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霾照明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5910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治霾照明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治霾照明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它主要由雾霾监测装置(1);城市供水管道(2);支路水管(3);维修控制窗口(4);增压泵(5);阀(6);球形喷头(7);避雷针(8);路灯(9);路杆(10)等组成,本实用新型利用雾霾监测装置监测PM2.5浓度值,当该浓度值大于设定值时,增压泵(5)就会启动,泵出的高压水通过阀(6)进入到球形喷头(7)中,喷出球状水雾,即可进行治霾。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治雾霾和道路照明一体化功能,易于实现雾霾防治的自动化和道路两边绿化树木的喷灌自动化。
【专利说明】治霾照明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技术,尤其是一种空气质量改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兼具照明和治霾的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在获得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对自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雾霾现象,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甚至在某些地区,雾霾特别严重时,中小学校不得不放假。PM2.5细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来源包括:发电、冶金、石油、化学、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供热、烹调过程中燃煤与燃气或燃油排放的烟尘;各类交通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使用燃料时向大气中排放的尾气,特别是燃烧柴油的卡车是排放PM2.5的“罪魁祸首”;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以及汽车等交通工具运动带来的公路扬尘。因此,减少或消除各类交通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及带来的公路扬尘能有效降低大气中PM2.5的含量,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城市雾霾严重且治理难度大的问题,设计一种治霾照明一体化装置,以有效降低大气中PM2.5的含量,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治霾照明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
[0006]一主杆10,该主杆10固定在城市道路两侧或十字路口中间;
[0007]一雾霾监测装置1,该雾霾监测装置I安装在前述的主杆10的顶部,用于监测PM2.5的浓度,并能将监测到的PM2.5浓度信号通过自带的无线电发射模块发送;
[0008]一球形喷头7,该球形喷头7也安装在主杆10的顶部,它的进水口与增压泵5的出水口相连通,用于在PM2.5浓度超过设定值时向空中喷水达到治霾的作用,增压泵5安装在前述的主杆10中,它的进水口通过支路水管3与城市供水管道2相连通
[0009]一照明装置9,它安装在主杆10的上部,供夜晚或必要时的道路照明。
[0010]所述的球形喷头7的顶部安装有避雷针8。
[0011]在所述的主杆10的上部设有维修控制窗口 4,以供增压泵5的安装、维修和运转状况的观测。
[0012]所述的维修控制窗口 4上安装有无线电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雾霾监测装置I自带的无线电发射模块发送的PM2.5浓度信号,以便当监测到的PM2.5浓度值大于设定值时,启动增压泵5进行泵水,向球形喷头7提供喷雾用高压水。
[0013]所述的增压泵5的扬程为15-20m,电源与照明电源共用。
[0014]所述的球形喷头7的直径为300-500mm,厚度彡3mm,表面均匀布置直径彡Imm的小孔,小孔之间的间距为l_2mm。
[0015]所述的球形喷头7的材质为不锈钢、黄铜、紫铜或铝。
[0016]所述的球形喷头7的底部与主杆10端部采用螺纹连接形式。
[0017]在连接增压泵5和球形喷头7的管路上安装有阀6。
[0018]所述的球形喷头7安装在一升降杆上,升降杆的主体安装在主杆10中并由双向驱动装置驱动升降杆的上升和下降以提高喷雾效果。
[00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20](I)具有防治雾霾和道路照明一体化功能;
[0021](2)与雾霾监测装置相结合能实现雾霾防治的自动化;
[0022](3)可代替城市绿化洒水车,实现道路两边绿化树木的喷灌自动化及夏季地面降温,防止汽车爆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雾霾监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治霾照明一体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6]如图1、2所示。
