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反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54448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反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反应系统,包括:反应装置、填料塔、冷凝装置、气液分离装置、尾气吸收装置和接收装置,反应装置外层设置有夹套;填料塔的进气口与反应釜的出气口相连,回料口与反应釜的进料口相连;冷凝装置具有气体进口和冷凝料出口,气体进口与填料塔的气体出口相连;气液分离装置的气液进口与冷凝料出口相连;尾气吸收装置与尾气出口通过尾气放空管连接;接收装置具有接收腔室,接收装置具有真空泵,真空泵通过真空连接管与所述接收腔室相连通。利用该系统,既可进行常压回流、减压回流、又能进行分馏,提高系统运行质量和效率,可将回收后的溶剂进行循环再使用,节约能源,绿色环保。该系统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药或化工合成领域,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反应 系统。 多功能反应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化学反应在制药或化工合成领域中十分常见,目前常用的有常压回流反应、减压 回流反应、分馏等。然而现有反应系统并不能同时实现以上反应功能。
[0003]因此,多功能反应系统仍有待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 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择。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功能反应系统,利 用该系统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既可进行常压回流、分馏,又能进行减压回流、 分馏,提高系统运行质量和效率,可将回收后的溶剂进行循环再使用,节约能源,绿色环保。
[0005] 为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反应的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 一个实施例,该系统包括:
[0006] 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具有出气口和进料口和产物出口,且所述反应装置外层 设置有夹套;填料塔,所述填料塔具有进气口、回料口、气体出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反应釜 的出气口相连,所述回料口与所述反应釜的进料口相连;
[0007] 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具有气体进口和冷凝料出口,所述气体进口与所述填料 塔的气体出口相连;
[0008] 气液分离装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具有气液进口、液体出口和尾气出口,所述气液 进口与所述冷凝料出口相连;
[0009] 尾气吸收装置,所述尾气吸收装置与所述尾气出口通过尾气放空管连接;
[0010] 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具有接收腔室,所述接收装置具有收液口、排液口、放空 口,所述接收装置具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通过真空连接管与所述接收腔室相连通。
[0011] 由此,利用该系统,既可进行常压回流、减压回流、又能进行分馏,提高系统运行质 量和效率,可将回收后的溶剂进行循环再使用,节约能源,绿色环保。该系统可以适用于不 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0012]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13]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多功能反应系统进一步包括:回料装置,所述回料装置设置 在所述回料口与所述进料口之间,
[0014] 所述回料装置包括:
[0015]回料管,所述回料管呈U型;
[0016]检测器,所述检测器连接在所述回料管的底端相连。
[0017] 由此可以收集回收的溶剂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可以回流入反应装置 中;当进行分馏时,又可根据不同沸点馏出的液体,进行分类收集。
[0018]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填料塔进一步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由多个用钢板卷成的直 圆柱体焊接而成,并且限定有填充腔室;填料,所述填料设置在所述填充腔室内;回流冷凝 器,所述回流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填充腔室内且位于所述填料的上方,所述冷凝器具有冷却 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处分别设置有流量阀。由此 可根据需要,利用流量阀对冷却介质流量进行灵活调整,以便达到预期冷凝效果。
[0019]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回流冷凝器为内回流型。通过将冷凝器设置在填料塔内,既 方便设备成型,又可进一步确保冷凝效果,由此,可以使得从反应釜中出来的混合蒸汽,直 接经填料塔进行分馏,从而使混合物达到最佳分离的目的。
[0020]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填料塔进一步包括温度显示装置,所述温度显示装置设置 在所述填料塔顶部。
[0021]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温度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温度感应探头,所述温度感应探 头设置在所述填充腔室内且位于所述回流冷凝器上方的未凝气气室中;电子显示屏,所述 电子显示屏与所述温度感应探头相连。由此可以通过观察未凝气气室温度,适时调整反应 装置夹套内加热介质的流量,或者调节回流冷凝器中冷却介质的流量,根据待分馏物质特 性,适时分馏出低沸点物。
[0022]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冷凝装置为列管式冷凝器、盘管式冷凝器或者夹套式冷凝 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反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 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 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制。
[0025] 下面参考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反应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002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多功能反应系统主要包括:反应装置100、填料塔 200、冷凝装置300、气液分离装置400、尾气吸收装置500以及接收装置600。
[0027] 其中,反应装置100具有出气口 110和进料口 120和产物出口 130,并且反应装置 100外层设置有夹套140,蒸汽出口 110上设置有排气管150;
[0028] 填料塔200具有进气口 210、回料口 220、气体出口 230,进气口 210与反应釜的出 气口 110相连,回料口 220与反应釜的进料口 120相连;
[0029] 冷凝装置300具有气体进口 310和冷凝料出口 320,气体进口 310与填料塔的气体 出口 230相连;
[0030] 气液分离装置400具有气液进口 410、液体出口 420和尾气出口 430,气液进口 410 与冷凝料出口 320相连;
[0031] 尾气吸收装置500与尾气出口 430通过尾气放空管连接;
[0032] 接收装置600具有接收腔室610,所述接收装置具有收液口 620、排液口 630、放空 口 640,接收装置600具有真空泵650,真空泵650通过真空连接管与接收腔室610相连通。
[0033] 由此,利用该系统,既可进行常压回流、减压回流、又能进行分馏,提高系统运行质 量和效率,可将回收后的溶剂进行循环再使用,节约能源,绿色环保。该系统可以适用于不 同类型的化学反应。
