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62143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混合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可转动架设在机架上的搅拌筒以及可驱动搅拌筒转动的驱动装置,搅拌筒上开设有检修入料口和出料口,搅拌筒为带有两锥部的双锥筒,检修入料口位于双锥筒的侧壁上,出料口位于双锥筒的一个锥部上,搅拌筒的下方设置有可伸缩设置的保持架,保持架包括基座以及可伸缩设置于基座上的活动架体,活动架体包括可将双锥筒的锥部进行夹持的夹持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可伸缩保持架的混合机,能够对搅拌筒进行稳定架持,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清洁和检修。
【专利说明】
混合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明胶混配的混合机。

【背景技术】
[0002]明胶是以动物的皮、骨为原料,通过分类、洗浸、脱脂、中和、水解、过滤、浓缩、凝胶、烘干、粉碎等十几道工序制成,为一种无味、半透明、坚硬的薄片、颗粒或粉末,通常用来制作果冻和其它甜点,或者用于制作医用胶囊。
[0003]现有技术中,明胶的尺寸目数不尽相同,不同厂家所生产出来的明胶也都都各自的特色。因此,当需要生产一定目数,或者一定产品规格的明胶时,需要将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不同明胶进行混配,来制得所需要的明胶产品。因此,在明胶的混配过程中,一般都需要用到混合机,通过向搅拌筒内添加不同目数的明胶,由电机减速机带动搅拌筒转动,将搅拌筒内的明胶进行混配。然而,由于食用明胶的卫生要求极高,特别是出口的明胶,对质量的要求十分严格,因此,混配机一般都需要经常进行清理。本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一般需要通过人口进入到搅拌筒内,先利用喷气装置将搅拌筒内死角处的明胶残料吹出,然后通过干拖把将搅拌筒内进行擦拭。在此过程中,由于减速机具有行程差,因此当工作人员通过人口爬进搅拌筒内时,搅拌筒容易在悬空状态下晃动,特别是在设备长期使用后,减速机的行程差越来越大,导致搅拌筒内的工作人员不能平稳的进行清理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可伸缩保持架的混合机,能够对搅拌筒进行稳定架持,方便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清洁和检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机,包括机架、可转动架设在机架上的搅拌筒以及可驱动搅拌筒转动的驱动装置,搅拌筒上开设有检修入料口和出料口,搅拌筒为带有两锥部的双锥筒,检修入料口位于双锥筒的侧壁上,出料口位于双锥筒的一个锥部上,搅拌筒的下方设置有可伸缩设置的保持架。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该混合机工作时,通过检修入料口向双锥筒内添加物料,由驱动装置带动双锥筒进行旋转,将双锥筒内的物料进行混配,当物料混合完成后,双锥筒上带有出料口的锥部朝向地面设置,此时可将物料收集袋置于保持架上,通过保持架对物料收集袋进行支撑,由出料口将混配后的物料落入物料收集袋内,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在混合机长时间工作后需要清洁时,工人由检修入料口进入到搅拌筒内,此时可提升保持架,通过保持架将搅拌筒进行夹持,使得搅拌筒更为稳定,不会来回晃动,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避免安全隐患。
[000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保持架包括基座以及可伸缩设置于基座上的活动架体,活动架体包括可将双锥筒的锥部进行夹持的夹持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架体在基座上伸缩设置,实现保持架的可伸缩结构,同时活动架体上的夹持件在活动架体上升时,能够将搅拌筒进行稳定的夹持固定,避免其晃动。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基座上设置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架体联动连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基座上设置气缸,通过气缸的活塞杆作活塞运动,驱使活动架体上下升降。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夹持件呈板状,夹持件上设置有夹持环。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件为板状,板状夹持件上开设有夹持环,该夹持环中的开口刚好与锥部相契合,能够对锥部进行夹持限位。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保持架下方设置有电子称。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保持架下方设置电子称,物料收集袋支撑在保持架上,并放置在电子称上,当搅拌筒的出料口进行下料工作时,物料落入物料收集袋的同时由电子称进行称重,确保物料的装袋重量准确,提高工作效率。
[00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台和物料提升机,工作台上设置有连通物料提升机的下料管道。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台的高度高于搅拌筒的水平高度,由物料提升机将物料输送至工作台上,而工作台上的下料管道对应搅拌筒的检修入料口设置,提升至工作台上的物料通过下料管道输送至检修入料口内,便于物料的添加。