[0027]—种治霾照明一体化装置,它主要由雾霾监测装置I ;城市供水管道2 ;支路水管3 ;维修控制窗口 4 ;增压泵5 ;阀6 ;球形喷头7 ;避雷针8 ;照明装置9 ;主杆10等组成,如图2所示。主杆10,主杆10固定在城市道路两侧或十字路口中间,是整个装置的承载体,雾霾监测装置I安装在主杆10的顶部内侧(如图1所示),主杆I的顶部应设有供空气流通的进出气孔并带有自清洁装置,以便定期对雾霾监测装置I进行清理,以保证监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雾霾监测装置I的主要作用是用于监测PM2.5的浓度,并能将监测到的PM2.5浓度信号通过自带的无线电发射模块发送;球形喷头7是治霾的关键设备,它安装在主杆10的顶部,它的进水口与增压泵5的出水口相连通,用于在PM2.5浓度超过设定值时向空中喷水达到治霾的作用,球形喷头7的直径为300-500mm,壁厚度> 3mm,表面均匀布置直径彡Imm的小孔,小孔之间的间距为1_2_,材质为不锈钢、黄铜、紫铜或铝,可通过螺纹连接形式与主杆10端部相连,在球形喷头7的顶部最好应安装避雷针8,如图2所示。增压泵5安装在前述的主杆10中,它的进水口通过支路水管3与城市供水管道2相连通,增压泵的出口管路上最好安装一个控制阀6,增压泵5的扬程为15-20m,电源与照明电源共用。照明装置安装在主杆10的上部,供夜晚或必要时的道路照明。此外,在主杆10的上部设有维修控制窗口 4,以供增压泵5的安装、维修和运转状况的观测。维修控制窗口 4上安装有无线电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雾霾监测装置I自带的无线电发射模块发送的PM2.5浓度信号,以便当监测到的PM2.5浓度值大于设定值时,启动增压泵5进行泵水,向球形喷头7提供喷雾用高压水。
[0028]当放置于城市街道十字路口安全岛内的路杆端部,用于监测PM2.5浓度的雾霾监测装置I监测到PM2.5浓度信号时,雾霾监测装置I通过无线电发射模块将PM2.5浓度信号发送出去。维修控制窗口 4上的无线电接收模块可接收到雾霾监测装置I所监测到的PM2.5浓度信号,通过控制模块将PM2.5浓度设定值与无线电接收模块接收到雾霾监测装置I所监测到的PM2.5浓度值进行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增压泵5就会启动,由城市供水管道2通过支路水管3进行泵水。泵出的高压水通过阀6进入到球形喷头7中,喷出球状水雾,即可进行治霾。如果在晚间雾霾严重,则可在道路照明的同时治理城市雾霾。
[0029]如果遇到雷雨天气,球形喷头7上的避雷针8可起到避雷的作用。此外,为了提高喷雾效果,具体实施时还可将球形喷头7安装在一升降杆上,升降杆的主体位于主杆10中,升降杆的表面可调有齿条,在主杆10中安装驱动齿轮,齿轮可由电机直接或间接驱动从而驱动升降杆实现上升或下降,这种结构可有效降低主杆的高度而又能达到理想的治霾效果,不破坏城市原有灯杆格局。
[0030]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治霾照明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 一主杆(10),该主杆(10)固定在城市道路两侧或十字路口中间; 一雾霾监测装置(I),该雾霾监测装置(I)安装在前述的主杆(10)的顶部,用于监测PM2.5的浓度,并能将监测到的PM2.5浓度信号通过自带的无线电发射模块发送; 一球形喷头(7),该球形喷头(7)也安装在主杆(10)的顶部,它的进水口与增压泵(5)的出水口相连通,用于在PM2.5浓度超过设定值时向空中喷水达到治霾的作用,增压泵(5)安装在前述的主杆(10)中,它的进水口通过支路水管(3)与城市供水管道(2)相连通 一照明装置(9),它安装在主杆(10)的上部,供夜晚或必要时的道路照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霾照明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球形喷头(7)的顶部安装有避雷针(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霾照明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的主杆(10)的上部设有维修控制窗口(4),以供增压泵(5)的安装、维修和运转状况的观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霾照明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维修控制窗口(4)上安装有无线电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雾霾监测装置(I)自带的无线电发射模块发送的PM2.5浓度信号,以便当监测到的PM2.5浓度值大于设定值时,启动增压泵(5)进行泵水,向球形喷头(7)提供喷雾用高压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霾照明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增压泵(5)的扬程为15-20m,电源与照明电源共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霾照明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球形喷头(7)的直径为300-500mm,厚度彡3mm,表面均勻布置直径< Imm的小孔,小孔之间的间距为l_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霾照明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球形喷头(7)的材质为不锈钢、黄铜、紫铜或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霾照明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球形喷头(7)的底部与主杆(10)端部采用螺纹连接形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霾照明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在连接增压泵(5)和球形喷头(7)的管路上安装有阀(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霾照明一体化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球形喷头(7)安装在一升降杆上,升降杆的主体安装在主杆(10)中并由双向驱动装置驱动升降杆的上升和下降以提高喷雾效果。
【文档编号】B01D47/06GK203940330SQ201420390798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6日
【发明者】孙文婧 申请人:孙文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