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浓缩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38173阅读:86来源:国知局
污泥浓缩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污泥浓缩机具备在行进的过滤体(12)的上表面搬运污泥并同时进行重力过滤的重力过滤部(14),在重力过滤部(14)的比污泥投入位置(A)靠下游侧的位置具备移动机构(16),该移动机构(16)通过使污泥在与过滤体(12)对污泥的搬运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由此缩小过滤体(12)上的污泥的宽度方向尺寸。移动机构(16)例如具有在与过滤体(12)对污泥的搬运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螺杆(24a、24b),利用该螺杆(24a、24b)的旋转使污泥移动。
【专利说明】污泥浓缩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泥浓缩机,该污泥浓缩机具备在过滤体的上表面对污泥进行搬 运并同时进行重力过滤的重力过滤部。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使用如下污泥浓缩机:将作为处理对象物的污水、工厂废水等的污泥在环绕 移动的环状的滤布传送带的上表面搬运并同时进行重力过滤,由此减少污泥所含有的水分 而进行浓缩。通常,这样的污泥浓缩机为了通过将污泥浓缩至浓缩浓度4?5 %来提高后段 的消化槽、脱水机的效率而使用,但若仅在滤布传送带等的过滤体上对污泥进行重力过滤, 存在脱水效率低且过滤速度慢的问题。
[0003] 因此,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结构:通过在带式压力脱水机的重力过滤部的上部 设置V字型的污泥刮分体、以及使污泥的流速降低并减小其厚度的阻力体,由此提高脱水 效率,增强滤布的除水性。
[0004] 在先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0-93712号公报 [0007]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8] 如上所述,以往的污泥浓缩机通过在重力过滤部的过滤体上设置障碍物来将搬运 的污泥分离,提高其脱水效率,但只是在过滤体上设置单一的障碍物的话,难以大幅提高污 泥的浓缩效率。另外,为了提高设置在污泥浓缩机的后段的消化槽、脱水机的脱水效率,优 选利用污泥浓缩机将污泥浓缩至更高浓度。


【发明内容】

[0009]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以往的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浓缩污泥 且能够提高浓缩浓度的污泥浓缩机。
[0010]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1] 本发明的污泥浓缩机具备在过滤体的上表面搬运污泥并同时进行重力过滤的重 力过滤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重力过滤部的比污泥投入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具备移动机 构,该移动机构使污泥在与所述过滤体对污泥的搬运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由此缩小所 述过滤体上的污泥的宽度方向尺寸。
[0012] 根据这样的结构,污泥浓缩设备具备移动机构,该移动机构使污泥在与过滤体对 污泥的搬运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由此缩小过滤体上的污泥的宽度方向尺寸。由此,在过 滤体上搬运并进行重力过滤的污泥在与其搬运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其宽度方向尺寸缩 小且其高度增加而被压密。因此,能够将污泥高效地浓缩,能够提高其浓缩浓度。
[0013]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移动机构具有在与所述过滤体对污泥的搬运方向交叉的方向 上延伸的螺杆,利用该螺杆的旋转使污泥移动。于是,能够使污泥顺畅地移动,并且,还具有 螺杆产生的压榨效果,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污泥的浓缩浓度。
[0014] 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污泥的搬运方向上的所述螺杆的下游侧且靠近该螺杆的位 置,立起有对基于所述螺杆的污泥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板。于是,能够利用引导板的阻挡 效果使在过滤体上搬运的污泥更可靠且顺畅地向螺杆投入并移动。另外,由于借助螺杆而 移动的污泥由引导板压紧,因此能够提高螺杆的压榨效果。
