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抛光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15449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粮食脱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抛光辊。

背景技术:
现有的粮食抛光工具中,主要利用抛光辊的转动带动粮食进行离心运动,使高速运转的粮食碰撞于抛光辊内侧,实现粮食的皮壳与内部的分离,但是现在使用的抛光辊存在脱皮不彻底及抛光辊损坏必须整体更换的问题,给生产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抛光辊,以用来解决现在使用的抛光辊存在脱皮不彻底及抛光辊损坏必须整体更换的问题。一种新型抛光辊,包括直棱辊和斜棱辊,所述直棱辊为中空圆柱体,直棱辊外侧设置四根垂直抛光棱与四组腰形孔,所述每根垂直抛光棱上方设置一组腰型孔,所述斜棱辊为中空圆柱体,斜棱辊外侧设置四根倾斜抛光棱与四组腰形孔,所述每根倾斜抛光棱上方设置一组腰型孔,所述直棱辊一端设置固定柱,另一端设置卡口一,所述斜棱辊一端设置固定槽,另一端设置卡口二。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腰型孔每组不少于四个。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固定柱的数量与固定槽的数量相等,均不少于3个。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垂直抛光棱的数量与倾斜抛光棱的数量相等,且垂直抛光棱与倾斜抛光棱均等距离设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抛光辊,直棱辊与斜棱辊可以相接使用,并且可以分离更换,使用更加人性化,避免了因损坏导致的集体更换,两种不同的抛光辊配合使用,能够改变产品的方向,具有更好的抛光效果,从而节约了时间与能源,达到理想的结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直棱辊两端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斜棱辊两端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1.直棱辊、2.斜棱辊、3.垂直抛光棱、4.倾斜抛光棱、5.腰形孔、6.固定柱、7.卡口一、8.固定槽、9.卡口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抛光辊,包括直棱辊1和斜棱辊2,所述直棱辊1为中空圆柱体,直棱辊1外侧设置四根垂直抛光棱3与四组腰形孔5,所述每根垂直抛光棱3上方设置一组腰型孔,所述斜棱辊2为中空圆柱体,斜棱辊2外侧设置四根倾斜抛光棱4与四组腰形孔5,所述每根倾斜抛光棱4上方设置一组腰型孔,所述直棱辊1一端设置固定柱6,另一端设置卡口一7,所述斜棱辊2一端设置固定槽8,另一端设置卡口二9,卡口一7与卡口二9与机器相接并且固定,垂直抛光棱3相对于固定柱6的位置与倾斜抛光棱4相对于固定槽8的位置相同,固定柱6与固定槽8相接,则垂直抛光棱3与倾斜抛光棱4相接,形成两端抛光棱不同的抛光辊,可以使粮食的旋转方向改变,与抛光辊发生更多的碰撞,实现更好的抛光效果。如图1所示,所述腰型孔每组不少于四个,是粮食抛光过程中的方向更加灵活。如图2与图3所示,所述固定柱6的数量与固定槽8的数量相等,均不少于3个,使直棱辊1和斜棱辊2得连接更加稳固。如图2与图3所示,所述垂直抛光棱3的数量与倾斜抛光棱4的数量相等,且垂直抛光棱3与倾斜抛光棱4均等距离设置,使垂直抛光棱3与倾斜抛光棱4能够完美相接,并且能够达到更好的抛光效果。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