[00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搅拌筒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截流阀。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搅拌筒的出料口出设置截流阀,通过截流阀可方便实现对物料流出量的调节,使得装袋量得以控制,提高装袋的可控性和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混合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持架下料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持架清洁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机架;2、搅拌筒;21、检修入料口 ;22、出料口 ;3、保持架;31、基座;32、活动架体;33、夹持件;331、夹持环;4、电子称;5、物料提升机;6、工作台;7、下料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混合机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24]一种混合机,包括机架1、可转动架设在机架I上的搅拌筒2以及可驱动搅拌筒2转动的驱动装置(图中未示出),优选的,该驱动装置为减速电机,搅拌筒2上开设有检修入料口 21和出料口 22,搅拌筒2为带有两锥部的双锥筒,检修入料口 21位于双锥筒的侧壁上,出料口 22位于双锥筒的一个锥部上,搅拌筒2的下方设置有可伸缩设置的保持架3 ;
[0025]实施例一:在该混合机工作时,通过检修入料口 21向双锥筒内添加物料,由驱动装置带动双锥筒进行旋转,将双锥筒内的物料进行混配,当物料混合完成后,双锥筒上带有出料口 22的锥部朝向地面设置,此时可将物料收集袋置于保持架3上,通过保持架3对物料收集袋进行支撑,由出料口 22将混配后的物料落入物料收集袋内,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程序,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的,在保持架3下方设置电子称4,物料收集袋支撑在保持架3上,并放置在电子称4上,当搅拌筒2的出料口 22进行下料工作时,物料落入物料收集袋的同时由电子称4进行称重,确保物料的装袋重量准确,提高工作效率;而在搅拌筒2的出料口 22出设置截流阀,通过截流阀可方便实现对物料流出量的调节,使得装袋量得以控制,提高装袋的可控性和工作效率。
[0026]实施例二:在混合机长时间工作后需要清洁时,工人由检修入料口 21进入到搅拌筒2内,此时可提升保持架3,通过保持架3将搅拌筒2进行夹持,使得搅拌筒2更为稳定,不会来回晃动,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避免安全隐患。保持架3包括基座31以及可伸缩设置于基座31上的活动架体32,活动架体32在基座31上伸缩设置,优选的,在基座31上设置气缸,通过气缸的活塞杆作活塞运动,驱使活动架体32上下升降,活动架体32包括可将双锥筒的锥部进行夹持的夹持件33,在活动架体32上升时,夹持件33能够将搅拌筒2进行稳定的夹持固定,夹持件33为板状,板状夹持件33上开设有夹持环331,该夹持环331中的开口刚好与锥部相契合,能够对锥部进行夹持限位,避免其晃动,且该夹持环331采用柔性材料制成,比如橡胶,避免夹持环331与搅拌筒2过度挤压接触时破坏搅拌筒2。
[0027]实施例三:机架I上设置有工作台6和物料提升机5,该物料提升机5可以是链式提升机,也可以是螺旋提升机,工作台6的高度高于搅拌筒2的水平高度,由物料提升机5将物料输送至工作台6上,工作台6上设置有连通物料提升机5的下料管道7,下料管道7对应搅拌筒2的检修入料口 21设置,提升至工作台6上的物料通过下料管道7输送至检修入料口 21内,便于物料的添加。
[0028]实施例四:在检修入料口 21处设置永磁铁,使得物料中的金属粉末可被吸附在永磁铁上,确保物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002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合机,包括机架、可转动架设在机架上的搅拌筒以及可驱动搅拌筒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搅拌筒上开设有检修入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为带有两锥部的双锥筒,所述检修入料口位于双锥筒的侧壁上,所述出料口位于双锥筒的一个锥部上,所述搅拌筒的下方设置有可伸缩设置的保持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机,其特征是:所述保持架包括基座以及可伸缩设置于基座上的活动架体,所述活动架体包括可将双锥筒的锥部进行夹持的夹持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机,其特征是: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架体联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机,其特征是:所述夹持件呈板状,夹持件上设置有夹持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混合机,其特征是:所述保持架下方设置有电子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机,其特征是: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台和物料提升机,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连通物料提升机的下料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机,其特征是:所述搅拌筒的出料口处设置有截流阀。
【文档编号】B01F9/02GK204034626SQ201420504033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日
【发明者】江萍, 王卫坚 申请人:杭州群利明胶化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