[0015]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螺杆设置有一对,并且该一对螺杆以在所述过滤体的宽度方 向中央附近设置有使污泥向下游侧通过的间隙的状态对置配置,基于各螺杆的污泥的移动 方向设定为使污泥向所述间隙集中的方向。于是,能够利用一对螺杆的相对的压入力将从 双方移动的污泥彼此挤压并压密。
[0016] 也可以构成为,在基于所述螺杆的污泥的移动方向上的前方侧设置有压紧板,该 压紧板以与该螺杆的前端之间设置有使污泥向下游侧通过的间隙的状态立起,由此将借助 所述螺杆而移动的污泥压紧。于是,压紧板作为阻挡借助螺杆而移动的污泥并促进其压密、 压榨的污泥压密压榨板而发挥功能,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污泥的浓缩浓度。
[0017]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所述螺杆与所述压紧板的组沿着所述过滤体上的宽度方向 排列有多组。于是,能够大幅增加污泥的处理量。因此,在想要使装置大型化来增加污泥的 处理量的情况下尤其有效。
[0018]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污泥浓缩设备具备对从所述移动机构出来的污泥进行加压脱 水的加压脱水部,从而构成能够高效地对借助移动机构而压密的污泥进行脱水的系统。
[0019] 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重力过滤部的比所述移动机构靠下游侧的位置具备分散机 构,该分散机构使借助所述移动机构而集中的污泥在所述过滤体的宽度方向上分散。于是, 能够使借助移动机构暂时压密的污泥再次分散,因此能够将污泥进一步浓缩,此外,还能够 获得基于分散机构本身的压榨效果。
[0020] 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重力过滤部的比所述移动机构靠上游侧的位置设置有药品 添加设备,该药品添加设备向在过滤体上被搬运的污泥添加凝集剂。于是,在利用移动机 构压密时,药品均匀地混合,能够增加基于药品的凝集效率,能够进一步提高污泥的浓缩效 率。
[0021] 发明效果
[0022] 根据本发明,在过滤体上搬运并进行重力过滤的污泥在与其搬运方向交叉的方向 上移动,其宽度方向尺寸缩小且其高度增加而被压密。因此,能够将污泥高效地浓缩,能够 提高其浓缩浓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污泥浓缩机的结构的侧视图。
[0024] 图2是示出图1所示的污泥浓缩机的结构的俯视图。
[0025]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污泥浓缩机的结构的俯视图。
[0026]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污泥浓缩机的结构的侧视图。
[0027] 图5是示出图4所示的污泥浓缩机的变形例的污泥浓缩机的结构的侧视图。
[0028]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污泥浓缩机的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参照附图,列举适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污泥浓缩机进行详细说明。
[0030]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污泥浓缩机10的结构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 图1所示的污泥浓缩机10的结构的俯视图。本实施方式的污泥浓缩机10是在构成为环状 的过滤体12的上表面对污泥(例如污水污泥)进行搬运并同时进行重力过滤、而作为浓缩 污泥进行搬出的装置。污泥浓缩机10不仅能够使用作为浓缩机,还能够使用作为脱水机。
[0031] 如图1及图2所示,污泥浓缩机10具备重力过滤部14,该重力过滤部14在利用环 状轨道(履带)而行进的过滤体12的上表面12a对污泥进行重力过滤(重力浓缩),在该 重力过滤部14的比污泥投入位置A靠下游侧的位置设置有移动机构16,该移动机构16使 污泥在与过滤体12的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
[0032] 重力过滤部14由卷挂在多个辊(滚子)18a、18b上且向一个方向被环绕驱动的环 状的过滤体12的上表面(外周面)12a构成。重力过滤部14是通过在张设于辊18a、18b 之间的过滤体12的上表面12a上载置污泥而利用重力对该污泥所含有的水分进行过滤分 离的机构。
