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型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封端堵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58311阅读:8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型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封端堵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型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封端堵头,包括堵头本体和进胶管,所述堵头本体和进胶管固定连接,所述堵头本体的内槽面为斜面;所述进胶管的轴线与所述堵头本体的轴线相交的夹角为30-60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该封端堵头的内槽侧面由垂直面改为斜面,有利于膜丝顺利装填入槽内,防止被挤扁或折断;(2)封端胶的流入更顺畅;(3)封端胶的流入金属管上设置一圈隆起部,当软管接入后,用弹簧管夹卡紧,避免软管在高速离心时的脱落。
【专利说明】一种实验型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封端堵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材料制作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实验型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封堵头。

【背景技术】
[0002]膜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分离技术,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科学技术。膜和膜工程已广泛应用于能源、石油、化工、食品、饮料、医药、医疗、生物工程、军事及环保等领域,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保护等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中空纤维超滤膜是具有特殊功能的高分子合成膜,近三十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由于其具有单位体积装填密度大、膜丝不需要任何支撑体,价格便宜、单个膜组件回收率高及设备小型化、结构简单化等优点,使其用途愈来愈广泛,已引起世界各国科学界的普遍重视。
[0003]在膜分离技术各领域的研究过程中,小规模实验型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起到重要作用。在摸索中空纤维超滤膜制备配方、制备条件及应用效果的研究中,制备小规模实验型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检测分析,既能真实地反应超滤膜的结构和性能参数,又能节约实验成本、减少制备膜组件的耗材用量、降低对检测系统、应用设备的要求,省时省力。
[0004]如图4所示,现有的一体式浇铸堵头能够实现该实验型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的浇铸工作,堵头槽深为8mm,具有螺纹的堵头上安装外径为6mm的不锈钢金属管,浇铸时采用软管将胶壶与堵头连接,浇铸用的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由胶壶经软管和金属管进入浇铸堵头。该浇铸堵头存在一些弊端,首先,浇铸结束切口时容易出现堵丝现象,且堵丝率较高;其次,软管被弯成90度角,阻碍了浇铸用的胶流入封端堵头内;胶在胶壶和软管中固化而膜组件未被封住造成浇铸失败;最后,在浇铸时高速离心作用下,软管由于连接不牢固而从金属管上脱落,造成环氧树脂胶全部甩在浇铸机内壁上而膜组件未被封住造成浇铸失败。
[0005]由于以上三种原因,造成了该实验型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的浇铸失败,浪费了时间和试剂材料,给科学研究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型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封端堵头。
[0007]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8]一种实验型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封端堵头,包括堵头本体和进胶管,所述堵头本体和进胶管固定连接,所述堵头本体的内槽面为斜面;有利于膜丝顺利装填入槽内,不被挤扁或折断,所述堵头本体的外形为圆柱形;所述进胶管为圆管形;所述进胶管的轴线与所述堵头本体的轴线相交;所述进胶管的轴线与所述堵头本体的轴线相交的夹角为30-60度,防止在使用中进胶管连接软管时软管拐90度角而被堵塞。
[000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胶管的外壁上设置有隆起部;在实际使用中连接软管时使软管与进胶管连接更牢固,避免软管在高速离心时的脱落。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堵头本体的内槽深度为10-18mm,避免由于装填较疏松时膜丝被甩偏,而造成膜组件切口时膜丝被堵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堵丝率。
[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I)该封端堵头的内槽侧面由垂直面改为斜面,有利于膜丝顺利装填入槽内,防止被挤扁或折断,内槽深度增加,深度由原来的8mm变为10-18mm,避免由于装填较疏松时膜丝被甩偏,而造成膜组件切口时膜丝被堵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堵丝率;
[0013](2)进胶管的轴线与所述堵头本体的轴线相交的夹角为30-60度,因此封端胶的流入更顺畅,避免封端胶被软管的直角弯阻断,封端胶未流入封端堵头中,膜丝未被浇铸,而封端胶在胶壶中固化;
[0014](3)封端胶的流入金属管上设置一圈隆起部,当软管接入后,用弹簧管夹卡紧,避免软管在高速离心时的脱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封端堵头主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封端堵头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A-A向剖视图;
[0019]图4为现有技术中封端堵头的结构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实验型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封端堵头,包括堵头本体I和进胶管2,所述堵头本体I和进胶管2固定连接,所述堵头本体I的内槽面4为斜面;斜面的设置,有利于膜丝顺利装填入槽内,防止被挤扁或折断;
[0022]进胶管2为外径6、8或1mm的不锈钢管;
[0023]所述堵头本体I的外形为圆柱形;所述进胶管2为圆管形;所述进胶管2的轴线与所述堵头本体I的轴线相交;所述进胶管2的轴线与所述堵头本体I的轴线相交的夹角为30-60度,在实际使用中封端胶的流入更顺畅,避免封端胶被软管的直角弯阻断,封端胶未流入封端堵头中,膜丝未被浇铸,而封端胶在胶壶中固化。
[0024]为了在实际使用中连接软管时使软管与进胶管连接更牢固,避免软管在高速离心时的脱落,优选的,所述进胶管2的外壁上设置有隆起部3。
[0025]所述堵头本体I的内槽深度为10-18mm,避免由于装填较疏松时膜丝被甩偏,而造成膜组件切口时膜丝被堵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堵丝率。
[0026]实际使用中,使用软管将胶壶与封端堵头的金属进胶管2连接好,浇铸时,将浇铸胶加入胶壶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浇铸胶由胶壶经软管和进胶管2进入到封端堵头中。
[0027]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出于示例性说明的目的,其不以任何方式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实验型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封端堵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堵头本体(I)和进胶管(2),所述堵头本体⑴和进胶管(2)固定连接,所述堵头本体⑴的内槽面⑷为斜面;所述堵头本体(I)的外形为圆柱形;所述进胶管(2)为圆管形;所述进胶管(2)的轴线与所述堵头本体(I)的轴线相交;所述进胶管(2)的轴线与所述堵头本体(I)的轴线相交的夹角为30-6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型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封端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胶管(2)的外壁上设置有隆起部(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型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封端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头本体(I)的内槽深度为10-18mm。
【文档编号】B01D63/02GK204017677SQ201420356774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30日
【发明者】郑庆柱, 田侠, 吕志范 申请人:青岛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