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液抽提混合芳烃含水量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59629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液抽提混合芳烃含水量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抽提萃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液抽提混合芳烃含水量控制系统,混合芳烃液通过二次脱水装置脱水分离,脱水之后的废水再经过水循环系统重复利用,解决了混合芳烃含水量过高,难以控制,易导致后续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技术问题,而且改进流程、降低费用、缩短周期,达到了有效控制混合芳烃含水量的效果,降低苯塔回流罐脱水频次,减少了苯对环境污染和职工健康的影响。
【专利说明】一种液-液抽提混合芳烃含水量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抽提萃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液抽提混合芳烃含水量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所有液-液抽提装置混合芳烃含水量的控制,仅通过塔顶回流罐进行一次通过的油水分离,并且回流罐普遍采取高进低出的介质流向,最终达到控制混合芳烃含水量的目的。但由于回流罐脱水包容积小,流速快,又采取高进低出的流向,常常导致混合芳烃在回流罐内分离时间短、频繁带水的问题,还会导致后续产品的质量不合格,而其他一些诸如改变进出料位置、更换回流罐等改进方法都需进行停工检修,成本过高,改进周期过长,严重影响装置正常生产运行。
[0003]通过在榆林炼油厂10万吨/年液-液抽提装置运行过程中发现,苯塔(精馏塔)会经常出现回流罐脱水频繁,水量较大,温差控制困难,直接影响苯产品质量控制等现象,对环境和职工健康的影响也较大。针对液-液抽提装置的这一生产现象,经过大量细致的现场调研,数据采集,组织研究探讨,发现由于液-液抽提装置特定的工艺流程设计,在实践生产运行中会出现精馏塔进料(混合芳烃)中含水难以一次分离脱除,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油水分离效果差的现象。经多次取样分析,混合芳烃中水含量高达6-20%,已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及环境健康。
[0004]因此,迫切需要进行技术攻关解决液-液抽提装置精馏进料水含量难以控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混合芳烃油水分离时间短、分离效果差、频繁带水、产品精度低的问题。
[0006]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液抽提装置混合芳烃含水量的控制系统,包括回收塔回收罐,回收塔回收罐下部左侧连接水循环泵,回收塔回收罐下部右侧连接回流泵;水循环泵出口端连通水循环系统;回流泵出口端分两路,一路经回流控制阀组连通回收塔进入回流,另一路连接控制阀。
[0007]控制阀出口端分两路,一路通过副线控制阀直接与苯塔进料端连接,另一路连接一个二次油水分离器后与苯塔进料端连通。
[0008]二次油水分离器竖直放置,下部通过水回收控制阀b与水循环泵连接。
[0009]二次油水分离器与苯塔进料端之间的管线中顺次连接有正线切断阀一、混合芳烃进料调节阀和正线切断阀二。
[0010]回收塔回收罐与水循环泵之间的连接管线中串接有回收塔回流罐脱水包和水回收控制阀a ;回收塔回流罐脱水包位于回收塔回收罐下部左侧;回收塔回流罐脱水包下部通过水回收控制阀a和循环泵连通。
[0011]回收塔回收罐脱水包外包裹有加热盘管。
[0012]回收塔回收罐和二次油水分离器内部均安装有一个界位玻璃板。
[0013]本实用新型有以下优点:
[0014]1、在液-液抽提装置精馏塔进料前增加二次油水分离流程,可以有效控制精馏塔进料含水量,保证产品质量;而且通过改装,使得废弃设备得以再利用,大大节约了装置运行成本。
[0015]2、增加了混芳分液罐后,增加了回收塔顶产物静置时间和空间,保证了回收塔回流罐的油水分离效果。
[0016]3、新增分液罐底部分离出的水可回收利用,送至水循环系统,减少了系统中水的损失,节能降耗。
[0017]4、精馏塔含水下降,大大减少回流脱水频次,降低了操作劳动强度,同时避免苯等重大危险物与外界接触。
[0018]5、在混芳进苯塔前增加脱水环节,利于降低混芳含水量,保证苯塔进料不带水,消除水对苯产品质量中纯度、冰点等的不利影响。
[0019]6、新增分液罐后大大降低苯塔回流罐脱水频次,减少了苯对环境污染和职工健康的影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1]图1是液-液抽提混合芳烃含水量控制系统示意图。
[0022]图中,1、回收塔回流罐;2、二次油水分离器;3、回流泵;4、水循环泵;5、混合芳烃进料调节阀;6、回流控制阀组;7、副线控制阀;8、水回收控制阀b ;9、控制阀;10、回收塔回流罐脱水包;11、正线切断阀一 ;12、正线切断阀二 ;13、水回收控制阀a ;14、回收塔;15、苯塔进料端;16、水循环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目前,所有液-液抽提装置混合芳烃含水量的控制,仅通过塔顶回流罐进行一次通过的油水分离;常常导致混合芳烃在回流罐内分离时间短、频繁带水的问题,还会导致后续产品的质量不合格,检修成本过高,改进周期过长,严重影响装置正常生产运行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液抽提混合芳烃含水量控制系统,包括回收塔回流罐1、二次油水分离器2、回流泵3、水循环泵4、苯塔进料连接端15、水循环系统16。
