有进风口的灰斗、设置于灰斗内的气流均布装置、壳体和安装在过滤区内的滤袋。所述气流均布装置包括焊接在设有进风口的灰斗侧壁上的连接板、相互平行的两件呈三角形的竖板、两端分别焊接在所述两件竖板侧面上的复数件导流叶片和两端分别焊接在灰斗侧壁上的支撑管;所述竖板上端与所述连接板底面相焊接,其前端焊接在设有进风口的灰斗侧壁上,其后部通过所述支撑管固定在所述灰斗中;所述复数件导流叶片在所述气流均布装置内呈阶梯型分布。本实用新型具有过滤区内气流分布均匀、除尘效率高和滤袋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而且所述气流均布装置具有容易制作和安装方便的特点。
文档编号B01D46/02GK203075775SQ20122067066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8日
发明者章荣发, 郭勇, 卢乾东, 王艳媛, 黄文 , 章潮鸿 申请人:福建东源环保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