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油烟净化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44795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油烟净化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油烟净化机,包括:进风导流前盖、主壳体、雾化器、过滤液箱、油雾混合空间、过滤结构和风机;所述进风导流前盖、所述油雾混合空间、所述过滤结构和所述风机相连通;所述过滤液箱向所述雾化器通入液体,所述雾化器将雾化后的液体散布至所述油雾混合空间内;所述风机将油烟从所述进风导流前盖吸入所述油雾混合空间,并且将与雾化后的液体相混合的油烟从所述油雾混合空间内吸入至所述过滤结构进行过滤。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相对于传统油烟清除设备尺寸更小,方便移动,能耗低,可以放置于传统油烟清除设备无法覆盖的室内区域对油烟、异味进行清洁过滤。
【专利说明】一种便携式油烟净化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油烟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油烟净化机。

【背景技术】
[0002]小型移动式的煎烤器和小火锅等已逐渐成为国内外市场较多使用的家庭烹饪设备。这些设备绝大多数会在固定式油烟排除设备的覆盖范围外使用,例如厨房的食物准备台、餐桌等室内环境。使用这些设备时,在短时间内产生的油烟、烟气、异味会造成局部的空气污染、异味过重等情况,使人感觉不适,甚至于部分异味可能严重地吸附于衣物及周边家具。为清除上述空气污染、异味过重的情况,可以使用普通空气净化器进行空气净化;或者使用大功率电扇在窗户打开的情况下进行排气。然而,空气净化机在上述烹饪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即时作用极其有限,只能在这些设备停止使用后的相当长的时间中逐步将室内空气净化;大功率风扇则需要在开窗的情况下帮助排出这些烟气与异味,但同时会严重影响上述餐厨设备的使用。目前尚未有可商品化生产的、有针对性的可移动的油烟清除设备。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油烟净化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油烟清除设备尺寸大、固定安装于墙壁带来的无法对覆盖范围外的油烟进行净化的问题。
[0004]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包括:进风导流前盖、主壳体、雾化器、过滤液箱、油雾混合空间、过滤结构和风机;
所述油雾混合空间、所述过滤结构和所述风机设于所述主壳体内,所述进风导流前盖设于所述主壳体外壁且所述进风导流前盖设有阵列排布的通风孔;所述进风导流前盖连通所述油雾混合空间的进风口,所述油雾混合空间的出风口连通所述过滤结构的进风口,所述过滤结构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风机的进风口 ;所述过滤液箱向所述雾化器通入液体,所述雾化器连通所述油雾混合空间并将雾化后的液体散布至所述油雾混合空间内;所述风机用于产生负压,将油烟从所述进风导流前盖吸入所述油雾混合空间,并且将与雾化后的液体相混合的油烟从所述油雾混合空间内吸入至所述过滤结构进行过滤。
[0005]进一步,所述过滤结构包括:沿进风方向至出风方向依次顺序设置的第一过滤部件、第二过滤部件和第三过滤部件;
所述第一过滤部件采用多孔状吸附材料并设有金属网;
所述第二过滤部件采用以下至少一种过滤材料:炭类过滤材料、纤维类过滤材料、触媒类过滤材料;
所述第三过滤部件采用以下至少一种空气过滤器:高效空气过滤器、亚高效空气过滤器、中高效空气过滤器、高中效空气过滤器、中效空气过滤器。
[0006]进一步,所述过滤结构的下方设有废液回收室。
[0007]进一步,所述风机包括:蜗壳、设于所述蜗壳内的叶轮和驱动所述叶轮的马达; 所述蜗壳的外壁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 ;所述叶轮的顶部正对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叶轮的底部正对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叶轮的侧面正对所述第三开口 ;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主壳体之间设有第一进风腔,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主壳体之间设有第二进风腔;所述第一进风腔、所述第二进风腔和所述蜗壳在所述主壳体侧壁的投影面积之和与所述进风导流前盖的面积的差值在第一预设范围内。
[0008]进一步,所述主壳体为立式设置,所述进风导流前盖的高度与宽度的比例在第二预设范围内。
[0009]进一步,所述蜗壳的顶壁至所述蜗壳的底面之间设有N个弧形片状导叶,N为正整数;各个所述导叶在所述蜗壳的底面的投影构成由所述叶轮外侧向所述第三开口延伸的弧形渐开线;各个所述导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三开口处,各个所述导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叶轮处或者与所述叶轮的距离在第三预设范围内;在所述第三开口处沿叶轮转动方向的第N-M至第N个所述导叶上分别设有弧形挡风片,M为正整数且M < N ;所述导叶之间或者所述导叶与所述挡风片之间在所述第三开口处形成纵向的宽度在第四预设范围内的N-1个均衡风道。
[0010]进一步,所述蜗壳与所述主壳体为一体结构。
[0011]进一步,所述风机的风量不小于每小时500立方米。