[003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上述多功能反应系统进一步包括:回料装置,回料 装置设置在回料口 220与进料口 120之间,回料装置包括:回料管160和检测器170,回料 管160呈U型;检测器170连接在回料管160的底端相连。检测器170与回料管160之间 设置有三通阀门161。由此可以收集回收的溶剂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可以回流 入反应装置中;当进行分馏时,又可根据不同沸点馏出的液体,进行分类收集。
[0035]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填料塔200进一步包括:塔体240、填料250和回 流冷凝器260。
[0036] 其中,塔体240由多个用钢板卷成的直圆柱体焊接而成,并且限定有填充腔室;填 料250充填于填充腔室内;回流冷凝器260设置于填充腔室内且位于填料250的上方,回流 冷凝器具有冷却介质入口 261和冷却介质出口 262,冷却介质入口 261和冷却介质出口 262 处分别设置有流量阀。由此可根据需要,利用流量阀对冷却介质流量进行灵活调整,以便达 到预期冷凝效果。
[0037]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回流冷凝器260为内回流型。通过将冷凝器设置 在填料塔内,既方便设备成型,又可进一步确保冷凝效果,由此,可以使得从反应釜中出来 的混合蒸汽,直接经填料塔进行分馏,从而使混合物达到最佳分离的目的。
[0038]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填料塔200进一步包括温度显示装置270,所述温 度显示装置270设置在所述填料塔200顶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温度显示装 置270又进一步包括:温度感应探头和电子显示屏(附图中未示出),温度感应探头设置在 填充腔室内且位于回流冷凝器260上方的未凝气气室中。由此可以通过观察未凝气气室温 度,适时调整反应装置100夹套内加热介质的流量,或者调节回流冷凝器260中冷却介质的 流量,根据待分馏物质特性,适时分馏出低沸点物。
[0039] 利用温度显示装置监控,若显示温度偏高(所需温度可根据不同分馏物沸点自行 设定),可调节冷却介质入口 261上的流量阀,增加回流冷凝器260内的冷却介质流量,以降 低未凝气气室温度,增强冷凝效果,或者根据温度显示结果,减小反应装置100中夹套内加 热介质的流量,以使蒸汽流量减小。
[004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冷凝装置可以为列管式冷凝器、盘管式冷凝器或 者夹套式冷凝器。
[0041]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多功能反应系统的工作原理为:
[0042] 常压回流操作时:关闭真空泵610和真空连接管下的阀门。从反应装置100中出 来的蒸汽通过填料塔200,经过其中的回流冷凝器260进行冷凝,通过回料管160进入反应 装置100中。未在填料塔中得到冷凝的气体,进一步经过冷凝装置300进行冷凝,所冷凝的 液体可通过接收装置600进行存放,通过气液分离器400分离出的尾气经尾气吸收装置500 进行收集处理。
[0043] 减压回流操作时:关闭排空管640的阀门,打开真空泵650和真空泵650连接管下 的阀门660。使整个系统呈现负压状态。从反应装置100中出来的蒸汽通过填料塔200,经 过其中的回流冷凝器260进行冷凝,通过回料管160进入反应装置100中。未在填料塔中 得到冷凝的气体,进一步经过冷凝装置300进行冷凝,所冷凝的液体可通过接收装置600进 行存放,通过气液分离器400分离出的尾气经尾气吸收装置500进行收集处理。
[0044] 分馏操作时:通过温度显示装置270监控,适时调整回流冷凝器260内的冷却介 质流量或反应装置100中夹套内加热介质的流量,根据待分馏物质特性,适时分馏出低沸 点物。通过检测器170监测回收溶剂,利用三通阀门161分类收集分馏后的不同沸点溶剂。 分馏时,回流冷凝器260控制分馏效果,冷凝装置300可控制馏出回收量。
[0045]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 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 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6]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 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 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 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7]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 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 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 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 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 结合和组合。
[〇〇48]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 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权利要求】
1. 一种多功能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应装置,所述反应装置具有出气口和进料口和产物出口,且所述反应装置外层设置 有夹套;填料塔,所述填料塔具有进气口、回料口、气体出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反应釜的出 气口相连,所述回料口与所述反应釜的进料口相连; 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具有气体进口和冷凝料出口,所述气体进口与所述填料塔的 气体出口相连; 气液分离装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具有气液进口、液体出口和尾气出口,所述气液进口 与所述冷凝料出口相连; 尾气吸收装置,所述尾气吸收装置与所述尾气出口通过尾气放空管连接; 接收装置,所述接收装置具有接收腔室,所述接收装置具有收液口、排液口、放空口,所 述接收装置具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通过真空连接管与所述接收腔室相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回料装置,所述 回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回料口与所述进料口之间, 所述回料装置包括: 回料管,所述回料管呈U型; 检测器,所述检测器与所述回料管的底端相连。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塔进一步包括: 塔体,所述塔体由多个用钢板卷成的直圆柱体焊接而成,并且限定有填充腔室; 填料,所述填料设置在所述填充腔室内; 回流冷凝器,所述回流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填充腔室内且位于所述填料的上方,所述回 流冷凝器具有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所述冷却介质入口和冷却介质出口处分别设 置有流量阀。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冷凝器为内回流型。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塔进一步包括: 温度显示装置,所述温度显示装置设置在所述填料塔顶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显示装置进一步包 括: 温度感应探头,所述温度感应探头设置在所述填充腔室内且位于所述回流冷凝器上方 的未凝气气室中; 电子显示屏,所述电子显示屏与所述温度感应探头相连。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反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装置为列管式冷凝 器、盘管式冷凝器或者夹套式冷凝器。
【文档编号】B01D3/02GK203862234SQ201420213478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9日
【发明者】邵言中 申请人:湖北华世通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