[0033] 过滤体12例如由具有通水性的长条带状的滤布传送带、或者多个微小的孔部形 成为网眼状而得到的长条带状的金属网板等构成。过滤体12以足够的张力卷挂在各辊 18a、18b上,借助未图示的马达等驱动源沿图1中所示的箭头的方向(图1中的逆时针方 向)能够行进。在图1及图2中,从右侧(上游侧)朝向左侧(下游侧)的方向是污泥的搬 运方向。因此,向上游侧的污泥投入位置A投入/载置的污泥由过滤体12向下游侧搬运, 并且仅使水分在重力的作用下透过过滤体12,从而被过滤脱水。过滤出的水分(分离液、滤 液)由滤液承接盘20回收。
[0034] 在构成重力过滤部14的过滤体12的上表面12a立起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 中为六个)棒体22。棒体22是与在过滤体12上搬运的污泥抵接并使污泥分散,促进污泥 的除水的障碍物。棒体22的设置位置、数量、形状等可以适当变更。
[0035] 设置在这样的重力过滤部14的下游侧的移动机构16是如下装置:通过缩小在过 滤体12上搬运的污泥的宽度方向尺寸,同时增高污泥高度来进行压密,增强其过滤效率, 提1?污泥浓度。
[0036] 移动机构(螺旋输送机)16朝向过滤体12的上表面12a的上游侧整面开口,能够 接纳污泥。移动机构16包括:一对螺杆24a、24b,其使污泥在与过滤体12的搬运方向交叉 (图2中是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一对引导板26a、26b,其靠近螺杆24a、24b的下游侧,且分 别立起配置在过滤体12的宽度方向两端侧。引导板26a、26b之间的间隙G(与各螺杆24a、 24b之间的间隙大致相同)是用于从该移动机构16向下游侧排出污泥的通路。
[0037] 螺杆24a、24b具有:螺杆轴28,其在与过滤体12对污泥的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上 延伸,且在宽度方向上遍布该过滤体12的范围;螺杆叶片30a、30b,其在螺杆轴28的除了 中央附近之外的两侧的外周面上分别设置成螺旋状。
[0038] 螺杆轴28利用未图示的轴承将两端部轴支承在过滤体12的宽度方向外侧位置, 例如通过链、带等挠性动力传递部件32 (参照图1中的双点划线)而与卷挂有过滤体12的 辊18a、18b连结,由此能够伴随着过滤体12的行进而旋转。通过采用使过滤体12的行进动 作与螺杆轴28的旋转动作同步的结构,由此,能够适当设计用于卷挂挠性动力传递部件32 的各轴的直径或者搭载未图示的减速装置等,从而容易地设定、控制过滤体12对污泥的搬 运速度与螺杆轴26的旋转速度(即,基于螺杆24a、24b的污泥的移动速度)之间的关系。 当然,也可以设置独立地驱动螺杆轴28旋转的马达等驱动源。
[0039] 各螺杆24a、24b的螺杆叶片30a、30b在过滤体12的靠宽度方向两侧的位置分别 设置在螺杆轴26的外周面,双方前端彼此隔开与间隙G相同程度的间隙而对置。各螺杆 叶片30a、30b的螺旋的方向相对于过滤体12的中心线形成为对称形状(反向),由各螺杆 24a、24b产生的污泥的移动方向设定为彼此相反的方向。因此,各螺杆24a、24b相互在过滤 体12的宽度方向上使污泥从外侧向内侧(中央)移动,在各螺杆24a、24b的前端彼此隔开 所述间隙而分离的中央部,使从两外侧移动的污泥彼此相互挤压而压密。各螺杆24a、24b 也可以不构成为使用共用的螺杆轴28,当然也可以构成为分别使用单独的螺杆轴。
[0040] 在螺杆轴28的中央部、即露出在各螺杆24a、24b之间的螺杆轴28的外周面上,设 置有多个(在图2中是三个)桨叶33,该桨叶33用于将在过滤体12的宽度方向中央侧搬 运来的污泥和由一对螺杆24a、24b向中央压密的污泥向下游侧顺畅地排出。桨叶33例如 是在螺杆轴28的外周面沿着周向以多个为一组而设置的叶轮。
[0041] 引导板26a、26b具有:壁部34,其在螺杆24a、24b的下游侧且在靠近该螺杆24a、 24b的位置立起;底部36,其使壁部34的下端在过滤体12对污泥的搬运方向上向上游侧弯 曲并突出,由此覆盖螺杆24a、24b的下方大致一半。在各引导板26a、26b的中央侧的端部, 分别设置有沿着过滤体12对污泥的搬运方向而向下游侧延伸的一对通路板38a、38b。
[0042] 壁部34是设定为与螺杆24a、24b的高度相同程度的高度的板状部件,其高度可以 适当变更。底部36是如图1所示那样在搬运方向上从壁部34的下端朝向上游侧、且突出 形成至螺杆24a、24b的大致中心的位置的板状部件,其长度可以适当变更。但是,若底部36 过长而向上游侧过度突出,则过滤体12难以向螺杆24a、24b侧压入污泥,结果是,难以向螺 杆24a、24b搬入污泥。因此,优选底部36的长度设定为能够使螺杆24a、24b的下表面的一 部分相对于过滤体12露出的程度。构成引导板26a、26b的壁部34、底部36也可以使用形 成有多个微小的孔部的网板等。
[0043] 如图2所不,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螺杆24a、24b、引导板26a、26b,例不了设置为 使污泥在与过滤体12对污泥的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动的结构,但所述螺杆24a、24b、 引导板26a、26b的设置方向只要设置为使污泥在相对于污泥的搬运方向以规定的角度交 叉的方向上能够移动即可,对于后述的分散机构50、移动机构80也相同。例如,相对于污 泥的搬运方向,螺杆24a及引导板26a的组和螺杆24b及引导板26b的组可以设置为形成 V字状或者倒V字状的角度,这种情况下,只要在各螺杆24a、24b设置分别独立或者利用锥 齿轮等连结的螺杆轴即可。