[0012]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还包括:设于所述主壳体底部的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内的使主壳体产生旋转的旋转机构。
[0013]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通过转动机构连接于所述主壳体的侧壁,所述转动机构的转动轴线与所述主壳体的底面垂直且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进风导流前盖相邻。
[0014]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利用风机将油烟从进风导流前盖通过油雾混合空间吸入过滤结构进行过滤,油雾混合空间将油烟与雾化液体混合形成较油烟粒子尺寸更大的油雾粒子,过滤结构更容易过滤较大尺寸的油雾粒子,过滤效率高,从而能够节省便携式油烟净化机的空间,使其相对于传统油烟清除设备尺寸更小,方便移动,可以放置于传统油烟清除设备无法覆盖的室内区域对烹饪设备产生的油烟、异味进行清洁过滤。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的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的俯视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的主视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的俯视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的俯视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的拆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内气流流向的俯视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开口内的均衡风道的侧视示意图。
[0016]【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的主视剖面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的俯视剖面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包括:进风导流前盖1、主壳体2、雾化器3、过滤液箱4、油雾混合空间5、过滤结构6和风机7。
[0018]所述油雾混合空间5、所述过滤结构6和所述风机7设于所述主壳体2内,所述进风导流前盖I设于所述主壳体2外壁且所述进风导流前盖I设有阵列排布的通风孔;所述进风导流前盖I连通所述油雾混合空间5的进风口,所述油雾混合空间5的出风口连通所述过滤结构6的进风口,所述过滤结构6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风机7的进风口 ;所述过滤液箱4向所述雾化器3通入液体,所述雾化器3连通所述油雾混合空间5并将雾化后的液体散布至所述油雾混合空间5内;所述风机7用于产生负压,将油烟从所述进风导流前盖I吸入所述油雾混合空间5,并且将与雾化后的液体相混合的油烟从所述油雾混合空间5内吸入至所述过滤结构6进行过滤。
[0019]具体地,过滤液箱4向雾化器3通入的液体是指用于雾化过滤油烟的液体,包括但不限于水等能够使油烟与雾混合后产生较油烟粒子尺寸更大的油雾粒子的过滤液体。过滤液箱4通过拆装结构安装于便携式油烟净化机内部,便于将过滤液箱4从便携式油烟净化机内取出以增加过滤液体。油雾混合空间5、过滤结构6和风机7密封设置于主壳体2内,避免油烟在主壳体2内渗漏。过滤液箱4和雾化器3可以设于主壳体2内或者主壳体2外,如果设于主壳体2内可以使便携式油烟净化机一体成型、便于携带。此外主壳体2还能够保护油雾混合空间5、过滤结构6和风机7等设于其内部的部件。主壳体2的外壁设有排风口 21,排风口 21与风机7连通。雾化器3可以采用超声波雾化器。
[0020]具体地,所述过滤结构6包括:沿进风方向至出风方向依次顺序设置的第一过滤部件61、第二过滤部件62和第三过滤部件63。所述第一过滤部件61由起初级滤油作用的金属网和多孔状吸附材料组成;多孔状吸附材料可以采用海绵、过滤棉、泡沫镍等用于过滤较大油雾粒子的过滤材料。经过第一过滤部件61过滤掉大部分油雾后,空气被吸入第二过滤部件62进一步过滤。所述第二过滤部件62采用以下至少一种过滤材料:炭类过滤材料、纤维类过滤材料、触媒类过滤材料。具体地,第二过滤部件62的材料可以采用颗粒活性炭、活性炭纤维、活性炭过滤棉、活性炭过滤海绵、活性炭过滤无纺布等具有吸附异味、杀菌作用的过滤材料。经过第二过滤部件62过滤的油烟被吸入第三过滤部件63进一步过滤。所述第三过滤部件63采用以下至少一种空气过滤器:高效空气过滤器、亚高效空气过滤器、中高效空气过滤器、高中效空气过滤器、中效空气过滤器。其中,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是指达到HEPA标准的过滤网,对于0.1微米至0.3微米颗粒有效过滤率达到99.7%,HEPA网的特点是空气可以通过,但细小的微粒却无法通过。
[0021]所述过滤结构6的下方设有废液回收室42,过滤液箱4可以一体设有储液室41和废液回收室42,储液室41和废液回收室42之间被独立隔断。储液室41存储用于雾化过滤油烟的液体,废液回收室42通过过滤结构6下部的集流口回收因重力作用流下的由第一过滤部件61过滤雾化加湿加重的油雾所产生的废液。
