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3509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箱,该污水箱包括主箱体、吸污装置以及进污水管,主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凹陷部;吸污装置用于将污水箱中的污水排出,吸污装置的吸污口邻近主箱体的凹陷部设置;进污水管的喷水口位于水箱体内;其中,进污水管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喷水口,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喷水口的朝向均偏离主箱体的中心线,并指向主箱体的内壁。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污水箱无需定期清理,能耗少,成本低。
【专利说明】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箱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水箱,还涉及一种采用该污水箱的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0002]通常在污水处理系统中设置有污水箱用来暂存污水,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等杂质而极易在污水箱中沉淀,久而久之沉淀的泥沙很容易堵塞吸污装置,或降低污水箱的容积。为解决泥沙杂质沉淀带来的上述两个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的做法有两种:其一,定时清理污水箱沉积的泥沙杂质;其二,在污水箱中设置一个搅拌器,避免泥沙杂质的沉淀。
[0003]请参阅图1,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污水箱的结构示意图。该污水箱包括箱体10、进污水管20、吸污装置30、搅拌器40。箱体10用于临时存放从进污水管20引进的污水,搅拌器40设于箱体10内,该污水箱的工作过程为:通过搅拌器40不停地搅拌由进污水管20放入的污水,保证箱体10内的污水不至于沉淀,然后吸污装置30将带有杂质的污水排出箱体10。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箱,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污水箱需要设置搅拌器而导致能耗高、成本高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污水箱包括主箱体、吸污装置以及进污水管,主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凹陷部;吸污装置用于将污水箱中的污水排出,吸污装置的吸污口邻近主箱体的凹陷部设置;进污水管的喷水口位于主箱体内;其中,进污水管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喷水口,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喷水口的朝向均偏离主箱体的中心线,并指向主箱体的内壁。
[0006]其中,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喷水口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并与水平高度所在的水平线呈一定夹角朝下设置。
[0007]其中,凹陷部为设置于主箱体的下部并与主箱体连接相通的辅箱体,辅箱体呈圆台形,圆台形的上底面的直径大于圆台形的下底面的直径。
[0008]其中,吸污装置为渣浆栗,渣浆栗的吸污口的外形尺寸小于圆台形的下底面的直径。
[0009]其中,渣浆栗的吸污口设于圆台形的下底面的正上方。
[0010]其中,进污水管绕主箱体外围设置,进污水管间隔设有多个与喷水口对应的支水管,支水管贯穿主箱体侧壁并与相应的喷水口连通。
[0011]其中,主箱体为圆筒形,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喷水口的喷水方向均呈逆时针或者顺时针。
[0012]其中,喷水口设有文丘里喷嘴或拉瓦尔喷管。[0013]其中,喷水口设有增压装置。
[00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上述的污水箱。
[0015]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箱通过在主箱体的底部设置凹陷部,进污水管的喷水口朝主箱体内壁喷水从而形成漩涡并流至凹陷部,污水中的杂质聚集在凹陷部,吸污装置可轻易将杂质排出箱体,避免杂质沉淀。相比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设置搅拌器防止杂质沉淀,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箱无需定期清理,能耗少,成本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污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污水箱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图2所示污水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污水箱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污水箱包括主箱体110、吸污装置120以及进污水管130。
[0021]主箱体110的底部设置有凹陷部1101,在一优选实施例中,主箱体110为圆筒形,凹陷部1101为设置于主箱体110的下部并与主箱体110连接相通的辅箱体,辅箱体呈圆台形。具体而言,圆台形的上底面的直径Dl大于圆台形的下底面的直径D2。
[0022]吸污装置120用于将污水箱中的污水排出,吸污装置120的吸污口邻近主箱体110的凹陷部1101设置,优选为邻近圆台形的辅箱体的下底面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吸污装置120优选为渣浆栗,渣浆栗是一种效率高,性能好的离心栗,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种类的离心栗或者能够吸污的装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其中,渣浆栗的吸污口(未标示)的外形尺寸小于圆台形的下底面的直径D2,并对应设于圆台形的下底面的正上方,以使得渣浆栗能够对准积聚在下底面的杂质,且更接近圆台形的下底面,从而提高吸污效率。