[0044] 各通路板38a、38b以隔着与间隙G相同宽度的间隙相互面对的方式立起设置,该 间隙G形成在螺杆叶片30a、30b之间、引导板26a、26b之间。通路板38a、38b形成用于将 由螺杆24a、24b向过滤体12的中央附近压密的污泥向下游侧顺畅地排出的通路。通路板 38a、38b设定为与壁部34相同程度的高度。需要说明的是,实际上,利用螺杆24a、24b向中 央压密的污泥借助过滤体12的行进,从一对引导板26a、26b(壁部34)之间的间隙G向下 游侧搬运。因此,也可以省略通路板38a、38b,但若设置通路板38a、38b,则能够将向中央压 密且增加了高度的污泥向下游侧顺畅地搬运。
[0045] 如图2所示,也可以在重力过滤部14的移动机构16的上游侧设置药品添加设备 40,该药品添加设备40向被搬运的污泥散布铁系的无机凝集剂等药品。药品添加设备40具 备:第一管路42,其在污泥投入位置A附近、且在过滤体12的宽度方向整个区域设置有多 个药品喷嘴42a ;第二管路44,其在比移动机构16略靠上游侧的位置、且在与螺杆24a、24b 之间的间隙G对应的宽度范围内设置有多个药品喷嘴44a ;送液泵48,其在三通阀46的切 换控制下,向第一管路42以及第二管路44输送贮存在未图示的药品容器中的药品。
[0046] 药品添加设备40向在用于压密污泥的移动机构16的上游侧搬运的污泥能够添加 凝集剂等药品,因此,添加了药品的污泥在利用移动机构16压密时均匀地混合,能够增加 基于药品的凝集效率,能够进一步提高污泥的浓缩效率。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管路42与第 二管路44能够利用三通阀46来切换,当然也可以仅设置其中一方。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管 路44的药品喷嘴44a的设置数量可以比第一管路46少,具有其设置成本低且药品的流量 控制容易的优点。
[0047] 接下来,对如上构成的污泥浓缩机10的动作进行说明。
[0048] 首先,利用该污泥浓缩机10进行浓缩的处理对象物即污泥在添加规定的高分子 凝集剂而成为块化的状态下,从过滤体12的上表面12a的上游侧的污泥投入位置A向重力 过滤部14投入。投入的污泥在行进的过滤体12上被搬运,并且在中途接受基于棒体22的 除水促进作用并同时进行重力过滤(重力脱水),到达移动机构16。
[0049] 在移动机构16中,在过滤体1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搬运的污泥被各螺杆24a、24b 的旋转所卷入,由引导板26a、26b引导,并且朝向中央部被压入并同时移动。利用螺杆24a、 24b而移动的污泥被搬运到中央部(中心部),与没有卷入螺杆24a、24b的污泥混合,同时 利用各螺杆24a、24b产生的推挤力在过滤体12的中央部相互挤压而压密。通过该压密,污 泥以宽度方向尺寸缩小且高度增加的状态,由桨叶33的旋转力从间隙G在通路板38a、38b 之间的通路中向下游侧排出,此时,基于过滤体12的重力过滤依然继续进行,污泥被浓缩 到所希望的浓缩浓度。
[0050] 例如,在污泥投入位置A以过滤体12的宽度方向尺寸扩展为宽度W1且高度hi投 入的污泥在从移动机构16排出时,缩小为比宽度W1窄的宽度W2,因此与俯视时的表面积的 下降相应地,高度方向尺寸增加而达到高度h2,成为充分压密的状态。因此,污泥的浓缩浓 度与仅受到重力过滤的情况相比大幅提高。另外,在比移动机构16靠下游侧的位置,污泥 高度增加,因此利用污泥的自重而重力过滤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因此,即便是在到达移动机 构16的时刻被充分脱水并浓缩的污泥,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基于重力过滤的浓缩。并且,在 利用螺杆24a、24b使污泥向中央部移动时,利用引导板26a、26b和螺杆叶片30a、30b的旋 转力使污泥移动并同时进行压榨,因此污泥的浓缩进一步提高。此时,利用螺杆24a、24b压 榨后的污泥的水分从壁部34至底部36流过,由过滤体12进行过滤。
[0051]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污泥的投入量、基于过滤体12的搬运速度与基于螺杆24a、 24b的移动速度之间的关系等的不同,并非全部的污泥都通过螺杆24a、24b顺畅地向中央 部集中,也存在一部分污泥越过螺杆24a、24b的背侧的引导板26a、26b的壁部34的情况。 然而,越过了引导板26a、26b的污泥结果是在其下游侧的过滤体12上接受进一步的重力过 滤,最终与通过通路板38a、38b之间后的污泥混合,因此不会特别成为问题。