[002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的主视原理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的俯视原理图,如图3和图4所示,图中的箭头表示风向,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的工作原理为:当对室内的油烟进行净化时,风机7内的风机启动,将主壳体2内的空气从排风口 21排出,使主壳体2内产生负压,将油烟从进风导流前盖I吸入。油烟首先进入油雾混合空间5,雾化器3向油雾混合空间5喷入雾化的液体,使油烟与雾化的液体混合产生出较大的油雾粒子;然后经过混合的油雾粒子被吸入过滤结构6进行撞击收集过滤,第一过滤部件61过滤较大油雾粒子,第二过滤部件62进一步清除异味,第三过滤部件63对0.5微米以下颗粒有效过滤,由于第一过滤部件61、第二过滤部件62和第三过滤部件63沿进风方向至出风方向依次顺序设置,逐级过滤,最后产生的就是清洁的空气;最后清洁的空气在风机作用下从排风口 21排出;经过室内空气的循环处理,消除了室内空气中的油烟、异味,净化了空气。
[0023]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的俯视剖面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的拆分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风机7包括:蜗壳71、设于所述蜗壳71内的叶轮72和驱动所述叶轮72的马达73。所述风机7采用两端双进风离心风机,其风量不小于每小时500立方米。所述蜗壳71与所述主壳体2可以为一体结构。结合图3所示,所述蜗壳71的外壁设有第一开口 711、第二开口 712和第三开口 713 ;所述叶轮72的顶部正对所述第一开口 711,所述叶轮72的底部正对所述第二开口 712,所述叶轮72的侧面正对所述第三开口 713 ;所述第一开口 711与所述主壳体2的顶壁内侧之间设有第一进风腔714,所述第二开口 712与所述主壳体2的底面内侧之间设有第二进风腔715 ;所述第一进风腔714、所述第二进风腔715和所述蜗壳71在所述主壳体2侧壁的投影面积之和与所述进风导流前盖I的面积的差值在第一预设范围内。
[0024]风机7工作时,马达73带动叶轮72沿风机的转动轴线转动,风机的转动轴线与便携式油烟净化机的底面垂直。蜗壳71的第三开口 713用于排风,第三开口 713正对主壳体2的排风口 21,叶轮72转动将空气通过第三开口 713从排风口 21排出,从而在风机7内形成负压,使空气分别通过蜗壳71的第一开口 711和第二开口 712分别从叶轮72的上侧和下侧吸入。进而在第一进风腔714和第二进风腔715内形成负压,使外部油烟依次经过进风导流前盖1、油雾混合空间5、过滤结构6进入第一进风腔714和第二进风腔715。由于风机采用两端双进风离心风机,从第一进风腔714和第二进风腔715共两端同时进风,使便携式油烟净化机内的空气流动通路的横截面积更大,进而扩大了油烟与过滤结构6、油雾混合空间5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过滤效率。第一进风腔714、第二进风腔715和蜗壳71在主壳体侧壁上的投影面积之和与进风导流前盖I的面积的差值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可以保证进风导流前盖I的尺寸与空气流动通路的横截面积大小相适应,保证通风效率。
[0025]进一步,所述主壳体2为立式设置,所述进风导流前盖I的高度与宽度的比例在第二预设范围内。为了在控制便携式油烟净化机尺寸的前提下提高通风过滤效果,可以将主壳体2设置为立式,即主壳体2的高度大于宽度和/或长度,使便携式油烟净化机的形状与竖立的长方体相似,同时设置进风导流前盖I的高度大于宽度,使便携式油烟净化机内空气流动通路的横截面与竖立的长方形相似,可以在便携式油烟净化机有限的尺寸下增大空气流通横截面积,提高过滤效果。
[0026]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风机内气流流向的俯视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开口内的均衡风道的侧视示意图,如图7和图8所示,并结合图6所示,所述蜗壳71的顶壁至所述蜗壳71的底面之间设有6个弧形片状导叶7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中导叶数量并不以实施例表述的数量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公知常识及本领域惯用技术手段可以设置任意数量的导叶,这种情况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结合图5所示,6个所述导叶74在所述蜗壳I的底面的投影构成由所述叶轮72外侧向所述第三开口 713延伸的弧形渐开线;6个所述导叶7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三开口 713处,6个所述导叶74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叶轮72处、或者导叶74的另一端与所述叶轮72的距离在第三预设范围内;图7所示的箭头为风向,叶轮72的转动方向与风向相同,都为顺时针方向,在所述第三开口 713处沿叶轮72转动方向的第5至第6个所述导叶74上分别设有弧形挡风片741 ;如图8所示,所述导叶74之间或者所述导叶74与所述挡风片741之间在所述第三开口 713处形成纵向的宽度在第四预设范围内的5个均衡风道742。利用导叶74的流线造型沿叶轮74转动方向将风分布至各个截面积大致相等的均衡风道内并排出,能够均衡蜗壳71内至第三开口 713的气流。便携式油烟净化机需控制尺寸,采用的风机尺寸较小,如果没有起均衡气流的导叶74,在第三开口 713处的气流沿叶轮72转动方向其强度依次递减,即如图8所示第三开口 713处从右向左气流强度依次递减;并且沿叶轮72转动方向在第三开口 713处的末端,如图8所示第三开口 713的左端,有部分气流会回流至蜗壳内部,这样就导致风机的排风效率低下。因此设置挡风片741防止气流回流至蜗壳内部,同时通过导叶之间、或者导叶与挡风片之间形成的若干均衡风道742,使叶轮至第三开口的气流也分为若干道,各个均衡风道由于弧形导叶对气流进行导流,从而使各个均衡风道内气流强度相差不大,使气流均衡地从第三开口处排出,提高了风机的排风效率,在控制风机尺寸的前提下,在有限的空间内保证了风力强度。