[0023]进污水管130的喷水口(1301,1302)位于主箱体110内,在本实施例中,进污水管130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喷水口( 1301,1302),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喷水口( 1301,1302)的朝向均偏离主箱体110的中心线,并指向主箱体110的内壁。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喷水口(1301,1302)的喷水方向一致,均呈逆时针或者顺时针以使得喷出的水能够朝一个方向沿主箱体110内壁顺延产生漩涡。在优选实施例中,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喷水口(1301,1302)均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并与该水平高度所在的水平线呈一定夹角朝下设置,以便产生更强的漩涡,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比如喷水口( 1301,1302)均水平设置或者与与水平高度所在的水平线呈一定夹角朝上设置,还或者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喷水口(1301,1302)位于不同的水平高度,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0024]其中,本实施例的进污水管130绕主箱体110外围设置,在间隔一定距离即设置多个与喷水口(1301,1302)对应的支水管(1303,1304),多个支水管(1303,1304)贯穿主箱体110侧壁并与相应的喷水口(1301,1302)连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类似现有技术中设置多个进污水管从主箱体110上方进入主箱体110,每个进污水管的一端设有朝向主箱体110内壁的喷水口,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但本实施例的进污水管130结构设置紧凑,节约材料。
[0025]进一步地,为了增大产生漩涡的动力,增强搅动污水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喷水口( 1301,1302)设有增压装置(图未示),或者将喷水口( 1301,1302)设置文丘里喷嘴(图未示)或拉瓦尔喷管(图未示),通过喷水口( 1301,1302)结构上的改进增加喷水的初动力,文丘里喷嘴和拉瓦尔喷管的结构以及原理请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更进一步,也可以设置3个、4个或者更多的喷水口以增强搅动污水的效果,本实用新型对喷水口的数量不作限定。
[0026]下面结合附图2和附图3说明本实施例的污水箱的工作过程。
[0027]包含杂质的污水通过设置于主箱体110内侧壁的支水管(1303,1304)的喷水口(1301,1302)进入主箱体110内,由于喷水口( 1301,1302)偏离主箱体110的中心线且朝向主箱体110的内壁,在喷水方向统—致朝逆时针或者顺时针的情况下,喷出的污水会沿主箱体110内壁迅速流动,并产生漩涡流,由于漩涡的作用,杂质会被卷入漩涡中心,并最终聚集在圆台形的辅箱体的下底面,而渣浆栗的吸污口邻近下底面设置,可将这些杂质轻易地吸走并排出污水箱外,从而避免了污水杂质的沉淀。
[002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该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污水箱。
[0029]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箱通过在主箱体的底部设置凹陷部,进污水管的喷水口朝主箱体内壁喷水从而形成漩涡并流至凹陷部,污水中的杂质聚集在凹陷部,吸污装置可轻易将杂质排出箱体,避免杂质沉淀。相比现有技术中需要通过设置搅拌器防止杂质沉淀,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处理系统及其污水箱无需定期清理,能耗少,成本低。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污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箱包括: 主箱体(110),所述主箱体(110)的底部设置有凹陷部(1101); 吸污装置(120),用于将所述污水箱中的污水排出,所述吸污装置(120)的吸污口邻近所述主箱体(I 10)的所述凹陷部(I 101)设置; 进污水管(130),所述进污水管(130)的喷水口(1301,1302)位于所述主箱体(110)内; 其中,所述进污水管(130)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喷水口( 1301,1302),所述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喷水口(1301,1302)的朝向均偏离所述主箱体(110)的中心线,并指向所述主箱体(110)的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喷水口(1301,1302)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并与所述水平高度所在的水平线呈一定夹角朝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1101)为设置于所述主箱体(110)的下部并与所述主箱体(110)连接相通的辅箱体,所述辅箱体呈圆台形,所述圆台形的上底面的直径大于所述圆台形的下底面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装置(120)为渣浆栗,所述渣浆栗的吸污口的外形尺寸小于所述圆台形的下底面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渣浆栗的吸污口设于所述圆台形的下底面的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污水管(130)绕所述主箱体(110)外围设置,所述进污水管(130)间隔设有多个与所述喷水口( 1301,1302)对应的支水管(1303,1304),所述支水管贯(1303,1304)穿所述主箱体(110)侧壁并与相应的所述喷水口(1301,1302)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110)为圆筒形,所述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喷水口(1301,1302)的喷水方向均呈逆时针或者顺时针。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口(1301,1302)设有文丘里喷嘴或拉瓦尔喷管。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口(1301,1302)设有增压装置。
10.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污水箱。
【文档编号】B01D21/26GK203598546SQ201320744493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2日
【发明者】彭斌彬, 孙小卫, 李龙, 郭笑梅, 阎红 申请人:中联重科物料输送设备有限公司,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