[0052] 如上,在本实施方式的污泥浓缩机10中,在重力过滤部14的比污泥投入位置A靠 下游侧的位置具备移动机构16,该移动机构16通过使污泥在与过滤体12对污泥的搬运方 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来缩小过滤体12上的污泥的宽度方向尺寸。由此,在过滤体12上被 搬运并进行重力过滤后的污泥在与其搬运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其宽度方向尺寸缩小且 其高度增加而被压密。因此,能够高效地浓缩污泥,提高其浓缩浓度,例如,也能够生成滤饼 状的高浓缩浓度污泥。
[0053] 例如,在以往的基于重力过滤的污泥浓缩机中,能够将处理前浓缩浓度不足1% (含水率99%以上)的污泥在处理后提高到浓缩浓度4?5%左右,但其浓缩速度慢,装置 结构也不得不大型化。与此相对,在该污泥浓缩机10中,能够将处理前浓缩浓度不足1% 的污泥在处理后提高到浓缩浓度5?15 %左右(滤饼含水率95?85 %左右),由移动机 构16产生的压密效果,污泥浓缩机10的浓缩速度也加快,装置结构也能够小型化。并且, 由于能够利用污泥浓缩机10提高浓缩率,因此具有后段的脱水机的脱水率也增高的优点。
[0054] 在污泥浓缩机10中,作为移动机构16,采用如下结构:使用在与过滤体12对污泥 的搬运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螺杆24a、24b,借助该螺杆24a、24b的旋转使污泥移动。由 此,能够在基于螺杆24a、24b的搬运时压榨污泥,能够进一步提高其浓缩浓度。
[0055] 在这种情况下,在移动机构16中设置有一对螺杆24a、24b,并且各螺杆24a、24b以 在过滤体12的宽度方向中央附近设置有使污泥向下游侧通过的间隙的状态对置配置,由 各螺杆24a、24b产生的污泥的移动方向设定为使污泥向所述间隙集中的方向。由此,污泥 借助各螺杆24a、24b而向中央集中,相互挤压并同时被压密,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污泥的 浓缩浓度。
[0056] 另外,在污泥的搬运方向上的螺杆24a、24b的下游侧且靠近该螺杆24a、24b的位 置,立起有引导板26a、26b的壁部34。由此,能够利用引导板26a、26b产生的阻挡效果,将 在过滤体12上搬运的污泥更可靠地且顺畅地向螺杆24a、24b投入并使该污泥移动。另外, 由于借助螺杆24a、24b而移动的污泥压紧于引导板26a、26b,因此能够提高基于螺杆24a、 24b的压榨效果。
[0057]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污泥浓缩机10a进行说明。
[0058]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污泥浓缩机10a的结构的俯视图。需要说明 的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污泥浓缩机l〇a中,对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污泥浓缩机10相同 或者发挥相同功能以及效果的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符号,省略详细说明,以下的各实施方 式也相同。
[0059] 如图3所示,污泥浓缩机10a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污泥浓缩机10相比不同之处 在于,在过滤体12的上表面12a上串行排列有多个(图3中为两台)移动机构16,并且在 所述移动机构16、16之间设置有分散机构(螺旋输送机)50。
[0060] 分散机构50在一根螺杆轴52的外周面具备设有螺旋状的螺杆叶片54a、54b的一 对螺杆56a、56b。螺杆56a、56b设置在过滤体12的宽度方向中央附近。各螺杆叶片54a、 54b的螺旋的方向相对于过滤体12的中心线形成为对称形状(反向),基于各螺杆56a、56b 的污泥的移动方向设定为彼此相反的方向(均朝向过滤体12的宽度方向的外侧)。
[0061] 因此,在污泥浓缩机10a中,当利用上游侧的移动机构16向中央压密的污泥被导 入分散机构50时,在该分散机构50中,各螺杆56a、56b相互使污泥在过滤体12的宽度方 向上从内侧朝向外侧分散移动。因此,分散移动后的污泥利用过滤体12的行进而经由未设 置螺杆56a、56b的两外侧部被向下游侧搬运,被导入到下一个移动机构16,再次向中央部 移动且被压密。
[0062] 如上,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污泥浓缩机10a,由于具备使借助移动机构16而集中的 污泥向过滤体12的宽度方向分散的分散机构50,因此能够使利用移动机构16暂时压密的 污泥再次分散。因此,通过使借助压密而促进了浓缩的污泥再次分散,能够对污泥进一步进 行脱水,此外,还能够获得构成分散机构50的螺杆56a、56b产生的压榨效果。
[0063] 并且,在该污泥浓缩机10a中,由于能够利用后段的移动机构16将借助分散机构 50而分散的污泥再次压密,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污泥的浓缩浓度。若移动机构16与分散机 构50依次配置,则其设置台数可以适当变更,在重力过滤部14的最下游设置移动机构16 还是分散机构50也只要考虑后段的消化槽等的结构来设定即可。
