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法油气回收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1010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油气分离膜吸附和冷凝液吸收油气的多种分离工艺复合的油气回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将活性炭吸附罐用作对油气进行分离时,罐中的活性炭通过对通入的空气中的油气进行吸附,实现油气分离。在进行吸附工作前,首先要将格栅装入吸附罐中,由于罐中的人孔直径有限,使格栅的整体装入吸附罐不好操作。在装好格栅后,要从罐中的上部装料口中装入活性炭,现有技术的格栅一般为平面形,罐中的活性炭在装入的过程中会自然堆成一个圆锥形,使活性炭在罐中呈圆锥体形,使其底部的活性炭与油气的接触面积不能有效拓展。用油气分离膜吸附时存在用膜量大和成本高的缺陷,油气分离膜吸附不适合低浓度油气的吸附。现有技术由于对油气的分离膜吸附和活性炭吸附搭配的工艺过程和参数的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没有找到即可降低成本又能提高油的回收率的合理的工艺步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法油气回收处理方法,解决了如何将分离膜吸附和冷凝液吸收油气搭配提高油回收率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一种复合法油气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第一步、先将油气输送到凝液罐中,对油气中的水蒸气进行液化;

第二步、将去除水蒸气的油气,送入到油气分离膜分离装置中,进行油气和空气的分离,将吸附在油气分离膜上的油气,经真空泵输送到吸收塔中;

第三步、将未吸附在油气分离膜上的油气送入活性炭吸附罐中,进行油气和空气的分离,将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油气,经真空泵输送到吸收塔中;

第四步、通过冷凝机组对用于喷淋的汽油进行降温处理,使其温度降至15度左右;

第五步、将降温后的喷淋汽油送入吸收塔中,对送入吸收塔中的油气进行喷淋,使油气转换成汽油;

第六步、将未转换成汽油的油气排入到凝液罐中,重复第一步到第五步的步骤,直至油气浓度达到排空要求为止。

油气通过膜分离和活性炭吸附两个工艺过程把油气分离,再由真空泵抽真空解析,把膜分离组件和吸附罐组件中分离出的高浓度的油气送入吸收塔,利用贫汽油作为喷淋吸收剂,经过冷凝组件后使吸收剂的温度降低到15℃,使吸收塔内的高浓度高温的气态汽油吸收变为液态汽油,排放空气所含烃分子浓度≤25g/m3要求,实现油气回收处理,达到节能环保的社会目标。

本发明采用了膜分离、冷凝和吸附三种工艺方法,可减少膜的用量30%,降低投资成本,延长使用寿命。油气首先经过膜分离后,油气浓度降低70%,可减少吸附罐结构降低吸附剂用量,延长使用寿命。喷淋吸收液经过冷凝降低温度至15℃,提高了油气吸收率20%,降低了吸收塔内油气温度,也降低了二次回气的温度,大大消除了膜分离易产生静电的安全隐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复合法油气回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第一步、先将油气输送到凝液罐中,对油气中的水蒸气进行液化;

第二步、将去除水蒸气的油气,送入到油气分离膜分离装置中,进行油气和空气的分离,将吸附在油气分离膜上的油气,经真空泵输送到吸收塔中;

第三步、将未吸附在油气分离膜上的油气送入活性炭吸附罐中,进行油气和空气的分离,将吸附在活性炭上的油气,经真空泵输送到吸收塔中;

第四步、通过冷凝机组对用于喷淋的汽油进行降温处理,使其温度降至15度左右;

第五步、将降温后的喷淋汽油送入吸收塔中,对送入吸收塔中的油气进行喷淋,使油气转换成汽油;

第六步、将未转换成汽油的油气排入到凝液罐中,重复第一步到第五步的步骤,直至油气浓度达到排空要求为止。

通过密闭收集而来的油气进入装置后,首先通过气液分离器,将油气中所含的凝液汽油分离出来送入回油管;油气再进入膜组件进行处理。膜分离法油气回收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了高分子膜对油气的优先透过性的特点,让油气/空气的混合气在一定的压差推动下经膜的过滤作用使混合气中的油气优先透过膜得以“脱除”回收,而空气则被选择性的截留。膜组件的渗透侧用真空泵组进行抽气,从而在膜的前后形成一定的压差。油气分子将会在这种压差的作用下,优先透过膜组件,在膜组件的渗透侧形成高浓度的富集油气,通过真空泵组解析后进入吸收塔喷淋吸收成为液态汽油。用于喷淋吸收的贫汽油通过贫汽油泵进入冷凝组件对汽油进行降温到15℃后再进行吸收,可以有效地保障吸收效率和油气回收的效果。在膜组件的渗余侧则会形成低浓度的排放气进入吸附罐内继续吸附成为富集油气,再由真空泵组解析进入吸收塔喷淋吸收成为液态汽油,达标的空气从吸附罐的排气管排入大气中。吸收塔喷淋吸收的液态汽油通过富汽油泵泵回储油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