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动过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42051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自动过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自动过滤装置,包括中间槽、进料阀、压滤泵、管式过滤器、管式过滤袋、环形管、滤液阀、反洗进液阀、反洗泵、反洗阀、残液澄清槽,所述中间槽通过压滤泵、进料阀与管式过滤器的下部相连,所述管式过滤器的上端出口通过滤液软管与环形管相连,所述环形管的另一侧分别与反洗阀、滤液阀相连,所述滤液阀一方面通过管道与下道工序相连,另一方面通过反洗进液阀、反洗加温槽、反洗泵与反洗阀形成的反洗回路相连,所述管式过滤器的底部通过残液阀、残液泵与残液澄清槽的进口相连。本发明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过滤效果好、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幅减少滤布耗用量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新型自动过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流量、低含固量矿浆的新型自动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湿法炼锌浸出中性上清液送电解沉积前,一般采用加锌粉进行三段净化除杂质,即一段除铜镉、二段除钴、三段除复溶镉。各段锌粉加入量一般控制在l_4g/l,一般大型工厂产能在100000吨以上,处理溶液150m3/h以上,且都要经过三次过滤,一般采用厢式压滤机。存在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过滤布消耗多等问题。如果采用新型过滤装置,进行自动操作,对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滤布消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自动过滤装置。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新型自动过滤装置,包括中间槽、进料阀、压滤泵、管式过滤器、放空阀、管式过滤袋、滤液软管、环形管、滤液阀、反洗进液阀、反洗加温槽、反洗泵、反洗阀、残液阀、残液泵、残液澄清槽、浓泥泵、浓泥阀,所述中间槽通过压滤泵、进料阀与管式过滤器的下部相连,所述管式过滤器的顶部设有放空阀,所述管式过滤器内设有管式过滤袋,所述管式过滤袋的上端出口通过滤液软管与环形管相连,所述环形管的另一侧分别与反洗阀、滤液阀相连,所述滤液阀一方面通过管道与下道工序相连,另一方面通过反洗进液阀、反洗加温槽、反洗泵与反洗阀形成的反洗回路相连,所述管式过滤器的底部设有残液阀,所述残液阀通过残液泵与残液澄清槽的进口相连,所述残液澄清槽的底部设有浓泥阀和浓泥泵,所述残液澄清槽的上部设有溢流出口。
[0005]进一步的,所述残液澄清槽的进口处设有改善澄清效果的导流筒。
[0006]进一步的,本装置还设有控制台,所述进料阀、残液阀、放空阀、反洗阀、滤液阀、反洗进液阀、浓泥阀均采用气动阀,上述气动阀均与控制台电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管式过滤器过滤后滤液的一部分通过反洗回路用于自身反洗,能满足工艺要求。
[0008]本发明工作原理如下:
正常过滤:先关闭放空阀、残液阀,后打开滤液阀、进料阀,启动压滤泵,将中间槽中的过滤原液泵入到管式过滤器进行正常压滤,滤液通过滤液软管进入环形管,经过滤液阀,大部分进入下一工序,少部分通过反洗进液阀进入反洗回路补充反洗溶液,加温后作反洗使用。
[0009]反洗操作:当滤液变小或过滤器内压力升高时,进行反洗操作。第一步:先打开放空阀,后打开残液阀,再启动残液泵,将残液抽空后停残液泵。第二步:先关闭残液阀,后打开反洗阀,再启动反洗泵,直到放空阀出溢流。第三步:先停反洗泵、关反洗阀,后打开残液阀,再启动残液泵,将残液抽空后停残液泵。
[0010]按照正常过滤-反洗-正常过滤循环反复进行,反洗视情况每班1-3次,当反洗效果变差时更换滤布。
[0011]管式过滤器内的残液通过残液阀、残液泵进入残液澄清罐内进行澄清,溢流返回再处理,底流通过浓泥阀和浓泥泵每小时排放1-8次进入下一工序。