[0064]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污泥浓缩机10b进行说明。
[0065]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污泥浓缩机10b的结构的侧视图。如图4所 示,污泥浓缩机l〇b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污泥浓缩机10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在设置于过 滤体12的上表面12a上形成的重力过滤部14上的移动机构16的下游侧,设置有对污泥进 行加压脱水的加压脱水部60。
[0066] 加压脱水部60具备使小径辊61a、61b之间的过滤体12的上表面12a向下方按压 变形的加压辊62。加压脱水部60构成滚压机构,该滚压机构在加压辊62与过滤体12之间 夹持从移动机构16排出的污泥并进行加压、脱水。
[0067] 因此,在污泥浓缩机10b中,由于将利用移动机构16压密并使高度增高的污泥投 入加压脱水部60,因此,与向污泥投入位置A刚投入的污泥那样对在宽度方向上扩展且高 度较低的污泥进行加压脱水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加压脱水部60的脱水性能。因此,与仅 设置有重力过滤部14的结构相比,能够将污泥进一步脱水并浓缩。
[0068]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设置在移动机构16的下游侧的加压脱水部,也可以采用如上 所述那样应用滚压机构的加压脱水部60之外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如图5所示的污泥浓缩 机l〇c那样采用设置有带式压力机构的加压脱水部70的结构。如图5所示,加压脱水部70 具备卷挂在辊72a、72b之间的过滤体74、以及卷挂在辊76a、76b之间的过滤体78,在下方 设置有滤液承接盘79。
[0069] 因此,在这样的污泥浓缩机10c中,由于利用移动机构16压密并使高度增加的污 泥投入到加压脱水部70,因此能够提高该加压脱水部70的脱水性能。
[0070]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污泥浓缩机10d进行说明。
[0071]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污泥浓缩机10d的结构的俯视图。如图6所 示,污泥浓缩机l〇d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污泥浓缩机10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具备移动机构 (螺旋输送机)80,该移动机构80通过将构成移动机构16的一方的螺杆24a沿着过滤体12 的宽度方向排列多个(图6中为四台)而构成。
[0072] 移动机构80在设置于一根螺杆轴81的各螺杆24a的前端侧、即基于各螺杆24a 的污泥的移动方向上的前方侧具有压紧板82,该压紧板82以与螺杆24a的前端之间设置有 使污泥向下游侧通过的间隙G1的状态立起,由此将借助各螺杆24a而移动的污泥压紧。
[0073] 因此,在污泥浓缩机10d中,当在过滤体12的上表面12a搬运的污泥被卷入各螺 杆24a的旋转时,污泥被引导板26a引导,朝向一侧(在图6中是上方)被压入并同时移 动。利用螺杆24a而移动的污泥被搬运到不存在螺杆24a的部分(间隙G1的上游侧),与 没有被螺杆24a卷入的污泥混合,同时利用基于螺杆24a的挤压力由压紧板82压紧而被压 密。被压密而宽度方向尺寸缩小且高度增加的污泥借助桨叶33的旋转力从间隙G1在通路 板38a与压紧板82之间的通路中向下游侧排出,此时,基于过滤体12的重力过滤依然继续 进行,污泥被浓缩到所希望的浓缩浓度。
[0074] 这样,在污泥浓缩机10d中,压紧板82作为阻挡借助螺杆24a而移动的污泥并促 进其压密、压榨的污泥压密压榨板而发挥功能,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污泥的浓缩浓度。并 且,只要排列多组螺杆24a与压紧板82的组合,就能够大幅增加污泥的处理量,因此在想要 使装置大型化来增加污泥的处理量的情况下尤其有效。当然,螺杆24a与压紧板82的组合 数量可以适当变更,例如,也可以仅设置一组。
[0075]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所述的实施方式,当然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 旨的范围内自如地变更。
[0076] 例如,构成所述实施方式的污泥浓缩机10、10a?10d的各要素也可以相互追加、 更换。例如,也可以在图3所示的配置在污泥浓缩机10a的下游侧的移动机构16的下游侧 设置图4、图5所示的加压脱水部60、70,所述加压脱水部60、70也可以设置在图6所示的 移动机构80的下游侧。此外,也可以在图6所示的移动机构80的下游侧设置图3所示的 分散机构50。