[0024]如图1,回收塔回收罐I下部左侧连接水循环泵4,回收塔回收罐I下部右侧连接回流泵3 ;水循环泵4出口端连通水循环系统16 ;回流泵3出口端分两路,一路经回流控制阀组6连通回收塔14进入回流,另一路连接控制阀9。
[0025]控制阀9出口端分两路,一路通过副线控制阀7直接与苯塔进料端15连接,另一路连接一个二次油水分离器2后与苯塔进料端15连通。
[0026]二次油水分离器2竖直放置,下部通过水回收控制阀b8与水循环泵4连接。
[0027]二次油水分离器2与苯塔进料端15之间的管线中顺次连接有正线切断阀一 11、混合芳烃进料调节阀5和正线切断阀二 12。
[0028]回收塔回收罐I与水循环泵4之间的连接管线中串接有回收塔回流罐脱水包10和水回收控制阀al3 ;回收塔回流罐脱水包10位于回收塔回收罐I下部左侧;回收塔回流罐脱水包10下部通过水回收控制阀al3和循环泵4连通。
[0029]回收塔回收罐脱水包10外包裹有加热盘管。
[0030]回收塔回收罐I和二次油水分离器2内部均安装有一个界位玻璃板。
[0031]本实用新型混合芳烃经过两次油水分离之后为苯塔进料,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0032]如图1,在系统运转过程中,混合芳烃先经回收塔回流罐I进行第一次油水分离,然后经回流泵3进入二次油水分离器2进行二次油水分离,脱水合格后进料。其中,混合芳烃从二次油水分离器2中部1/2高度处进入,经脱水分离后从二次油水分离器2顶部抽出作为合格进料;二次油水分离器2底部水沉积后经二次油水分离器罐底部连接的水回收控制阀al3与水循环泵4进口相连,水循环泵4连通水循环系统16回收利用;水循环系统为成熟产品,在抽提混合芳烃过程中的应用已经很成熟,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0033]进料前在正线切断阀一 11和正线切断阀二 12处通过前后两次的检测,来确定混合芳烃中水分的含量,过程中若出现前后两次水含量均异常超高,系统将自动关闭正线切断阀一 11、正线切断阀二 12和副线控制阀7,待系统设备系统自检或维修之后无问题再恢复开启状态。
[0034]回收塔回流罐脱水包10外包裹有加热盘管,用来控制脱水时回收塔回流罐脱水包10中溶液的工作温度,提高油水分离的效率和质量,减少脱水次数。
[0035]回收塔回收罐I和二次油水分离器2内部均安装有一个界位玻璃板,用来观察油水分离层的高度,从而根据观察结果控制混合芳烃脱的工作状态。
[0036]正常情况下副线控制阀7处于关闭状态,在二次油水分离器2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副线控制阀7可跨过二次油水分离器2直接进料。
[0037]各系统的所有阀门与器件之间均通过管线相连。
[0038]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发明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液抽提混合芳烃含水量控制系统,包括回收塔回收罐(1),回收塔回收罐(I)下部左侧连接水循环泵(4),回收塔回收罐(I)下部右侧连接回流泵(3);水循环泵(4)出口端连通水循环系统(16),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泵(3)出口端分两路,一路经回流控制阀组(6 )连通回收塔(14 )进行回流,另一路连接控制阀(9 ); 控制阀(9 )出口端分两路,一路通过副线控制阀(7 )直接与苯塔进料端(15 )连接,另一路连接一个二次油水分离器(2)后与苯塔进料端(15)连通; 二次油水分离器(2 )竖直放置,下部通过水回收控制阀b (8 )与水循环泵(4 )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液抽提混合芳烃含水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油水分离器(2)与苯塔进料端(15)之间的管线中顺次连接有正线切断阀一(11)、混合芳烃进料调节阀(5 )和正线切断阀二( 12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液抽提混合芳烃含水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收塔回收罐(I)与水循环泵(4)之间的连接管线中串接有回收塔回流罐脱水包(10)和水回收控制阀a (13);回收塔回流罐脱水包(10)位于回收塔回收罐(I)下部左侧;回收塔回流罐脱水包(1 )下部通过水回收控制阀a (13 )和循环泵(4 )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液抽提混合芳烃含水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收塔回收罐脱水包(10 )外包裹有加热盘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液抽提混合芳烃含水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收塔回收罐(I)和二次油水分离器(2)内部均安装有一个界位玻璃板。
【文档编号】B01D11/04GK203971462SQ201420408160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3日
【发明者】李军, 曹培宽, 魏春宏, 李明星, 高云, 盛继军, 袁峰, 李斌, 秦广华 申请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榆林炼油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