[0012]本发明的所有阀门都采用气动阀,由PLC自动控制,正常压滤、反洗操作、残液澄清均全自动进行。反洗操作可由定时、定压两种方式选择,即正常压滤一定时间后自动进行或过滤器内升高到一定值时自动进行。残液澄清采用多个串联、并联安装的导流筒改善和加强澄清效果,澄清后的底渣排放采用控制台中的时间继电器与浓泥阀、浓泥泵连锁实现自动排放。
[0013]本发明新型自动过滤装置,不但自动化程度高、过滤效果好,而且操作环境良好,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幅减少滤布耗用量。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中:1一中间槽,2—压滤泵,3—管式过滤器,4一反洗加温槽,5—反洗泵,6—残液泵,7—残液澄清槽,8—浓泥泵,9一进料阀,10—残液阀,11 一管式过滤袋,12—环形管,13—导流筒,14 一滤液软管,15—放空阀,16—反洗阀,17—滤液阀,18—反洗进液阀,19 一浓泥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自动过滤装置,包括中间槽、进料阀、压滤泵、管式过滤器、放空阀、管式过滤袋、滤液软管、环形管、滤液阀、反洗进液阀、反洗加温槽、反洗泵、反洗阀、残液阀、残液泵、残液澄清槽、浓泥泵、浓泥阀。中间槽通过压滤泵、进料阀与管式过滤器的下部相连,工作时,控制台控制进料阀打开,启动压滤泵,将中间槽中的过滤原液泵入到管式过滤器进行正常压滤。
[0017]管式过滤器的顶部设有放空阀,管式过滤器的内部设有多根管式过滤袋。管式过滤袋的上端出口通过滤液软管与环形管相连,所述环形管的另一侧分别与反洗阀、滤液阀相连。滤液阀一方面通过管道与下道工序相连,另一方面通过反洗进液阀与反洗回路相连,反洗回路由反洗进液阀、反洗加温槽、反洗泵与反洗阀通过管道串联组成。压滤后液经过管式过滤袋的上端出口、滤液软管进入环形管,再通过滤液阀进入下道工序,少部分通过反洗进液阀进入反洗回路,用于管式过滤器的反洗,经反洗加温槽后可达到生产水洗涤效果。
[0018]管式过滤器的底部设有残液阀,所述残液阀通过残液泵与残液澄清槽的进口相连。残液澄清槽的进口处设有串联或并联安装的用于改善澄清效果的导流筒,残液澄清槽的底部设有浓泥阀和浓泥泵,残液澄清槽的上部设有溢流出口。管式过滤器内的残液通过残液阀、残液泵进入残液澄清罐内进行澄清,溢流返回再处理,底流通过浓泥阀和浓泥泵进入下一工序,每小时排放1-8次,澄清后的底渣排放采用控制台中的时间继电器与浓泥阀、浓泥泵连锁实现自动排放。
[0019]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组合应用、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槽、进料阀、压滤泵、管式过滤器、放空阀、管式过滤袋、滤液软管、环形管、滤液阀、反洗进液阀、反洗加温槽、反洗泵、反洗阀、残液阀、残液泵、残液澄清槽、浓泥泵、浓泥阀,所述中间槽通过压滤泵、进料阀与管式过滤器的下部相连,所述管式过滤器的顶部设有放空阀,所述管式过滤器内设有管式过滤袋,所述管式过滤袋的上端出口通过滤液软管与环形管相连,所述环形管的另一侧分别与反洗阀、滤液阀相连,所述滤液阀一方面通过管道与下道工序相连,另一方面通过反洗进液阀、反洗加温槽、反洗泵与反洗阀形成的反洗回路相连,所述管式过滤器的底部设有残液阀,所述残液阀通过残液泵与残液澄清槽的进口相连,所述残液澄清槽的底部设有浓泥阀和浓泥泵,所述残液澄清槽的上部设有溢流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残液澄清槽的进口处设有改善澄清效果的导流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还设有控制台,所述进料阀、残液阀、放空阀、反洗阀、滤液阀、反洗进液阀、浓泥阀均采用气动阀,上述气动阀均与控制台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自动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过滤器过滤后滤液的一部分通过反洗回路用于自身反洗,能满足工艺要求。
【文档编号】B01D29/52GK104043278SQ201410225734
【公开日】2014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7日
【发明者】袁建明 申请人: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