[0027]进一步,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还包括:设于所述主壳体2底部的基座8。基座8内可设有旋转机构,利用电机驱动旋转机构使壳体2及其内部部件水平旋转,主壳体2带动进风导流前盖I进行旋转,能够增大对油烟的捕捉范围。此外,还可以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电机,进而使进风导流前盖I如摇头电风扇一样摆动旋转,形成扇形的油烟捕捉范围。如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还包括:挡板9 ;所述挡板9通过转动机构连接于所述主壳体2的侧壁,所述转动机构的转动轴线与所述主壳体2的底面垂直且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进风导流前盖I相邻。挡板9不透气,通过旋转挡板9使其与进风导流前盖I成一定预设角度,能够增加对油烟的捕捉效果。在不使用时,将挡板收纳于主壳体2的侧壁。
[00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油烟净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导流前盖、主壳体、雾化器、过滤液箱、油雾混合空间、过滤结构和风机; 所述油雾混合空间、所述过滤结构和所述风机设于所述主壳体内,所述进风导流前盖设于所述主壳体外壁且所述进风导流前盖设有阵列排布的通风孔;所述进风导流前盖连通所述油雾混合空间的进风口,所述油雾混合空间的出风口连通所述过滤结构的进风口,所述过滤结构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风机的进风口 ;所述过滤液箱向所述雾化器通入液体,所述雾化器连通所述油雾混合空间并将雾化后的液体散布至所述油雾混合空间内;所述风机用于产生负压,将油烟从所述进风导流前盖吸入所述油雾混合空间,并且将与雾化后的液体相混合的油烟从所述油雾混合空间内吸入至所述过滤结构进行过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包括:沿进风方向至出风方向依次顺序设置的第一过滤部件、第二过滤部件和第三过滤部件; 所述第一过滤部件采用多孔状吸附材料并设有金属网; 所述第二过滤部件采用以下至少一种过滤材料:炭类过滤材料、纤维类过滤材料、触媒类过滤材料; 所述第三过滤部件采用以下至少一种空气过滤器:高效空气过滤器、亚高效空气过滤器、中高效空气过滤器、高中效空气过滤器、中效空气过滤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的下方设有废液回收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包括:蜗壳、设于所述蜗壳内的叶轮和驱动所述叶轮的马达; 所述蜗壳的外壁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 ;所述叶轮的顶部正对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叶轮的底部正对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叶轮的侧面正对所述第三开口 ;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主壳体之间设有第一进风腔,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主壳体之间设有第二进风腔; 所述第一进风腔、所述第二进风腔和所述蜗壳在所述主壳体侧壁的投影面积之和与所述进风导流前盖的面积的差值在第一预设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为立式设置,所述进风导流前盖的高度与宽度的比例在第二预设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的顶壁至所述蜗壳的底面之间设有N个弧形片状导叶,N为正整数;各个所述导叶在所述蜗壳的底面的投影构成由所述叶轮外侧向所述第三开口延伸的弧形渐开线;各个所述导叶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三开口处,各个所述导叶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叶轮处或者与所述叶轮的距离在第三预设范围内;在所述第三开口处沿叶轮转动方向的第N-M至第N个所述导叶上分别设有弧形挡风片,M为正整数且M < N ;所述导叶之间或者所述导叶与所述挡风片之间在所述第三开口处形成纵向的宽度均在第四预设范围内的N-1个均衡风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与所述主壳体为一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风量不小于每小时500立方米。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主壳体底部的基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基座内的使所述主壳体产生旋转的旋转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油烟净化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通过转动机构连接于所述主壳体的侧壁,所述转动机构的转动轴线与所述主壳体的底面垂直且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进风导流前盖相邻。
【文档编号】B01D50/00GK104289060SQ201410415942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2日
【发明者】祝大鸣, 宋恩记, 胡建平, 刘飞, 张大贵 申请人:卓力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