[0077] 另外,对于使污泥在与过滤体12对污泥的搬运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的移动机 构16、80、分散机构50,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例不了基于螺旋输送机方式的结构,但也可以米 用螺旋输送机方式以外的结构,例如,也可以采用使用刮板状的移动机构的结构等。
[0078] 符号说明
[0079] 10、10a?10d :污泥浓缩机
[0080] 12、78 :过滤体
[0081] 14:重力过滤部
[0082] 16、80 :移动机构
[0083] 24a、24b、56a、56b :螺杆
[0084] 26a、26b :引导板
[0085] 28、52、81 :螺杆轴
[0086] 3〇a、3〇b、54a、 54b :螺杆叶片
[0087] 33 :桨叶
[0088] 40 :药品添加设备
[0089] 50 :分散机构
[0090] 60、70 :加压脱水部
[0091] 82:压紧板
【权利要求】
1. 一种污泥浓缩机,其具备在过滤体的上表面搬运污泥并同时进行重力过滤的重力过 滤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泥浓缩机在所述重力过滤部的比污泥投入位置靠下游侧的位置具备移动机构, 该移动机构使污泥在与所述过滤体对污泥的搬运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移动,由此缩小所述过 滤体上的污泥的宽度方向尺寸。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浓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机构具有在与所述过滤体对污泥的搬运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螺杆,利用 该螺杆的旋转使污泥移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浓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污泥的搬运方向上的所述螺杆的下游侧且在靠近该螺杆的位置,立起有对基于 所述螺杆的污泥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引导板。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浓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杆设置有一对,并且该一对螺杆以在所述过滤体的宽度方向中央附近设置有使 污泥向下游侧通过的间隙的状态对置配置, 基于各螺杆的污泥的移动方向设定为使污泥向所述间隙集中的方向。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浓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基于所述螺杆的污泥的移动方向上的前方侧设置有压紧板,该压紧板以与该螺杆的 前端之间设置有使污泥向下游侧通过的间隙的状态立起,由此将借助所述螺杆而移动的污 泥压紧。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浓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杆与所述压紧板的组沿着所述过滤体上的宽度方向排列有多组。
7.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泥浓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泥浓缩机具备加压脱水部,该加压脱水部对从所述移动机构出来的污泥进行加 压脱水。
8.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泥浓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泥浓缩机在所述重力过滤部的比所述移动机构靠下游侧的位置具备分散机构, 该分散机构使借助所述移动机构而集中的污泥在所述过滤体的宽度方向上分散。
9.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泥浓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重力过滤部的比所述移动机构靠上游侧的位置设置有药品添加设备,该药品添 加设备向在过滤体上被搬运的污泥添加凝集剂。
【文档编号】B01D33/44GK104144887SQ201380011992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日
【发明者】菅原良行 申请人:美得华水务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